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碗扣式腳手架的傳力規律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佳木斯大學學報》2017年第4期
摘要:以安徽的某一地鐵項目做為基礎來進行展開和研究,在實驗室,對碗扣式模板支架承載力進行了一些相關試驗,在探究了碗扣式鋼管支架在承受豎向荷載時,觀察支架中立桿和橫桿一些應力變化,還有支架體系從上到下的傳遞方式和規律,節點連接及受力性質,由此來得到支架受力最重的桿件,為之后的設計及施工搭設提供了參考。在實驗室對碗扣式支架進行了一些相關試驗,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的試驗數據和結果,為碗扣式支撐體系理論分析提供了試驗和監測兩種數據。
關鍵詞:碗扣式腳手架;試驗;監控;缺陷分析;承載力
0引言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好多的支架都是用竹木來完成的,但這腳手架缺少安全網的防護,而且大面積建筑時設有防護圍欄幾乎都用藤條為材料編制而成的,因為取材便宜而被使用很廣,但其制作材料復雜,耗資和工作量都不小,使其現在難以支撐現代化大型建筑體系的使用。隨后一度開始應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具有裝拆方便、運輸簡便、等特征,然而由于扣件式鋼管腳手架也有不少缺點,比如安全性不好、施工效率低下,使得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難以滿足如今的大型復雜建筑體系的要求。我國在八十及九十年代從國外引進了門式鋼管腳手架、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楔緊式腳手架及國外先進技術,比如圓盤式鋼管腳手架,插銷式鋼管腳手架,輪扣式腳手架以及各種類型的爬架。其中,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是大量推廣且應用最多,一直到如今,仍然有很多地區及工程在大量應用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尤其在高架橋梁和一系列高層建筑施工中。
1碗扣式腳手架的試驗研究
主要探究碗扣式鋼管支架在豎向荷載受力之下,立桿和水平桿應力的傳遞形式和規律,以及節點連接性質,由此找到支撐體系中那個受荷載最大的桿件。
1.1實驗支架的搭設和布置
此體系共有二十五根立桿,橫縱均為四根體系,支架的步距為1200mm,立桿的間距為900mm,架頂高5000mm,天桿搭設高度為500mm,地桿離地面高度為300mm,頂層和底層布置水平斜支撐,架體四周均設置豎向斜支撐。支架材料均用48×3.2mm鋼管搭設,材質為Q235。
1.2實驗器材
加載裝置:液壓千斤頂(100t),分配梁,電動油泵,反力架及反力梁等。測試儀器:DH3816NET靜態應變測系統,DH1205應變計,UPM-50容柵位移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試驗主要用到的儀器設備包括9個DH1205表面應變計,1臺臺式電腦及1臺筆記本電腦,鉗子、剪刀、拋光機、卷尺以及配電盤各兩個。
1.3加載步驟
(1)初始加載至5t,持荷十分鐘后開始卸載;
(2)正式加載至5t以后,按每級5t加載,每級荷載持荷十分鐘;
(3)當架體有明顯屈曲變形后,按每級1.5t加載,每級荷載持荷十分鐘;
(4)若持荷過程中,應變值慢慢增大,視作支架進入屈服階段,此時的荷載值為極限荷載;
(5)荷載分兩次卸載。
(6)在加載過程中,每一次施加荷載結束待支架桿件受力穩定之后,開始記下每一個測點應變值和位移值;
(7)當每一次卸載結束時,開始記下每一個測點殘余應變值和殘余位移值。
2實驗的測點布置
各個測試點布置原則:依據此次試驗要求,應變計的布置位于于節點處,立桿和水平桿上,應變計布置見圖1;光纖整個回路長度約八十米,布置于立桿和水平桿,約占架體總桿件數量的一半。試驗安全依據位移變形程度來把握的,變形測點在架體上方。
3實驗結果研究
3.1立桿受力分析
立桿是支撐體系中最主要的承重桿件,因為受到一定程度的水平桿件的約束作用,與單桿軸心受壓特點有較大的出入。
(1)加荷載至530kN時,在此過程中,各立桿應變值逐漸增高,此時的支架達到了極限承載力(臨界荷載)。
(2)立桿L2、L4、L5、L6、L7、L8、L9均是受壓的,且頂部立桿L5、L7、L9都承受壓力作用,由高度不相同立桿的C區L4和L5、D區L6和L7、E區L8和L9知,立桿的應力是隨著高度方向不斷變大的;因為支撐體系在受到豎向荷載作用后,與它相連的各個桿件會有荷載會傳遞,剪刀支撐上受到的內力會傳到支撐另一連接端,其中最后有一部分是通過剪刀撐傳到基礎。所以,在由立桿上端向下端傳遞荷載的過程中,由于剪刀撐的作用,下部立桿的內力會逐漸減少。
