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務人員衛生管理持續質量改進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持續質量改進在醫務人員衛生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本科室開展醫務人員衛生管理持續質量改進。在實施質量改進前后各選取本科室醫護人員30例,對比分析實施質量改進前后醫護人員衛生管理質量情況。結果實施質量改進后醫護人員衛生知識答卷得分顯著高于改進前,手衛生合格率與無菌操作規范率顯著高于質量改進前。結論持續質量改進有助于提高醫護人員對衛生知識的知曉率,有助于改善醫護人員手衛生狀況和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流程。
關鍵詞:持續質量改進;醫務人員;衛生管理
引言
由于醫院是各類疾病患者匯集的公共場所,是各類疾病的高危地帶[1]。醫院內衛生狀況的優劣,會直接影響院內感染的發生率。醫護人員作為醫院內的工作人員長時間處于醫院內,更加容易發生院內感染,同時如果不嚴格進行衛生管理,也容易將病菌傳播得到患者身上,導致院內感染。因此醫院工作人員更應注意衛生,防范院內感染[2]。長期以來我院都十分重視醫院醫護人員的衛生管理,但盡管如此,還有部分醫護人員不了解自身衛生管理的重要性,不重視自身衛生管理。本研究以本科室為例主要探討分析持續質量改進對本科醫護人員衛生管理的應用效果情況,其具體研究過程及成果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在實施質量改進前后在本科室范圍隨機選取醫護人員各30例進行對比分析。質量改進前,選取醫生10名、護士15名、工勤人員5名;男12名,女18名;年齡24-51歲,平均(34.22±8.73)歲;入職時間3個月至32年,平均(11.44±5.67)年;學歷包括本科及以上12名、專科10名、中專及以下8名。質量改進后,選取醫生10名、護士15名、工勤人員5名;男13名,女17名;年齡24-49歲,平均(33.43±8.18)歲;入職時間4個月至36年,平均(12.17±5.82)年;學歷包括本科及以上13名、專科10名、中專及以下7名。質量改進前后兩組所選人員年齡、性別、職務、入職時間、學歷等相關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本科室內組織成立衛生質量管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科室領導、護士長以及熟知醫院衛生管理知識的專業人員,以科室領導為衛生質量管理小組組長。然后小組成員通過互聯網搜索、文獻查閱等方式收集國內外較為先進的相關醫護人員衛生管理相關資料。小組成員開會討論并制定適合我科室具體情況的醫護人員衛生管理制度。在該管理制度中將科室內各崗位工作近詳細劃分,并同時明確規范各崗位人員在進行工作時以及工作前后的衛生管理方法。同時制定詳細的監管方案,衛生質量管理小組成員每天不定時在科室內巡查、確認醫護人員是否嚴格按照新的管理制度規范化進行管理。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有未嚴格按照新管理規定執行的醫護人員進行嚴格考核,并將每月考核結果與醫護人員的月度績效和年度績效掛鉤,對多次查出未嚴格按照規定進行衛生管理的醫護人員建議醫院人事部門對其崗位進行重新安排,屢教不改、情節嚴重者建議勸退。對于嚴格執行相關規定,衛生管理中表現良好的醫護人員給予充分表揚,并在月度績效和年度績效中給予適當的獎勵。經院領導批準后,將相關管理制度和管理規范發放到我科室每一位醫護人員。然后組織分批次進行醫護人員衛生管理知識教育培訓,確保所有醫護人員全部參與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新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的學習,醫院衛生管理的相關知識的學習等。讓科室內所有醫護人員明確醫護人員衛生管理的重要性,了解科學有效的醫護人員個人衛生管理的有效方法等。質量管理小組成員每天在全科室范圍抽查醫護人員的衛生防護用具使用的規范性、醫護操作規范性、手衛生狀況。每日巡查本科室內各處環境衛生狀況,各病房、診室、洗手間等處的消毒衛生用品配備情況等。衛生質量管理小組成員每周進行一次例會,分析近一周以來發現的衛生管理工作開展狀況以及所發現的相關衛生管理問題。小組全體成員通過例會討論關于近期出現的問題的有效解決辦法,并落實具體的解決方法、解決人以及解決時間等。然后同每周的例會制定下一周衛生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為提高醫護人員衛生管理質量,本科室衛生質量管理小組開放意見收集通道,醫院所有工作人員均可隨時向小組成員提供衛生管理的相關意見和建議。同時本科室衛生質量管理小組成員工作受所有醫護人員監督,確保小組成員工作認真履行。
1.3觀察要點。實施持續質量改進3個月后對比分析實施質量改進前后醫護人員衛生管理狀況。分別在開展質量改進前后對所選人員進行衛生知識答題考核,答卷總分為100分。同時在實施質量改進前后分別對所選人員進行手衛生狀況檢查和對醫護工作中無菌操作執行情況。
1.4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質量改進前后所選人員衛生知識了解情況。實施質量改進衛生知識考核得分為(73.43±11.82)分,實施質量改進后衛生知識考核得分為(88.97±9.75)分。兩組比較:t=5.5550,P=0.0000(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實施質量改進前后所選人員手術衛生合格率與無菌操作規范率情況。實施質量改進前手衛生合格24例(83.33%);實施質量改進后手衛生合格29例(96.67%)。實施質量改進前后手衛生合格率比較:χ2=9.8864,P=0.0017(P<0.05)有統計學意義。實施質量改進無菌操作完全規范28(93.33%);實施質量改進后所選人員無菌操作過程均為規范操作,其無菌操作規范率為100%。實施質量改進前后比較:χ2=6.9001,P=0.0086(P<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醫院衛生管理是醫院管理的一項工作,其工作質量關系到院內感染、醫療質量等諸多重要的方面。醫護人員作為醫院工作人員,同時又是一線執行醫療護理服務的人員,其衛生管理尤為重要[3]。在實際工作中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很多醫護人員并不重視醫護人員衛生,使其成為醫院衛生管理中的難點[4]。傳統的質量管理應用到醫護人員衛生質量管理中,通常只能在一段時間內達到理想效果,而質量控制效果難以長期保持。持續質量改進方式,是在質量管理工作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制定長期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這種管理方式應用到醫院醫護人員衛生管理中可有效解決醫護人員衛生管理的相關問題。為探討分析改善醫院醫護人員衛生管理效果的方法,本研究在我科室開展實施了持續質量改進的管理方式。在本研究結果中可見,實施質量改進后,醫護人員對相關衛生知識了解程度有明顯提高,個人手衛生合格率以及無菌操作規范率都得到了顯著提高。由此可見在醫護人員衛生管理中實施持續質量改進,能顯著提高醫護人員對相關衛生知識的了解,也能有效改善醫護人員手衛生和醫療護理服務的衛生現狀,具有較高的實踐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龔巧梅.臨床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持續質量改進的運用[J].醫藥前沿,2017,7(13):371.
[2]劉云紅.持續質量改進在臨床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46(8):1002-1004.
[3]李杰.持續質量改進在醫院衛生管理中的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5):198-199.
[4]李穎.持續質量改進在臨床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6):299.
作者:袁菁 單位:南京鼓樓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