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病理生理學體系建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選拔具有國際教育理念的教師擔任留學生病理生理學特任教師
教師是留學生教育的首要環節。我校病理生理教研室在承擔蒙古留學生教學任務選派教師時,一方面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專業教學經驗,另一方面還盡可能安排了具有良好的蒙古語語言應用能力,了解國外文化知識的教師作為留學生病理生理學的特任教師。在教學中,我們不僅強調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還注重文化和語言的理解與溝通,最大程度地克服留學生和教師之間存在著的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隔閡以及教育觀念上的差異。
2開展“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語言教學方式進行病理生理學教學
我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深刻地體會到,語言障礙是限制留學生病理生理學教學順利進行的最大問題。我校的蒙古留學生在入學的低年級階段大多漢語表達和應用能力較差。我們曾嘗試采用以中文教學為主、英語與蒙語教學為輔的多語種混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雖然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學效果有所提高,但仍感到有些不足。從2012年起我們開展“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語言教學方式進行病理生理學理論課教學。具體的實施方法是,疑難復雜的內容由教師講授,學生聽懂理解即可。重要的概念則要求學生大聲朗讀并且背誦。我們選用留學生來源國家的常見病、多發病的典型病例,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引出教學主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進行分析討論。課后則給學生留出復習題,要求學生以書面作業的形式提交報告。我們通過把這種“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語言教學方式引入到病理生理學的教學當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得到了學生的廣泛好評。我們的留學生在病理生理學學習過程中鍛煉了醫學專業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為進一步學習醫學其他科目乃至于臨床課程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留學生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具有很強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因而在教學中,留學生可接受的教育方式與國內學生表現出一些不同。我們在教學中經常發現一些聽不懂理論課的留學生卻對實驗課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我們有意識地增加了實驗課在教學中所占的比例,分流一部分內容在實驗課中進行講授,并配合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生動、直觀地講解內容,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3建立日常學習情況評價、理論卷面考試和實驗課
技能考試的綜合留學生病理生理學考核評估體系留學生病理生理學的考核評價以往多以期末試卷考核的方式進行,以試卷成績評價教學效果。由于留學生明顯不具備考前突擊復習的能力,所以考試成績往往較國內學生的平均成績差。之后的連鎖反應就是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單一考核評價方式的最大弊端。為此,我們建立了病理生理學日常學習情況評價占20%、理論學習卷面考試成績占60%和實驗課技能成績占20%的綜合留學生病理生理學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對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革,激發了留學生日常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而較好的考試成績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在教、學與考核之間建起了良性循環的關系。
病理生理學是由基礎醫學過渡到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留學生的國外學習生涯對于留學生個人的一生而言,也是一座通往未來的“橋梁”。我們從事留學生教學的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培養國際教育理念,重視留學生教育,幫助學生搭建好這座“橋梁”。在留學生教學實踐中,建立切實可行的的教學方法和考核評估體系,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讓他們在中國的留學生活充實有意義,有助于培養留學生的國際親善感情,促進國際教育交流,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
作者:云霞宣成睿白靜郝雷陳瑤劉志躍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