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產業鏈式作坊的消防安全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年來,農村的生活逐漸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與此同時農村產業鏈式作坊帶來的消防安全隱患也越來越多。因此,必須加強農村產業鏈式作坊的消防安全工作,這就要先了解該區域的消防安全現狀,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從而保證消防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
農業產業鏈;作坊;消防安全形勢;對策
截止到2014年年末,我國農村勞動力已經超過了4億人口,其中進入城市就業的人員已經達到了15000余萬人,從事與農業不相關行業的有22600萬人。這些年,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很多產業鏈式的小型作坊不斷興起,同時火災發生的頻率也越來越高。近年來,不少從事家具、服裝、鞋包生產加工的作坊的火災就有力地驗證了這一點。面對這一形式,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起來,加強消防安全工作,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一、墩布行業作坊的消防安全現狀
(一)消防安全意識缺乏,消防法制觀念淡薄在我國墩布行業的作坊中,很多業戶缺少法律意識,不依照法律辦事,不按照我國相關規章制度的規定進行生產,他們沒有完善的消防安全機制,沒有意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在生產過程中,他們只重視利益,不能夠按照規程辦事,甚至經常出現違法操作的現象,只是重視生產,卻對消防安全工作落實得不到位,因此,在作坊中時有火災事故發生。
(二)建筑物的耐火等級低,防火間距不足由于墩布行業作坊資金緊張,業主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只看重經濟效益,導致具有生產、加工用途的廠房、倉庫房屋多為土木結構、磚木結構、彩鋼板簡易結構,而此類建筑物耐火等級低。在發生火災時極易因喪失承重功能而垮塌,對人員疏散和搶救財產造成極大的妨礙。此外,墩布行業作坊大多由住宅改建而成,造成作坊之間相互毗鄰,沒有明顯有效分隔,其間物品堆放雜亂,火災荷載大。一旦發生火災,加之火勢蔓延迅速,往往造成火燒連營的大災害。
(三)消防設施匱乏墩布行業每年都會遇到銷售旺季與淡季,受到淡、旺季影響,大多數的墩布生產作坊業主在消防安全資金上投入很少,通常這些作坊,受地點的限制,水源稀缺,也沒有大口徑的進水管網,無室內外消火栓,加之工作人員沒有火災意識,缺乏正常的火災消防常識,如果突發火災事故,工作人員就會手忙腳亂,面對火災不能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只能作為旁觀者等待消防官兵來進行火災搶救,最終使得小火災變成大災難。
(四)各種火災隱患突出很多墩布行業作坊占地面積有限,缺少成品、半成品、原料倉庫,導致大量可燃物隨意堆放。生產墩布的作坊都配備了電鋸、削木、紡線、織造等設備,這些設備大都私自改造而成,自帶電機;另外有的作坊內電器線路老化嚴重,電線布設不規范,超負荷運作造成電氣設備短路等都易引起火災事故。
二、墩布行業作坊消防安全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各鄉鎮消防組織建設,全面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在農村,這些作坊大多集生產、儲存、生活于一體,有的人員甚至在具有大量可燃物的場所生火做飯。多數受雇人員都是一些農民,他們不具備基礎的消防安全知識,缺少消防安全意識,在使用電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操作違規的狀況。業主實行按量計酬,當業務量大時,雇員常常疲勞作業,致使一邊工作一邊吸煙的現象極為普遍,未滅的煙頭隨地亂扔,加之遍地的刨花、鋸末、布毛、紡線,誘發火災的可能性極大。面對這樣的情況,有關部門應該采取措施解決問題,高度重視對墩布作坊的監督管理力度。在此過程中,要明確消防管理工作并不只是“滅火”,它也是社會治安工作的一部分,應該將其并入到行業管理與治安防控的系統中去,從而構建一個完善的墩布作坊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在開展消防安全工作過程中,應該進行細分,實行責任制,并將各個環節工作的完成情況納入評比與考核中去,將考核的成績與工作掛鉤,這樣不但能夠做到獎罰分明,還能夠將責任落實到人頭上,有效避免玩忽職守的現象出現。
(二)搞好農村消防規劃,加強農村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在農村,街道就是消防中所謂的防火間距,但農村房屋建設的時候沒有人重視,房屋之間缺少統一性管理,建造的時候仍然建立在原有的舊房屋的基地上面,形成家家戶戶相連接,如果一旦發生火災,那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在消防安全管理過程中,有關部門應該制定正確的規劃,做到安全地進行房屋布局,做好消防通道、水源等一些基礎設置的建設,保證農民的生命健康。除此之外,還應該擴寬消防道路,便于消防車順暢行駛,購置滅火器、消防帶等設備,并將河、湖等水資源合理利用。
(三)抓好引導產業調整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嚴格控制墩布作坊,對現存在的作坊生產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市場準入制度,形成多方位墩布加工、生產、儲存、銷售的監控,限制其發展數量。對已建的小型墩布企業政府要加強引導,組合資源,逐步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的科技含量,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四)采用多種形式開展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教育改革開放之后,人們的娛樂文化的日益豐富,但是農村集體開會少了,貫徹上級文件和集體學習少了,通過新聞媒體向其傳播灌輸消防常識收效不大,人們的消防意識比較淺薄,加之作坊中消防隱患眾多,因此,必須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加強消防教育宣傳力度。可以利用墻壁標語或者是張貼條幅等方式進行宣傳,并定期進行消防講座,從而提高人們的消防安全意識,降低火災發生率。
三、結語
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經濟和結構不斷調整壯大,鄉鎮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深入,一些不同性質,不同規模,集生產、銷售與一體產業鏈式的作坊在鄉鎮農村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大量存在,甚至在一些地方依托資源特色還有逐漸增多趨勢,整個村組、或整條街道都是生產加工作坊。這就要求重視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消防意識,從而保證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高瑞霞.家庭作坊式“企業”的消防監督管理[J].安全,2006,(05).
[2]卓建仙.產業鏈式“企業”安全水平的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01).
[3]蔡麗玲.集傳統產業與朝陽產業于一身為家庭服務“小作坊”提供大平臺———訪上海倫伯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華[J].電信快報,2010,(10).
作者:劉濱 單位:邢臺市公安消防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