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奧爾夫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 iPad中文網站等 中文網站無障礙評價模型探析 海外中文網站生存狀況調查 中文網站中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相關信息的質量評估 淺析境外體育中文網站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海外學人在中文網站的言論特點研究 值得關注的十大智能硬件中文網站 財經中文網站 “人氣基因”與競爭力趨勢 論中文網站整體藝術設計的評價原則 美國新開通中文網站 彰顯“中國熱” 朱穌典在音樂出版與音樂教育上的成就述評 垮掉的中文網絡 第27屆國際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述評 論音樂教育中文化素質的必要性 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任重道遠 談音樂教育 淺談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研究 音樂教育簡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版權所有人:廣東邁達威科技有限公司(暨南大學素質教育基地)。是否收費:否。主要板塊:音樂藝術、音樂要素、音樂欣賞、音樂與生活、音樂與其他藝術、音樂的社會功能等。適用對象:音樂教育工作者、中學生、音樂愛好者。適用范圍:中學音樂備課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的查詢與下載。網站特色:該網站是暨南大學素質教育基地——廣東邁達威科技有限公司根據普通高中教科書《音樂》(全一冊)開發與建設的。從橫向分類來看,網站內容包括音樂藝術、音樂要素、音樂與生活、音樂與其他藝術、音樂的社會功能。從縱向結構來看,網站內容包括單元、州別、中國分類、外國流派、人物、作品??梢哉f該網站是一本全面的網上高中音樂教科書。該網站圖文并茂、音像兼備,是高中音樂教師、學生及其他音樂教育工作者和音樂學習者可以利用的音樂資源網站。
四、音樂教育研究型網站
(一)中國奧爾夫音樂教育網
網絡實名:中國奧爾夫音樂教育網,網址:http://
版權所有人:中國音協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是否收費:否。主要板塊:關于奧爾夫、奧爾夫動態、會刊、招生訊息、李妲娜文集、劉沛文集、論文集萃、譯文天地、教材教具、奧爾夫中國認證、奧爾夫之家等。適用對象:音樂教育工作者、音樂教育研究人員。適用范圍: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相關研究資料查詢和下載。網站特色:該網站是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創辦的奧爾夫音樂教育專門網站。該網站為音樂教師和音樂教育研究人員提供奧爾夫音樂教育的體系概念、最新動態、委員會會刊、教學案例、培訓信息、專家文集、論文集萃、譯文薈萃、教材教具等資料,還提供奧爾夫音樂教育中國認證和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會員注冊等服務。該網站是一個由音樂教育專業機構創辦、以奧爾夫音樂教育為主題、以學術資源和服務為內容、以音樂教育工作者為對象的音樂教育研究型網站。
(二)郭聲健藝術教育網
網絡實名:郭聲健藝術教育網,網址:http://sj—
版權所有人:郭聲健。是否收費:否。主要板塊:藝教動態、課題研究、論文寫作、學位論文、論文集萃、教學點評、教案精選、藝術啟蒙、新書推薦、投稿專線等。適用對象:音樂教育工作者、音樂教育研究人員。適用范圍:音樂教育課題研究方法學習,音樂教育論文寫作及音樂教育學位論文寫作方法的學習和參考,音樂教育論文瀏覽,音樂教案交流與研究,音樂啟蒙教育研究資料瀏覽,音樂教育新書查詢等。網站特色:該網站由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聲健主辦,是一個以音樂教育研究者為主要對象的音樂教育研究型網站。該網站的資源主要有:音樂教育課題申報與研制指導、音樂教育論文寫作指導與范例、音樂教育學位論文寫作指導、音樂教學個案點評與教案精選、音樂啟蒙教育研究成果資料、音樂教育新書推薦等。該網站為音樂教育研究人員提供了從課題研究、論文寫作到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一系列相關資源,其音樂教育專家主辦的背景也為其資源的科學性、客觀性、專業性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哈睿.論音樂專業網絡教學資源建設[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5(2)
[2]倪軍.網絡環境下高等音樂院校文獻資源的共建與共享[J].音樂探索,2006(1)
【關鍵詞】李妲娜 奧爾夫教學 本土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217-01
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思想及其教學方法,呈現一種開放性,這使得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傳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奧爾夫體系在建立之初,卡爾?奧爾夫亦是以他家鄉的童謠、諺語、民歌和舞蹈為基本教材,把語言(以方言為主)、動作、音樂和表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去進行教學,并提出每一個不同的民族和地區都理應這樣做。奧爾夫體系重在理念,它沒有規定一個標準的示范課程,它鼓勵人們依照本國的文化,將他們的本民族音樂理念融入其中,這樣雖然給教學帶來一定難度,但也給各國的奧爾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無限發展的空間。李妲娜老師在奧爾夫教育體系的中國本土化,以及將中國民族民間文化引入音樂教育領域方面做了許多有益探索,《春節序曲》、《十面埋伏》即是李妲娜老師成功地將奧爾夫教學法進行中國本土化發展的典型課例。
