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部審計對企業風險的控制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正確評估各類風險
認識了風險,還必須看到風險帶給企業的影響。有些風險就如調味劑,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只有經歷過才會懂得,才會獲得經驗讓企業朝良性方向發展;有些風險對企業則是致命的,必須及時制止。內部審計的作用就是要看到風險、提示風險、評估風險,通過職業判斷能力評價各類風險至關重要。不過分夸大和渲染風險的作用,不隱瞞和無視風險的存在。風險意識和對風險的評估能力決定了一名內審執業人員的執業素質。對風險的正確預警和科學提示,可以使企業少走彎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內部審計既要對內控制度進行評價,又必須客觀評估外部環境。對各個經營管理環節合理評價,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優劣。對客觀生存環境的分析評估,則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競爭者,認識自己所處的位置,對風險作出提前反應。內部審計的正確評價,可以幫助企業防患于未然。2013年末,企業因為資金擔保引起資金鏈斷裂而破產或經營者出走的案例不計其數。我們在2013年初意識到資金風險可能帶來的危害,對系統成員企業做了專項審計。通過審計,我們發現系統內企業存在互相擔保獲得銀行資金以及與系統外企業互相擔保獲取銀行貸款兩種風險。經過深入地摸底排查、數據分析、借助銀行信貸信息等方法,審計部認為:與系統外企業的互保存在獲取對方企業信息渠道不足;獲得信息時間滯后;對方資金的不可控……。我們果斷做出:終止與系統外企業的互相擔保行為,及時避免了年末大規模爆發的企業聯保、互保引發的資金危機。
二、對癥下藥防范風險
企業存在風險并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去防備和抵御,如何去修正以獲得重生。內部審計服務于企業,非常了解企業的內部真實情況,幫助企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內部審計義不容辭的工作職責。我們常用內控制度來約束和規范風險的發生。比如:建立財務復核稽查制度防范財務風險,建立預算管理制度來規范資金的使用,建立績效考核制度量化企業管理,建立合同備案制度提高企業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建立工程招投標管理制度防范基建工作中的舞弊行為,建立安全責任法人負責制以強化安全管理等等。內部審計一方面促成制度的建立以防范風險,一方面必須監督制度的執行。通過審計,我們可以發現被審計單位的內控漏洞。無論是對資金、應收賬款、庫存物資、房產等賬面資產的管理,還是對員工、流程建設、企業文化等賬外因素的維護,內部審計依靠獨立、客觀的工作原則,梳理和反映真實情況給決策層,從而建立更科學合理的內控制度,優化企業管理。通過審計,我們可以監督被審計單位對制度的執行力。審計中經常可以發現被審計單位存在有制度不執行的現象,這樣的企業往往內部管理混亂、管理者職責不清,企業發展也是有一出沒一出,沒有持續性,這些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往往出在管理層身上。因此,除了加強管理者自我約束提高執行力外,還要充分運用內部審計的權威性,通過審計否決制形成威懾力監督執行力度。
三、提高審計隊伍執業能力
內部審計的天地很大,但內部審計不是萬能的,內部審計同樣存在執業風險。審計人員的執業能力、職業素養制約著內部審計的步伐。我們必須加快提高審計人員的執業能力。傳統審計對財務知識的依賴使內部審計人員來源于會計,但現行風險導向審計需要的是具有全方位思考能力和綜合業務能力的人,單一的知識結構無法滿足內部審計的要求。除了加強對專兼職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集中各類專業人才充實內部審計隊伍,根據不同的審計項目,發揮每個人的專業特長,使他們成為一個聯合體也是一個解決內審需求、減少審計風險的辦法。內部審計對于企業風險的控制和防范就如同體檢醫生對我們的身體進行檢查一樣重要。我們要重視和加強內部審計,充分運用內部審計的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我修正功能,及時回避風險,降低引起損失的可能性,使企業健康發展。
作者:邊敏單位:浙江萬豐企業集團公司杭州市蕭山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