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組織學生社會實踐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貼近時代,指導學生反復實踐,加深體驗
社會實踐教育體現的是開放和創新的觀念,是學校教育的拓展,應該捕捉時代的氣息和時代的脈搏。全縣開展“加強學校管理共建平安和諧校園”以來,我們不失時機開展“拒絕安全隱患進校園簽字儀式”、“觀看科教片”、“安全知識講座”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無不牽動著全校師生的心,大家都扮演“小記者”盡展才藝,及時將消滅安全隱患的最新動態在全校師生中傳播。
我們還經常組織學生到敬老院義務勞動,幫助五保戶、軍烈屬、孤寡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促進學生良好禮儀的養成;開展象征性“走遍祖國大地”游覽活動,每天堅持十分鐘長跑,象征性奔赴祖國各地,每月到達一座大城市,月末寫出沿途各地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特產等。實踐告訴我們,使學生掌握一種本領,明白一個道理,形成一種品質,養成一個習慣,不是通過一兩次活動就能達到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體驗過程中,要把握一定的“量”和“度”,切忌隔靴搔癢,影響積極心理體驗的產生。所以我們必須指導學生經過多次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經過學生自身不懈的努力,逐步積累,才能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把教育要求內化為品質,外顯為行為。
二、貼近教學,讓學生交流體會,展示本領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社會實踐活動不能脫離教學,否則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社會實踐活動要密切結合教學啟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求知欲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其擴大視野,增長才干。學完《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后,我們組織學生遠足、野游等領悟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采集動、植物標本,為自然實驗提供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讓學生從中體驗家鄉優美壯麗的景色,從而激發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這既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加深了愛國主義教育。在體驗教育活動中,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進一步加深體會,提高認識,同學之間還互相啟迪、互相學習。從學生心理角度看,他們都非常想把學到的本領展示出來,得到大家的認可,學校為他們創設了展示本領的時空大舞臺,通過讓學生盡情展示本領,感到自己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取得的進步,同時更進一步地堅定自己參加體驗教育的信心,提高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
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孩子的心中碰撞出激動的火花,他們把自己眼睛發現的生活中的真、善、美,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全部記錄在了自己的人生日記里,那些天真的感觸帶給大家的盡是感動。也許別人說上千遍萬遍,也抵不過自己親自做一遍。也只有把學生們帶到實踐中來,才能有效的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個性發展。
作者:呂紅梅單位:吉林省乾安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