《春節序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民間藝術:民間藝術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收集、制作、展覽春化飾物和排演春節民俗歌舞活動,可以增進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培養熱愛民族文化的感情和參與民俗文化活動的愿望及基本能力。2.民族音樂:春節題材的音樂作品有很多,聲樂、器樂都有,欣賞、演唱、演奏關于春節的民歌、器樂曲,從音樂的視角理解春節文化內涵。3.民間舞蹈: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舞獅、舞龍等民俗活動是春節文化的歌舞活動內容,排演這些歌舞活動,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民俗文化活動中,親身體驗、領悟民俗文化。4.民族文化:與春節關聯的其它領域,如歷史典故、故事傳說、倫理道德、天文地理等等,進一步擴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二、教學準備
1.收集家中帶春節象征的物品、畫、玩具、紀念品、飾物、照片,分頭查找有關春節的資料或向親友以及有關學者請教。2.準備做春節禮品、飾物、繪畫的材料、筆墨紙張等。3.表演用的鑼、鼓、釵,服裝、面具、道具。4.欣賞用音響、CD或音帶,小鈸、鼓、金屬類、木質類、散響類樂器,人手一件。教師熟悉《春節序曲》配打擊樂參與譜。
三、教學過程
討論《春節序曲》的地域風格特征:教師提問:1.《春節序曲》的音樂語言有何地域特征?2.該地區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音樂風格特征?3.你還知道哪些地區的音樂風格特征?教師參考答案:1.音樂素材取自陜北的嗩吶曲牌(主部)和陜北秧歌調(副部),具有北方音樂高亢、粗獷的風格特征。2.與北方的語言聲調、山川地貌、人民生活、文化歷史等有關。3.其它地方音樂風格舉例:江南水鄉――柔美旖旎;山區――高亢、嘹亮;草原――悠長、寬廣;黃土高原――蒼涼、粗獷等。這說明音樂風格的形成與地理、人文都有一定的關系。但不可絕對化,各地豐富多彩的音樂與地理的關系是復雜的,不存在簡單的對應關系。
我們過去的音樂課大多集中在技能、技巧的訓練上,對人文背景關注較少。這節課把春節作為切入口,展示的是民俗文化、音樂、舞蹈、視覺藝術多方面的綜合,并關聯一系列與春節有關的其它領域。
音樂是一種文化現象,是社會文化存在的特殊表現形式,它集中體現了文化主體歷史性的情緒情感積淀及在特定存在狀態中的情緒情感反應。音樂教育是進行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主渠道,正是受此啟發,本著對本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李老師從鼓文化的角度出發,經過精心構思與設計,終于成功地將中國古典名曲《十面埋伏》搬進了奧爾夫教學的課堂:
《十面埋伏》課堂筆記 :1.探索:李老師讓我們一人拿一個紙箱然后按紙箱大小分組圍成半圓形坐好。接下來李老師拿一個大紙箱站在中間,她首先讓我們每個人用不同的方法讓紙箱發出聲音,同學們在很好的創造性氛圍中,在老師不斷的鼓勵下,同學們互相啟發,出現了許多新花樣,有的去拍,有的用手摩擦、有的手指甲去撓,果然同樣的紙箱卻發出不同的音色,到最后李老師用我們想象不到的方法,其實也是用最簡單的動作在紙箱上做起了示范。2.引導:李老師告訴我們幾個固定的節奏型,用不同體積的紙盒的不同部位去敲擊,我們都迫不及待的嘗試起來,在老師風趣的指揮下,我們開始了節奏訓練,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沒有說一個字,我們只是聚精會神地看著老師的手勢作著不同的音響處理――快、慢、漸強、漸弱、休止。突然發現原來這些生活中的廢棄品可以奏出這么好聽的聲音,根本不亞于那些昂貴的專業打擊樂器。3.主題:李老師將本課的題目《十面埋伏》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回憶一下歷史知識,很快同學們將這樂曲的歷史背景及表現內容補充完整,我腦子里對那些早已模糊的記憶重新變的清晰了。接著老師放《十面埋伏》的音樂,讓我們去聽一聽剛才練習的節奏分別出現在哪個樂段里。我們都靜靜的聽著,唯恐落掉一個音符。該分析樂曲結構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始終沒有說這首曲子應該是這樣或那樣的,而是和同學們共同討論,接著老師將樂曲的結構寫出來: 列營――出征――十面埋伏――小戰大戰――楚歌――得勝回營。4.創編:李老師把我們分成兩組用紙箱將《十面埋伏》表現出來,有了前面老師的鋪墊,我們很快就用紙箱的不同音效將故事按樂段編好了,輪到小組表演了,我們發現第一組的同學比我們編的更成功。通過這個課例,我們在節奏、協調、合作、表現能力、探索都 得到了訓練。奧爾夫的目的就是融音樂、動作、舞蹈、語言為一體的“原本的”音樂,找回屬于自身最可貴的本能。
李妲娜老師這樣用鼓聲來演繹《十面埋伏》,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各方面都顯得十分新穎,大大激發了學生主動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及創作音樂的興趣與欲望,也充分體現并發揚了團隊的協調合作精神。李老師說:“這節課我構思了十年。”
參考文獻:
[1]李妲娜老師奧爾夫教案集(2004年)
