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年度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年度報告制度的創意和設立
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次提出“在全國檢察機關建立職務犯罪發生情況、發展趨勢和預防對策綜合報告制度”。半年之后,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在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前,向浙江省委報送了《2009至2010年度我省職務犯罪發生情況、發展趨勢和預防對策綜合報告》,這是全國第一份省級檢察院年度報告。2011年12月,高檢院出臺了《關于實行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年度報告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實行年度報告制度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年度報告的內容和形式、撰寫與呈送、落實與運用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至此宣告全國檢察機關年度報告制度的確立和年度報告工作的廣泛開展、全面推行。
2010年2月,北京市人民檢察院下發《北京市檢察機關2010年業務工作要點》,首次提出“制定職務犯罪預防報告,分析犯罪規律和特點,積極向黨委、政府等提出預防對策建議”,其中提出“制作職務犯罪白皮書”。當年,北京市院開展了“職務犯罪趨勢預測調研”,通過對北京檢察機關2000年-2009年查辦的職務犯罪案件、近年來北京市紀委和全市檢察機關受理的舉報線索以及對“北京市反腐倡廉工作”開展民意調查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歸納職務犯罪發生的行業、領域、類型、人群等特點,分析影響其發生發展的經濟、政治、文化、政策、人文等因素和社會背景,總結其發生發展規律,對北京地區職務犯罪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在此基礎上,北京市院于2010年底制作了《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報告》。2011年、2012年,北京市院均及時向北京市委提交了當年度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報告,并先后得到了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和現任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的批示重視。
二、年度報告制度的目的和要求
按照高檢院《意見》要求,實行年度報告制度的指導思想是“立足檢察職能,結合執法辦案,客觀分析職務犯罪發生發展變化趨勢,深入剖析引發職務犯罪的成因,提出具體有效的防治對策建議,及時報送黨委、人大、政府和紀委、政法委及有關部門,推動形成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合力,為促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做出積極貢獻。”簡而言之,建立年度報告制度、提交年度報告的目的是“反映情況、影響決策、爭取支持”。“反映情況”,就是要客觀、準確地反映本地區、現階段職務犯罪的發案情況、特點規律、原因和發展變化趨勢,以及職務犯罪舉報情況、民眾對職務犯罪感知情況、社會輿情動態等,以有利于黨政領導整體把握本地區現階段職務犯罪發展的態勢。“影響決策”,就是要深入研究職務犯罪多發易發的體制原因、機制漏洞以及政策、法律、制度和社會管理層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尋求解決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的辦法,提出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的體制機制改革、政策調整、制度健全、法律完善和社會管理創新等具有全局意義的防治對策,有利于黨政領導以決策方式將檢察機關提出的懲防對策建議轉化為具體的防控措施,推動形成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合力。“爭取支持”,就是要通過對一段時期檢察機關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情況的梳理分析,全面審視檢察機關取得的成效和經驗,以及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不足,有利于黨政領導更多地理解、重視和支持檢察機關的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更好地實現檢察機關職能作用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在實際開展年度報告工作中,應注重把握三個結合。
一是偵查和預防相結合。與檢察機關每年提交各級人大審議的工作報告不同,年度報告是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專題報告,要體現專門性,與檢察機關作為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的專門機構的法律定位相一致。因此,實踐中要通過偵查和預防部門“偵防一體”的有效運作,實現檢察機關辦案資源和預防資源有機整合,并通過年度報告的成果來增強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的整體效能和綜合效應。
二是總結和預測相結合。與年度工作總結、預防調查報告等不同,年度報告是對職務犯罪發展態勢做出判斷、為領導部署反腐敗工作提供參考的報告,要體現前瞻性,與預防工作的本質相一致。
三是宏觀和微觀相結合。與推動解決工作困難的請示報告不同,年度報告更關注職務犯罪易發多發的制度和機制原因提出建章立制的預防對策,并且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及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來提出反腐敗建議,要體現全局性,與檢察機關促進反腐倡廉體系建設、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的目標相一致。
