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務在企業風險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企業自身的微觀損益表可以看出,現代企業的盈利狀況可以通過以下3個層次來進行反映:第一,現代企業的經營收益是扣除企業本身的經營成本、相關的管理、銷售費用以及銷售稅金及附加后的利潤;第二,扣除財務費用之后的企業日常收益;第三,企業日常收益和營業外利潤收益之和所構成的企業經營期間的收益。假如企業從經營收益就開始出現虧損,則表明企業已經趨于破產,即使企業的期間收益處于盈利狀態,也可能是由于偶發事件或者非主營業務所產生的凈資產增加現象,如對手中持有的土地或有價證券的出售。但如果企業的經營收益處于盈利狀態,而日常收益出現虧損,則說明企業已經出現了風險危機信號,這大都是因為企業不合理的資本結構造成舉債規模過大,從而導致利息負擔過重。此外,如果企業的日常收益和經營收益都為盈利,但期間收益出現虧損的話,則表明企業可能出現了出售資產損失或災害現象,且如果情況不太嚴重,企業就可以正常經營。最后,如果企業的經營收益、日常收益和期間收益都為盈利,則表明企業屬于正常經營的狀況。而從企業的微觀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出,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主要分為以下3種類型:第1種,企業對流動資產進行的購置大都是由流動負債來籌集的,而一小部分是由長期負債來籌集的。對于企業的固定資產來說,則是由大部分的長期負債和長期自有資金來籌集的,即流動負債一般都用來進行流動資產的籌集,而自由資本則用來進行固定資產的籌集,這是正常的企業資本結構類型;第2種,如果企業的微觀資產負債表中出現紅字的累計結余現象,則表明企業的一部分自有資本已經被虧損侵占,自有資本在企業總資本中的比重下降,說明企業出現了財務危機;第3種,虧損抵減了一部分負債,且侵蝕了企業本身的全部自有資本,這種情況說明企業處于資不抵債的情況,必須采取措施加以彌補。
二、財務分析可以為企業的管理者進行控制和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對企業資本經營進行財務分析
1.資本經營效率的相關分析
對企業資本經營效率進行的分析主要是圍繞企業資本經營的凈資產收益率而展開的,包括因素分析、不同時期的對比分析、公司之間的對比分析以及行業對比分析等。同時,與企業資本經營效率相關的分析指標還有市盈率、每股收益、資本成本率、資本收益率和資本經營貢獻率等,而對企業資本經營效率的分析則是管理者進行資本經營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
2.資本經營狀況的相關分析
對企業資本經營狀況的分析主要是指對企業資本的規模狀況和資本結構狀況進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對企業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資本構成情況表等進行的垂直分析和水平分析等。
3.資本經營風險的相關分析
對企業資本經營風險進行的分析主要是指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由于企業本身存在著經營風險,而在資本經營中因為負債結構和規模變化所引起的各項財務風險是企業資本經營進行風險控制的基礎與核心。
(二)對企業資產經營進行財務分析
1.資產經營效率的相關分析
現代企業資產經營效率的相關分析是圍繞著企業資產經營能力的總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報酬率來進行的分析,其涉及的企業效率指標有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等。資產經營效率是現代企業進行資產管理和經營的目標所在,而資產的使用效率分析則是管理者進行資產配置經營、資產增量經營和資產存量經營的基礎和依據,同時也是企業管理者進行員工業績評價、資產管理控制的重要依據。
2.資產經營狀況的相關分析
一般來說,企業資產經營狀況的分析包括對資產規模、資產結構和資產項目等方面的分析。其中,對企業資產規模分析一般采用會計分析法中常用的水平分析法。即通過對企業不同時期資產報表的分析對比來揭示出企業內部資產規模的變動情況。而對企業資產規模變動進行的分析則是結合企業內部的資產價值變動、企業收入規模和發展戰略等來進行的,其目的是為了確保企業資產規模的合理性和經濟性。此外,對企業的資產結構分析多是采用垂直分析法,其主要是通過不同類別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的結構和變化來對企業資產的配置狀況進行反映。現代企業應利用對內部資產項目的分析方法和資產經營管理的具體戰略措施來加強對企業內部資產項目的綜合管理。
3.資產經營風險的相關分析
對企業資產經營風險的分析是指對企業資產經營中因不確定因素而對企業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等現象的分析。企業資產經營中存在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兩種風險:一種是企業的財務風險,即企業負債經營過程中由于償債因素而對資產運營造成的停產損失;另一種是企業的經營風險,即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因不確定因素而造成的效率損失。而對企業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流動比率等分析則主要屬于企業財務方面的風險分析。
(三)對企業商品經營進行財務分析
對企業商品經營進行的財務分析包括3個方面,即對商品經營效率、商品經營狀況、商品經營風險等方面的分析。其中對商品經營效率的分析是指圍繞反映企業商品經營效率的營業成本利潤率和營業收入利潤率等方面進行的分析。此外還包括營業收入成本率、稅前利潤率、營業收入凈利潤率以及成本費用利潤率等。而對商品經營狀況的分析則包括對產品平衡、市場占有率、產品銷售價格、營業收入中的規模和結構等方面的分析。對商品經營風險方面的分析則主要包括對市場風險、應收賬款賬齡、應收賬款周轉率等方面的分析。
(四)對企業生產經營進行財務分析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財務分析方面,產品的經營效率分析是對企業的生產投入以及產出效率進行的相關分析,其包括對反映技術效率、成本效率和生產效率等指標的分析。產品經營狀況方面的分析則是通過垂直分析法和水平分析法對產品生產質量、生產成本、產品結構和生產規模等進行的分析。而對產品經營風險方面的分析則是對廢品損失率、生產停工損失率等進行的分析,其主要是用來判斷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的風險。
三、杜邦分析法提供的關于財務指標關系方面的綜合信息
杜邦分析法是實用性的財務比率分析方法,它可以被用于分解企業中的各種財務比率。這種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把財務指標當作是一個系統,將財務評價和財務分析看成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并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運營能力和償債能力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全面的評價,使管理者對企業的財務狀況有一個較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有利于他們更有效地作出決策。從杜邦分析法理論和分析圖中可以看出企業的權益凈利率與企業自身的資本結構、資產運營、成本水平和銷售規模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同時這些因素也構成了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系統,只有把這些因素協調好、安排好,才能促使企業的權益凈利率最大化,從而實現企業財富最大化的目標。傳統的杜邦分析系統是一種事后的財務分析方法,其不能有效地滿足企業進行內部管理的要求,因此,為了彌補這種不足,可以從管理角度來加強改進,從而產生一種全新的分解方法。對杜邦分析法的改進可以從3個方面進行,即一種是在杜邦分析圖中引入了相關的現金流量指標;二是以“每股收益”為中心來代替“權益凈利率”的中心位置;三是將這種財務分析方法延伸成6個項目的分析。改進后的分解方法涵蓋的要素包括融資策略、資產管理和成本控制等諸多方面,其不僅可以反映出企業的盈利狀況和變動成本,還可以使企業的管理者對企業的債務負擔、資金周轉、經營成效、管理狀況、稅務狀況等環節有更深的了解,從而更科學地反映出企業管理經營中的風險大小,為管理者作出科學、合理的經營決策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依據。
作者:宋萍單位:河北省高速公路沿海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