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樂作曲形式美的組合法則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江漢學術》2017年第4期
摘要:音樂是伴隨人類產生而不斷出現的,而且在人類發展的基礎上得到了不斷發展。音樂的聲頻可以使人產生共鳴,所以說音樂并不是人類最開始的物質生產,音樂應該是一種精神活動產物。一般來說,音樂創作不能離開作曲,而作曲作為音樂創作前提與基礎條件,可以被認為是音樂創作的“一度創作”。然而,作曲又具有較強的復雜性,是一項系統化工程,音樂作曲必須要經過較為艱苦的過程。在實際作曲創造期間,作曲人一般會追求形式美,要達到該點則必須要堅持一定的法則。本文就音樂作曲形式美的組合法則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音樂作曲;形式美;組合法則
作曲術語音樂藝術中非常關鍵的環節,比較重要的環節,屬于一度創作,如若缺少作曲,音樂演唱、音樂演奏則無從談及。可見,作曲對于音樂的作用影響較大。音樂作曲具有形式美,且具有一定的組合法則,要求音樂作曲人員應遵循形式美組合法則而積極開展作曲活動,有利于增強音樂作曲的旋律感,給受眾以深刻的啟迪。相關人員應加強對音樂作曲形式美組合法則的研究,并有效把握總法則和分法則,促進音樂作曲工作順利開展。
一、音樂作曲形式美組合法則的必要性
隨著音樂這門藝術的不斷進步發展,作曲的作用日益突出,并受到廣大不音樂界人士的大力關注。在實際作曲過程中,往往要求具備較強的形式美,所以作曲人員必須要遵循一定法則,從而為音樂作曲創作提供途徑。這種情況下,音樂作曲的相關工作人員就必須要就形式美組合法則實施詳細研究。此外,借助對作曲形式美的分析,可以使作曲家就音樂形式美有一個更為深刻的“美”的感知,實際作曲工作中在堅持形式美原則下更好地開展工作[1]。從某種程度上講,音樂的藝術魅力非常獨特,能夠更好地感召人以及吸引人,作曲家能夠在自己的音樂作品當中融入大量審美內容,然后更好彰顯音樂美。所以說,強化對音樂作曲形式美組合法則的分析研究具有較強的必要性。
二、音樂作曲形式美的組合法則分析
(一)形式美的組合總法則
從專業化角度出發,作曲過程實質上是實現聲音各要素相互組合的整體過程,最終目的在于尋找聲音所具有的整體美與和諧美。因此,如果要實現該目標必須要嚴格堅持相應的組合法則。具體來說,組合總法則為“導雜多于整一”,“雜多”為無序,而“整一”為有序,整句翻譯過來,“導雜多于整一”就是指把無序東西按照一定的規則轉化為有序東西,該法則的提出以及詳細闡述實質上是受黑格爾以及尼柯瑪赫影響。哲學家黑格爾指出“和諧就是各種因素的協調一致”,而尼柯瑪赫則指出“和諧是不協調因素的協調、雜多的統一”。在長時間的實踐驗證之下,該法則已經得到了更多音樂人的推崇以及廣泛認可,而且該總法則不僅可以適用音樂作曲,而且還會適用到舞蹈創作領域以及建筑設計領域等,有著較強的共通性。
(二)形式美的分法則
在形式美總法則要求下,還包括很多的分法則,如對比列置法則、節奏列置法則、對稱列置法則以及重復列置法則等。從某種程度上講,以上分法則不僅適用于音樂形式美的組合法則,而且也適用于整個宇宙組合法則,有著非常強的普遍性,然而卻也不是絕對的。分法則的具體情況如下:
1.對比列置法則
音樂與故事或者是小說比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有高潮部分,也就是情緒高漲點,一般情況下,音樂作品的高潮部分在接近尾聲部分的“黃金分割”點上。高潮作為特殊形式的對比,表現在音樂作品當中,一般是借助節奏快慢的對比,時而跌入谷底,而時而又爬上巔峰,從而使人們在體味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到各種情緒。
2.對稱列置法則
對稱列置法則可以劃分為兩種,一種是空間對稱,而另一種是時間對稱,從某種程度上講,上下、左右以及前后三維屬于空間對稱特點,比較常見的是左右對稱,相對來說比較直觀的。只有先后一維對稱屬于時間對稱特點,屬于繼時性記憶對稱。所謂的空間對稱以及時間對稱都能夠用到音樂藝術當中。如果音樂譜中呈現出了較強的空間對稱,則表演也會呈現空間對稱特點。從專業化角度出發,所有對稱事物都存在“軸”的概念,而作曲組合對稱中的“軸”還可以稱之為“中介”。具體來說,“中介”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顯”,而另一種情況是“潛”。“顯”對稱一般是由左中右列置構成,是“中介”的實存在。該種類型的對稱與ABA公式相類似,比較適用于那些音樂作曲中的回旋曲式以及奏鳴曲式等曲譜[2]。“潛”與其是相對應的,且差異性相對較大,“潛”是沒有“軸”的,僅僅存在左右兩部分列置,是“中介”的虛存在,一般表現在音樂旋律方面。
3.重復列置法則
重復列置法則屬于音樂藝術當中比較常見的組合法則,實質上,節拍本身就是重復的,借助一定的旋律重復或者是節拍重復,能夠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卡農就是整曲重復。
4.節奏列置法則
在音樂作曲過程中,節奏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可有效凸顯形式美。基于音樂所具有的特殊性,我們可以將節奏分為兩種,一種是音強節奏,而另一種是音長節奏。其中,音強節奏主要指節奏強弱力度相互循環,與普通節奏規定性是吻合的。如,拉威爾作品《鮑列羅舞曲》,就是音強節奏代表。相反,音長節奏往往是沒有規律可言的,往往層次不齊,且與一般規定不符合,如《解放軍進行曲》的開始部分。兩種差異性相對較大的節奏,不僅其規律性存在差異,而且兩種節奏所能夠體現出來的效果也存在不同。
三、結語
總之,音樂藝術可以吸引人及感染人,在音樂演唱或演奏中能夠給受眾深刻思想啟迪。音樂中的作曲作為一度創作很關鍵的環節,其創作能力可以對音樂作品起到決定性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講,音樂作曲形式美組合法則中,存在總法則以及分法則兩種,強化對音樂作曲形式美組合法則的研究,可以為音樂作曲人員提供強有力的借鑒,從而為創作出優質作品提供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劉洋.音樂作曲形式美的組合法則研究[J].藝術評鑒,2016,02.
作者:李球 單位:深圳市東方弘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