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輿情傳播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網絡傳播給公眾帶來一定的便利和優勢,但同時也存在各種各樣的網絡輿情和輿論,通過網絡可以為群眾提供多種多樣的互聯網虛擬空間,公眾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互動和交流,公眾不僅是網絡信息的接受者和共享者,也是網絡平臺中的互動者和交流者以及信息的者。網絡輿情對公共政策的制定,既有優勢也有劣勢,所以,公共政策的制定要有效運用網絡輿情,促進公共政策制定向民主化和科學化發展。
一、引言
網絡輿情傳播對公共政策議程的建立也起到一定影響,在將公共政策問題進行決策的過程中,離不開政策議程的環節,通過這個環節,可以更好地將政策問題進行解決。
二、網絡輿情的特點分析
(一)虛擬性的生長環境網絡充分打破各個地域和空間的限制,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這也給網絡輿論的傳播和發展提供多維度的空間。公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在網絡對相關事件表達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使得網絡的信息容量變得越來越廣泛,同時,公眾的想法和建議有時也會得到快速的傳播。另外,QQ、微信和微博等通信平臺深受廣大網民的喜愛,網名通過建立自己賬號的方式將自己帶入到虛擬的網絡中,并通過虛擬的網絡獲取更多的網絡信息甚至網絡輿情,網絡環境條件下群眾可以對相關輿情進行自由言論,不用考慮到對方的身份、地位和年齡,充分突出網絡輿情虛擬的生長環境特點。
(二)匿名性的表達主體網絡輿情除具有虛擬性的生長環境特點外,還包括表達主體匿名性的特點,在現實生活中,政府和相關部門會對網絡輿情制定相應的制度,進而來限制網絡輿情的傳播和發展。但是在網絡快速發展過程中,使得廣大群眾可以不受時間和身份等限制在網絡中進行自由的交流和互動,很多網民是通過匿名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建議和理解,同時,網絡給予廣大群眾平等的話語權。部分群眾和網民在機會平等的網絡環境下,不考慮相關制度,采用匿名的方式來表達個人觀點和建議,而且在面對國家政治和經濟等相關問題時,也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在網絡平臺進行暢所欲言,最終使網絡輿情的特點變得更加廣泛性和多元化,最終造成網絡輿情的快速傳播和生長。
(三)豐富性的社會議題在網絡環境中,可以打破以往時間和地域的局限性,使各個地區和社會中的相關信息得到相互傳播和融合,將種類相同的網絡輿情相結合就形成一種網絡輿情議題,廣大群眾和網民可以圍繞網絡輿情議題進行討論和交流。這些網絡輿情議題不僅包含與社會和生活有關的事件和內容,還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社會各個方面,這也使得網絡輿情變得非常豐富多彩,而且每年的網絡輿情議題在不斷增加,主要包括在社會突發安全事件、社會道德事件和教育事件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網絡輿情議題的公共性,所以,就需要政府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管理和引導,進一步保證社會穩定發展。
三、網絡輿情傳播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一)影響政策問題的形成網絡輿情傳播對公共政策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對公共政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政策問題的形成上。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廣大群眾可以匿名的通過網絡進行自由的言論和交流,很多弱勢群眾或受害者會以維護自己權益為目的在網絡上將自己的建議和利益訴求表達出來,這類內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廣大群眾在網絡平臺進行轉載和傳播,而且廣大群眾的關注度也會持續在此問題上,有很多人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表達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最終形成公共輿論的焦點。在此類社會問題凸顯出來的過程中,可以對公共政策的制定起到預警作用,公共政策的制定會根據網絡輿情中公眾的民意來制定和實施,進而更好的解決社會中存在的問題。網絡輿情傳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問題快速轉化為政策問題,當個體或集團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會通過網絡分享的方式將具有代表性的社會問題在網絡上進行傳播和交流,與此類社會問題有關的公眾會集中參與到話題討論和交流當中,并且對社會問題產生共鳴,在巨大的網絡輿情聲勢下,使得政府不得不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并且將現存的社會問題逐漸轉化成政策問題,進而具有針對性的對社會問題進行解決。
