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成本核算提高企業競爭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2年2月9日,財政部會計司發出了關于征求《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及《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見稿)》。正如(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以下簡稱:起草說明)指出的那樣,出臺這一征求意見稿:一是謀求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進一步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二是謀求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制度基礎,對于貫徹實施中央“走出去”戰略具有重要意義;三是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提高企業環保意識,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因此,處于中國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中的各個企業,應該努力學習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以便在正式定稿頒布后,以此為依據,將企業產品成本核算推向新的高度,以適應企業做大做強和“走出去”的發展趨勢。
一、做好產品成本核算是牽動企業全局的大事
在對待做好產品成本核算工作上,存在一種傳統的認識誤區,即認為產品成本核算只是財會部門記記賬算算賬的具體業務,和企業領導層或其他職能部門沒有多大關系。這樣的認識是十分欠妥的。這是因為,從產品成本的構成來看,產品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采購成本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配件、外購半成品、周轉材料等從采購到入庫前發生的全部支出;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在制造費用中,又包括棄置費用和排污費等有關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支出等在內的十二項費用項目;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產品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此外,產品成本還包括高危行業企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計提的安全生產費等。從上可見,產品成本中的采購成本,至少涉及企業的物資供應部門、材料質量檢驗部門、材料保管部門;生產成本,至少涉及企業的生產技術部門、安全技術部門和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相關生產車間、產成品半成品質量檢驗部門和保管部門、勞動人事部門;棄置費用和排污費等有關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支出以及高危行業按規定計提的安全生產費等,這又與企業的環保、安全生產部門有關;產品的銷售,與企業的銷售部門、銷售網點、運輸部門等相關。而這一切,又都與作為企業綜合管理部門的生產計劃部門、預算管理部門、審計部門、安全保衛部門相關,當然也必然和財務會計部門相關。可見,這幾乎已經囊括了企業所有的職能部門和生產車間,當然更與企業整個管理層密切有關,是管理層必須予以傾心關注的大事。由此可見,產品成本核算,決不僅僅是財務部門一家之事,而是牽動企業全身的大事。每一個職能部門,每一個企業員工、尤其是企業的領導層,都應該以此為契機,努力做好本企業產品成本核算這篇文章。
二、做好產品成本核算是事關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大事
這次征求意見稿,是在立足于滿足新制造環境下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結合市場經濟新發展、企業管理新需要、會計準則新變化,而在1986年出臺的《國有工業企業成本核算辦法》基礎上修訂完善的,有利于適應企業做大做強和“走出去”的發展趨勢。目前,仍有包括歐盟在內的部分國家、地區和組織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這對中國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很不利。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會計標準的不健全卻是一個重大的因素。如前些年歐盟就以中國執行的是企業會計制度,只有少量的會計準則為由而未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為此中國加快了會計準則的制定步伐,于2006年一舉出臺了一個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并在推行中逐步取代會計制度,今年又出臺了小企業會計準則,將在明年起施行。至此,中國的會計準則體系已經完備,現在又正在為成本核算辦法而積極工作。所有這些,一方面是為了完善中國會計標準,另一方面也是有利于爭取某些國家、地區和組織早日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而這對于有外銷業務的企業來說,其意義尤顯重要。同時,正如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在“2012中國外貿形勢報告會”上所說的那樣:“十二五”期間中國外貿發展的環境復雜,在外部環境上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今年以來,中國共遭受了8起貿易摩擦,涉案金額22.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0%。中國已經連續十七年成為遭遇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而且貿易摩擦形式不斷地翻新,涉及的產業不斷擴大,發起的國別也不斷地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同樣,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完善中國的成本核算制度無疑會成為我們應對貿易摩擦的一項重要措施。鐘山透露,商務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促進外貿工作的相關政策措施,在財稅政策、金融政策、貿易政策方面進一步進行完善。因此,研究制定中國的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確實是謀求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制度基礎,對于貫徹實施中央“走出去”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從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可以看到,企業除了以服務、質量作為競爭籌碼,重要的一條還是價格的競爭。尤其在服務和質量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價格之戰十分激烈。在現實中可以時時處處看到各生產加工企業以及各商家,紛紛打出價格牌的競爭態勢。產品成本是產品價格的基礎,正確的成本信息對于銷售的決策有著重要的影響,企業可以根據成本信息以及市場行情修訂相關產品價格,使其能更加真實地反映產品的成本,將成本“夯實”,真正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放手一搏,才能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在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這在市場經濟日益深入的情況下,顯得更為重要。
三、做好產品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起草說明指出,這次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制定,體現了和當前產品成本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的發展趨勢相結合。現在,中國企業產品生產制造中,直接生產成本比重與傳統制造環境相比有所下降,同時制造費用劇增且呈多樣化。如果仍然采用機器工時法、人工工時法、計劃分配率等傳統方法進行分攤,已經難以可靠地反映各種產品的真實成本。因而,制造費用(間接費用)的分配問題已經成為加強產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瓶頸和難點。這次在制度中引入了作業成本法,這有利于提高產品成本的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條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作業成本法對在傳統方法下無法直接歸屬于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進行歸集和分配,達到產品成本盡量對象化的要求。所謂的作業成本法,亦稱ABC成本法。由于現行成本管理方法有時不能反映出所從事的活動與成本之間的直接聯系,而作業成本法卻能夠對原來的成本方法做出重新調整,使人們能夠看到成本的消耗和所從事工作之間的直接聯系,使那些有效的成本投入直接歸集到受益的對象中去,以糾正由于分配方法不當造成產品成本與現實脫節的成本扭曲弊病。因此,適時引入作業成本法,可以提高產品成本核算和產品成本信息質量,向企業管理層遞送正確的成本信息,以有利于加強管理,促進企業的降本增效。
四、做好產品成本核算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
起草說明指出,企業應當承擔相應資源環境的開發、保護、利用和治理責任。這就要求在產品成本中體現清潔生產、節能減排、資源節能與循環使用、生態環保等方面支出,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提高企業環保意識,符合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在征求意見稿中,對棄置費用和排污費等有關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支出作出了規范,還要求高危行業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計提安全生產費,并按照受益原則計入產品成本或期間費用。所謂“棄置費用”,準則指南解釋為: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國際公約等規定,企業承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等義務所確定的支出。企業應當根據相關會計準則規定,按照現值計算確定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和相應的預計負債。
最近,媒體報道了多處有關化工廠搬遷留下毒土地的消息。某報道說,在某化工廠的原地塊附近,“核心區水質如醬油,活蹦亂跳的鯽魚放進去幾十秒就死”;某地化工廠總面積約三四十公頃的舊址由于土壤中殘留的化學物質不但會對淺表層的土壤產生污染,還可能對深層的土壤甚至地下水產生影響,導致該地塊自搬遷后已閑置近二年。專家指出,土壤一旦“中毒”,毒性釋放可達幾十年到上百年。因而在這些地塊上根本不能開展種植業,也不能簡單地建造居民小區或學校等建筑。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都應該在建造時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損害作出評估,嚴格按照規定計提棄置費用,將其納入產品成本,并在工程結束或工廠搬遷后,對留下的挖空礦井、有毒土地等進行修復。由上可見,企業產品成本核算,決不僅僅是財會部門記記賬、算算賬的具體業務,而是關系到企業增加市場競爭力,實現管理科學化、精細化以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工作。為此,企業領導層應進一步重視成本核算,加強成本核算管理,促進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