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質礦產資源勘查現狀及前景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所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礦產資源的消耗越來越大。為了滿足社會消耗的需要,我國不斷發展礦產資源勘探技術,并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礦產資源地質勘探。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背靠東昆侖斷裂帶,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的有銅、鉛、銀、金、鋅等多種金屬礦產,并且儲量非常豐富,具有良好的找礦前景。本文主要分析了青海省的地質礦產資源的成礦規律情況,并對該地區找礦方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青海省;礦產資源;成礦規律;找礦方向
近年來隨著勘探科技的進步,我國逐漸對青海省的地質礦產資源展開了大規模的勘探調查工作,對區域內的礦產資源成礦的規律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并為日后尋找礦脈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1]。
1青海省地質勘測技術的應用
青海地質條件因為自然原因導致非常復雜,面對復雜的成礦條件,手段單一的勘測方法或技術無法滿足實際找礦工作的需求。因此在青海省境內進行礦產資源的勘測就必須采用多種勘測手段,針對復雜的地質條件,可以采用地質技術、地球物理技術、地球化學技術以及遙感探測技術等多種技術。在目前的勘測工作中,常常采用三S技術,既GIS、GPS、RS技術,搭配自動化勘查系統,極大的方便了對復雜地質的勘測和信息的處理,對礦脈的預測效率與準確率大大提高。
2青海省區域內成礦勘探現狀
青海省位于我國西部青藏高原地區,處于阿拉善、塔里木、羌塘、揚子之間,由于其地層結構是通過微小陸塊多次拼接形成的,導致其地層結構具有較強的活動性與復雜性,所以青海地區的礦脈結構常常成疊加狀、復合狀等等。目前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以下幾個地區[2]。①西秦嶺成礦區域。西秦嶺地區環境復雜,主要有宗務隆、青海湖南山—同仁、澤庫-河南、西傾山、鄂拉山等5個成礦帶。鄂拉山成礦帶富含銅、銀。②巴顏喀拉成礦區域。該地區的金屬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金、鋅、鈷、銻等,非金屬礦產資源主要有鹽類礦、泥炭、石油天然氣等。③祁連成礦區域。祁連成礦區又分南、北、中3個大型成礦帶,經過初步勘探,該地區很有可能蘊含大量的銅、鉑、鎳、鈮鉭、寶玉石等多種礦物。④柴達木成礦區域。此區域是青海省礦產資源的主要產區,包含5個成礦帶,有阿爾金、柴北緣、東昆侖南坡、東昆侖北坡和祁漫塔格—都蘭。目前已在都蘭找到了金、鉛、鋅、鐵等成礦帶。⑤三江北段成礦區域。此區域內已勘查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鉬,水晶、玉石、鹽類等等。
3區域成礦地質條件
青海省主要的礦產區域是東昆侖東段地區,該地區處東靠東昆侖加里東造山帶,西至青藏兩省交界,南面可可西里—巴顏喀拉山脈,北臨柴達木盆地。昆中構造帶是由前寒武紀基底變質巖與各時代的侵入巖一同組成的,與金礦成礦有關;昆北構造帶是由遠古界裂解殘塊加早古生代的裂陷槽沉積以及中、酸性的巖漿巖構成,而阿尼瑪卿構造帶則是由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混雜巖與洋殼組成,與銅、金礦的成礦有關。東昆侖東段的區域構造較為復雜,其本身是在新太古代—元古代末期,華北板塊南緣發生裂解,最后留下來的微陸塊。隨著昆侖洋的不斷演變,形成了弧后裂陷槽體系,當加里東發生造山活動后,在之前體系上又疊加了一層古特提斯造山體系。造成區域內褶皺構造較多,因而造成礦床也常常呈現區域性斷裂。其實,造成這種成礦現象除了區域內地質構造處于不斷地演化過程中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因為區域內巖漿活動非常劇烈,幾乎整個東昆侖東段區域內都分布著巖漿巖,而巖漿則中含有大量的金屬礦物。
4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
雖然青海省境內礦產資源的成礦帶較為復雜,但是在大量的實地勘測后,依然找到了這些礦產資源的成礦規律,我們以位于青海省海西自治州內的錫鐵山礦區鉛鋅礦的成礦規律為例,進行詳細分析。(1)成礦規律。錫鐵山的鉛鋅礦是我國大型的鉛鋅礦之一,具有非常良好的開采價值。通過對礦區的勘探,我們已知其鉛鋅礦成礦規律具有以下幾點特征。①主要礦體受到西北、東南方向上的斷裂帶控制,導致礦體的走向自西北向東南側伏,呈現出群展布狀,并且礦床傾斜向上,呈單斜疊瓦狀,礦床所含的礦產資源也是斷斷續續的,有時候礦床還會出現部分波紋狀的扭曲變形。通過勘測,我們發現其鉛鋅礦礦體結構擁有分枝復合、尖滅再現以及脹縮等現象。②錫鐵山礦區礦體分布還會受到巖石性質的控制,在礦區東部,主要是片巖型礦體,其見礦深度在2700米以下。而西部礦體主要是大理巖型礦,其主要礦體的分布與大理巖的走勢有著密切的聯系。③礦體受到多個時期的構造影響,導致礦產成礦后呈彎曲或繞曲,因而礦脈中常常出現無礦或富礦的區域。成礦后的礦體受地質運動的影響,常常發生礦體層間滑動和斜向斷裂,使得礦體的形態遭到了破壞,被分割成數段,有的礦段甚至大大偏離了礦脈走向。因此,礦體成形較為復雜,增加了找礦的難度。(2)找礦方向。通過對礦區的大量勘測數據的分析,找礦方向有以下幾點:①灘澗山群內的綠片巖系是主要的富礦層,由于礦體與地層演變同步,所以含有礦體的綠片巖系的形態與分布范圍往往決定了礦產儲量,其走向為西北—東南并向東南傾斜。②大理巖層與綠片巖層接觸地帶,含碳石英片巖層條帶狀硅質巖層的交匯處,都極易形成礦體。③同生斷裂有利于礦體的成形,特別是火山噴流管道內的蝕變巖附近,也常常分布有網脈狀礦體。
5青海省礦產資源前景展望
青海省各類礦產資源具有廣大的開采前景,已經探明具有一定開采價值的礦產種類就有105種,數十種礦產的儲量在全國范圍內都處于前十的地位,如此驚人的礦產儲量一旦投入開采使用,可以極大地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各種礦產的需要,同時為青海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帶動青海省的社會經濟發展。
6結語
面對青海省境內的巨大礦產寶藏,國家與政府要繼續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勘測研究,尋找新的礦產資源。開發現有的礦產資源時,應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經驗,實施綠色環保的開發戰略,不能重走犧牲環境獲得財富的老路,從而完美地配合國家的西部大開發戰略。
參考文獻
[1]鐘永生,孫利,金鵬,張偉.航空磁測在青海省礦山地質資源勘查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7(20):129-130.
[2]陳龍,段英龍,郭偉,穆元紅.淺談探礦工程在地質資源勘查研究中的作用[J].智能城市,2017,3(10):120.
作者:張得龍 鐘永生 孫利 單位: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錫鐵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