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主創新能力測度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通過引入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的歷史數據,對原始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各指標間的特性,考慮到指標間的相關性,運用主成分回歸分析方法對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進行測度研究,厘清各指標間的相互關系及影響程度,并進一步預測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未來發展趨勢,為河南省構建自主創新系統提供參考.
關鍵詞:
自主創新;主成分回歸;能力測度
創新能力是創新驅動的核心.創新能力是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科技活動中持續提供具有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的新理論、新思想、新方法與新發明的能力[1].創新驅動關鍵在于創新能力的提升,沒有自主創新能力就很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保持經濟發展競爭力更是無從談起.自主創新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環節,如何評價自主創新能力成為保證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因此,本文通過選取2004—2014年河南省統計年鑒的數據,構建知識創造、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創新環境4個一級指標包括20個二級指標的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回歸分析法,對河南省的自主創新能力進行動態評估預測.
1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
準確評價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在于構建客觀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否科學合理的選取評價指標直接關系到評價結果的質量.因此,在總結現有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對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綜合分析.本著既要全面反映創新能力的內涵、又要方便資料獲取的思路,本文參考《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報告2013》[1]構建了如表1所示的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從知識創造、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和創新環境四方面進行評價.由于河南省統計年鑒提供科技方面數據有限,搜集數據也存在缺失,本文所選指標需待修正.有效專利指標與其他指標相比更能全面準確地反映區域累積創新能力,將有助于對自主創新能力的考察從靜態拓展到動態的過程中[3-6].因此本文將采用有效專利授權數指標作為因變量Y,通過線性回歸分析來解釋各指標間的相關性[7],對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進行測度研究.
2數據分析
2.1研究方法在評價自主創新能力時,要結合地區創新活動的規律,考察不同因素對整個地區創新活動的貢獻,確定合適的權重,選取適宜的評價方法很重要.目前自主創新能力評價的方法比較多,主要有DEA、灰關聯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基于科學性、實用性、適用性原則,本文運用主成分回歸分析來將相互關聯的多個變量化成幾個互不相關的綜合變量,再以主成分為自變量與因變量建立回歸方程,形成主成分回歸分析.然后再將原始變量代入主成分,還原成主成分回歸模型,最后對影響河南省的自主創新能力的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并進行進一步的預測分析[8-9].為了更加全面、客觀地分析河南省的自主創新能力,本文的研究樣本選取了河南省2003—2013年的數據.本文采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對變量Y、X1~X20做相關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不僅Y與X1~X20都相關且有統計學意義,而且X1~X20之間也存在相關性且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自變量間可能存在多元共線性.
2.2分析過程本文采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處理收集到的數據[10].由于原始的數據涉及不同的計量單位,為了能夠使數據具有可比性,首先借助SPSS對原始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見表3.然后選取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初始因子分析,設定主因子的特征值必須大于1,按照因子分析的原則,所選取的主因子對方差解釋的累計百分比應達到85%以上.找出主成分,再通過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看出樣本指標的內在聯系.根據輸出結果可以看出,有2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這兩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達到92.117%,綜合因子損失只有7.883%.根據主成分選取原則,取前2個主成分代替原來的20個指標是完全合理的,見表4.通過分析可以得出主成分F1、F2和標準化的自變量之間的關系。在進行主成分分析之后,對有效專利授權數Y和兩個主成分F1、F2進行線性回歸擬合,模型擬合效果較好,見表5.根據表5中的數據,該模型的標準誤差為0.093,提示模型預測的穩定性較好,該值越小則模型預測因變量的效果越好,此外,對于該模型,F=569.07,P<0.001,說明回歸模型在總體上是顯著的,證明本文所建立的主成分回歸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
2.3結果分析建立了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根據2004—2014年統計年鑒數據,評價分析了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得出了與實際較為相符的結論.并進一步根據模型進行預測得到有效專利授權量的未來變化趨勢,見圖1.根據實證研究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河南省自主創新水平在時間維度上不斷提高,但總體水平較低.不管是從總量還是相對量的角度來看,政府資金在河南省高校科技活動經費中的投入量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河南省科技活動經費中企業資金的絕對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相對量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這說明,河南省對科技創新的支持能力較弱,河南省科技活動經費中政府投入的資金較少,政府應該加大對科技創新活動的資金投入力度.因此,河南省應該加大科技人力、物力資本的投入總量和扶持力度,進而促進科技產出能力的提高,才能帶動全省創新能力的深入全面發展.第二,河南省創新投入產出水平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主創新產出效益不高,自主創新產出能力較低.河南省研究與開發機構具有一定的優勢,無論是機構數量、科技活動人員數量還是R&D人員的全時當量在全國的排名都比較靠前.但是創新產出的排名卻比較靠后,2003—2013年河南省發明專利授權數占專利授權數比重較低,河南省不僅需要增加創新投入總量,更應該加倍注重創新投入的力度和效率,特別是R&D投入力度;在此基礎上,通過完善創新制度來加快企業的自主創新環境的建立,促進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活動,從而促進河南省創新驅動發展.第三,河南省創新成效不斷提高,但是科技轉化能力較弱.2003—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不斷提高,但是創新環境方面政府資金在科技活動籌集資金的比例,無論是總量還是相對量,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制約了產學研的合作和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進程.總的來說,2003—2013年河南省創新環境和創新投入水平低,導致總體上河南省創新產出水平低,但是河南省的創新成效在逐漸提高,在各方面綜合作用下使得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處于緩慢增長階段,自主創新發展潛力巨大.
3結論
基于河南省2004—2014年統計年鑒的數據,通過構建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采用主成分回歸分析方法對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進行動態評估研究.通過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河南省自主創新資源存量豐富,自主創新潛力巨大,創新成果產業化進程緩慢,企業規模急需擴大.河南R&D投入水平在中部地區居首位,但投入強度不夠,實力不強,整體水平在不斷提高.河南省創新型企業發展的整體趨勢落后于相對領先省份,在承擔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足.
參考文獻:
[1]肖新平,宋中民,李峰.灰技術基礎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中國科技發展戰略小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統計簡報[EB/OL].2009-11-18..
[4]楊中楷,孫玉濤.基于專利持有模型的我國有效專利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54-257.
[5]MARKS.Howvaluableispatentprotectionestimatesbytechnologyfieldusingpatentrenewaldata[J].RandJournalofEconomics,1998(29):77-107.
[6]楊中楷,沈露威.基于有效專利指標的區域創新能力評價[J].科技與經濟,2010,23(1):30-33.
[7]郝黎仁,樊元,郝哲歐.SPSS實用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304-314.
[8]謝世堂,周海迎,何靜,等.主成分回歸在醫院目標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統計,2012,29(5):717-718.
[9]王家庭,賈晨蕊.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及影響因素的空間計量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09(12):73-78.[10]韓中庚.數學建模方法及其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3-153.
作者:肖美丹 陳銘洋 張惠軍 單位:河南農業大學 信息與管理科學學院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洛陽分行新安縣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