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從社會生活實際走進化學課堂走向社會科學的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將化學當作一門課程來教,而未引導學生將化學當作一種科學來對待。學生不能從科學的角度理解化學知識,就不能從宏觀的意義上理解化學。本次研究提出從社會生活實際走進化學課堂走向社會科學的教學方法,就是為了說明化學教師從科學的角度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
一、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化學現象
在傳統的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太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部分化學教師甚至認為課本中記載著生活中的化學知識,而且書本中記載的知識更詳細、更系統。這些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引導學生了解生活中化學知識與課本中化學知識的區(qū)別。以《愛護水資源》這一節(jié)課為例,很多教師會告訴學生:雖然地球上水的覆蓋率為70%,但是只有不到1%的水資源可被人們利用,中國是嚴重的缺水國家之一,我國人均水資源僅僅只有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4……這些教師并未思考過這些抽象的理論知識不能讓學生產生太大的觸動。如果教師能夠應用開展化學活動的方法讓學生關注水資源,學生的感受就會不同。比如有一名化學教師就曾給學生布置調查身邊水資源污染的情況,學生通過實地調查才發(fā)現,他們周圍的水資源不多,并且70%的水資源已被污染,國家目前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凈化水資源。在調查的過程中,學生的全身感官被調動,他們能親身體驗化學情境,感受化學現象,化學活動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沖擊力。從此,學生愿意以優(yōu)化生活為目的學好化學知識。如果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化學的角度學習化學知識,就要應用各類化學活動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化學現象,讓學生了解學習化學科學的意義。
二、引導學生探索課本中的化學知識
當學生愿意從化學科學的角度學習化學知識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化學基礎,讓學生了解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例如,當教師以《愛護水資源》為主題,引導學生調查水資源,讓學生對周圍水資源的污染情況有所了解以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凈化水資源的實驗,讓學生掌握凈化水資源的基礎。在開展化學實驗以前,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被污染過后的水資源與澄靜的水資源之間區(qū)別,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被污染過后的水資源顏色混濁,含有各類雜質,聞之有異味;澄清的水資源則是顏色澄澈,沒有肉眼可見的雜質,沒有異味。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已受污染的水資源和未受污染的水資源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開展化學實驗的目的。學生對觀察的結果進行分析,認為凈化水資源的關鍵問題就是去除水中的雜質。為了去除污水中的雜質,學生自制了污水過濾包,這個過濾包中有細砂、活性炭等。當污水通過過濾包,物理雜質就能被過濾掉。為了去除水中的化學雜質,學生在物理過濾后的水中投入明礬,然后再次過濾污水,這時被化學處理后的污水從肉眼看上去已經變得澄清了。化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時,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即讓學生學會有目的地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其次,要引導學生學會用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的方法了解化學問題,讓學生學會比較、提煉、總結化學問題。教師應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讓學生能夠以科學思維的工具理解化學課本中的問題,徹底理解化學課本中記載的知識。
三、引導學生了解社會中的化學應用
在傳統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太注重引導學生從實踐應用的角度學習化學知識,或者僅僅只是讓學生從化學課本中簡單理解化學應用問題。這種教學方法不能讓學生從宏觀的角度理解化學知識。為了讓學生學好化學,教師要應用引導學生了解化學應用的方法開展化學教學。以學習《愛護水資源》一課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實地參觀啤酒廠或煤礦廠污水處理的情況。只有經過實地觀察,才會了解到生活中的污水并非課堂上取得的污水一樣簡單。化工廠中處理的污水含有大量膠狀物質,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物理過濾法與化學過濾法都不能有效處理這類膠狀物質。為了改變這種污水的性狀,化工廠通常應用生物處理法。即將膠狀污水送進生物處理池中,加入化學反應劑。污水中的膠狀物質被微生物處理以后,膠狀性能改變,處理后的物質變成絮狀沉淀物。然后,工廠將經過微生物處理后的污水送入其他處理池,進行后續(xù)的物理過濾與化學過濾。學生在參觀污水處理生產的流程中,能發(fā)現生物、物理、化學等科學知識有相同之處,也有相異之處,它們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往往相輔相成,起到各自的作用。以后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能以宏觀的科學視角看待化學問題。教師可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了解化學應用方法,使學生了解到化學理論與化學實踐的區(qū)別,讓學生能從實踐的角度思考化學理論知識,然后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整合,形成一個更為完善的化學知識系統。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時,要應用從社會生活實際走進化學課堂走向社會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化學科學的角度學習化學知識,應用這種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深刻的理解化學知識本質。
作者:陳孝根 單位:江蘇鹽城市大豐區(qū)劉莊鎮(zhèn)三圩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