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管理類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與企業開展實習合作的大多都是高職高專院校,企業與普通高等學校的實習合作較少。河北師范大學承接了公共管理類專業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基于養老服務企業實踐基地建設項目與三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讓實習學生的動手和創業能力穩步提升。本文針對學校與校企合作模式下存在顧慮、學生因工作壓力而產生畏難情緒、實習崗位與公共管理專業的契合度尚需提高這三個現象,提出了明確學校和企業雙方責任,實現多方共贏、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實習基地環境建設、進一步提升實習崗位契合度等解決措施。
關鍵詞: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公共管理類專業
目前社會中存在很多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他們與政府和一般的盈利性企業有所不同,比如養老服務企業。目前許多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實習的去向大多都是面向政府部門,而忽視了這類企業。河北師范大學為了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在公共管理專業的適用性,承擔了實習基地建設項目,并與三家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有60多名公共管理專業學生參與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有些方面依然值得反思。這一創新實踐能對我國公共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起到一個參考作用。
一、公共管理類專業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創業能力高等學校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主要抓手之一便是深化實踐教育體系改革,構建有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課程體系。校企合作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接觸社會的有效機會。學校會為學生找到專業對口的企業,并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學生可以將在學校學習的理論實踐化。學校的實踐教學模式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很多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思想受到了啟發,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創新思路,并開始了符合自己領域的創業活動。對于學生而言,去政府部門參加實習,只是動手但是不能創業。再加上現階段公務員考試難度較大,學生很難留在政府部門參加工作,導致在政府工作基本沒有創業空間。學生就會認為即使到了政府部門參加實習,也不會留在政府部門工作,只不過是在政府部門鍛煉一兩個月的時間而已。但是如果學生到從事公共事業的企業實習,學生們可以接觸到一線崗位,這些崗位是學生未來可以從事的。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提升,比如調研養老項目,協調各個部門關系、溝通、項目的策劃、統計、撰寫報告等。當前,許多用人單位在崗位招聘時往往會明確要求應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與此同時校企合作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工作經驗非常有意義。但高校畢業生在這方面存在明顯的劣勢,這是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現狀。只有通過建立校企合作,讓學生能夠在畢業前就到企業中參與實習工作,獲取一定的經驗,才能有效地彌補他們缺少工作經驗的缺陷,提高在應聘時的競爭力。提供養老服務企業在崗位上對學生要求要具備調研能力和撰寫報告能力,這和公共管理專業人才的素質是相關聯的。這些崗位又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和空間,未來社會急需這樣的人才,就業空間十分廣闊。現階段高校對于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缺乏實踐場所,這導致許多學生缺乏動手實踐能力;而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后,能夠為高校學生提供實踐場所,讓教師和學生明確了解到企業的運營機制和各個崗位的需求,對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可以補齊學校實踐教學體系的短板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面臨較大困難,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是普通高等學校的首要任務。之前公共管理類專業實踐模式存在一些短板,如偏重課堂多,實踐少;在實踐教學中與政府合作的很多,跟企業合作的很少。校企合作的實踐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和動手能力,還豐富了實踐教學體系,并將實踐教學體系動態化。所以學校對學生的教學不應該只停留在課堂教學,還應該在實踐中由老師帶隊去對口的工作崗位學習,定期讓學生完成工作報告以及思想匯報,并由老師批改后反饋給學生,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能力。校企合作模式對于實踐模式的動態調整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通過校企合作模式,企業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可以被及時的反饋,學校可以根據企業的反饋及時跟進。通過校企合作關系的構建,學校的教學體系動態調整得到加強。
