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細節管理論文:院校閱覽室細節監管服務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張輝單位:山東理工大學圖書館
讀者需求呼喚精細化管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一方面讀者信息需求量與日俱增并呈現多元化,不同的學科、不同的類型、不同層次的讀者對文獻資料和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人們文化權利的意識不斷覺醒,讀者不再是被動地服從或接受圖書館的服務,而是呈現出個性化需求趨勢。愉快地學習和獲取知識,是現代讀者的普遍要求。因此,圖書館必須針對信息需要的發展變化和讀者的特點,關注不同需求的細微差別,主動發現、積極探索和大膽嘗試精細化管理,這樣才能夠了解讀者、熟悉讀者,從中探索適合讀者需求、讀者樂于接受的管理服務方式。
讀者服務的深化需要精細化管理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圖書館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分工細化標志著服務的不斷深化,專業化程度標志著對細節的重視程度,細節是專業化的基礎,細節彰顯著服務崗位的特點。要使讀者服務進一步深化,就要凸顯各個崗位的特點和優勢,就要從細節入手,用辯證的思維分析服務中的細節,了解讀者的個性需求,以便為讀者提供更為細微的主動服務、靈活服務和超常服務。
圖書館自身發展需要精細化管理
創新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靈魂,細節中孕育著大量的創新因子,許多事實都證明了這一點。隨著精細化管理的不斷深入,讀者滿意度將會不斷提高,圖書館在科研建設中的地位就會不斷提高,從而激發有關部門對高校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投入,圖書館實力的增強,必將促進其科研服務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高校圖書館開展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1)重視單項業務精細化,輕視業務之間的精細化。圖書館在經歷從手工操作到全面落實計算機管理的過程中,就單項業務本身而言,其標準化、自動化的水平是相當高的,而且有了不少精細化管理措施,成效也十分顯著。但是,涉及到部門間的業務銜接管理則不那么嚴密和精細。館員對于崗位職責中明確的事項能做到位,而對于崗位要求外或界定模糊,新增事項由于受本位主義左右,易熟視無睹或推諉扯皮。這種現象是與精細化管理背道而馳的,必須得到有效重視。這些出現在邊緣地帶的業務問題,由于要比各個系列、各個崗位自身的業務完善難度大、困難多、難以考核,但又直接影響到圖書館整體管理成效,應成為精細化管理的關注焦點。
(2)重視考核項目精細化,輕視非考核項目精細化。精細化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難以在一段時間內全面落實。這就不免會出現館員對于納入質量目標中的考核事項認真對待,而輕視非考核項目的現象。因此,在制訂質量目標體系時,要兼顧考核項目與非考核項目的設置,盡可能將目標體系設置合理,但具體監控手段和量化指標可有所側重,以達到力保重點、兼顧一般的目的,從源頭上避免管理中出現的偏差。
(3)重視管理理念移植,輕視融會貫通、持續改進。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科學管理方式,與圖書館所倡導的學習型組織建設,與大家所熟知的ISO9000質量體系的要求是一脈相通的,都是為了圖書館的科學化管理,只是各有側重。因此,在實踐中不可能借用某一種管理理論,全面地、實質性地解決圖書館管理的所有問題,也不可能照葫蘆畫瓢以求達到行業的頂峰,而是要取各方優勢,將精細化管理與圖書館已引入的其他管理方式相輔相成,形成一套能符合圖書館管理特色的體系。只有這樣,圖書館管理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科學,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形成管理控制過程中的閉環并沿著“提高—鞏固—再提高—再鞏固”的步驟良性循環。
(4)重視精細化管理布置,輕視精細化管理的檢查評估。在圖書館管理實踐中,管理者將布置當作完成的現象時有發生。因為缺乏對過程的跟蹤督促,對結果的檢查和評估,使得管理隨意、失控,背離了精細化管理的方向。因此,在強化精細化布置,有效轉化為員工的崗位要求時,必須提升督促檢查的執行力度,切實做到以檢查促執行。與此同時,依據質量目標做好相應的評估,為精細化管理的進一步落實提供依據。
