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非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雜志》2014年第二期
1需求分析問卷調查與結果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的范圍是湖南科技學院大二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且問卷學生的英語水平全部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類學生的外語水平已經屬于中上水平,完全具備開設大學翻譯課程的要求。專業知識方面,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相關專業課程,對專業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此時他們的學習傾向非常明顯,而且他們現有的基礎完全可以應付非英語專業翻譯課程中涉及專門用途英語翻譯中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因此,筆者就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目標進行具體的問卷調查。下發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9份。
1.1學習動機(1)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后,你是否愿意選修大學英語翻譯課,選修翻譯課的目的是什么?(2)你覺得現有大學英語的4個學期中是否有必要增加翻譯課程,或者將第四學期的大學英語翻譯開設成不同的課程?(3)你希望教師課堂中講授翻譯的內容是什么(可多選)?從調查的問卷中可以看出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動機,大部分學生有著強烈的學習愿望,愿意開設大學英語翻譯課程(表1),他們希望開設的翻譯課程能夠對自己通過大學英語六級有所幫助,因為現有的大學英語教學較少涉及翻譯,而2013年12月后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增加漢譯英段落翻譯題型,旨在考查學生漢譯英的篇章翻譯能力,翻譯題型分值從原來的5%提高到當今的15%,翻譯分數比重大幅增加,為學生能順利通過六級考試帶來一定的幫助(表2)。另外,學生想上大學英語翻譯課程的目的是能通過該課程學習,能夠掌握一定的翻譯技能,為今后的專業領域內翻譯打下基礎,因而在表3中學生更愿意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素材進行翻譯技巧和方法分析。總體而言,學生學習翻譯的動機具有很強的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色彩,屬于典型的工具型(Instrumentally-motivated),這也符合非英語專業學生想學好英語,并能在實際工作生活中運用的特點,能代表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的真正需求。
1.2學習目標(1)在學完該課程后,能否完成專業內的一些文件翻譯,包括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畢業論文摘要。(2)教育部教學大綱對翻譯能力的三個層次調查,通過翻譯課程學習后,你希望自己能達到哪個層次的要求。學生課程前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與課程結束后實際目標會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學生學習的需求目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為教師上課的教學目標提供一些確定依據,能夠使教學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從問卷得出的結果可以看出學習目標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勝任與自己專業背景相關的專業翻譯、達到教育部對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對翻譯能力三個層次的較高要求,即:“能摘譯所學專業的英語文獻資料,能借助詞典翻譯英語國家大眾報刊上題材熟悉的文章,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350個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約300個漢字;譯文通順達意,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較少;能使用適當的翻譯技巧。”這里的所學專業的文獻資料,其實就是學生能夠勝任與自己專業背景相關的翻譯材料。因此,這也是為后期翻譯課程教學內容逐步轉向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材料上提供教學依據。
2ESP需求分析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啟示
對學生進行“目前情景分析”和“目標情景分析”兩種需求分析的結果,為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課程設置和改革提供依據和啟示,筆者擬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
