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審計檔案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對審計檔案的管理不夠重視。
現在社會和單位對審計工作的希望值是越來越高,內審項目的任務是越來越重,而審計資源又很有限。內審機構一年到頭忙于應付日常紛繁復雜的審計項目都很緊張。部門領導往往是關注審計結果質量較多,當一個審計項目只要把審計報告或審計意見書或審計結果報告送達出去,該項目審計就算結束。檔案則采取“誰主審,誰立卷”的方法,由主審人員自行整理案卷。主審人員經常老項目沒結束新項目又上手,沒有時間對審計檔案的分類、歸集、整理進行仔細研究。因審計任務重部門領導對審計檔案的檢查、督導要求也沒有對審計結果質量來的重視與嚴格,有的甚至存在歸檔不及時,資料不齊全的問題。
2、對審計檔案的復核與檢查不夠嚴格。
審計項目很多財務會計資料都是來源于單位與部門的會計資料。現在大多數單位和部門的會計業務都實現電算化,很多審計數據都是通過電子稿來反映。為了節約審計成本,審計人員一般只對審計中發現的主要問題進行摘錄,或對審計數據篩選出的選樣資料進行抽樣統計分析與核算后,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或審計日記。而對原始的電子檔和樣本資料并不完全打印。內部審計組在進行審計復核,檢查時,對查出問題的結果進行檢查復核的仔細和嚴格,而對原始樣本的數量和質量情況,主要還是以聽主審人員匯報或抽查部分結果的多,存在部分復核督導不到位、檢查不夠嚴格的現象。
3、部分審計檔案缺乏完整性。
根據《審計機關審計檔案管理規定》要求,審計文件材料應當按照結論類、證明類、立項類、備查類4個單元進行排列。規定中對4單元的文件材料都有具體說。但是在審計項目歸檔實施過程中,特別是內部審計機構,很難完全按照規定來執行。如某內審機構一年要有二三百項零星維修工程的結算審計,在人員少、任務重的的情況下,一般只能在審計結束時,內審部門根據審計金額的大小出具審計報告或工程結算審核單,在實際建檔時零星維修工程和小型基建工程就難有立項性文件書(審計通知書和審計實施方案)等。只有一份結論報告或審核(定)單。至使內部審計在部分審計檔案整理時存在文件不完整現象。
二、解決內部審計檔案管理中問題的對策思考
針對上述提到的問題,我們必須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與對策,才能有效地提高審計檔案的管理質量。
1、加強對審計檔案管理重要性的認識。
各級審計機構領導要加強對審計檔案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把加強審計檔案管理列入審計項目質量的重要環節來抓,認真組織本部門人員學習領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審計機關審計檔案管理規定》精神。做到把抓審計檔案管理質量與審計立項任務同布置、同檢查、同驗收、同總結。制定有關審計檔案管理辦法,把對審計檔案的檢查評比與審計人員的審計質量考核評比結合起來。
2、加強對審計檔案管理完整性的檢查。
內審機構領導要安排人員兼職承擔審計檔案員的職責。按“誰主審,誰立案”的原則完成檔案案卷時,要由專人對結論類、證明類、立項類、備查類4個單元內容完整性、準確性、排列順序的規范性進行檢查確認,對不符合要求的退給原整理人員進行調整修正。保證在上交上級檔案部門時所有案卷統一規范。
3、加強行業系統內審計檔案管理評比。
近年來,各地方內審協會都在開展審計質量評比,評比主要圍繞審計項目的規范性、成效性、創新性等方面開展,對審計過程中執行內部審計有關制度、規范情況,審計取得的成效,審計意見落實和整改情況,以及審計方法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給出的分值占到92%以上,對案卷資料齊全,裝訂整齊,歸檔及時,管理規范分值只占8%左右。審計項目質量的優劣主要還是通過案卷中的具體內容來反映。建議主管部門在評比打分時應加大檔案管理方面的分值比例。應發揮專業審計協(片)會的作用,不定期有針對性的對系統內的審計檔案進行檢查與評比。請審計專家對檢查評比結果進行指導與評講,舉辦檔案管理專題講座,對審計人員進行審計檔案重要性和規范性教育。
作者:陳啟蘊孫欣南單位:南通大學審計處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