高校圖書館開展精細化管理的措施
(1)不斷提高圖書館員素質,以適應精細化管理要求。圖書館員是圖書館服務的主體,是圖書館工作的靈魂,既是圖書館精細化管理的執行者,也是圖書館理念的實踐者。這意味著館員本身就是精細化管理的一部分。圖書館員的形象既有外在的展示,亦有內在的蘊含。由此可見,一個優秀的圖書館館員所給予讀者的不僅僅是書刊、信息和知識,更重要的是完美的人格魅力和靈魂塑造。這一切對讀者都是一種無形的影響,都是精細化管理呈現的媒介,具有管理與服務的雙重功能。圖書館員每天在與讀者的接觸中,通過自己的精細化管理,給他們留下最直觀的印象。圖書館員的精神狀態和服務質量,代表的是圖書館的精神與文化和圖書館的辦館理念,體現圖書館所追求的“以人為本”的價值目標。圖書館員在服務過程中,注意自身的服務精細化,做到行為的自律,和讀者建立和諧的服務關系,促進雙方在認知、情感、意志、人格等多方面形成相互影響。這種影響力也就能夠促進高校圖書館良好、和諧的學習和人際氛圍的形成。圖書館精神和價值目標也就在這種精細化管理的展示和服務中得到實現。在具體工作中,館員應該在換位思考的基礎上,在尊重讀者視角的前提下,做好一些細致、平凡的工作,更加注重精細化管理。服務是圖書館永恒的主題,精細化管理貫穿于整個讀者服務的過程之中。
(2)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高校圖書館如何在讀者服務的過程之中,實現以人為本,樹立最優的服務形象,提供最優的服務質量,是擺在圖書館員面前一個現實而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讀者第一,服務至上”是讀者服務工作的宗旨,這一宗旨就是要把圖書館的各項工作納入到以人為本的軌道上來,尤其是圖書館服務要注重人文關懷,在讀者服務中傾注人文情愫,弘揚人文精神,尊重人的發展,滿足人的需求,實現人的價值。要實現這一宗旨就必須把它落實在具體工作的實處,體現在從事讀者工作的館員身上,就是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思想,增強為讀者服務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體表現在讀者服務工作形象和行為中的一張笑臉相迎,一聲問候暖心,一份真誠服務,一聲再見相送。服務不僅要用知識,更要用感情,熱心是服務工作巨大的內驅力,只有熱心才能熱情地為讀者服務,使讀者感到溫馨和愉悅,可以拉近讀者與館員的距離,便于兩者的溝通,使兩者的關系和諧融洽,營造出一種親密友好的氣氛。
(3)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思想,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保證。高校圖書館不僅僅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同時也是服務育人的重要陣地,圖書館員只有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才能真正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思想。除了熱心、耐心、愛心之外,圖書館員還應做到:①守時。在開館時,要“急讀者所急”,杜絕遲到,而在閉館時,“想讀者所想”,不要強迫讀者停止正在進行的借閱活動;②和藹親切。目光盡量正視讀者,說話與目光配合,表情自然溫和;③環境優美。地面保持清潔,注意防滑,桌面保持干凈整潔,不留雜物;④堅守規則與寬容相結合。堅守規則,嚴于律己,寬容對待讀者,等等。圖書館應當充分重視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充分調動館員的積極性、責任感和創造力,在日常管理實踐中控制和把握好各種精細化管理的問題,這將對圖書館事業未來的發展產生強大的促進作用。
(4)加強圖書館制度建設,是落實精細化管理的保障。圖書館要保證精細化管理實施,必須有規范的管理制度保障。①建立責任制度。按照工作目標的總體要求,把工作職責和任務分解到各部門和各工作崗位,將圖書館每一個崗位的工作細則給予分解,責任到人。②建立工作運行制度。即根據工作職責和服務目標要求,制定各項業務和服務工作落實的具體細則,量化工作考核標準,制定程序化文件,運用程序化和數據化的手段,使每一項工作內容都轉化成看得見、摸得著、說得準的具體任務,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進行,有機協調。③建立激勵制度。其目的在于激勵館員盡全力為滿足讀者需求服務,以激勵為主,把館員的注意力引導到為圖書館整體發展上來,使個人發展與圖書館發展和諧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