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技工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對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職業技術教育的興起,我國的技工院校發展迅速。體育教學作為學校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而我國技工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堪憂,教學效果欠佳,基于此,本文在概述我國技工院校體育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技工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對策,為做好技工院校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實現體育教學目標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技工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對策
一、前言
技工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不可或缺部分,近些年職業教育的興起,促進了技工院校的高速發展。而體育教學作為學校課程教學的重要部分,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且有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而技工院校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體育教學現狀堪憂,體育教學改革工作勢在必行。據此,本文采用文獻綜述法,對現階段我國技工院校的體育教學現狀進行概述,并提出我國技工院校體育教學工作改革對策,為更好的完成體育教學工作,不斷提升體育教學效果提供理論依據。
二、技工院校體育教學現狀
(一)教學目標及指導思想
根據我國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體育課程的基本目標在于促進學生參與、學習運動技能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而有研究發展,我國技工院校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目標明確,但由于受制于各種因素限制,使得教學目的在理解上和執行上都稍有偏差,各個老師的教學目標各有差異,更多的老師講體育教學目標放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忽略了體育教學工作的職業導向性,僅僅停留在運動技能的學習上。
(二)教學師資方面
教師是體育教學工作的組織者,是完成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不可或缺部分,據調查顯示,我國廣西技工院校的體育教師中,研究生學歷的僅有3.7%,而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南京地區,技工院校中專職教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教師占比僅為13.3%,距離教育部下發的文件中,要求2005年前,職業技術學院應具有30%以上的研究生教師比例還有差距。另外,有研究調查發現,我國技工院校體育教師年齡結構相對合理,在南京地區技工院校中,31-40歲以下體育教師占38.3%,41-50歲占比達到了12.6%;而在廣西技工院校中,31-40歲以下的體育教師占40.8%,41歲以上占比22.2%。最后,我國技工院校體育教師的職稱結構失調,其中,在南京地區的技工院校中,副高及以上職稱的體育教師僅有20%,助教職稱的體育教師高達50%,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相對不合理,可能的原因與教育經費、教學硬件投入相對不足有關。
(三)學生方面
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體,有研究發現,我國技工院校中,超過80%以上的學生喜歡體育課,而在為數不多的20%學生中,有40.7%的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滿意,可能原因與體育教學設置有關,傳統的教學模式、固定的教學形式、單一的教學考核標準,都有對體育教學內容的不滿意,為此,體育教學內容應富有時代性、健身性,能夠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具有一定的職業導向型,能夠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運動,尤其是女學生,應根據其身體形態特點,積極培訓其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
(四)課程設置方面
課程項目設置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形式,有研究發現,在廣西技工院校中,僅有18.5%的教師會結合工種特點進行體育教學工作,而在開設的體育運動項目中,以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為主,缺乏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競爭性、趣味性不足,缺乏時代感,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不足,學生的成績考核主要通過學生體育成績、學習態度來定,以學習進步幅度為考核依據的教師不到30%,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忽略了學生基礎水平的差異。
(五)場地器材方面
體育場地器材為學生體育鍛煉提供了物質保障,是完成體育教學內容的物質基礎。我國技工院校更注重學生職業技術的培養,更多的經費用于職業技術教育,學校體育教育工作投入的經費普遍不足,體育場地、器材未能達到國家相關文件標準,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基本滿足體育教學工作,無法滿足學生業余體育、娛樂休閑甚至健身之需。有調查顯示,在我國廣西地區的技工院校中,有超過50%的學生認為場地器材無法滿足體育活動所需。
三、技工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對策
針對技工院校體育教學方面,包括師資、教學目標、學生、場地器材等方面的不足,必須加大技工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變換體育教學內容,完成體育教學目標。
(一)更新教學觀念
技術教育有別于普通教育,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另外,能夠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實驗自然的能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不斷創新的優良作風。為此,在今后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應遵從學生的專業特點,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的去引導學生,在球類運動教學過程中,應培養學生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作風,利用不同的刺激,如語言刺激、信號刺激、獎勵刺激等方式,激勵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能夠全力以赴,在工作中能夠盡心盡責,不斷的克服困難,不斷的突破自我,向更高的臺階邁進。
(二)創新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思路
技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就業,實用性和針對性極強,從學生跨出學校的第一步就開始工作,就需要能夠適應社會、工作的要求。據此,學生除了要具備符合專業特點的健身、健體方法,還需從事與專業相似體育項目。電子專業的學生,應積極的學習手部靈活性較高的項目,增加手部的靈活性;而在建筑專業的學生,應積極的學習攀爬類運動項目,增加腿部的力量,能夠更好的適應學生畢業后的工作需求;通信專業的學生,應積極的學習攀巖類的項目,使得學生能夠在畢業后能夠承受高空作業之需。
(三)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我國技工院校體育教師年齡結構相對合理,但無論是職稱結構,還是學歷結構都相對不足,而現代體育教師應具備多個學科知識群,掌握多種體育專業技能,應該是復合型、全能型的體育教師,既要有相對較好的體育技能,而且要具備較寬的體育教學理論。為此,在今后的體育教學工作,技工院校體育教師應不斷的充實自己,積極的參加業務培訓,不斷的增加知識儲備,掌握體育技能的同時,掌握體育技術原理,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果。
(四)增加經費投入
現代我國技工院校體育場地、器材僅滿足傳統的體育教學之需,無法滿足學生娛樂、健身乃至課余體育之需,增加經費投入已經成為了我國技工院校學校體育發展的急切需求。為此,一方面體育教學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適宜的改造器材、設備;另外,相關的領導應積極的申請學校體育教學經費,最大程度的給予體育教學活動的物質支持。
【參考文獻】
[1]謝群杰,梁依麗.廣西技工院校體育課現狀調查[J].體育科技,2017,38(1).
[2]賀飛來,高武林.南京市部分高等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楊文君,2011(11):105-106.
[3]花淋.新形勢下技工院校體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2011.
[4]程鵬.淺析技工院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界,2011(30):168.
[5]鄭秋芳.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思考與對策[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03,18(3):67.
作者:錢鑫鑫 單位: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