(二)影響政策議程的建立在網絡平臺中公眾之前可以共同交流和討論,同時,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以新媒體的身份報道新聞,所以,這就造成網絡輿情的生成和傳播過程中有兩種不同的渠道和路徑,則需要公共政策的議程設計要充分根據兩種渠道網絡輿情的傳播特點進行。比如,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公眾結合自身的個人事件或社會事件在網上進行傳播和擴散,吸引更多公眾的注意力,并且在公眾的交流和探討下形成巨大的網絡輿情,此時,政府在面對巨大的網絡輿情壓力下,要盡快的將政策問題和社會事件納入到政府的政策議程中。另外,新媒體在網絡平臺中對相關新聞進行傳播和報道的過程中,會引發很多群眾參與到事件討論和跟帖討論中,使得相關新聞和事件的網絡輿情及輿論變得越來越嚴重,因此,社會問題在向政策問題轉換的過程中,必須經過公眾議程,最后由相應的網絡事件和問題形成傳媒議程,進一步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影響政策方案的規劃網絡輿情傳播對公共政策的影響還包括在政策方案的規劃上,在明確相關的網絡輿情和政策問題后,需要政府具有針對性的對公共政策的實施方案進行擬定,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公共政策。在網絡輿情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政策方針的規劃需要聽取公眾的建議和意見,并且結合公眾在網絡論壇和交流平臺上的看法,制定出多元化的公共政策方案,不僅有利于可以進一步豐富政府的政策方案內容,也可幫助政府在選擇政策方案時有一個利弊權衡的過程,進而使公共政策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此外,在制定政策方案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相應的問題和不足,因此,政府可以讓廣大群眾在網絡輿情中參與討論、建言獻策,找出制定政策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結合網名和群眾的不同建議,積極完善和調整政策方案過程中的相關內容,進一步提高政策方案的合理性和準確性。
四、公共政策制定中合理運用網絡輿情的策略
(一)優化網絡輿情的參與環境首先,在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要不斷優化網絡輿情的參與環境,通過建設網絡基礎設施的方式,為偏遠地區的弱勢群體提供更多輿情表達的渠道和路徑,使政府更好地了解貧困地區弱勢群體存在的問題和事件,政府可以加大對偏遠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并積極引導偏遠地區的貧困群眾通過網絡來表達相關輿情。其次,要加大對貧困地區群眾網絡知識的教育和普及,令貧困地區的群眾可以更好地通過網絡來參與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最后,政府要不斷為群眾的網絡輿情傳播,提供更多的交流和互動平臺,鼓勵群眾通過QQ、微信等平臺來傳播網絡輿情,從而進一步激發公眾參與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的興趣,也有利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吸取到更多的民眾意見和建議。
(二)創建公眾參與的政府網站一方面,政府可以采用建立政府網站的方式來吸引更多公眾參與到網絡輿情的討論和互動中,同時,政府也可以為群眾設計多種多樣的政策議題,并讓群眾根據政策議題進行討論和交流,使公共政策制定和決策過程中有一定的民意基礎。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鼓勵群眾在公共政策議題中對政府提出相關建議和意見,進一步提高公眾通過網絡參政的意識和能力。另外,政府還要對各種網絡輿情信息進行監測,要充分根據網絡輿情的特點,摒棄一些對公共政策制定沒有用處的網絡輿情和公眾建議,進一步提高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的決策效率和質量,真正發揮網絡輿情傳播促進公眾政策制定的優勢和作用。
五、結語
合理運用網絡輿情,可以進一步促進公共政策制定的效率和質量,需要不斷優化網絡輿情的參與環境,創建公共參與的政府網站,進一步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趙燦燦.網絡輿情對我國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的影響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1.
[2]方愛桂.網絡輿論對公共政策制定的影響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
[3]秦微瓊.網絡輿情對政府形象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8.
作者:葛秀芳 單位:長治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