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部操控的風險評判方式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風險評估的程序
(1)擬定控制目標。內部控制應當圍繞著一定的目標進行,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控制目標既是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的最高環節,又是企業內部控制實施的最終目標,也是管理經濟活動的基本要求。企業可以依據各類業務的主要業績指標和考核指標進行細化和分解,從而得到內部控制流程梳理的具體目標。目標的制定要適應公司所處的特定的經營環境、行業和經濟環境,同時,還要考慮企業的各項資源狀況,針對每個重要業務活動有效配置資源,并與企業業務活動保持一致。此外,企業還要根據設定的目標合理確定企業整體風險承受能力和具體業務層次上的可接受的風險水平。整體風險承受能力是指企業愿意接受且能夠承受的最大風險水平,在此風險水平下,企業能夠為目標實現提供合理保證。企業整體風險承受能力確定后,按照系統、科學的方法,將其進行逐級分解,從而得到業務部門或業務單元的最大風險承受能力,即具體業務層次上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合理確定風險承受能力,需要考慮企業的風險偏好、風險容忍度、風險組合觀三個方面的因素。
(2)識別企業風險。在進行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時,應當準確的確認風險所在,企業開展風險評估,應當準確識別與實現控制目標相關的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分析與預測企業所面臨的危機,確定相應的風險承受度,進而制定對策以控制風險,實現企業控制目標。對風險的識別不僅要通過感性認識和經驗進行判斷,更重要的是必須依靠對各種客觀統計資料和風險記錄進行分析、歸納和整理,從而發現各種風險的特征及規律,實現采取防范于控制風險的最佳決策與控制。風險識別的方法主要有風險清單分析法、財務報表分析法、專家調查法、流程圖法、因果圖法和事故樹法和實地調研法等。
(3)評估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更深入的了解風險,目的在于精確的估計和測算風險損失,并作為選擇應對措施的基礎。風險評估包括考慮風險的來源,評估現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影響,并分析指明導致風險后果和發生概率的各種因素。關于風險發生可能性和風險發生造成影響,要根據企業所在行業及自身經營情況來判定。具體來說,若目前沒有采取任何風險管理措施應對固有風險和新增風險,應從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影響這兩個維度,采取打分的形式,對每一個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做出估計,并區分風險級別,以便針對不同級別的風險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
(4)確定風險控制的優先等級,制定風險應對策略。企業應根據風險與收益相平衡的原則,進一步確定風險管理的優選順序。一般來講,風險應對有四種基本類型:即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分擔和風險承受,管理層只有合理確定風險偏好,才能恰當選擇風險應對策略,進而合理設置和有效運行控制活動。當經營風險超過風險偏好的時候,企業就應當選擇風險回避或分擔策略,啟動相關授權審批控制活動,通過放棄或停止與該風險相關的業務活動來避免和減輕損失,或借助他人力量,采取業務分包、購買保險等方式和適當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風險承受度之內;當經營風險低于風險偏好的時候,企業就應當選擇風險降低或容忍策略,在權衡成本效益之后,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或不采取控制措施來降低風險或減輕損失。
風險評估的方法
我們這里所說的風險評估的方法主要是指評估風險概率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方法。現在介紹一下目前比較常用的幾種方法:
(1)風險坐標圖。風險坐標圖是把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風險發生后對目標的影響程度,作為兩個維度繪制在同一個平面上(即繪制成直角坐標系)。對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風險對目標影響程度的評估有定性、定量等方法。定性方法是直接用文字描述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風險對目標的影響程度,如“極低”、“低”、“中等”、“高”、“極高”等。定量方法是對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風險對目標影響程度用具有實際意義的數量描述,如對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用概率來表示,對目標影響程度用損失金額來表示。
對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和風險對目標影響程度進行定性或定量評估后,依據評估結果繪制風險坐標圖。如:某公司對9項風險進行了定性評估,風險①發生的可能性為“低”,風險發生后對目標的影響程度為“極低”;……;風險⑨發生的可能性為“極低”,對目標的影響程度為“高”,則繪制風險坐標圖如下:繪制風險坐標圖的目的在于對多項風險進行直觀的比較,從而確定風險管理的優先順序和策略。
(2)蒙特卡羅方法。蒙特卡羅方法是一種隨機模擬數學方法。該方法用來分析評估風險發生可能性、風險的成因、風險造成的損失或帶來的機會等變量在未來變化的概率分布。具體操作步驟為:第一,量化風險。將需要分析評估的風險進行量化,明確其度量單位,得到風險變量,并收集歷史相關數據。第二,根據對歷史數據的分析,借鑒常用建模方法,建立能描述該風險變量在未來變化的概率模型。第三,計算概率分布初步結果。利用隨機數字發生器,將生成的隨機數字代入上述概率模型,生成風險變量的概率分布初步結果。第四,修正完善概率模型。通過對生成的概率分布初步結果進行分析,用實驗數據驗證模型的正確性,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完善模型。最后,利用該模型分析評估風險情況。由于蒙特卡羅方法依賴于模型的選擇,因此,模型本身的選擇對于蒙特卡羅方法計算結果的精度影響甚大。蒙特卡羅方法計算量很大,通常借助計算機完成。
(3)層次分析法(AHP)。層次分析法是將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在對復雜的決策問題的本質、影響因素及其內在關系等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使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從而為多目標、多準則或無結構特性的復雜決策問題提供簡便的決策方法。層次分析法結合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具有很多優點,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簡單明了,且提出了層次本身,使得分析者能夠認真地考慮和衡量指標的相對重要性,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系統分析方法。但該法中的比較、判斷以及結果的計算過程都較為粗糙,不適用于精度較高的問題,且人為主觀因素對整個過程的影響很大。
(4)沃爾評分法。亞歷山大•沃爾在20世紀初期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財務報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信用能力指數”的概念,將七項財務報表比率用線性關系擬合起來,并賦予各個指標不同的權重,然后通過對實際比率與標準比率進行比較,確定各項指標的得分及總體指標的累計分數,從而對企業的信用水平做出評價。沃爾評分法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但其在技術上有一個缺陷,即是當實際值大于標準值為理想時,公式是正確的,但當實際值小于標準值為理想時,實際值越小得分反而越高,公式計算的結果恰恰相反。
(5)風險暴露模型。RobertSimons(1999)于《哈佛大學企管評論》提出,主張企業風險來源于企業內部壓力,并針對此主張提出一套評估機制——風險暴露模型(RiskExposureCalculator),該模型將風險分為企業成長、企業文化和企業信息管理三個類別,每個類別又分別由三個因素所組成,每個因素5分,把9個風險因素衡量所得的分數加總,針對總分的落點進行分析。
(6)風險價值法(VaR)。VaR是適應當前風險管理的需求而產生的,以規范的統計技術全面衡量市場風險的方法。VaR把對預期的未來損失的大小和該損失發生的可能性結合起來,不僅讓投資者知道分數損失的規模,而且知道其發生的可能性,是一種數量化市場風險的重要量度工具。
作者:閆群單位:天津倚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