三、年度報告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年度報告制度,作為一項開拓性的制度,是指從資料積累、調研分析、制作報告、提交報告到成果轉化的完整落實過程。落實年度報告制度的重點在于制作和提交年度報告,難點在于推動成果轉化和應用。
制作年度報告,是指將資料積累和調研分析過程凝結為具體的報告文本。年度報告的制作質量,直接決定著報告本身的轉化前景和年度報告制度的目的實現。制作年度報告實踐中,預防部門作為年度報告工作的牽頭部門,首先應廣泛收集信息、資料,包括年度職務犯罪總體情況、重點行業和領域職務犯罪發案情況、典型案例、群眾舉報、專項工作情況、反腐敗社情民意情況、相關研究報告等,為撰寫年度報告積累豐富的素材,避免臨時閉門造車。其次,預防部門應在檢察長、主管檢察長的直接領導和具體指導下,主動依托預防工作領導小組的平臺,運用偵防一體化工作機制,積極協調反貪、反瀆、辦公室、研究室、案管處等相關部門,共同成立工作小組,集思廣益,對本轄區、現階段內的職務犯罪案件以及相關情況進行深刻地剖析和研究,避免單打獨斗。再者,由于年度報告的本質是“預防調查報告”,因此應力求資料翔實、分析透徹、言之成理、論之有據,行文中層次清楚、語言簡明,必要時可用圖表形式對相關數據予以形象展示,也可對一些專業術語或特別情況以腳注予以說明。具體內容安排上,在總結工作部分要“精”,突出亮點;在分析問題部分要“準”,突出特點;在提出建議部分要“實”,突出重點。并且,由于年度報告是面向地區黨政領導部門報送,因此報告的總體字數一般應控制在6000字以內。年度報告的報送時間,一般應選擇為次年召開“兩會”前和次年紀委會議前。
推動成果轉化應用,是指通過正式向轄區黨委、人大、政府、政法委和紀委等單位報送年度報告,促使相關反腐敗建議轉化為領導決策和制度、機制改革,更好地為領導決策和區域發展服務。年度報告的最終價值體現為,領導批示精神的貫徹落實和報告所提對策建議的轉化應用,如果僅以獲得領導批示為目的,則背離了年度報告制度的初衷。實踐中,檢察機關對于有關領導針對年度報告的批示、指示、建議和意見,應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聯系,認真予以落實,并及時反饋落實情況。必要時,應與相關單位共同開展專題調研,制定落實方案,并做好跟蹤督導,通過年度報告的轉化應用體現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剛性和嚴肅性。同時,工作中,檢察機關可以依托地區黨委領導下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機制,或借助與紀委、國資委、教委等部門建立的預防職務犯罪網絡,將年度報告所提建議落到實處,切實發揮年度報告制度的積極作用。
四、年度報告制度的落實和保障
年度報告制度的落實,一方面需要各級檢察院切實提高對年度報告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將年度報告作為檢察機關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優化法律監督內容、強化偵查辦案效果、提升預防工作社會影響力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另一方面,需要高檢院和各省級檢察院加強對年度報告工作的指導和規范。2012年初,北京市院在貫徹執行《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北京地區實際,印發了《關于規范懲治和預防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和《懲治與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報告(樣本)》,對全市檢察機關年度報告工作進行規范引導和具體指導。
根據2015年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安排,我局信息公開工作在深度、廣度和推進力度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和規范、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拓展政府信息公開形式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制度執行。按照已制定的《__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政務信息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制度(試行)》《__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公開考核辦法(試行)》《__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公開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__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試行)》《__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制度(試行)》《__市__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澄清制度(試行)》和《__市__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協調制度(試行)》等多項工作制度和標準規范安排我局信息工作,明確了我局信息主動公開工作的職責、程序、公開方式和時限要求等;明確了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的受理、審查、答復各個環節的流程、時限等具體要求;界定了公開和不能公開的信息,確定了審查程序、責任、追究辦法等,既保障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的權利,也保證了我局信息公開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開展。
(二)執行工作。認真做好了2015年度我局信息的清理、更新、編制和公開工作,對信息公開工作的安全性、時效性、規范性提出了要求,進一步規范我局信息公開工作。
