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智慧藥房在門診藥事服務質量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門診藥房建立智慧化藥房系統在提高藥事服務質量中的應用。方法:介紹我院門診藥房智慧化建設的情況,及門診藥房工作模式的變化,并將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自動發藥機應用前后以及智慧化藥房系統建立后,共三個時間段的門診藥事服務數據按時間段分為對照組、觀察組I、觀察組Ⅱ,比較三組的藥品調劑內差率、單位時間內發放處方數等指標。結果:對照組、觀察組I、觀察組Ⅱ調劑內差率分別為1.33%、0.70%、0.18%,3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均<0.05);對照組、觀察組I、觀察組Ⅱ單位時間內發藥量分別為(287.87±12.8)張/h、(302.42±13.9)張/h和(340.17±17.2)張/h,3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均<0.05)。結論:智慧化藥房系統可減少調劑差錯、提高藥師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可加強對藥品的管理,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合理的藥事服務。但建議在應用過程中應對其不斷進行調整及優化,以促進其發揮最大的效能。
[關鍵詞]門診藥房;智慧化藥房;藥事服務;工作效率;調劑內差率
醫院門診藥房是接觸患者最多的一個科室,也是最后服務患者的科室,藥品調配管理的各方面,特別是藥品的質量、調配的準確率與速度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就醫體驗與醫院的整體形象[1]。藥房自動化的運用,已經成為了藥品質量管理的有益補充[2],自動發藥機在保障藥品質量的同時也能夠縮短患者取藥時間、減少藥師調配差錯、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改善藥學服務水平,也是醫院智慧化建設的關鍵所在,特別適合在門診藥房開展[3]。我院門診藥房于2017年12月引進了1臺Rova-Vmax全自動發藥機,2018年3月引進了智能傳輸系統等設備,本文旨在分析如何在自動發藥機等設備的基礎上建立智慧化藥房系統并提升門診藥事服務水平。
1資料與方法
1.1我院門診智慧化藥房系統的基本情況我院日門診量3000余人次,日均處方量1500~2200張,門診藥房在裝自動發藥機前共有藥師10名,裝自動發藥機后共有藥師7名,藥房設普通發藥窗口4個,特殊藥品發放窗口1個。我院門診藥房智慧化建設分為8個部分。①掃碼報到預調配模式,患者持已繳費處方(上有二維碼)在掃碼機掃碼后自動排序取藥,并把取藥信息傳送至發藥系統預調配。②自動發藥機系統,該系統可容納近60000盒藥品,并有冷藏模塊,可實現冷藏藥品的自動發放。配有兩個機械手,兩條傳輸帶,四個螺旋式出藥口(其中兩個到發藥窗口,另兩個到配藥窗口),一個緊急出藥口。主要是接收HIS系統的發藥指令后,使用兩個機械手抓取藥品,放入傳送帶,通過螺旋出藥口送至發藥臺,完成對盒裝藥品的自動發送。③拆零分裝機,用于需要拆零的片劑和膠囊的藥品存儲和自動發放。④ProLog自動入庫加藥系統,該系統可以自動完成入庫加藥工作,也可通過傳送帶系統入庫加藥。⑤打包機,慢性病處方通常開具多盒同樣藥品,打包機可使多盒同樣的藥品打包在一起,使自動發藥機的機械手臂一次動作可以完成多盒藥品的加藥與發放,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升這部分藥品的加藥與發藥速度。⑥中轉盒,是規則的立方體,上有條形碼,適用于無規則外包裝、無藥品碼、玻璃瓶等易碎包裝的藥品,來增加機器管理藥品的種類。⑦智能傳輸系統,可將同一處方藥品自動裝入同一數字藥籃,并自動傳輸到指定發藥窗口。⑧叫號及屏幕顯示系統,藥品調配好以后,屏幕顯示的同時并可呼叫患者姓名前來取藥。8個部分有效整合與HIS系統連接后,把醫院門診藥房提升為智慧化藥房。見圖1。1.2研究對象自動發藥機購進之前即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設為對照組,自動發藥機購進之后(設備安裝調試3個月后)即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設為觀察組I,自動發藥機的基礎上進行智慧管理模式,建立智慧化藥房即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設為觀察組Ⅱ。分別對這三個時間段藥品調劑內差率、單位時間內發放處方數等相關數據進行比較分析。1.3改進措施我院引進的自動發藥機發藥準確率高,但是由于門診藥房藥品種類多、藥品外包裝存在異性包裝、處方開具存在藥品拆零等現象,致使部分藥品不能放入自動發藥機實現自動發放。因此,實現智慧化藥房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藥品發放的自動化程度與實現領藥、保管與取藥流程的智慧化運轉。經過PDCA循環管理,找到以下幾種方法來解決。①優化自動發藥機內藥品品種、數量。