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民營企業現代化管控闡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從管理特征和幾十年來的發展經驗看,民營企業在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嚴重制約了其本身進一步發展壯大。民營企業是在改革開放之初由小農經濟逐步萌芽發展起來的,因此其本身帶著與生俱來的致命弱點。制約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民營企業產權結構與治理結構仍不盡合理
企業管理經歷了從所有權與經營控制權合一的古典集權狀態逐漸轉變為兩者相互分離的現代分權狀態,企業產權結構與治理結構的變革導致傳統企業制度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到目前為止,中國大多數民營企業在本質上仍然是家族控制型企業。盡管一些民營企業采取了公司形式,但家族制的實質并未改變。家族制是一種原始的企業產權形態和組織結構。這種產權形態和組織結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有積極的一面,如企業內部各主要成員間的信任成本較低,從而有助于較小規模企業實現更有效的組織與管理;另一方面,它也有消極的一面,如只相信“自己人”,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在更廣的范圍內選擇更有能力的人有效參與管理。從長期發展和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競爭力角度看,民營企業必須實現管理的現代化,而產權結構和治理結構的缺陷則是最致命的障礙。
(二)民營企業特殊的成長經歷導致其認知缺陷
我國在市場經濟初期市場尚不成熟,許多配套政策不到位,在國企還沒有放開并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之時,民營企業靠家族式管理機制贏得了發展機遇,相對容易地就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這一特定的成長經歷導致民營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的生存發展形成錯誤認知,熱衷于尋找捷徑,投機取巧,甚至不惜喪失企業信譽進行經營,沒有一套系統的近期、遠期規劃。特殊的成長經歷導致的認知缺陷成為一定階段中制約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另一重要因素。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知識經濟在經濟發展中主流地位的凸顯,民營企業適應高度市場化和知識經濟的能力欠缺,必然削弱其生存能力。
(三)民營企業管理者的整體文化素質和管理水平不高
主要表現為: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管理人員學歷偏低;中高層管理者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在經營活動中缺乏戰略眼光,缺乏對企業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市場定位等大政方針的考慮;缺乏正確的人才意識,忽視人才培養的長期戰略,重要職位任人唯親,歧視家族外的管理人員。由于眾多管理者的素質不足以充分把握企業管理現代化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深遠意義,管理者素質低下不僅僅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而且會事關企業生死存亡。
二、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實現路徑
國外也有家族式企業,它們將企業管理得好的成功經驗就是按照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中國的民營企業多數為家族式企業,民營企業要想延長自己的壽命,并且不斷發展壯大,就必須采取積極的對策,實現企業管理的現代化。
(一)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是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核心問題
現代企業制度是以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為基礎,以有限責任制度為保證,以公司制為主要形式,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制度。從比較優勢和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看,現代企業制度是最科學、最有效、最能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企業制度。隨著企業規模、經營業務范圍的擴大以及技術復雜性的提高,民營企業僅僅將企業鎖定在家族范圍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競爭的壓力對不少家族企業提出嚴峻的挑戰:要么對家族管理進行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么只能看著企業走向收縮乃至衰亡。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途徑是股份制改革:在企業內部,劃分每個投資人的股份,明確各個合伙人的產權,由投資份額的大小決定股份份額的大小;在企業外部,可以通過吸收其他產權主體的股權來建立多元產權結構,為公司創建現代企業制度創造必要的基礎。民營企業的治理結構需要在堅持現代企業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前提下,結合民營企業自己的特點進行必要的調整,科學地劃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各個利益主體的權利和責任,完善企業各利益主體之間的相互制約機制。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將為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奠定制度基礎。
(二)培育現代企業文化是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企業文化通過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從管理的深層次來規范企業行為,為實現企業既定的目標服務。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軟性管理,是硬性規章制度的必要補充,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企業文化經歷了從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的轉變歷程,主要表現為:從以物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從純粹企業利益轉向企業利益與社會責任并重;從單一競爭轉向競爭與合作共生;從封閉型轉向開放型。我國的民營企業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發展起來的,其企業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相比表現出明顯的非理性和落后性,主要表現為:具有短視及強烈的唯功利性;忽視制度建設,人治觀念濃厚;缺乏民主決策,個人權威主義嚴重;重視家族勢力,有頑固的排外思想。企業文化的不足是導致民營企業管理落后的重要因素。當然,現代企業文化并非是整齊劃一的,不能搞一刀切,而應該各具特色,關鍵在于對自身企業文化準確定位并概括提煉出本企業的特色理念,形成既具個性又符合現代企業要求的現代企業文化。
(三)提高管理者素質是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民營企業家的實際管理素質同現代企業管理者的角色需求的矛盾是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制約因素。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彌補和提升:一是建立和完善民營企業治理結構中的獨立董事制度:獨立董事應在知識結構、行業信息和實際經驗方面都具有相當的水平,能以其專業知識及獨立判斷促進董事會決策的科學化,提高企業的決策水平;二是建立健全職業經理人制度:建立市場化的聘任制度,根據崗位的任職資格要求,確定職業經理人在素質和能力方面的標準,并建立起完整的職業經理人的進入、退出機制和科學化的激勵、約束制度;三是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樹立具有戰略性、整體性和未來性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相應地制定人力資源的規劃和戰略,注重外部人才的引進和企業內部人力潛能的開發,建立符合本企業實際的、科學的員工培訓體系。
作者:賈華瑞單位:安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