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紀委調查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著眼自身,切實強化服務于發展的意識
紀檢監察工作必須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要落實這一指導思想,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干部必須認真分析形勢,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與時俱進,把發展經濟這個主題落實到實踐中去。在工作擺布上,堅持做到三個“圍繞”。即圍繞市委、市政府有關經濟改革的重大舉措、圍繞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圍繞經濟運行過程中易發多發腐敗現象的環節鋪展工作,努力使紀檢監察工作貼緊經濟建設,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在工作方式上,樹立“大”觀念。既注意從小處著手,做好每一項具體工作,又注意從重點入手,確立大舉措,實現大服務。在工作標準上,突出做好一個“促”字。即通過嚴肅執行紀律,為經濟發展清除障礙,增強服務質量。
二、打造載體,真正提高行政審批的效率和質量
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的目的,在于精簡審批環節,加快辦事效率,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投資環境。為此,我們認真分析外地建立“一條龍”服務機構的利弊,成立了“市行政服務局”,并著力做到三個強化:一是強化人員管理。由監察局局長兼任服務局局長,從市直機關中正式調入15人。工商、國稅、地稅、技術監督及工行等5個具有審批職能的雙管單位派駐人員,與行政服務局一起辦公,日常工作由服務局管理,年底由服務局做出鑒定。這樣避免了松散式管理的弊端,增強了工作人員的敬業精神。二是強化工作目標。總體工作要求是:進一家門辦成,收規定費辦完,按承諾日辦結。進一家門辦成,就是一切行政審批項目只向服務局申報即可,由服務局向申報者承諾承辦時限。服務局能直接辦理的事項,當場辦理;不能直接辦理的,全部手續由服務局工作人員負責到有關部門辦理。申報人除實地勘查及交費時出面外,其它手續的辦理均不需出面。這樣,由過去的串聯式辦理審批,逐漸轉變為并聯式辦理審批,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收規定費辦完,就是所有申報項目涉及到的收費項目及標準由服務局事前審定,避免有關部門搭車收費。按承諾日辦結,就是一切不能當日辦妥的申報項目,都要明確答復時限,由服務局牽頭,協調有關部門在承諾時限內辦結。三是強化工作權限。一方面,授予日常業務管理權力。有權協調有關單位共同審辦重大事項;指定有關部門在規定時間內辦理有關事項;調查處理服務對象向行政服務局的投訴。另一方面,授予特別管理權。即對行政審批職能部門的特別管理權,審定有關部門收費項目及標準,規范辦事程序,對其服務質量、辦事效率進行指導、監督和評價。評價結果納入崗位責任制考核,并作為組織上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歸納起來,就是按法律政策規定,對行政審批涉及到的事項實施全程管理監督,對涉及審批部門的審批工作質量實施評價,通過這些措施,提高審批效率,保證工作質量。
三、深化評議,著力實現行風建設的新轉變
往年,我們評議行風采取的是針對某些行業部門的籠統式評議,效果不太理想。今年我們確定,每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1-2次“千人評行風”活動,在評議操作上著力實現三個轉變:一是轉變評議對象。由評議行業部門轉變為評議涉及問題的部門二級單位,共確定了40個影響全局工作的二級單位。如對公安局,直接分別評議交警大隊、巡警大隊、治安大隊。通過評議重點環節,反映部門行業風氣狀況。二是轉變責任追究對象。過去的評議,責任只由部門主要負責人承擔,往往出現上急下不急的現象。現在,則直接追究存在問題的具體對象,被評議單位排序后10名的,主要負責人在電視臺作出整改承諾,主管部門與其一起研究整改措施;連續兩次排序后10名的,由主管部門負責考察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其相關人員的任職資格。三是轉變評議操作方式。即加大評議透明度,整個評議過程、匯票現場、評議結果在電視臺公布,以此增強震撼力,促進整改見到成效。
消費預期不確定性大
由于未來經濟情況在短期內不明朗,居民對未來的消費預期不確定性較大。調查顯示,40%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準自己家庭2012年的預期消費將如何變化,21%受訪者預期其2012年的消費將比2012年增加,21%的受訪者預期來年消費不變;18%的受訪者預期來年消費將減少。
在影響預期消費的諸多原因中,物價較高,醫療、養老、子女教育壓力大,以及攢錢以備不時之需是最主要的三類因素。此外,預期收入降低、購房壓力大也是影響城市居民家庭預期消費的重要原因。
縮減開支,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首當其沖
居民消費結構在經濟危機下也發生變動。調查顯示,35%的受訪者表示,如果縮減開支,首先會減少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此外,教育文化娛樂服務、衣著、其他商品及服務支出也成為許多受訪者首先縮減開支的項目。
