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投資農民工人力資本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對稀缺、高品質資源的渴求是企業投資農民工人力資本的巨大內部推動力
如前所述企業要想獲取超額利潤,就必須要有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而目前我國企業職工中相當一部分是農民工,其主要特征是:數量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素質上人力資本存量很低。
(一)從農民工供給狀況情況來看:1.從數量上看根據表1的情況可以看出:一是數量巨大。到2013年達到了26894萬人,這個規模遠遠超出了許多國家人口總數。二是農民工人數占農村勞動力比重很大并且占比越來越高。2008年農民工人數占農村勞動力比重是51.87%,2012年達到了66.3%的水平,這表明,我國農村勞動力中的絕大多數早就不再從事傳統的第一產業了。三是我國農民工資源的有限性、稀缺性越來越突出。從增長的絕對數來看,2011年之前是不斷增加的,但從2011年開始,每年也都在增加,但增加的絕對量是逐年遞減的;從增長率的情況來看,2011年之前其年增長率是逐年提高的,從2011年開始農民工每年的增長率是不斷下降的;從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近年來的變化情況來看,從2008年到2011年是逐年增加的,從2012年開始是逐年下降的;從農村勞動力數量來看,2008年到2012年是逐年下降的。從這四個方面的情況來看,除勞動年齡人口數是從2012年開始下降的外,農村勞動力數量、農民工絕對增長量、增長率從2011年開始就明顯在減少、降低。總之,盡管我國人力資源豐富,農民工數量巨大,但我國勞動力供給無限增長的情況已經不存在了,勞動力資源作為最重要的資源的有限性、稀缺性更為顯現了。2.從質量上看從質量上看即農民工的人力資本存量狀況看。一是從農民工的受教育的狀況來看,農民工的文化知識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從表2所反映的情況來看,包括初中學歷及以下的農民工中低學歷的比例是逐步降低的,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工其所占比例分別從2003年的1.9%、16.7%、66.3%降到了2012年的1.5%、14.3%、60.5%。與此同時,具有高中、中專及以上學歷的農民工其所占比例正好相反,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工其所占比例分別由2003年的10.8%、4.3%提高到了2012年的13.3%、4.7%。這一高一低兩種情況的出現充分說明了我國農民工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已經有了較大提高。二是從農民工接受相關培訓的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接受過包括職業技能培訓在內的相關培訓,2003年我國農民工中只有16.8%的人接受過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2013年,有32.7%的農民工參加了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了12個百分點。因此,我國農民工的人力資本存量盡管有提高,但總體上還是比較低的。
(二)從企業對農民工的需求來看1.數量上需求較大勞動保障部專題調研組在2006年組織了一次專題調研,他們在調查中發現許多企業招不到員工或者招不滿所需數量的員工,究其原因有高達42.4%的企業認為是“求職的農民工人數少了,選擇的余地小。被調查的企業中有90%的計劃在春節后招收新員工,用工需求比春節前凈增12.9%[3]。由此可見,企業對農民工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是客觀的、現實的。2.質量上對農民工人力資本存量要求較高勞動保障部的專題調研顯示:企業有87.7%的新增崗位要求農民工要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并且其中有23.8%的崗位要求農民工要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有37.3%的崗位要求農民工要具有初級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其中9.2%的崗位需要具有中級工以上的技能水平。而此時,只有65.5%的外出農民工具有初中文化程度,45.3%的外出農民工從未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培訓,25%的人只接受過沒有超過15天的培訓,只有13.1%的人接受過正規培訓。即使到了2012年,具有初中文化水平、高中文化水平的農民工也分別只有60.5%、13.3%,離企業在2006年所要求的水平還分別差了27.2%、10.8%,由此可見,農民工自身素質與企業對員工的要求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綜上所述,農民工數量上的有限性、質量上的差距,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巨大的影響,嚴峻的現實、殘酷的市場競爭對企業開展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必定會產生巨大的內部推動力。
二、對良好社會形象、社會聲譽的崇拜是企業開展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的很大的內驅力
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社會聲譽對于廣大社會公眾、消費者影響深遠,因此,我國許多企業越來越重視塑造自身良好的社會形象、社會聲譽。它們通過各種不同方式、途徑、手段來實現這一愿望,其中一個基本方面就是嚴格遵章守紀,履行自身社會責任和基本義務。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強化企業對包括農民工在內的職工的人力資本投資,先后出臺了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和財政部等部委《關于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提取與使用管理的意見》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這些政策、文件中都對企業開展包括農民工在內的職工的人力資本投資做了非常明確的規定與要求,主要包括: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的重要性;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的內容;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的經費提取、使用范圍;特別強化了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的責任,如企業要嚴格執行“一般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要求技術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職工教育經費,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培訓,“職工教育培訓經費(60%以上)要專項用于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教育培訓,嚴禁挪作他用,“礦山和建筑企業等聘用外來農民工較多的企業,以及在城市化進程中接受農村轉移勞動力較多的企業,對農民工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所需經費,可從職工教育經費列支,“用人單位招錄職工必須嚴格執行‘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規定”等等。明確規定了企業違反上述政策法規后企業應當承擔的一些責任,例如,“對違反規定、隨意招錄未經職業教育或培訓人員的用人單位給予處罰,并責其限期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企業未按照國家規定提取職工教育經費,或者挪用職工教育經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整改,并依法給予處罰等等。
企業要在競爭中占據一個有利的地位,就必須要享有一個良好的社會聲譽、樹立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遵章守紀是一個最基本的職責、義務。企業遵守這些相關規定,履行自身應有之責,大力開展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同樣是其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分析企業投資農民工人力資本動機,對于有效引導,不斷激發各類企業開展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的積極性,同時強化各方的責任以全力做好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工作意義重大。
作者:楊波單位:四川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