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村民扶貧年度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及要求,以脫貧攻堅為首,圍繞鄉村振興目標,積極開展各項工作,本人基本完成了年初工作計劃任務。現作以下小結:
1、如期完成上級交辦的脫貧攻堅任務,確保各項扶貧政策落實到位。
2、同村委干部始終按中央要求,做好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保證了村民的正常生活生產工作。
3、暑假期間,積極宣傳兒童溺水防范知識,保障適齡兒童安全,并主動同附近中小學聯系溝通,確保所有學生在秋季學期按時回校上課。
4、要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本人一同與村委班子及村民在指定的時間內,控質按量完成了相關的工作任務。
5、以鄉村風貌改造升級為契機,收鎮政府拔付的60萬資金全部落實工程,并同村干部向后盾單位及相關部門爭取了近5萬多元資金用于村級建設。
6、積極參加組織部按排的井岡山革命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個人思想認識。
鄉村振興工作剛開始,村委今后的工作任務更加艱巨,本人將會在現有的成績基礎上,在來年不驕不燥,工作理上一層樓。
木山村委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駐村幫扶和群眾工作要求,按“一統領、四結合、五促進”工作思路,創新發展思路、發展民生經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融洽干群關系、優化班子隊伍,凝民心、聚民力,為村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基本情況
槐柳村位于萬寶鎮南端,與雙峰縣洪山鎮、漣源市金石鎮接壤,隸屬于萬寶鎮茶園片,是由原來的槐柳和梨子兩村合并而成,全村下設19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業人口1501人,黨員56名,水田708畝,旱土298畝,林地1600多畝,油茶林基地305畝,該村無企業、無產業、無其他經濟收入來源。全村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扶貧對象121戶,330人,截止2016年底已有35戶85人實現脫貧。
三、全年幫扶計劃
(一)服務群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1.按照每月26日至28日集中工作日必進,每月不少于10天的要求入村開展幫扶工作。
2.向群眾印發有幫扶隊員和群眾工作隊員聯絡信息的《便民聯系卡》,加強聯系溝通。
3.在群眾工作集中日接待群眾來訪來訴,為群眾提供調解、維權、咨詢等服務,現場協調解決具體問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4.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面實現“一對一”結對幫扶到位,確保按時實現脫貧。
(二)協助做好村支“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確保嚴格實現組織意圖
1.宣傳引導,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選舉氛圍。組織村干部、黨員群眾學習《》、《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積極宣傳村支“兩委”換屆選舉重要意義、工作步驟、紀律要求,引導黨員、群眾有序參加選舉,正確行使民力,自覺抵制拉票賄選等違紀違法行為。
2.談心談話,解除后顧之憂。結合走訪入戶,了解黨員群眾思想動態,釋疑解惑,化解黨員群眾心中“疙瘩”,調動黨員群眾參與熱情,確保選出好干部,換出好班子,建成好支部,為槐柳村經濟社會發展積蓄能量。
(三)切實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1.抓好飲水工程建設,解決群眾生活和生產用水問題。
2.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油茶林基地的后續管理。
3.抓好山塘整修工程建設。爭取相關部門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整修3口山塘。
4.抓好耕地復原整改工程建設,對占地40畝的廢棄磚廠整改復耕。
5.抓好公路硬化工程建設,加大道路建設上的幫扶力度,硬化人行道入戶公路2000米,解決村村民出行難的問題。
6.大力推廣農業科技,以市場為導向,引導村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效優質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產業脫貧。
(四)抓好黨建,推動其他各項工作開展
1.指導村黨支部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指導駐點村切實抓好三個“一票否決”工作。
3.指導駐點村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推動村務公開,堅守廉潔底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駐村幫扶和群眾工作的組織領導,組建以黨委書記、局長為隊長,黨委成員、副局長為副隊長,人事股副股長為常駐隊員的工作隊,確保推進駐村幫扶和群眾工作有序開展。
村位于縣西南部。地勢北高南低,中部石山聳立,四周山崗連綿。村部駐寨腳下,距縣城12公里,距圩4公里。燕屏公路從東至西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共有10個村民小組,396戶,1575人。耕地總面積1379畝,其中水地1174畝,旱地205畝,屬紅壤,砂質土,肥力中等。林地面積7600畝。 被評為國定扶貧村和省扶貧村。
二、致貧原因分析
一是貧困戶經濟來源單一,發展后勁不足,主要經濟來源為務工、務農,而務工缺乏技術,務農缺乏資金和技術,種田主要靠天吃飯,發展后勁嚴重不足。
二是基礎設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組道路沒有完成硬化。農田水利設施逐年老化,人畜飲水困難率居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積逐年降低,村教育、衛生醫療設施落后。
三是人均耕地面積少,且近年來因修國道又被征收了部分良田,耕地分散,面積小,經濟發展后勁不足,農民脫貧致富難。
三、幫扶計劃
一是做大做強大棚蔬菜、煙葉柑蔗等種植業。加大對村民技能培訓和資金扶持,規范村民種植流程,成立經濟合作社以對抗市場風險,幫助村民做好土地流轉。結合鄉村旅游打造秀美鄉村。
二是做好果樹連片開發。幫助有意愿有技術有能力的村民做好山地流轉,聯系果業局進行技術和政策扶持。
三是開展免費農技培訓。開展農技培訓、工匠培訓等農民免費技能培訓2場。
四是企業招工信息。及時收集企業招工、項目建設用工及公益崗位等就業信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五是聯系幫助創業貸款。幫助創業者聯系辦理信用貸款。
六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對因洪水沖毀的道路和橋梁進行修復。加大家農田灌溉設施建設。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機構。成立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隊,縣環保局局長第一責任人,對幫扶工作負總責,將結對幫扶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季度局長辦公會研究結對幫扶工作1次以上。駐村工作隊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做好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確保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不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