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質護理服務質量管理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基礎護理流程優化對ICU優質護理服務質量的影響。方法:完善和優化基礎護理流程,強調基礎護理的重要性,轉變護士對基礎護理的重視程度,加強基礎護理流程的培訓,分別抽取基礎護理流程優化前后的ICU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醫院感染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優化前ICU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為84.18%,醫院感染發生率為21.25%,患者及家屬滿意度為92.50%;優化后ICU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為91.41%,醫院感染發生率為11.21%,患者及家屬滿意度為97.78%。兩組各項數據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優化基礎護理流程,能夠有效改善ICU優質護理服務質量,提高ICU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降低了醫院感染發生率,改善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基礎護理;流程;護理服務質量
為了響應衛生部關于“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號召,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自2011年起開始創建優質護理工程,從多方面入手實現了護理質量的提高。對于重癥監護室(IntensiveCareUnit,ICU)而言,由于收治患者特殊,護理工作量大,突發事件多,改善基礎護理服務質量是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的第一步。就優化基礎護理流程對ICU優質護理服務質量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ICU病房共有21張床位,護理人員54名,年齡為22~46歲,平均年齡為(29.20±4.60)歲;大專9名,本科45名;護士13名,護師30名,主管護師10名,副主任護師1名。
1.2基礎護理流程優化方法
(1)強化ICU護士的基礎護理意識:基礎護理是整個護理工作的主干部分,做好基礎護理服務是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的大前提。要求全科護士包括工勤人員都必須重視基礎護理,開展以基礎護理為主體的學術講座,對全體護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集體學習衛生部的相關文件精神,明確護理對象及護理目標,充分考慮患者的需求,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思想。基礎護理是確保患者診療質量的重要基礎,也是護士觀察病情的良好途徑,在基礎護理過程中護士能夠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交流,且護士能夠通過基礎護理來體現對患者的關懷和重視,體現人文精神。基礎護理質量直接影響著整體護理工作質量,要求護士學會換位思考,充分體會患者的痛苦,理解患者的需求,明白基礎護理的重要性。
(2)優化排班流程:合理的排班能夠為護士提供充足的休息時間,又能確保工作質量。ICU班次調整要充分考慮患者的情況,圍繞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給予充足的護理服務。以往的排班安排中,存在大夜班護士工作量大、休息時間少、體力消耗巨大的情況,這導致護士很難有充足精力來保質保量的做好基礎服務,而基礎護理不到位則會直接導致患者、家屬的不滿,進而引發糾紛,在調查中ICU護士也充分反應了排班不合理的情況,因此針對排班情況進行了優化。首先將晨間護理由以往的大夜班護士負責改為了大夜班護士和白班護士共同負責,減輕了大夜班護士的工作量,其次將白班工作時間提前半小時,確保白班護士能夠及時參與到晨間護理中來,大夜班護士和白班護士的共同執行也確保了基礎護理能夠進行雙人查對,避免了護理差錯的發生。其次,在排班的具體安排中,采用護理活動評分量表對護士的工作能力進行了充分的評估,確保各個班次都能夠實現高年資、低年資護士的有機結合,實現能力互補,既克服了人力不足的問題,又確保了基礎護理質量。
(3)優化工作流程:要求以往各班次的護士根據自身工作內容,對原有工作流程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原有流程中存在的問題,由管理層進行審核,重新完善和優化工作流程。在流程初步設計完成后,在全體護理會議上進行討論,集思廣益進行修改,初步擬定完成后在臨床試用一個月,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收集,進一步調整流程,最終制定成冊,要求所有ICU護士都必須嚴格按照工作流程來執行,尤其對于新護士要強調工作流程的重要性。如ICU組長工作流程:①查閱ICU護理記錄及患者情況。②根據患者病情及本小組護士的工作能力進行本次工作分配。③認真聽取交接班記錄并提出指導意見。④進行床頭交接,了解夜間患者的情況,檢查患者的皮膚、體位及各類管道。⑤和夜班護士共同協助患者進行床上擦浴,并整理好床單元。⑥更換氧氣濕化瓶,需要霧化治療的患者配置霧化液。⑦遵醫囑進行氣壓治療和多頻振動治療。⑧協助白班護士工作,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指導建議。⑨進行轉科患者及外出檢查患者的安排。⑩協助辦公及治療護士工作。瑏瑡檢查治療車內藥械并補充。除此之外,還要強調每周的工作重點,例如周一整理病房、周二檢查管道標識等。
(4)加強各級人員培訓:在強調基礎護理的基礎上,要組織全體護士進行基礎護理流程的培訓,確保所有護士都能熟練掌握基礎護理流程。做好新護士的入科培訓工作,將基礎護理流程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強調,確保每個新護士在上崗前都能認識到基礎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樹立良好的護理意識,在入科后由帶教老師負責進行流程的說明和指導,確保在上崗前能夠熟練按照流程進行護理。每個護理班組要安排資深護師負責指導工作,確保護理操作的安全性。護士長要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基礎護理工作,以言傳身教的形式感染和激勵護士,提高護士對基礎護理的熱情和動力。定期進行階段總結,分析該階段中基礎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對優秀的護士提出表揚,進一步激發護士對基礎護理工作的熱情。
1.3評價方法
分別抽取基礎護理流程優化前后的ICU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醫院感染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比較用卡方檢驗,P<0.05為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結果顯示,優化前ICU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為84.18%,醫院感染發生率為21.25%,患者及家屬滿意度為92.50%。優化后ICU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為91.41%,醫院感染發生率為11.21%,患者及家屬滿意度為97.78%。兩組數據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3.1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基礎
基礎護理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基礎護理流程的優化,護士的專業能力得以體現,能夠更好的服務患者,科學的工作流程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效率,減少護理差錯。通過基礎護理流程的優化,強化了護士對基礎護理的重視,同時也加強了護士對患者病情的觀察,確保護士能夠第一時間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從而做出應對措施。
3.2減少了醫院感染發生率
基礎護理流程的優化有效避免了護理操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確保了無菌操作規程、消毒隔離制度的研制執行,避免了患者交叉感染,從而控制了醫院感染的發生。
3.3改善了患者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
患者滿意度是對護理工作最客觀的評價,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往往代表了護理工作質量的優劣。通過基礎護理流程的優化,護理工作質量顯著提高,大夜班護士的工作量減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患者的護理服務中,雙人查對的制度也體現了對患者安全的重視,獲得了患者的認可。
4結語
優化基礎護理流程,能夠有效改善ICU優質護理服務質量,提高了ICU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降低了醫院感染發生率,改善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邱麗紅.優化ICU基礎護理流程在創建優質護理服務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7):590-592.
[2]蒯莉.優化護理流程在創建優質護理服務中的作用[J].中外醫療,2012,31(24):117-118.
[3]魏雪銀,溫小連,黃瓊,等.優化ICU基礎護理流程在創建優質護理服務中的作用[J].醫藥前沿,2012,2(11):271-272.
[4]陳玉萍,羅遠芳,張帆.PDCA循環在基礎護理治療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7,22(1):15-17.
作者:鄭曉倩;鄭海燕;周相蓮 單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