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專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會計專業是高職院校普遍開設的專業,加強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對于促進高職院校加強專業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培育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社會服務能力;抓好學生的就業工作;重視會計專業招生工作;爭取更多高質量的標志性成果。
關鍵詞: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策略
一、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核心競爭力的顯性特征
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該具備四個顯性特征:
(一)教師的社會服務能力突出。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師,不僅要“能說”,即具備較高的教學表達能力,能夠將抽象的概念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方式表達出來;同時更要“會做”,高職院校培養的是技術技能型人才,技術技能型人才并不是靠“講”出來的,而是真正在實踐操作中“做”出來的。一名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師如果自己都沒有為企業做過賬,沒有真正到稅務部門報過稅,沒有真正為企業做過稅務籌劃項目,又何談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呢?高職院校的教師必須走出校門,真正為企業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紙上談兵”。
(二)學生就業去向良好。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就業質量關系到學生將來的發展,而就業質量可以從四個方面衡量:首先是就業率,其次是專業對口率,然后是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即畢業生將來成長的空間如何,最后是工資收入情況。
(三)招生形勢火爆。一所高職院校所辦的專業有沒有核心競爭力,還需要得到考生及其家長的認可。可以從某所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招生規模、近三年錄取的分數線(可以與省最低控制線比較,甚至與本三、本二分數線比較)、考生第一志愿填報率等指標進行衡量。
(四)標志性成果豐碩。標志性成果主要是指獲得的含金量很高的榮譽或獎項,從學校層面看,例如國家示范、國家骨干、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高校、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從專業層面看,例如國家精品課程、國家重點建設專業、省特色專業、省品牌專業等;從專業教師層面看,例如國家教學名師、省職業教育名師、國家及省級技能大賽獲獎情況等;從學生層面看,例如學生參加國家、省教育主管部門主辦的技能大賽獲獎情況等。
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策略
(一)打造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社會服務王牌。1.了解企業、政府對社會服務的需求信息。從學校層面看,建議成立社會服務部或社會服務處,該部門的主要職能是調研企業、政府對社會服務的需求,同時負責對外開拓客戶,在具體的業務洽談過程中還需要邀請系部專業人士參與其中??梢酝ㄟ^召開中小企業家沙龍、校外實訓基地負責人座談會、畢業生走訪調查、網上發放調查問卷等渠道了解中小企業對社會服務的需求信息。要加強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聯系,尤其是當地的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審計部門,積極承擔相應的課題研究任務、承辦相關的培訓項目,例如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與江蘇省財政廳積極接洽成為江蘇省高職高專會計專業師資培訓基地,與江蘇省淮安市財政局聯系成為淮安市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考點和會計初級職稱考試的考點,短期培訓和服務咨詢是該院辦學的拓展功能,是服務地方經濟的特色。該學院會計專業利用雄厚的師資力量為社會提供會計職業培訓項目,已形成了品牌。特別是會計職稱考前輔導與會計人員后續教育被淮安市、區財政局指定為培訓單位。另外,通過協議分別為江蘇捷達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淮陰特鋼有限公司、淮安三淮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中石化淮安分公司、淮安威靈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央新亞百貨有限公司等單位提供財務、審計、稅務、內部會計控制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形成了雙方互惠共贏、共同發展的校企合作關系。再如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市財政局、江寧區財政局合作,建設江蘇省一流的會計綜合實訓基地和教育培訓中心,采取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政產學”合作機制,承辦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會計人員后續教育、江蘇省會計專業對口單招技能考試、江蘇省會計專業技能大賽、江蘇省中高職骨干教師師資培訓等,每年為南京地區16000多名考生提供優質服務,為8000多名在職會計人員提供后續教育、考前輔導和在職培訓,成為江蘇省最大的會計品牌教育中心之一。