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項目管理少花錢快辦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項目管理逐漸在國內升溫,有消息稱今年國際項目管理專業資質認證考試的報名人數竟是去年的5倍,可見項目管理受重視程度的提高。然而,與世界水平相比,項目管理真正在我國的應用卻十分稀少,大多數政府部門和企業還不知道項目管理究竟能帶來什么好處。
這種現狀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國家經貿委、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在不久前組織了首屆中國項目管理國際研討會。他們同時還組織了國內一批優秀的項目管理專家在吸收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用一年時間進行了《中國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綱要》的研究和撰寫工作,該《綱要》目前已經正式出版。同時,國家外專局等單位正積極的進行項目管理的有關培訓。
曼哈頓計劃是標志
其實對項目進行管理本身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高深,相反企業的管理者和政府部門的領導對項目管理十分熟悉。一個工作往往分為兩類,一類是持續不斷和重復的,稱為常規運作。另一類是獨特的一次性任務,稱為項目。在企業的運作過程中,一次性的項目工作占有很大的比重,工程建設,產品研發、營銷策劃等等都是一種項目行為。可見,項目在企業和政府部門中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有關專家指出,企業在經營中,從最初的創業項目開始,有一半以上的運作是以項目方式完成的。
而現在人們常提到的項目管理是指現代管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在有限的資源約束下,運用系統的觀點、方法和理論,對項目涉及的全部工作進行有效地管理,以成功地達到預期目標的活動。項目管理最直接的效果是能夠縮短完成目標的時間、減少項目成本、提高各種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具有降低項目運行風險等功效。現代項目管理學科起源于美國。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曼哈頓計劃”為標志,項目管理的科學性和巨大作用逐漸被人們認識。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更把現代項目管理推向成熟。后來,不僅政府部門,一些企業也開始使用現代項目管理方式,像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摩托羅拉、諾基亞、惠普等公司,通過現代項目管理方式的推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采用項目管理方法在投資的決策、人力資源的管理以及工期的時間上都可以減少項目成本。據安徽華茂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慶介紹,公司利用項目管理的方法在4萬錠項目上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該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他們利用項目管理的有關方法,使得設備主機投資降低了5%,輔機投資降低了7%,土建造價則節約了586萬元以上。去年10月開始試生產的該項目到年底已經取得產品銷售收入1994.35萬元,創造利潤104.47萬元。同時,由于合理安排,該項目每萬錠配備的工人只有120人,與其它每萬錠用170人相比,節約用工30%左右,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
項目管理的實施最為直觀的就是縮短項目時間。北京中科項目管理研究所席相霖介紹,利用項目管理理論、方法,有許多縮短時間的例子。美國路易斯維化工廠檢修時把檢修流程精細分解,按導向圖建立起控制關系。他們驚奇地發現,檢修過程選擇不同路徑總時間是有差別的。通過反復壓縮最長路徑上的任務,將工期反復優化,最后只用78個小時就完成了通常需125小時完成的檢修,節省時間38%。這就是至今項目管理工作者還在應用的著名的時間管理技術CPM,即“關鍵路徑法”。
項目管理的另一個功效就是降低項目的運行風險。從項目的選定開始,通過科學的項目管理程序,就建立了第一道風險防范。同時,從項目管理流程中篩選出可能的風險源,加以控制。南開大學的戚安邦介紹,其實項目風險管理的實質就是控制項目收益的減少或項目投資損失的可能性,使項目成本能夠限定在合理范圍之內,而收益能夠增加。一個項目的風險往往來自各種信息的不完備、個人認識能力和項目成本本身的不確定性。在我國在項目成本中往往存在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估算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現有的項目成本管理方法中缺少對于項目不確定性成本的管理思想與方法。
起步不晚但差距巨大
我國最早引入項目管理的是20世紀60年代初期,在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倡導下,項目管理被引入我國,國民經濟各個部門開始試點應用網絡計劃技術,當時將這種方法命名為“統籌法”。為進一步推動項目管理工作,中國科學院管理科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所牽頭成立了“中國統籌法、優選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但是,我國在項目管理的科學應用和理論研究上目前仍遠遠落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與技術促進處處長胡援東在回顧中外項目合作時介紹,德國25家企業曾委托我們對中國的企業項目進行評估,希望能與中國的企業合作。我們在中國挑選出了30家比較好的企業,讓他們與德國企業見面會談。開始中國企業的信心十足,也很樂觀,但是最后30家企業中只有5家達成了最終的合作協議。德國企業在后來的反饋信息中指出,與中國企業在項目合作上缺乏共同的理念,操作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對于國內大多數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來說,推行項目管理的主要障礙在于企業的機制不完善。北京巴威公司的何廣利介紹,在他接觸一些企業家和高級管理人時,這些人承認項目管理的科學性,承認其對企業、特別是與國外公司合作項目的必要性,但是他們往往表示學不了或者只能學表面,問題就在于項目管理是對傳統管理觀念的改革、對傳統管理工作程序的改革,實施項目管理可能會使企業的組織機構和工作程序發生大的變化,一大批干部的調動、安排,是一個令人頭疼的事情。再則企業面臨繁重的生產、經營任務,擔心推行不了項目管理,反而影響企業目前的生產經營工作,權衡下來,還是按老辦法做妥當。
因此,推行項目管理,企業家和管理層應該有足夠的勇氣和魄力,以及1到3年的戰略,鍥而不舍地堅持下去,以保證項目管理推行的成功。
培訓各有側重
目前有兩大項目管理的研究體系,即:以歐洲為首的體系──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以美國為首的體系──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
IPMA是InternationalProjectManagementAssociation的縮寫,它的成員以代表各個國家的項目管理研究組織為主,于1965年在瑞士注冊,是個非盈利性的組織。IPMA項目管理專業人員取證分為A,B,C,D四個級別,級別之間的檔次標準差距很大。和PMI資格認證比較,IPMA更注重于實踐方面的能力。
PMI是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的編寫,它的成員主要以企業、大學、研究機構的專家為主。現在已經有40000多會員。它卓有成效的貢獻是開發了一套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I的資格認證制度從1984年開始,目前已經有8000多人通過認證,成為“項目管理專業人員”(PMP)。
除此之外,還有MPM。與前兩個資格認證不同,MPM(MasterofProjectManagement指項目管理碩士學位。二戰后,隨著項目管理影響和應用領域的逐漸擴大,西方發達國家的大部分高校都開始開設項目管理課程,并培養項目管理的碩士和博士。在我國,項目管理目前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科,還沒有項目管理的碩士點和博士點。為了緩解我國當前飛速發展的經濟對高級項目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國務院學位辦于2001年11月正式下文批準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與天津理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聯合培養MPM的合作辦學項目。天津理工學院成為國內第一個與國外高校聯合培養MPM的高等院校。
據了解,我國不久也將推出自己的項目管理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