(三)滿足企業人才需求公共服務型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以養老服務企業為例,中國目前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需要大批人才。在這一領域的工作人員,大多還是一些高職高專的人,而既有理論基礎又有謀劃能力的人才則是非常稀缺,這類企業目前急需既有理論基礎又有謀劃能力的人才。通過實習基地建設,可以吸納一部分學生參與其中。這樣企業不僅全方位地了解了學生,也讓學生全方位了解企業,并給企業選拔學生提供了機會。中國目前養老服務企業有很多,在數量上已經達到了標準。但是工作人員的學歷層次偏低,大多都是高職高專的畢業生,既有理論基礎又有謀劃能力的高學歷人才更是非常稀缺。經過對很多養老企業高管的采訪,他們普遍反映目前階段中,缺少可以提出發展意見和發展方向的人才。然而可以提出意見和方向的人才必定是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建樹的人。
二、河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實踐基地探索
(一)實習基地基本情況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與河北普愛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河北白澤揚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河北凱爾艾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為共同法人)、河北俏晚秋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由社會保障專業老師帶隊,本科和研究生共計60多名學生參加實習。2016年10月8日—12月31日,河北師范大學60名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學生與河北普愛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河北白澤揚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俏晚秋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簽訂實習協議。通過簽署協議明確了雙方的責任,學生的責任是認真完成企業安排的工作任務,企業的責任是確保學生的勞務費用準時發放,確保學生的工作強度符合《勞動法》的要求。之后三家公司針對河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學生進行崗位的開發,以適合學生實習的需要。針對學生所需的能力,如調研養老項目,協調各個部門關系、溝通、項目的策劃、統計、撰寫報告等,企業設計了調查員、文員和后勤主管三個位置,讓學生輪流在三個崗位上進行工作交流,積累工作經驗。企業每周舉辦反思匯報工作會議,學生通過實習鍛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實踐基地建設的成效通過實習,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收獲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于學生來講,在實習過程中獲得了很多數據。在實習結束后有13名學生的畢業論文與實習的方向有關。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生和研究生需要在所學專業上作出自己的研究,一切的研究都需要數字作為數據支撐。而實習恰恰可以幫助學生搜集數據,讓學生有機會獲得一手數據,為日后的做好鋪墊。在調研中,不同小組的學生都有專家帶隊進行養老項目調研,調研次數達到了數十次。學生在調研中不僅僅掌握了調研數據,更重要的是學會了調研方法。與此同時,實習鍛煉了學生寫作能力。在實習過程中,有大量的文案需要起草、修改、再修改。實習學生每天都需要完成3篇項目方案,這樣反反復復寫作的過程鍛煉了學生的文案寫作能力。如小李同學在暑期參加完實習之后表示:自己的文字寫作功底有了明顯進步。當然,在實習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還鍛煉了學生面對困難時處理問題的能力。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實習學生在面對困難時有自己的創新思路,雖然有一些是錯誤的思路,但是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水平。學生在進行社區社會組織孵化的過程中,從頭到尾都是由學生進行項目的提前籌備工作,并且在學習了幾次后進入社區進行調研、組織開展社區社會組織孵化活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項目管理能力與學生的創業興趣、溝通能力。對于學校來講,校企合作實踐平臺已經搭建起來,學校養老服務業務得到了有效發展與提升。與河北普愛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河北白澤揚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俏晚秋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且有很多企業希望與學校合作,有力地促進了校企合作實踐平臺建設,使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得到提高。而且,學校的老師帶隊接觸社會企業,實踐帶隊老師參與其中,其實踐能力也得到提升。對于企業來講,企業和學校合作,由于學校是非營利性的公共部門,企業在與學校合作中獲得了很多層面強有力的支撐,如理論支撐和人才支撐,讓企業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如果建立長期的校企合作還會優化企業的人員配比情況,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學校為企業提供了有活力的人員隊伍,為企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得企業養老服務業務得到了強有力的擴張。
