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機維修技術節能減排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噴油泵標準油量傳遞技術、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技術推廣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推進農機節能減排為了解噴油泵校準點在接受標準油量傳遞前、后噴油器所噴油量的差別,德國博世公司某區域維修站對轄區50個噴油泵校準點在標準油量傳遞前、后噴油器的噴油量數據進行了比較,測試數據如表1所示。博世公司對該區域維修站噴油泵校準點的校驗頻次規定為:對業務量較大的校準點,要求每校驗50組噴油器后進行一次標準油量傳遞;對于業務量較小的校準點,要求每季度進行一次標準油量傳遞。相關標準規定對于維修用噴油泵試驗臺,在噴油量符合標準要求(即噴油量界于31.2±1mL間)且噴油量不均勻率&≤4%時,該組噴油器才符合要求[13]。從表1可以看出,50組(每組6個)300個噴油器在未接受標準油量傳遞前,有168個噴油器的噴油量超出標準范圍(31.2±1mL),這些噴油器的噴油量有的高于標準值,有的低于標準值,噴油量不合格的噴油器所占比例達56%。50組數據中有2組共12個(序號15、17)噴油器的噴油量符合標準要求,有3組(序號15、17和22)噴油器的不均勻率滿足標準要求。綜合判定,50組噴油器只有2組(序號15、17)噴油器的噴油量符合標準要求,合格率僅為4%。50組噴油器在接受標準油量傳遞后,有1個缸(序號3第4缸)的噴油量不符合標準要求,該組噴油量不均勻率為4.9%,也超出標準要求,即僅有一組噴油器不符合標準要求,合格率為98%。對于基層噴油泵校準點,其校準設備只有滿足標準要求后才能開展油泵校準業務。因此,有必要對基層油泵校準點進行標準油量傳遞,使其噴油器的噴油量和噴油量不均勻率達到標準要求,以便科學、準確地對農機用戶的油泵進行校準。為了了解農機噴油泵在校準前、后噴油量的差別,對河北省20個農機戶在用機具噴油泵的校準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農機戶通常1~2年對噴油泵進行一次校準,而且在用戶發現機具“動力不足、油耗高、啟動困難、冒黑煙”等情況時才去校泵。校準數據表明:有的噴油泵多噴了油,致使機具油耗高、冒黑煙;有的油泵少噴了油,致使機具動力不足,啟動困難。因此,定期進行噴油泵校準,既節能減排,也有利于發揮機具效率。近年來,隨著農機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和農機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機節能減排任務繁重。2008年江蘇省農機排氣污染源普查結果顯示,在用的拖拉機、變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插秧機、機動植保機等5大類機具一氧化碳、炭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顆粒物的排放總量分別為5.1、14.6、8、2.4萬t,僅顆粒排放一項就超過國家標準4~5倍。通常情況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機械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其功率會降低、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會增加。江蘇省抽樣調查顯示,在用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的功率損失平均約為5%,小型拖拉機的油耗率平均高出標定值13%,大、中型拖拉機的油耗率平均高出6%~10%,4種排氣污染物的排放總值平均增加20%~30%。經噴油泵、噴油器調試后,可有效降低油耗5%~10%,恢復動力約3%,降低排氣污染物約15%。因此,推廣標準油量傳遞技術、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技術,可有效推進農機節能減排。
1.2有利于提高噴油泵維修質量和水平噴油泵被視為柴油機的心臟,其控制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的轉速、燃油供給量和供油質量,以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轉的動力性、經濟性和穩定性。噴油泵和噴油器經一段時間使用后,由于柱塞、出油閥和噴油嘴的正常磨損,加之國內柴油中雜質和蠟成分含量較高,導致三大偶件磨損加快,發動機性能下降,油耗增加,污染物排放超標。噴油泵只有經修理、調試使其供油量達標,發動機才能恢復正常工作。某地區40家農機專業合作社的500多臺柴油機噴油泵的調修周期抽樣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調查發現如下問題:一是農機手調校噴油泵的主動性不夠。農機手平時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機具的保養意識不強,通常只要機具能工作,就不會主動定時進行噴油泵和噴油器的維護保養,通常要等到機具出現異?,F象如不能啟動、動力不足、油耗高及工況不穩等情況時才去調校噴油泵。二是噴油泵校準頻率不高。調查結果表明:校準頻率較高的為1年1次,較低的為2~3年1次,一些國外品牌的聯合收割機甚至4年中也沒有校過油泵。三是實施噴油泵校準的機具所占比例不高。調查顯示,拖拉機噴油泵年度校準比例最高在70%左右,聯合收割機噴油泵年度校準比例低至20%。四是噴油泵校準質量難保證。目前在用的噴油泵校準試驗臺存在設備陳舊、性能較差等問題,加之缺少定期的標準油量傳遞,噴油泵、噴油器調試的技術指標與原機相差較大,影響機具性能。因此,應通過推廣標準油量傳遞技術、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技術,校準基層噴油泵校驗標準,培訓噴油泵維修校準技術人員,提高農機噴油泵維修校準質量和水平,確保噴油泵和噴油器技術狀態良好,保證機具作業性能。