使用打包機提高加藥、發藥效率;對門診藥房藥品品種進行分析,根據用量來決定上機的品種與數量;針對大處方和習慣處方在慢性病中較為常見,使多盒藥品打包在一起,這樣機械手臂一次動作可以完成多盒藥品的加藥與發放,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升這部分處方的發藥速度[4]。②使用中轉盒增加機器管理藥品的種類。中轉盒是規則的立方體,上有條形碼,適用于無規則外包裝、無藥品碼、玻璃瓶等易碎包裝的藥品。使用中轉盒來實現此類藥品的上機配發,提高藥品機器配發的比率,來提升整張處方的全直發率。③建立處方科學分配機制及處方預調配模式。將我院HIS系統和自動發藥系統進行對接,結合掃碼報到預調配模式,對處方進行窗口的優化分配和自動排隊預調配,即處方藥品完全實現直發時,系統自動把處方分配至直發1、2號窗口;處方藥品處于半直發時,系統會把處方分配至3、4號窗口;含有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毒性藥品、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終止妊娠藥品等特殊藥品時,患者到特殊藥品窗口取藥。實現了自動排隊,避免了患者在窗口擠作一團,大大提高了就醫體驗。④改變藥師的工作模式。傳統藥房模式下,藥品請領計劃與當時藥品用量存在相對不一致現象,溫濕度的控制也因天氣問題呈現不合格現象,效期管理都是藥師靠肉眼來完成而無法避免存在因近效期報損現象,藥品的上架、調劑與盤點也占用了藥師80%以上的時間。經研究自動發藥機,利用其自動對藥品庫存進行核對和統計的功能,提高了請領數量的即時準確性、盤點的效率、溫濕度合格率,從而藥師的工作模式得以順利轉變,把更多地時間和精力用于鞏固、學習醫藥學知識,以便更專業地進行患者的用藥指導(如交代藥品的用法用量、服藥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等),為開展全程化的藥學服務奠定了基礎。1.4觀察指標比較三組藥師調劑內差率、單位時間內發放處方數。通過HIS系統,調取高峰時段(9:00~11:00,14:00~16:00)發放處方張數,計算單位時間內發藥量。1.5統計方法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調劑內差率對照組、觀察組Ⅰ、觀察組Ⅱ調劑調劑內差率分別為1.33%、0.70%、0.18%。觀察組Ⅰ或觀察組Ⅱ較對照組顯著性降低,觀察組Ⅱ較觀察組Ⅰ顯著性降低,結果見表1。可見智慧化藥房的建立,較傳統手工調劑藥品模式及單純的引入自動發藥機,均大大降低了發錯藥的幾率,保障了用藥的正確性與安全性。圖1藥房調劑發藥流程2.3單位時間內發放處方數對照組、觀察組Ⅰ、觀察組Ⅱ單位時間內發藥量分別為(287.87±12.8)張/h、(302.42±13.9)張/h和(340.17±17.2)張/h。觀察組Ⅰ或觀察組Ⅱ較對照組顯著性增加,觀察組Ⅱ較觀察組Ⅰ顯著性增加,見表2。可見智慧化藥房的建立,較傳統手工調劑藥品模式及單純的引入自動發藥機,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3討論
隨著改革的發展,藥房工作模式也要求改變,但藥品調配和發放依然是服務的基礎。我院購進了自動發藥系統及地面軌道等設備,但是真正提高藥事服務水平,并不只是完善基礎設備就可以實現的[5]。我院門診藥房結合發藥設備的運行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并制定改進措施,利用信息手段,改善管理模式,真正實現了智慧化藥房。我院實踐表明,智慧化藥房的建立不但提高了藥師工作效率,也減少了調劑差錯,使“取藥窗口嘈雜無序,候藥時間長”的問題得以基本解決;同時結合自動發藥機自動體現的發藥“先進先出”的原則,以及近效期自動警示功能,實現了藥品效期管理智能化;結合信息化手段做到了將用藥交待的內容書面化;門診藥房人員由原來的10人減少到7人,使藥師有精力和時間進行用藥教育、藥學查房、藥學會診等更高層次的藥學服務,促使了藥師工作模式的轉變這一藥事改革重要內容。使得藥房內部管理和外部形象都得到了提升,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值得注意的是,門診藥房應急措施必須做好,藥師們需經過培訓并熟練掌握機器常見故障的排查及處理方法,并制訂突發狀況發生后的備用調劑方案。
參考文獻
[1]王美芳,王圣泉.基層醫院門診藥房藥學服務淺談[J].安徽醫藥,2006,10(02):143-144.
[2]王冬梅,唐灝江.藥房自動化是醫院藥房發展的必然趨勢[J].甘肅醫藥,2012,31(08):615-617.
[3]林秀麗,洪亮亮,張小燕,等.智能化門診藥房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措施[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8,18(06):478-480.
[4]常翠娥,黃育文,徐翔,等.綜合性醫院門診自動化藥房的實踐探索[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9):384-386.
[5]楊華.自動化系統應用于門診藥房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藥業,2012,21(04):65-66.
作者:靜艷 黃可可 歐陽冬 顏志婷 單位:萍鄉市人民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