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核桃產業經營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核桃種植規模化趨勢逐步形成
經過多年的努力,印臺區核桃已形成金鎖關鎮、陳爐鎮、阿莊鎮北部山區、高樓、廣陽南部山區為主,其他鄉(鎮)為輔的格局,逐步走上規模化、規范化道路。核桃產業規模初現,為今后核桃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資金投入不足。一直以來,印臺區核桃產業發展僅靠國家政策性資金推動,區財政投入很少,區林業局沒有專項核桃發展資金,農戶也籌不到必要的資金投入到核桃種植和管理,種植所需的后續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造成重栽植,輕管理,成活率不達標,實效不明顯。由于缺乏資金,科技推廣、林農培訓等工作嚴重滯后,沒有自己的采穗圃,嫁接改良一沒資金二沒接穗三沒技術人員,農民只是等待觀望,這些問題成為了印臺區核桃產業發展的“瓶頸”;科技含量較低。群眾管護意識差,“重栽輕管”,甚至“只栽不管”,在人力、物資、技術等方面投入跟不上,追肥澆水、修剪嫁接、防蟲治病等綜合管理措施跟不上,科技服務跟不上,核桃生長基本處于“放養”的狀態,造成樹勢差、生長慢、產量低、品質差,不能最大程度獲益,或種植多年也無效益;技術服務跟不上。技術服務主要依靠區、鄉林業系統的相關人員,且都沒有經過專門的技術培訓,技術隊伍力量薄弱,各項社會服務跟不上,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要求。嫁接改良都是從其他縣(區)請技術員來完成,保證不了印臺區實生核桃樹改造需要;考核跟不上。按照印臺區以“蘋果為主,多果并舉”的“果業主區”的發展思路,作為除蘋果產業外又一富民的干雜果經濟林產業,區鄉兩級都存在“重栽植、輕管理”的思想,區政府對此項工作的考核缺失,這對于印臺區干雜果經濟發展極為不利。
3進一步發展核桃產業的建議
3.1加強領導,做好核桃產業發展的保障工作政府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實行目標管理,做到“年初有安排,年終有考核”,獎懲兌現,各鄉(鎮)要將核桃發展納入議事日程,常督促、常檢查、常指導,要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通過建立領導示范點、示范村、示范戶等形式,大力扶持推進核桃產業發展。
3.2加大資金投入,促進良性發展良好的政策是發展的前提,充裕的資金是發展的保障。同屬銅川市的宜君縣財政每年安排200余萬元用于核桃苗木補貼和核桃產業的經營管理,而印臺區每年在核桃等干雜果經濟林上投入為20萬元左右,投入和產出是成正比的,只有加大投資,才會有更大的收益。所以,在今后核桃經濟林發展中,區鄉兩級財政要不斷增加資金,促進“提質增效”目標早日實現。
3.3加大培訓工作力度,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要用發展蘋果產業一樣的舉措,加強干雜果經濟林產業經營管理技術培訓,提高群眾對規范化栽植、標準化管理、科學化經營的認識。技術培訓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基礎,林業部門要把技術培訓作為落實各項管理措施的首要任務,抓緊抓好。在全區形成積極、主動、具有較強責任意識和齊抓共管發展核桃產業的良好氛圍。
3.4加強管理,努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一要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選育推廣品種;二要堅持按栽培技術規程栽種。推廣應用“四大一膜”標準化栽培技術要求,即大坑、大苗、大水、大肥和地膜覆蓋,嚴格各道種植工序的培訓、檢查、驗收,嚴把打坑、回填、栽植等關鍵環節,提高核桃種植質量,為發展核桃產業奠定堅實的基礎;三要堅持精細管理,提高產品質量和水平。要積極做好現有核桃樹的管理工作,對不同密度的林地采用不同的措施,加強保土保水保肥綜合管理,做好整形修剪,增強樹勢,以達到優質、豐產目的;四要提高組織化程度,實現產業化發展。在抓核桃發展的同時,著力提高組織化程度,培植龍頭加工銷售型企業,建立合作社,培強壯大種植大戶,解決好果農與市場、信息和技術的難題,實現核桃的產業化發展。
作者:王懿軍單位:印臺區林業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