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園環保教育特色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創設環境“展”特色
我園投入一定資金用于校園綠化、美化建設工作。目前,園內各種花卉樹木幾十種。走進幼兒園,青松翠柏、紅楓紫竹、茂盛的香櫞映入眼簾。嬌嫩的月季、串串的紫薇、高聳的棕櫚、綻放的臘梅,一年四季,爭奇斗艷,即使是酷熱的夏天,樹上層層迭迭的粉色花朵,也像一群群彩蝶在悠閑地翩翩起舞。科學有效的管理,使幼兒園內四季都見綠色,四季都有花開。各班還創設自然角,讓幼兒進一步觀察和種植各類植物,并親自喂養小金魚、小烏龜、小兔子和小鴨子等動物。園內存有永久性的、醒目的環保宣傳小貼士,讓我們的老師和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各種綠色環保的行為習慣,還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廢電池的回收。
本學期,我園根據大、中、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創設了環保教育主題特色環境,進一步做大做強環保教育特色。班班有不同內容的主題墻和游戲區角。一樓小(1)班以“保護環境,從小做起”為主題,張貼了“大手牽小手小手拉大手”環保公約,讓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形成環保意識;創設的環保主題墻“地球媽媽我愛你”,體現了小班孩子的環保理念;“小水滴用處大”告訴孩子水的作用和重要性,教育孩子要愛護水資源;“不隨地亂扔垃圾”、“洗手歌”、“不隨地吐痰”、“不吃垃圾食品”、“不要浪費糧食”、“我知道的環保標志”潛移默化地滲透了幼兒環保行為習慣的養成。小(2)班創設了游戲區角“環保創意制作中心”,孩子們將家里廢舊、閑置的金屬、塑料材料集中起來,制作成手工作品。小(3)班以“有用的木頭”為主題,介紹了樹木的來源、木頭的用處等,讓幼兒了解木頭、探索木頭的“玩法”,知道保護樹木,愛護木資源;小(4)班“紙箱巧利用”,收集了大量的牛奶箱、餅干箱等讓幼兒拼拼搭搭。二樓中(1)班“各種各樣的石頭”主題,讓幼兒在形狀各異的石頭上涂色繪畫,呈現出一件件色彩斑斕的石頭工藝品;中(2)班“神奇的泥土”讓孩子們了解了泥土的種類、用處,形成保護泥土資源的環保理念,創設了“孤山的泥狗狗”、“泥工作坊”等獨具靖江特色的活動區角;中(3)班“稻草暢想曲”讓本來不起眼的稻草,在這里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各種各樣的草制品獨具匠心、琳瑯滿目,孩子們在這里知道了秸稈可以巧利用,不要焚燒秸稈污染環境;中(4)班“愛護動物”主題,讓幼兒認識了各種動物,知道怎樣愛護和珍惜動物。三樓更是內容豐富、各具特色,大(1)班“有用的布”讓幼兒收集碎布、舊毛線進行粘貼、編制成各種有趣的作品;大(2)班“電的秘密”讓孩子們在這里了解電的形成,養成節約用電的習慣,并利用廢舊電線擺弄創意制作成各種造型;大(3)班“紙的故事”中“紙的由來”、“紙的快樂”、“紙的憂慮”讓孩子們百看不厭,“造紙樂”、“陶吧”、“紙上添花”、“廢品回收”、“展示區”這幾個小作坊讓孩子樂在其中;大(4)班以“生態竹樂園”為主題,創設了“竹編坊”、“竹畫區”、“竹樂聲聲”等活動區角,讓幼兒游在翠竹中、玩在翠竹中。大班組精心設計的“環保創意時裝秀”主題活動展示區,向全園幼兒開放。孩子們用廢報紙、廢紙袋、廢布、舊圍巾等分別在“設計部”、“加工部”、“展示廳”制作成各種時裝,并在“魅力舞臺”展示。這些獨具匠心的環境創設、游戲活動將幼兒園變成了一個綠色生態文明的小社會,注重了對孩子們綠色環保理念的熏陶,真正做到了“每一堵墻壁都表達情意”、“每一個角落都傳達文明”。
二、活動育人“秀”特色
活動育人是環保教育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環保宣傳日、常規教育等,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環保教育“綠色”活動。
三、活潑有趣的生態活動
我們經常組織小朋友參加各種有意義的生態體驗活動,春暖花開時,帶孩子們走進大自然,來到長江邊、公園里,去領略春的暖意,尋找春的足跡;綠樹成蔭的夏日里,小朋友來到種植園,除草、澆水、捉害蟲,體驗勞動的快樂;秋風送爽時,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摘香櫞、送香櫞,品嘗豐收的喜悅……結合小區幼兒園的特點,我們堅持不懈地開展了“環保志愿者在行動”系列活動,“我是環保宣傳員”、“環保小衛士”、“小小交通員”等激發了孩子們從小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
四、堅持不懈的滲透教育