(三)工作機制。建立我局信息公開辦公室和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公開咨詢工作機構,為廣大市民對信息公開工作提供咨詢服務;進一步推進了我局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內容建設、完善文件報備、查閱點標識、信息更新等基礎工作。
我區至2015年底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00條左右,全文電子化率達100%。在主動公開信息工作中,為方便公眾了解信息,我局在主動公開信息渠道建設方面主要開展了通過網站進行宣傳、設立資料索取點等工作。
2015年,我局沒有接到依申請公開信息的申請,未接到任何信息公開的咨詢,未發生針對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件。我局信息公開工作沒有收取任何費用。
我受市政府的委托,現在向市人大常委會作財政決算(草案)的報告,請予以審議。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和支持下,圓滿地完成了財政工作任務,較好地保證了工資等各項重點支出的需求,有效地促進了市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在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財政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預算33,000萬元,加上上級財政補助收入54,188萬元,加上年結余11,196萬元,全年可用財力98,384萬元(不含專項),財政支出相應安排98,384萬元。
一、財政收支決算情況
(一)財政收入完成情況
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80,688萬元,為年初預算67,900萬元的118.8%,超收12,788萬元,同比增長32.1%,增收19,622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0,588萬元,同比增長35.3%,增收10,588萬元;基金收入完成18,986萬元。
財政三部門完成情況:國稅局收入20,603萬元,同比增長10.5%,增收1,961萬元。地稅局收入26,001萬元,同比增長8.6%,增收2,067萬元。財政局收入34,084萬元。
主要收入項目完成情況:增值稅完成18,444萬元,同比增長11%,增收1,808萬元;消費稅完成583萬元,同比增長13.4%,增收69萬元;營業稅完成12,224萬元,同比增長19.1%,增收1,961萬元;企業所得稅完成7,028萬元,比同期減收732萬元;個人所得稅完成4,135萬元,比同期增收11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1,745萬元,同比增長5.5%,增收91萬元;其他各項工商稅收完成4,600萬元,同比增長81%,增收2,057萬元。行政性收費完成3,057萬元,同比增長132%,增收1740萬元;罰沒收入完成3,720萬元,同比增長19%,增收588萬元;專項收入947萬元,同比增長3%,增收27萬元;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完成5,219萬元,比同期增收4,960萬元;基金完成18,986萬元,同比增長74%,增收8,042萬元。
(二)財政一般預算支出決算情況一般預算支出完成215,620萬元,同比增長40.8%,增支62,442萬元。
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8,524萬元,同比增長14.9%,增支2400萬元;國防支出115萬元,同比增長12.7%,增支13萬元;公共安全支出11,896萬元,同比增長113%,增支6311萬元;教育支出34,130萬元,同比增長9%,增支2,816萬元;科學技術支出1,342萬元,同比增長29.3%,增支304萬元;文體體育與傳媒支出2,114萬元,同比增長58.6%,增支781萬元;醫療衛生支出12,352萬元,比同期減支5,498萬元,主要是專項資金減支;環境保護支出5,437萬元,比同期減支318萬元,主要是專項資金減支;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730萬元,同比增長9%,增支1,384萬元,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4,951萬元,比同期增支12,006萬元;農林水支出52,961萬元,同比增長97.5%,增支26,139萬元;交通運輸支出7,183萬元,同比下降17.7%,減支1549萬元;其他支出完成27,885萬元,同比增長172%,增支17,653萬元;基金支出14,063萬元。
(三)財政收支平衡情況:
從收支完成情況看,預算執行情況是好的,經過哈市財政局審核通過的財政決算收支平衡結果是:
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0,588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70,766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1,196萬元,調入資金111萬元,總收入222,661萬元,一般預算支出215,620萬元,上解支出1,966萬元,年終滾存結余5,075萬元,結轉下年支出4,079萬元,凈結余996萬元。
(四)財政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基金收入18,986萬元,比上年增長73.5%,增收8,042萬元。
基金支出14,064萬元,比上年增長68.7%,增支5,726萬元。
經過哈市財政局審核通過的財政基金預算平衡結果是:
基金收入18,98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332萬元,上年結余收入21,503萬元,基金總收入43,821萬元,基金支出14,063萬元,調出資金111萬元,年終結余29,647萬元。
二、預算外收支平衡情況
預算外收入2,017萬元,比同期減收1,034萬元。
預算外支出2,563萬元,比同期減支329萬元。經過哈市財政局審核通過的預算外收支平衡結果是:
預算外收入2,017萬元,預算外支出2,563萬元,上年滾存結余2,610萬元,年終結余2,064萬元。
