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稅務專業人才需求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用人單位問卷調查分析。(1)用人單位對稅務專業人才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需求分析。分別對重慶主城稅務部門,有代表性的稅務師事務所,企業等用人單位進行問卷調查,綜合分析發現,不同用人單位對稅務專業人才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側重點不同。在職業技能方面,稅務部門側重稅收管理,稅務師事務所更看重稅收籌劃,企業更注重稅法;在綜合素質方面,稅務部門側重靈活應變、責任心,稅務師事務所更看重團隊合作、抗壓能力及主動性,企業更注重組織協調與工作熱情。(2)用人單位認為高校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調查結果顯示,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且用人單位普遍認為高校教學中理論性強,缺乏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梢?,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專業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且要求個人具備快速適應崗位和掌握信息的能力。
2.我校財稅專業學生問卷調查分析。(1)學生現狀分析:90%的學生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對自己的就業特長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剩下10%的學生僅從大眾的角度認為核心競爭力是專業知識,實踐經驗之類的,但并不認為自己已具備這一方面的優勢??梢姮F階段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與企業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2)對自己的目標定位和職業規劃問題分析:接近四分之一的同學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一些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對未來進行規劃,進行相應的學習,并為之做出準備,提升了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但還有七分之一的同學受限于課堂,對所學專業,就業去向,職業規劃,用人要求等一系列都沒有進行深入了解與思考,思維視野受到局限,很可能造成就業時與用人單位實際需求相背離的情況。
二、為高校稅務專業人才培養提出建議
教育部對應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重應用”的教學指導方針和培養模式。為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稅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可以定位為三個方向:(1)各級稅務機關、財政、海關等政府公務機構的工作人員。(2)中介咨詢機構,如會計、稅務師事務所。(3)企事業單位稅務管理人員。通過對重慶稅務專業人才需求現狀的分析,對用人單位對稅務人才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要求的研究,加強稅務專業學生對現狀的認識,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同時也發現了高校培養稅務專業人才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就業率及就業質量與高校人才培養方案息息相關。為了更好促進就業,加快完善高校稅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刻不容緩。
1.稅務專業人才培養創新模式。通過對稅務、財政部門,稅務師、會計師事務所,不同性質、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等用人單位的調查研究,深入了解用人單位對稅務專業人才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需求,進而想到稅務專業人才培養創新模式:核心競爭力-職業規劃-培養模式(職業技能、綜合素質)。(1)校企聯合培養“、訂單”培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完善校企合作機制。建立一種就業導向的、專門根據用人單位需要培養的稅務專業人才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有高校具有理論專才的教師和用人單位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專家共同授課,采用課堂授課和單位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以實現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目標。①確定校企合作單位,簽訂“訂單”培養協議。②加強校企合作管理,實施組長責任制度。(2)用人單位參與人才培養,建立產學合作評價機制。①對用人單位開展深入調研,共同制訂稅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監控高校教學質量,且滾動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專業教學要求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對接,使得學校開設的專業、實訓課程等和企業培養的人才需求相接軌,以利于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社會滿意的稅務專業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②建立三方評價機制,完善人才信息化管理。積極引入第三方參與的人才質量評價機制,要針對專業特點,提煉實際工作崗位中員必備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并根據任務分解出不同的職業能力。
2.高校為稅務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條件。(1)搭建稅務專業平臺,建立仿真模擬實驗。(2)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稅務部門、事務所、企業。(3)培養教師專業技能,創造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
3.稅務專業課程設置更合理。(1)強化稅務專業人才知識結構。①完善稅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課程體系。②創新稅務專業教學模式。案例教學、項目教學、情景教學結合;大課、小組討論和獨立研究課并舉。(2)培養稅務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對稅務機關、中介機構及企業等用人單位的調研,都反映了同一個問題,稅務專業人才在就業時表現出知識理論性較強,缺乏實踐能力,不能非常靈活地將所學知識熟練應用與實踐解決問題。因此必須加大稅務專業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人才實踐能力的具體措施:培養方向向實踐性傾斜;課程設置向實踐課程傾斜;教學環節向實踐環節傾斜;課外活動向實踐性傾斜;教師能力向實踐性發展。重視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滿足社會需求開展靈活實用的課程設置和專業規劃,適應人才市場發展需求的畢業生就業和獨特的創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使人才專業核心競爭力更強,綜合素質更高,充分契合用人單位對稅務專業人才的需求。
作者:陶小蘭裴文靖劉良麗王海陽周鐘單位:重慶工商大學財政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