2.1課程設置的必要性從ESP需求分析的問卷結果看出,學生對選修大學英語翻譯課程有著強烈的學習需求意愿,表1中英語學習需求調查結果也證實了這一教學需求,而現有翻譯教學無論開課數量還是課時可能都無法滿足學生的當前和長遠需要。大約86%的學生希望自己的翻譯能力達到教育部頒布的2007版《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規定的較高層次和更高層次。根據對學生現有的學習水平、動機,完全有必要優化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在一些學生英語基礎較好的學院或系部壓縮大學英語基礎課程,強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增開的選修課中,盡量開設各類與翻譯有關的課程,在翻譯教學的后期與專門用途英語學習結合起來。課程設置中考慮“模擬現實世界職業翻譯或把職業世界引入翻譯課堂的活動、任務或項目”。有條件的學校完全可以將大學英語(三)和大學英語(四)這兩個學期的課程換設成大學英語翻譯(筆譯)課程,大學英語翻譯(口譯)課程,這樣的課程設置層層遞進,更為合理,讓英語基礎好、通過四級的同學能夠系統地學習翻譯課程。
2.2教學內容與教材翻譯教學中,教師應把翻譯技能的傳遞和運用視為翻譯教學的主要目的,“課堂內容設計應該盡可能接近真實的翻譯場景”。在前期的翻譯教學中使用不同的文體材料培養學生的一般翻譯能力和基本翻譯技巧,因為無論什么體裁的翻譯都得依靠翻譯中的基本理論和技巧,因而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可通過各種翻譯素材和翻譯實例讓學生更系統地領會翻譯技巧,提高他們的翻譯水平。如果學生沒有掌握基本的技巧,翻譯中就會出現胡譯、亂譯、望文生義的現象。因此,翻譯課堂的早期,教師必須讓學生接觸各種不同的文體,從不同文體中總結一般規律,“引導學生接觸大量相關或無關領域,以便預防過早專業化”。但到翻譯教學中后期,學生已從各種不同的翻譯文體或素材掌握一般翻譯技巧后,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學習真實的專業素材,在教學內容上應緊密聯系學生的專業背景,以學生未來從業需要和現在接觸范圍緊密相關的材料為主,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對專業翻譯的學習積極性。例如課堂教學中使用真實材料,講授以職業實踐為導向的專業相關的翻譯素材;更新非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的教材,在教材的編寫上可直接與某些企業或單位聯系,提供一些真實的職業翻譯素材,使教學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教材編寫遵循這樣一個原則:教材內容接近真實的翻譯場景,與職業翻譯為導向,將培養學生翻譯技能與運用能力看成是教學的主要目的。
2.3教學方法在翻譯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會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也會花費很多的時間用于傳授翻譯原理和方法,但效果不盡人意。盡管當時學生能夠理解,但不一定能夠融會貫通,將翻譯原理及方法運用到與專業英語相關的翻譯,因此課堂中教師應盡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練習活動中,使用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與教師共同完成某些任務,使學生在“做中學”、“用語言做事”,以提高學生英語翻譯實際運用能力。這不僅能體現翻譯課堂教學中的真實性原則,同時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動機,在學習中學會學以致用。當然,教師在前期的任務型翻譯教學中交叉使用同伴互評式教學方法。同伴互評是一種合作學習機制,“多見于英語專業翻譯教學,而用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相對較少”。但筆者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嘗試了該教學方法,其實際應用效果較好,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任務的同時,讓學生自己組成二個或二個以上成員的小組,為教師布置的各自的某一學習任務進行互相點評,討論該任務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為組員的作品提供反饋意見。該教學方法既有助于減少教師批改作業的時間,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學習、協作能力,更能“促進學習者探討翻譯理論和策略在翻譯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強化其對翻譯原理的理解和翻譯技巧的應用”。在翻譯課程后期講授專業背景相關材料時,教學中應提倡語域教學法。讓學生在專業背景素材中,運用語域教學法讓學生分析詞義及其搭配,理解普通詞匯在專業素材中的不同含義,用于幫助學生分析理解乃至自覺尋求特定語域或特定行業內與普通英語不同的語義結構,例如下面句子中的三個普通詞匯則有了他們行業英語中特有的含義。例如“Accordingtothecommercialpracticethereceiverofanenquirywillre-spondwithoutdelayintheusualformofaquotationoranoffer.”在這個句子中,“practice”“inquiry”以及“quotation”在商務貿易英語領域使用時就分別表示“條例(規則)”“詢盤(問價)”及“報盤(報價)”的意思,而在一般用途英語中這三個詞則分別表示“實踐”“詢問”和“引用”。因此,在后期的翻譯教學中,教師一定要使用語域教學法引導學生,防止學生望文生義。
3結語
在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課堂教學,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加強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同時,注重與學生的專業背景聯系起來,培養非英語專業學生一定的翻譯技能,尤其是與他們專業或今后職業相關的翻譯,以便學生在今后的從業中能夠學以至用。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專業翻譯人才的短缺,為社會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翟曉麗 單位:湖南科技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