三、財政預算執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及工作成效
一、注重推進科學發展,財政收入創歷史新高。全口徑財政收入80,688完成萬元,為年初預算的119%,同比增長32.1%,增收19,622萬元,突破8億元大關;其中上劃收入完成21,114萬元,為年初預算的89%,同比增長5%,增收992萬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0,588萬元,為年初預算的123%,同比增長35.3%,增收10,588萬元;基金收入完成18,986萬元,比同期增收8,042萬元。
二、注重支持工業發展,財源建設增加新投入。財政部門緊緊圍繞保增長要求,堅持以工業、園區、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積極多方籌措落實資金,全力為我市經濟趕超發展提供財力保障,支持夯實拓寬財源稅源基礎。一是投入2,200萬元繼續支持牛家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進一步發揮牛家工業園區的招商引資載體功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加大了對企業的扶持力度,撥付企業技術改造資金3,200萬元,保障了重點稅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兌付發放“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資金2,550萬元,擴大了農村消費需求,拉動了經濟增長。四是撥付上年專項7,900萬元,當年專項104,000萬元,直接推動了一些大項目的發展進程,同時也促進了相關建設事業的發展。
三、注重打造公共財政,保障民生加大新力度。緊緊圍繞保民生要求,財政部門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推進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在加大財源建設投入力度的同時,積極調整優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支出需求,財力進一步向重點民生工程傾斜,著力改善民生,確保法定增長,促進社會和諧。一是全市財政用于教育、農林水、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環境保護等涉及民生支出121,609萬元,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56%,比上年增加25,023萬元,增量歷年最高。其中通過“一卡通”直接下達撥付各項強農惠農補貼23,700萬元。基本養老保險投入35,769萬元;再就業資金投入2,512萬元;城市低保投入4,259萬元;農村低保投入1,661萬元;醫療保險投入3,137萬元;新農村合作醫療投入5,229萬元,參合率達到98%。落實了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有關政策,撥付了農村義務教育專項資金3,850萬元,使廣大群眾共享了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二是加大城鄉公益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總投資8,500萬元,使城鄉面貌和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歷史性改觀。主要支持了市區內主干道路擴建改造,城區供水工程和給排水管網改造,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垃圾處理廠建設及集中供熱后續改造工程項目建設等,使這些工程如期得以完成。城區環境靚化予以整治,更新城市燈飾,采購了一批新式環衛專用設備工具,加大清冰雪的工作力度等。這些項目的建成和實施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五常城市環境和方便了群眾日常生活。撥付農村一事一議、新農村建設、標準化大棚等資金4,800萬元;撥付棚戶區、泥草房改造資金3,200萬元,提高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改善了城鄉居民的居住條件。三是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推進勤儉節約。我們財政部門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厲行節約的各項要求,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確保實現了公用行政經費壓縮控制目標。
四、注重密切聯系渠道,爭項目爭資金取得新突破。年初以來,在市委市政府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及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支持下,財政部門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擴大內需、保增長積極財政政策的有利機遇,積極與上級財政部門聯系匯報,全力爭取上級項目建設及轉移支付資金的支持,全年上級撥付專項等補助資金170,766萬元,比上年增加43,527萬元,一方面減少了我市財政面臨的收支緊張的壓力,另一方面實現了保穩定,更好地創造了社會和諧。
五、注重深化財政改革,管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財政部門繼續推進財政管理向精細化、科學化轉變,財政管理效能進一步提升。一是在加強財源稅源調查和收入征管方面,積極聯合國稅、地稅加強各項財源稅源調查摸底;推進完善房產稅和建筑安裝稅一體化征管,杜絕了相關收入的流失,對房屋租賃稅,由稅務部門委托鄉鎮代收,各鄉鎮深入各家各戶、登記摸底,防止了收入流失,確保了應收盡收。二是在規范財政收支運行方面,部門綜合預算管理已經推行,政府調控能力得到提高。公務卡改革試點工作正在進行,公安局、國土資源局、財政局三個部門已正式啟用公務卡,明年將擴大公務卡使用范圍。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轉軌,實行零余額賬戶管理。三是在嚴格資金使用監管方面,進一步加強日常財務監督,查出問題及時處理處罰,并積極督促有關單位加強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