四)住房政策性調整力度加大,購房需求仍有待釋放
第一,受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主要體現在:一是對中國金融業影響相對較小。由于中國金融業對外有所開放但尚不充分,與國際金融市場聯動性較少,這就決定了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業影響相對有限。目前,中國金融機構不但不存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反而具有很強的資金調配和運用能力。二是對中國實體經濟影響相對較小。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在美國等西方經濟國家正在演變為一場經濟危機,一些國家和地區正在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中國還不是一個完全的出口導向型國家,國際經濟衰退對中國出口所形成的較大負面影響還不足以動搖中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根基。
第二,應對金融危機的經濟基礎較好。一是中國財政狀況較好。財政收入連續多年高于同期gdp增長率并且出現了較大盈余。中國目前國家負債率在20%左右,而美國xx年國家負債率高達70%以上,已超過國家負債率的警戒線。因此,中國具有較強的財政調劑能力,具有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的財政基礎;二是中國外匯儲備充足。中國現有外匯儲備1.9萬億美元,而外債余額只有4000多億美元,這在應對外資可能流出、保持本幣穩定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三是企業資金鏈、居民投資資金鏈基本順暢。盡管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截至xx年10月,中國企業存款余額累計超過20萬億元,居民儲蓄累計高達19萬億元。如此巨額存款,既為中國金融機構提供了強大的資金運用空間,又為企業經營或居民消費創造了有利的資金條件。
第三,具有投資拉動經濟的巨大空間。西方發達國家目前幾乎所有的基礎建設都已完成,因此,目前其投資主要是升級型、技術改造型、功能恢復型投資,投資規模較小,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大。而中國現有基礎設施還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存在著巨大的投資空間。具體表現在:交通建設(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橋梁建設)、能源建設(石油、煤炭、電站、電網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因此,中國通過投資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仍有廣闊的空間。
第四,以消費拉動經濟的潛力巨大。西方發達國家消費與經濟增長有兩個重要特征:一是在投資需求空間有限的前提下,國家經濟是一種消費主導型經濟,消費能力下降對經濟衰退的影響極為明顯;二是其居民的消費已經達到一個較高水平,即使消費能力不下降,新增消費需求的空間不大。這就是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長期保持在較低水平的根本原因。中國則不同,消費市場發展及其拉動經濟增長的前景巨大。中國這些年每年新增勞動力大約800萬人左右。這些新增人口的消費、就業將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中國目前處于人口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每年城市化人口大約在1000萬人左右,其拉動經濟的作用十分明顯。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國居民在住房、汽車、服裝、旅游、娛樂、休閑等升級性消費已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重要消費內容,升級性消費也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第五,具有較強的政府調控能力。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政府具有較強的宏觀或區域性經濟調控能力。一是中國國有經濟成分相對較高,政府可以調控國有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承擔更多的穩定國民經濟發展的社會責任;二是中國政府在集中和分配全國性財力、協調區域性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引導社會投資方向等方面具有很強的調控能力和優勢;三是中國巨大的投資需求有賴政府發揮規劃、引導、協調的作用。因此,一旦中國經濟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深而出現gdp增速下降較多時,中國政府可能會進一步加大投資的力度,采取西方發達國家與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金融政策,以確保經濟的平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