(3)立桿L1是負值,主要原因荷載加載過程中存在偏心,且桿件存在初始缺陷,還有可能是方木的剛度沒達到要求,從而支架體系受力不均,從而使邊緣立桿翹曲。
(4)不同立桿相同高度的L1、L2、L4、L6、L8以及L5、L7、L9知,相鄰立桿軸向變形不一樣,邊緣立桿的應力受力小于中間立桿,其中,中間立桿L5應力達到83.7KN,比其他所有立桿都要大,L5桿件是受力最大的,同樣L5桿件也是最危險的,其原因是受支架的初始缺陷加上荷載偏心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各立桿所受到荷載并不均勻,其他立桿受荷面積均小于中間立桿,使得相鄰立桿軸向變形不一樣。
3.2水平桿受力分析
碗扣式支架縱橫向桿件通過節點將各立桿鏈接成一個完整個體,在提高支撐體系的穩定性和極限承載力方面,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表1可以看出:在試驗加載的初級階段,桿件的變形不大,主要原因立桿在豎向平面內受力幾乎不受水平桿的影響,由于支架只承擔豎向荷載,不考慮各種水平荷載,支架橫桿與立桿的連接點處又偏向鉸接,豎向荷載幾乎由立桿和剪刀撐來承擔,其中大部分荷載由立桿來承擔,因此橫桿得出的數據很小,到了試驗的后期階段,支架體系荷載不斷增加,當荷載足夠大時,立桿開始受壓彎曲,水平桿限制了立桿的相對位移,則部分水平桿受力開始增加。
3.3節點受力特征分析
(1)在支架體系的水平方向,其縱橫向水平桿都承受了較小的彎矩(扭矩),所以,在滿堂支撐腳手架體系中,立桿是主要的受力桿件,可以把節點當作鉸接連接。
(2)碗口式支撐節點具有軸向及剪切兩個方向的約束作用,然而節點的約束效果要取決于碗扣節點的擰緊程度,若上碗扣擰的緊,則節點更近剛接,否則,偏于鉸接,使用鉸接計算的結果更安全。
(3)支架發生失穩時,通常是支架某根桿件或某些桿件發生壓屈所致,并非發生碗扣節點破壞,因此碗扣式支撐體系在節點處存在的內力、位移計算均低于支撐體系屈曲時的內力、位移,因此,碗扣式支撐體系采用鉸接點可以滿足支撐體系安全穩定要求。
4結論
觀察試驗數據可知,滿堂支架在受到豎向荷載時的傳力規律。通過驗證,得到的相關結論,其主要結論如下:
(1)在進行支架模擬時,可以將支架橫桿與立桿的交接點當作鉸接來處理,在支架體系的水平方向,其縱橫向水平桿均承受了較小的彎矩,在滿堂支撐腳手架體系中,支架立桿是主要的受荷桿件,因此可以把節點當作鉸接連接。在試驗過程中,支架發生失穩時,是由支架某根桿件或某些桿件發生壓屈導致,而碗扣節點沒有發生破壞,因此碗扣式支撐體系在節點處存在的內力、位移計算均小于支撐體系屈曲時的內力、位移,因此,碗扣式支撐體系采用鉸接點可以滿足支撐體系安全穩定工作。
(2)剪刀撐的受力是由桿件的高度而逐漸發生變化的,剪刀撐越高則受力越小。
參考文獻:
[1]張偉林,周道祥.工程彈性力學基礎[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2]張偉林,李景高,干洪.工程中的動態有限元法[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01:79-83.
[3]余宗明.碗扣型腳手架承載力的試驗研究[J].建筑施工,1993,15(6):38-40.
[4]余宗明.鋼管腳手架鉸接計算法[J],建筑技術開發,1997,24(3).
[5]黃寶魁,徐崇寶,張鐵錚,陸聚東,荊占起.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整體穩定實驗與理論分析[J].建筑技術,1991,09:40-45.
[6]王帆,郭正興,李維濱.附著升降腳手架受升降不同步影響的試驗研究[J].施工技術2000.3.
[7]敖鴻斐.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極限穩定承載力研究[J].力學季刊,2004,25(2):213-218.
[8]劉桐,劉訓良,李維濱.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底模撓度試驗研究[J].施工技術2004,02:23-40.
[9]李維濱,劉桐,郭正興.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安全性研究與施工建議[J].建筑技術2004,08:593-595.
作者:張亮;徐州 單位:安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