三、校企合作所面臨的問題
(一)學校對于校企合作模式存在顧慮在進行校企合作時,學校很擔心被誤解。學校會不會拿學生作為一種工具來盈利或與企業合作是不是摻雜著利益等想法使學校存在顧慮。目前,在中國很多高職高專院校暴露過這樣的問題,以至于學校存在這樣的擔心。如在學生實習補貼方面,大部分養老服務企業都給實習生發放了實習補助。實習生和企業存在著一種有償用工關系的情況下,學校就存在著顧慮,企業會不會把學生當做一種廉價勞動力來使用?學生是否真正能在實習崗位上得到鍛煉,學生的能力能否真正得到提升?(二)學生因工作壓力而產生畏難情緒實習生進入企業,首先是工作壓力比較大。因為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這些工作,在初步接觸工作時,對于業務的流程不熟悉,導致工作難以完成。其次就是工作枯燥,學生由于經驗較少,企業不會讓他們在高崗位任職,只能是基層的崗位。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難免有厭煩情緒。再者說實習的補貼非常少,一個實習期下來學校大概補貼300元錢,基本只夠來回的交通費用。另一方面,企業給學生的實習補貼比較少,大部分企業每個月給學生1500元。實習學生需要吃飯、交通等一系列花銷,由于工資較低,難以滿足學生的日常生活需求。
(三)實習崗位與公共管理專業的契合度尚需提高實習崗位的設定和開發,一直都是困擾公共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問題。目前養老服務企業在實習崗位的設定上主要有養老服務調查員、文秘和養老服務后勤三種職位。但是這些崗位與勞動社會保障專業學生在實習方面仍存在細微的偏差。誠然,我們不反對學生在幾個崗位上實習,但是這種崗位的交叉,可能會淡化學科本身的意義。另外,文秘這個崗位,由于不少企業往往是把已有的寫作模板素材給學生,這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
四、改進措施
(一)明確學校和企業雙方責任,實現多方共贏學校與企業應明白自身責任。一方面學校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對于學生實習期間的補助應適度增加。并且學校應該加強管理,如學校可以為寒暑假期間的實習學生提供宿舍,這樣會方便實習學生進行統一管理的同時解決實習學生的住宿問題。作為企業也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并對實習生的工作進行績效考核。這樣在提高效率,為企業帶來高收益的同時也可以給有能力的學生更多的報酬。企業為學生提供的酬勞增加,學生的積極性也會提高。最為重要的是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企業要為學生入意外傷害保險,保障學生路上的安全。企業與學校建立合作關系時,企業要為學生的成長創造空間,如按照學生不同的專業安排好學生的實習計劃,安排學生工作與其專業相符合。要明確校企合作的目的,不是為了企業降低負擔和開銷,重要的是實現學校、學生和用人單位的三方共贏。
(二)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實習基地環境建設目前,河北師范大學與三家石家莊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共贏關系。如果合作想要進一步發展,需要學校拿出更多的資金,并為實習生提供宿舍。因為實習學生住宿問題急需解決,如果宿舍的問題得到解決,就可以減少學生在實習路上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建立實習生食堂和學生午間休息場所依然非常重要,學校和企業可以與周邊單位食堂商定,這樣既節約了成本也保障了食品的安全。學生午間休息場所的建立,會讓學生勞逸結合,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
(三)進一步提升實習崗位契合度企業崗位契合度的提升會促進公共管理類專業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學校和用人單位達成合理的工資共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的補貼標準,不僅會促進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還會為用人單位和學校未來的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學生制定對其真正需要的崗位是校企合作的前提。這是因為學校讓學生去實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企業要針對實習學生做具體的崗位設計。如石家莊普愛養老有限公司針對學生設置了專門的文秘崗位,并加入問卷設計這一環節,讓實習學生的素材提煉、語言凝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需要增加調研員的崗位,并且針對實習學生社會經驗少的問題,在實習學生著手去做養老調研時,企業應委派專業員工去幫助和指導實習生進行養老調研。如問卷的發放、問卷的回收、問卷的統計分析三個流程需要學生獨立完成,保障學生綜合能力得到切實提升。
參考文獻:
[1]孫佳鵬,石偉平.現代學徒制:破解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難題的良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7):39-43.
[2]劉佳,馮慧雅.“新工科”下地方高校協同育人培養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52):16-19.
作者:耿永志 任皓臻 單位:河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