[2]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2006級音樂教育班徐坤期末論文《淺談奧爾夫教學法在音樂欣賞教學的應用課例十面埋伏》
一、奧爾夫教學法最突出的特點
(一)創造性是靈魂。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創造性思維是從小發展起來的,奧爾夫教學法正是抓住了這大好時機使一個人從小養成創新的思維習慣,并使創造性能力逐漸得到發展,這對人的一生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原本性——是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這個體系的突出特點。原本性音樂學習注重人對音樂的最基本的感受,通過人們的自身參與,自發地自然地獲得。人人都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學習和掌握原本性音樂。
(二)實踐活動貫穿教學始終。奧爾夫教學法認為每節課不用太多的講述,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去做,接下來就是實踐排練與即興創作,讓學生感到每一節課都在“玩”,在置身于“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多年來,音樂教育一直在研究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里有了明確的答案,那就是參與實踐活動,把教師怎樣講變成讓學生怎樣做。讓整節課都在實踐中進行,注重孩子在課堂中的感受。
(三)綜合性與音樂文化是奧爾夫教學的又一教學特色。課例的內容和形式是十分豐富的,集演唱、演奏、舞蹈、朗誦、表演于一體,所有的內容又緊緊與音樂文化相聯系,處處體現著人文精神,全面提高我們的音樂修養。奧爾夫認為,在每一節課例后要引導大家去做總結,要求每人都要發表個人的看法。這時大家將把自己的切身體驗提高到的科學理論上認識,并很自信的、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不但提高了個人歸納總結的能力,還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二、奧爾夫教學法給我的啟示
奧爾夫先生非常重視挖掘和培養每一個孩子的創造力。奧爾夫說過:“讓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他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創造力。老師從來不譏笑孩子們的創作,而是保護他們的勇氣,鼓勵他們再創作,在奧爾夫的世界里沒有錯的,只鼓勵孩子勇敢嘗試。這樣才能學得主動,發揮想象力和獨創性。
奧爾夫一直強調,進行兒童音樂教育,應當從“元素性的”音樂教育著手。在奧爾夫之前的音樂理論家、教育家,已采用過“元素性”這個名詞。奧爾夫重新采用,并賦予了新的含義。他說“元素性的音樂決不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一起的;他是一種人們必需自己參與的音樂。所以應當強調指出:在小學里安排元素性的音樂,不是一項外加物,而是一項基本的、奠基性的項目?;蛟S我們可以這樣來概括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基本思想原則:1.以自然的本性為出發點;2.發揮即興性、幻想性和創造性;3.必須自己動手(腳)去唱、奏、演、跳;4.也要求學生自己設計音樂(包括伴奏、合奏的安排和創作);5.以節奏為基礎;6.重視體感(結合動作);7.強調興趣。在教學中具體地貫徹這些原則,即:應用怎樣的方式方法和怎樣的教材、步驟進行,那還有待于大量的科學實驗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以及從這個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經過實踐考驗的教材。在這些方面,奧爾夫和他的合作者凱特曼,以及奧爾夫學說的教師們和各國出色的奧爾夫音樂教師們,均已取得了卓著的成果,值得我們廣泛、深人地學習、參考和應用。
三、適當拓寬、兼顧加深
講評試卷時,如僅僅就題論題,平鋪直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適當拓寬加深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才能使學有余力的尖子生“吃得飽”??荚嚧蠖际菍δ骋浑A段所學內容的檢查和考核,老師在講評時不應只局限于已學內容,否則有“燙剩飯”之嫌。當然,拓寬加深不能面面具到,應根據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和答題情況進行拓寬和加深。
四、方法靈活、激發興趣
由于試題形式多樣,講解方法也應因題型不同而靈活多變。這可以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講評變得趣味橫生,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平時運用的講解法、對話法、討論法、問答法、板演法等等,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五、善于總結、不斷提高
一套試題評講結束后,學生往往都把試卷放到一邊再也不管了,有的甚干脆扔掉了。其實工作并沒有結束。老師應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通過這次考試,我有何得失,通過講評,我又有何啟發,講評完之后應讓學生回過頭來把整張試卷瀏覽一遍,有些問題和知識點也需要反思。如能把錯題、好題集中起來,作個記錄,做成錯題集,不斷積累,這將對避免重復犯錯,提高考試成績將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