2.出臺激勵政策,鼓勵教師走出去。制定針對教師參加社會服務的激勵政策,如規定一個過渡期,該過渡期可以是3年、5年等等,在過渡期內不論是教師以個人名義或者以團體名義(如社會服務處、會計系等)承接了對外社會服務項目,都可以在經費到賬的前提下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管理費,同時給予適當比例的獎勵。同時還要發揮職稱評定的杠桿作用,要將教師的社會服務能力與職稱評定掛鉤,例如泰州職業技術學院規定,教師承擔橫向課題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折算為科研得分,計入職稱評定的總分值中,對教師可以起到長期的激勵作用,教師會意識到積極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參與社會服務,對職稱晉升大有幫助。另外,還可利用每學期、每年度的評優評獎,對社會服務能力突出的教師給予政策傾斜,甚至對社會服務單獨設立獎項,營造“人人參與社會服務,人人以社會服務為榮”的良好氛圍。為了能夠讓更多的會計專業教師走出去,要鼓勵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考取執業資格證書,如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等等,并以現金的形式加以獎勵,從而調動教師考證的積極性。在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的同時,還要出臺相應的懲罰措施,例如規定每個專業教師每年的社會服務項目不得少于1項或社會服務不得少于多少金額等等,如果不能完成相應的指標,則會被扣發獎金,評優評獎和職稱晉升都會受到影響。3.組建會計記賬公司。會計專業社會服務公司的名稱不一,例如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的“淮安市財苑會計咨詢有限公司”,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會計教學公司”(包括江蘇省會計考試培訓基地、記賬公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財務咨詢有限公司),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的“寧波誠緣財務咨詢有限公司”,新疆烏魯木齊職業大學的“合正記賬中心”等等,盡管名稱不統一,但其實質是相同的,對外服務的功能也是相通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社會服務要真正持久地開展,必須成立企業化運作的校內生產性公司,而記賬又是最基礎的,必須有工商部門核發的工商營業執照,稅務部門核發的稅務登記證,財政部門核發的記賬許可證書,規定每個教師在一定時間內(如5年)必須有1年在記賬公司擔任總經理,這一年學校將不發工資,其收入來源只能是記賬公司開展的業務,迫使教師重視記賬公司的運營,同時為了讓教師更多地關心記賬公司的發展,可以實行股份制,持有股份的教師在年底都可以參與分紅,將記賬公司的運營與教師的切身利益緊密掛鉤。4.成立社會服務專家團隊。要吸收已多年在外從事社會服務的但以個人名義對外開展社會服務的教師加入社會服務團隊中,根據每個人的專長合理分工,每個人承擔自己最擅長的項目,從而形成團隊的合力,改變以往個別教師“散兵作戰”“各自為政”的局面,同時也可以吸納會計師事務所中從事會計管理咨詢、稅收籌劃方面的專家充實到團隊中,并邀請他們擔任校內年輕教師的導師,以彌補校內專任教師社會服務能力欠缺的不足。教師參與社會服務并不是目的,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教學,為了提高學生對實踐問題的解決能力。因此,專家團隊的成員還需要定期召開研討會,探討如何將在開展社會服務中所碰到的實際問題加以案例化,融入日常教學中,并最終以文字、圖片、視頻成果的形式呈現出來。
(二)樹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就業品牌。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有一部分學生在大二就能基本確定畢業后的工作單位,這都歸功于學校的訂單式培養。正是校企合作的“私人定制”培養模式,成為該院提高就業率、保障就業質量的“常規武器”。浙江金融職院在二年級中組建面向金融機構的訂單班已堅持10余年。每年3月由學校領導帶隊到全省11個地市召開應用型人才座談會,傾聽行業企業對學院人才培養的意見和建議,了解金融機構對人才的需求情況;有意向組建訂單班的金融機構于4月到學校舉辦宣講會;5月中旬學院統一組織訂單班招聘會。招聘會結束后,所有的訂單班學生將統一進入學院的銀領學院學習一個學期,再到訂單單位頂崗實習一個學期后,就能順利在訂單單位就業。1.簽訂“包就業”協議。高職院校是以就業為導向的,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出發點都是為了畢業后能夠順利就業。如果在新生剛入學時,高職院校就能與新生簽訂一份包就業的協議,學生只要遵守協議的要求,將來的就業就可以確定,家長、學生就沒有了后顧之憂。如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在新生入學時,就提前將學生就業服務納入到報到流程中。一些專業的學生在入學報到時,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結合自身專業,與蒙牛集團、雨潤集團、揚子江藥業集團、上海農場、南通正大有限公司等20多家國內大型企業簽訂相應的“企業訂單班”協議。根據協議,這些學生既是該院的在籍學生,同時也成為了所簽企業的準員工;符合要求的學生還將享受企業給予的學費補助、獎學金、助學金等,畢業則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實現了入學即預就業。2.成立“訂單班”。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的“訂單班”已經成為了學校的品牌,學校的“就業立?!崩砟畹玫秸嬲鋵?。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與江蘇省注冊稅務師協會率先簽定合作辦學和專業共建協議,共同培養注冊稅務師方向人才,開創了我國注冊稅務師行業人才定向培養的先河。