我們將環境教育與幼兒常規教育結合起來,通過談話說理、榜樣示范、游戲練習、獎勵強化等方法,教育小朋友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愛護花草樹木、不摘花兒、愛護小動物、洗完手后關緊水龍頭等等,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注重實踐的值日生勞動
每天,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輪流安排“環保小衛士”活動,讓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檢查幼兒園內走廊的清潔衛生、維持區域活動角的整齊美觀、保持教室一天干凈整潔,給自然角的花草澆水、給飼養的小動物喂食,擦擦小桌子、小椅子等等。這些值日生活動,豐富了孩子們的情感體驗,促進了自發的環保行為。
六、多種形式的綠色活動
幼兒園各個班級成立了護綠隊,開展領養樹木的活動,開辟了自然角、動物飼養角、種植園,引導幼兒參與管理;實行垃圾分類回收,設立了廢物回收箱,讓孩子在實踐中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植樹節期間,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為幼兒園綠化帶增添新綠;六一兒童節那天,家長和孩子們利用廢舊材料制作的教玩具琳瑯滿目、新穎獨特;六月五日環境日,組織孩子們開展“小手牽大手低碳出行健康生活”的活動,邀請環保專家進行環保知識講座,組織孩子們開展“我愛美麗的地球”繪畫比賽活動,帶領我園的“環保小衛士”們去晨陽路邊撿拾垃圾;端午節期間,開展“迎端午箬葉樂包粽子”親子活動等等,活動豐富,精彩紛呈。還有老師們的環保創意制作表演大賽,孩子們的創意時裝秀,展示的服裝、道具都是用廢舊材料制作而成的。
七、園本教材“顯”特色
我們將環保教育融入課程。每學期我們都在教學計劃中安排1—2周的時間專門進行環保主題教育活動。根據大中小三個年齡段幼兒的不同特點,參考有關教材,結合本園實際,編寫環保特色主題活動園本教材。班班自己確定主題活動內容,圍繞五大領域創設主題墻、布置區角游戲和開展教育活動。如:大四班以“生態竹樂園”為主題,創設了主題墻“竹子的生長”“竹的種類”“竹葉樂”等,設置了“竹編枋”“竹畫區”“竹樂聲聲”等活動區角,開展了語言活動“散文欣賞快樂筍芽兒”、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竹”、藝術活動“美妙的竹音”、體育活動“竹竿變變變”等。讓孩子們在賞竹、玩竹、用竹中增強綠色生態環保意識。常規課程中我們將環保教育巧妙滲透到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健康等五大領域中進行。在語言教學中,通過看圖講述《一條陌生的魚哭了》、故事《大風刮起來了》、兒歌《豬八戒吃西瓜》等活動,讓幼兒在語言中受到啟迪;在社會教學中,通過《你喜歡什么昆蟲》等活動,讓幼兒在活躍的氣氛中接受教育;在藝術教學中,則通過歌曲《愛護小樹苗》、繪畫《小鳥的家》等活動教育幼兒。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覺成為綠色環境的小衛士,從小培養綠色生態文明理念。
八、家園共育“揚”特色
我們十分重視家園共育的親子綠色活動。利用家長園地、家園聯系冊、環境宣傳欄等途徑,向家長宣傳環境科學育兒知識和環境法律知識;舉辦綠色家長學校,和家長共同探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開展“變廢為寶”親子廢舊材料制作大賽,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動腦,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制作出一件件別具匠心的藝術作品。這樣的綠色親子游戲活動,不僅促進了親子交流,家長和孩子也一起收獲了快樂,陶冶了情操。我園的環保教育工作已經使環保走進家庭,促進了家庭乃至社會良好環保氛圍的形成。特色教育是幼兒園發展的重要品牌,通過特色打造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將繼續在環保教育特色發展之路上行走探索,注重環境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相互融合,重視環保教育與幼兒年齡特點的相互適應,從教育幼兒保護環境,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向引導幼兒園從小崇尚自然,樹立良好的綠色生態文明理念過渡發展。
作者:張斌 單位:江蘇省靖江市陽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