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大學生社會實踐論文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1社會實踐的客體
1.1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我國的相關文件中已經明確的指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總體要求就是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并且以多種多樣的活動作為載體,以建立長效的社會活動機制為依托,逐漸地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深入到群眾當中去,開展相關的教學實踐活動,在實踐當中受到教育,不斷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2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與思想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現階段我國大學生社會實踐主要是以愛國主義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勞動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作為主要內容。
1.3社會實踐活動的環境環境因素也是社會實踐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把大學生社會實踐分為兩種形式,分別是校內和校外。從校內來看,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作用比較大的就是學校對實踐的宣傳,學校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師資方面的能力,像微機室、實驗室、圖書館等教學設施,這些都屬于學校內的實踐教學。而對于校外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實踐基地的建設,其中包括校外的創業基地、德育基地以及就業實習基地等等,還有就是學校與企業合作的企業實習基地。
2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機制改革的建議
從目前我國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機制改革來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了一些,但是其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比如說現階段有很多的院校對于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不怎么關心,而有的院校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比較關心的,但是讓學生畢業之后實習的地方卻非常不好,使得學生有一種想去但是環境不好,不想去又不行的感覺,校外的實習實訓基地很差。對于以上的問題,提出兩點建議:第一點,針對我國的許多院校對于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不關心的情況,可以讓政府出面。政府對于當地的學校教育問題非常重視,我們可以把這件事情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第二點,針對我國部分院校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差的情況,我們除了可以向政府部門反映以外,還可以讓廣大的媒體參與進來,這樣不僅解決了問題,還能夠讓媒體對學校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
3結語
本文主要介紹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對社會實踐活動長效機制的結構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機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問題,并對這些問題作了相應的分析和解答,在以后的社會實踐活動當中,會有更多的方法來促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機制的改革,不斷地完善這一機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素質人才,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華鑫單位: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第二篇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研究存在的問題
1.缺少充足的資金一定的資金能夠支持完成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工作,但是許多高校由于在資金上不能給予充足的保證,多靠自發、自愿或是某公司、企業部分資金支持,致使許多社會實踐活動都不能夠很順利地完成,從而沒能夠達到期望中的理想效果,在學生中也沒有引起廣泛共鳴和較為深入的影響。
2.大學生社會實踐中存在安全隱患在一項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前,高校會將學生的安全問題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學生的安全問題是整個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基于這樣的因素考慮,致使許多活動和項目不能夠開展,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社會實踐活動在廣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和挖掘。
3.社會認可度不高有很多大學生及家長認為學校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只是走形式、走過場,不能夠真正地起到鍛煉的作用和目的,得不到廣泛的認可。即使到企業中去也不能夠接觸真正的生產實踐,只能做一些細小瑣碎的事情。并且由于經驗限制,不能夠給實踐單位帶來幫助,反而還會適得其反,形成了一定的障礙、阻力。
4.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就目前來講,很多高校對于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都沒有較為科學、合理、完善的評價體系和標準。既沒有對負責該項工作的教師以合理的評估體系,也沒有對參與的學生適時地進行科學的評價。而且一些教師受思想和能力局限性影響,無論學生在實踐中表現如何,在成績給予上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熱情。
二、如何對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進行創新
(一)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新規律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層面上不斷深入,力求做到社會實踐活動專業化、教育化,努力與地方的經濟條件和企業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并要加大力度挖掘能夠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能夠完成從理論—實踐—應用的順利過渡與轉變。
(二)高校在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上要敢于打破陳舊思想,樹立新觀念一方面,高校應敢于將一些理論性的課程進行必要的刪減與課程的合并,多增加教學實踐環節;另一方面,在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中,要求教師能夠在專業知識領域中給予更多的指導,特別是能夠將實際的生產實踐與相應的科學理論聯系在一起,從而讓學生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此外,還要根據高校的自身條件合理地安排社會實踐的內容與地點,不要僅局限在上級文件上。
(三)加快建立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行之有效的大學生社會實踐評價體系能夠很好地形成穩定、可靠、操作性強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制度,唯其如此,有關此方面的工作才能夠有質有量地順利開展。
(四)改善實踐基地條件,提高可實際操作平臺的能力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是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加快大學生迅速融入社會的重要平臺。實踐基地條件的好壞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創新能力,此項實踐活動能否按照預想進行,把實踐活動引向更深的層次,決定著最終是否能夠達到既定的培養目標。與此同時,通過提高可實際操作平臺與今后的擇業、就業的關聯度,鼓勵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到相關的社會實踐基地參觀、學習、調查,搜集專業方面的信息,為今后能夠更好地與社會接軌打基礎。
三、結束語
高校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當代大學生了解社會的重要窗口,作為此項工作的實施者不僅要緊跟時代的腳步,而且還要在多視角下開創新的社會實踐模式;不僅要提高實施者、操作者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還要在形式與內容上貼近社會與時代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多貼近專業特點和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只有通過不斷的探索、創新與改進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才能夠更好地架設大學生與社會之間的這座橋梁。
作者:韓丹單位: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工程技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