此外還有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與深圳市安居企業會計有限公司合作成功開設訂單班等等。3.承諾最低工資收入。要承諾最低工資收入,首先是保證學生將來能夠就業,更關鍵的是還要實現高收入就業。例如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在其招生信息網公開承諾,對學業成績合格已經取得畢業證書的畢業生保證推薦就業,就業后平均月收入不少于2500元,若當年不能實現就業,將退還該生全部學費。該院與全國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江、浙、滬、粵、閩等地1000多家用人單位建立了穩固的供需就業網絡。2012年起,該院還設定了企業來院招聘學員的門檻,要求企業注冊資金不得少于500—1000萬元。各項舉措吸引了全國許多大型企業每年都到學院招聘人才,該院校內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高職院校中規模最大的校內雙選會,多次獲得媒體報道。該院十分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工作,2012—2013年度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稱號,該稱號院校江蘇省只有3所,且連續六年獲得“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4.向用人單位收取提前預訂費。有的高職院校畢業生在畢業之前就已經被用人單位提前預訂,例如北京財貿職業學院,據該院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2014)披露,該院畢業生70%已在畢業前被長期合作的企業提前預訂。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則連續多年向用人單位收取預訂費。
(三)鍛造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招生名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其招生形勢一定會非?;鸨粌H招生規模較大,而且學生的入學分數較高。例如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每年招生人數均在600人以上,其錄取學生的最高分超出大專省控線100多分,已經接近二本的最低分數線,再如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連續多年高居文科錄取線全省高職院校榜首,其錄取的會計專業最低分數仍超出省大專最低控制線近100分,遠超三本最低分數線。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錄取的最低分數線進入廣東省高職院校文科專業的前三甲,遠超三本最低分數線。1.積極對外推介學校。在提高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還要通過多種形式對外宣傳學校,例如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渠道開展對外宣傳。如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連續兩年獲得“江蘇省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江蘇教育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對該院僅僅是科技服務工作方面的報道就達300余次,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影響。2.積極承辦各類會計類相關會議。必須充分重視會計類相關會議的組織、頂層設計,不論是教育主管部門主辦的還是行業協會主辦的會議都要精心準備。通過各類會計類會議的舉辦,不僅可以促進舉辦院校與國內其他高職高專院校會計類專業的合作與交流,學習其他高職院校建設與發展的寶貴經驗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更重要的是通過會議的平臺,可以更好地宣傳舉辦方,讓外界更多地了解舉辦方的辦學歷史、辦學實力、取得的成績、今后的發展思路等,逐步擴大舉辦方在本區域、本省、全國甚至是國際的影響,從而更好地做到優質招生、可持續招生。
(四)爭取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更多金字招牌。涉及到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金字招牌很多,例如省重點專業、省品牌專業、省示范專業、國家重點專業、國家教改示范專業、優秀教學團隊、精品課程、教學名師、精品教材、規劃教材等。1.要有爭取金字招牌的意識。金字招牌對于高職院校的任何專業而言,都是一筆無形資產,有了它高職院校不僅可以獲得一定的發展經費,同時還可以此為契機謀求更大的外部支持,尤其是政府所給予的用地、貸款、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更大政策空間。在我國很多的評獎項目仍然實行申報制,一所學校即使專業建設再好,如果未能主動申報相應的獎項,那么都是不可能獲得獎項的。2.要成立金字招牌攻關團隊。學校在“打鐵還靠自身硬”的基礎上,成立專門的金字招牌攻關團隊是非常必要的。有的人可能擅長文字表達,善于將學校某些方面的做法加以歸納與提煉,有的人可能擅長分析,邏輯性、針對性很強,可以對文字材料提出一針見血的整改意見或建議,有的人可能擅長借助圖表的形式表達觀點,還有的人可能擅長收集整理有價值的數據等等,成立攻關團隊有助于提高項目申報成功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李柯.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為大二學生尋覓未來就業崗位[N].中國教育報,2014-5-26.
2.泰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江蘇牧院2012級部分新生入學即預就業[EB/OL]
作者:朱玉廣 單位:泰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