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信息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消費電子雜志》2014年第十三期
一、電子信息技術之互聯網在新聞傳播中的優勢
互聯網憑借其得天獨厚的技術,使新聞報道以秒和分計算進行滾動報道,為那些外出或者沒有電視的體育迷們提供了獲取比賽實時動態的最好渠道。這是傳動報紙、雜志和廣播等難以達到的。互聯網集納式的報道奧運會,信息量大更新時間短。人們常常會注意到,某場比賽后甚至即時,從網絡就能輕松了解到各個媒體對這場比賽的結果和運動員的報道、述評和分析,完全可以說是“一網在手,奧運盡在掌握。”面對互聯網的新聞報道海量信息報道、以前新聞的再現,新聞的可重復性和很好的連續性,使其余的傳統媒體難與之抗衡。不管是報紙的版面再多還是電視節目的更新,電視轉播時間再長,奧運新聞報道的數量和網絡相比,只能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相對于平面和電視廣播媒體而言,互聯網的強大交流特點是不言自明的。針對一個奧運游泳項目或者和奧運會有關的新聞,人們希望對此發表自己的意見,互聯網則是最佳的交流看法分享意見的平臺。近來,網絡上進行的各類調查數不勝數。人們對這件新聞事實怎么看,是什么態度,采用網絡調查便知道。互聯網的互動反饋功能是所有其他媒體所沒有的。
二、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技術增強報道效果
電子信息技術帶來了新聞報道的變革,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媒體蓬勃發展,積極采用以互聯網為主的新的傳播技術和手段,使影響重大和有內容的新聞報道的影響力和覆蓋面不斷增強。一方面,實現了從單一的文字、圖片報道向音視頻等多媒體報道拓展,推動了網絡新聞報道的立體化傳播。在十七大新聞報道中,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和央視網首次現場直播黨代會開幕式,4個小時內中央重點新聞網絡媒體和北京市主要商業網絡媒體點擊量超過2.5億次,是平時訪問量的3至4倍,其中海外訪問量超過5000萬次。在北京奧運會新聞報道中,央視網聯合人民網、新華網等174家公益性合作伙伴和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網、騰訊網等商業網絡媒體轉播奧運會,奧運會開幕式當天央視網點擊量達到5億,網絡電視訪問量近1500萬人次。從近兩年重大主題新聞報道的情況看,多媒體報道所占的分量也越來越大:去年“兩會”,各網絡媒體共文字、圖片報道2.6萬多條,音視頻2380多條;黨的十七大,共轉發文字、圖片報道3.6萬多條,音視頻4450多條;北京奧運會期間,共轉發文字、圖片報道52萬條,音視頻11萬多條。可以看出,音視頻報道在重大主題新聞報道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三、結束語
雖然對傳統媒體帶來巨大的沖擊力,但是電子信息技術不會消滅傳統媒體。沖擊過后一段時間,它將會與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漸漸趨近一種新的平衡,就象廣播對抗報紙,而電視終究不能代替報紙和廣播一樣。它們之間存在著競爭,但在競爭中取得平衡,誰也代替不了誰,各自守住自己的陣地。對于世界上傳統的新聞媒體報道而言,電子信息技術的新聞報道的崛起是它在新世紀中面臨的一座山,同時也是傳統媒體加快變革的契機,它們將對世界一個世紀媒體的發展方向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者:張凱單位:曲阜師范大學信息技術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