1.3有利于推動農機維修行業管理近年來,農業部高度重視農機維修管理工作,頒布了《農機維修管理規定》,將農機維修管理執法內容納入《農機安全監管條例》,實施了多個農機修理質量標準,規范了農機維修行業發展。但目前農機管理部門對農機維修網點的技術資質、配件價格、維修質量等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基層農機維修管理人員少,缺乏執法和檢測手段,缺少投入,農機維修管理工作開展困難?;鶎愚r機維修管理人員可以以推廣標準油量傳遞技術、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技術為抓手,推廣農機維修先進技術,開展農機維修網點資質審核、維修質量監管等工作,規范農機維修業務,推動農機維修管理工作。
2噴油泵標準油量傳遞技術、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技術推廣的可行性
2.1推廣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為了節約資源,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國家制訂了“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防治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污染物排放對環境的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2014年5月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了強制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20891—2014),規定了第三階段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染物排放限值和測量方法,并提出了第四階段的預告性要求。標準油量傳遞技術、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技術推廣作為實現農機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符合國家支持農機化發展及農機節能減排的發展戰略,利國利民。
2.2推廣有成熟的技術支撐標準油量傳遞主要技術內容包括:噴油泵標準量值傳遞和浮動量值傳遞的技術原理,標準系統的構成,在用噴油泵試驗臺的校驗和浮動油量調試的環境條件和技術要求,在用噴油泵試驗臺的校驗方法,試驗臺用標準噴油器總成的試驗方法,浮動油量調試工藝,以及噴油泵調修行業標準油量傳遞的組織實施。噴油泵與噴油器調試技術主要包括:噴油泵各缸的供油開始位置的確定,供油量的檢驗與調整,噴油泵總成的密封性檢驗,調速器特性的檢驗與調整,噴油泵附屬件的檢驗與調整,噴油器的噴油壓力檢查與調整,霧化質量及其分布狀態的檢查,密封性的檢查,以及調試的工作環境、技術條件、設備配置的要求。標準油量傳遞技術、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技術作為柴油機維修的主要內容,經過多年的實踐檢驗,其技術非常成熟,足以支撐推廣應用。目前國內應用較多的是德國博士公司的標準油量傳遞技術和標準,成熟、穩定的技術為標準油量傳遞、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的大范圍推廣應用提供了支撐。
2.3推廣示范條件具備一是全國有比較健全的農機維修管理隊伍。目前,全國各省、市、縣基本都配備從事農機維修管理的機構和人員,負責當地農機維修網點審批和維修市場秩序管理,為該項技術的推廣示范提供了人力資源支持。二是有可利用的社會資源。一些噴油泵生產企業在全國建立了噴油泵標準油量傳遞基準站,他們有豐富的標準油量傳遞經驗,為技術推廣奠定了基礎。三是有行政管理職能提供保障。國務院412號令和《農機維修管理規定》明確農機部門對農機維修經營實行行政許可審批職能。因此,推廣標準油量傳遞技術、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技術的人員、資源、管理職能等條件已經具備。
3推廣建議
3.1國家扶持建設標準油量傳遞網絡噴油泵標準油量傳遞技術是適于噴油泵維修行業的實用性技術,其專業性強、設備更新和人才培訓量大,僅依靠企業和個體力量進行大范圍推廣的難度較大。建議將其推廣列入國家相關節能減排項目中,安排經費進行推廣。由政府聯合企業利用現有技術、人員、設備建設“國家級-省級-縣級(基層)”模式的標準油量傳遞網絡,統一技術路線,配備標準泵、標準嘴、標準管,開展人員培訓、推廣宣傳等工作,保證傳遞標準和質量。
3.2對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實施補貼為提高農機手校準噴油泵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農機手選擇合格的油泵校準維修點,保證標準油量傳遞網絡的準確性,建議對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實施補貼。
3.3先試點后推廣制定標準油量傳遞技術、噴油泵和噴油器調試技術推廣方案,采取先試點后推廣的模式,先選擇有條件的省份開展試點,試點成熟后在全國推廣。
作者:暢雄勃單位:農業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