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普外科護士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4年4月在我院普外一病區實習的護士146名,按入科時間分組,2013年9月—12月的77名護生為對照組,男2名,女75名;年齡18歲~23歲,平均年齡(19.62±3.54)歲;其中大專生50名,中專生27名。2014年1—4月入科的69名護生為觀察組,男1名,女68名;年齡17歲~23歲,平均年齡(18.87±3.35)歲;大專生46名,中專生23名。2組學生在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普外一病區共有專科以上學歷、護師以上職稱并具有5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歷的護理帶教老師16名。
1.2帶教方法
1.2.1目標教學法
觀察組實習生實施目標教學的帶教方法,即將教學分為制訂目標、實施目標和達到目標三個階段,帶教老師根據普外科的專業特點以及護理大綱要求,以教學單元為單位制訂實習期間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目標;在教學前了解學生已有知識,教師采用適當的方法和講解深度進行教學,然后檢查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在帶教過程中不斷對目標進行總結和改進,如未達到目標,可在學習反饋中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直到完全達到教學目標為止。使學生在實習期間了解病區內常見疾病的特點、臨床癥狀和一般護理,學習各種護理文書的書寫方法,基本掌握普外科多發病和常見病的護理方法以及危重患者的搶救程序,醫囑處理以及常用藥物的用法和用量也是必知內容。此外,適當安排學生協助責任護士管理床位,應用護理程序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掌握一定的護患溝通技巧。護生出科前按照既定目標對學生進行考核。
1.2.2常規教學法
對照組實習生采用原有的常規專人帶教方法,護士長在護生入科后統一安排進行分組跟班教學,由所分配班次的具有帶教資格的當班護士帶教,并按照實習生教學大綱的要求制訂教學實施計劃。各班老師按常規帶教方法進行實習帶教,使學生熟悉醫院的規章制度、常見疾病護理常規,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順利完成當班工作任務為主展開實習,主要是將所學的基礎知識和臨床實踐盡快結合。
1.3考核指標
在實習生出科前由負責護理帶教的老師對學生的實習效果進行考核,同時評價護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實習效果考核分為操作考試及理論考試,滿分均為100分,內容有基本理論及基礎護理操作、護理文件書寫、專科護理和溝通能力等。實習護士對臨床帶教工作滿意度采用自制的調查表進行評價,其由10個條目組成,包括對帶教老師的教授能力和態度評價、是否達到預期的實習目標、護生是否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等方面,得分越高表示實習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u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69名實習護生理論知識考試成績為(88.653±5.304)分,護理操作考試成績為(93.247±6.893)分;對照組77名實習護生理論知識考試成績為(83.784±4.179)分,護理操作考試成績(87.025±6.176)分,觀察組各項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差異(P<0.01)。觀察組實習護士對臨床帶教工作滿意度調查的平均得分為(85.540±12.326)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739±13.124)分,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
關鍵詞:普外科;臨床問題
普外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主要分為血管外科、肝膽外科和胃腸外科,常見疾病類型為血管、胃腸、肝臟、胰腺、膽道、甲狀腺以及部分外傷。收治的病人病情不一,發病機制復雜,且部分病人情況危急、合并癥多,多接受外科手術,在臨床治療期間難免出現問題。
1 臨床護理問題
術前病人常存在不安、緊張、排斥、懼怕甚至絕望等心理,該問題多因病人對手術排斥、對所患疾病認識不足等。同時部分護士對心理護理不夠重視,常忽略病人的心理需求,甚至有護士對部分疾病病理知識掌握不足,不能很好地為其答疑解惑,緩解不良情緒,甚至可能因護理人員生疏回答導致病人盲目地猜測病情,對醫護人員不信任等,從而病人的依從性和配合度受到影響。另外,環境對病人也有影響,溫度和濕度不適當會降低病人的體征平穩度。
以CPN即臨床護理路徑為主要依據,使病人自入院到出院全程接受由專業醫護人員對特定的診斷與手術制定相應有序、合理的護理計劃,能有效護理質量,縮短病人住院時間,提高病人滿意程度。(1)術前準備:醫護工作者在手術前應主動與病人進行溝通交流,使其了解自身病情與手術的可行性,緩解其心理壓力,提高其對治療的信任度;對病人說明注意事項,耐心解答其疑問,最大限度地消除病人對自身病情的疑慮,增強其自信心,激發其生存意識,提高病人手術配合度;術前對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舒適護理。(2)術中工作:手術室內溫度25度,濕度65% 為宜,保證環境的舒適性。手術時,護士積極配合術者,動作盡量輕柔,麻醉時設法轉移病人的注意力,言語藝術,注意穩定的情緒。同時嚴密觀察手術操作與病人癥狀,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提醒并處理。
2 手術操作問題
普外科常見手術問題有手術方法或切口方式選擇錯誤,手術適應癥選擇不當等;主治醫生常因個人疏忽或經驗不足等造成此類錯誤,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影響療效。臨床診斷是治療的導向,探查或診斷失誤也將影響臨床療效,甚至引發不良后果。另外,在術中操作失誤或操作時間過長都能導致術中大出血、術后感染等不良并發癥。因此,主治醫生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與熟練的手術技巧,在手術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規范步驟、合理用藥、仔細檢查。
傳統手術創傷性較大,微創手術越發為患者所接受。腹腔鏡在普外科的應用日益廣泛,如腹腔鏡下腸粘連松解術,可部分替代開腹手術治療腸梗阻、慢性疼痛,操作簡便,創傷小,且術后再粘連可能性小,效果理想。可根據醫院條件以及病人具體病情合理選擇手術方式。
3 術后感染問題
3.1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普外科臨床中常見感染,原因主要包括手術種類、切口類型、住院時間以及抗生素使用情況。切口越大,手術時間越長,對人體的創傷性越大,細菌與傷口接觸的機會越多,且術后病人身體虛弱,體抗力下降,從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住院時間越長感染的幾率也越大。預防切口感染應注意以下幾點:(1)嚴格無菌操作,包括術前消菌準備、術中無菌操作、術后消毒換藥等。根據醫院本身條件,制定無菌操作流程與計劃,定期進行規范操作;(2)加強特殊病人的切口護理。如對于呼吸系統感染病人,在手術前應給予合理的內科治療,引流痰液以控制感染;術后應進行防肺不張的相關護理如咳嗽、深呼吸等。(3)合理選用抗生素。在普外科手術過程中,抗生素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有效預防內源性感染。而內源性感染是切口感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所以圍手術期合理應用抗生素對降低切口感染率作用明顯,但術前或術后長期使用抗生素都不是有效的抗感染措施。應根據病人切口位置與切口類型選擇最合適的窄譜抗生素,切忌亂用濫用,并注意觀察病人生命體征。
3.2 切口脂肪化 切口脂肪化也是普外手術后常見問題。主要癥狀:(1) 術后一周左右切
口皮下組織游離,許多淡黃色液體滲出,可觀察到漂浮的脂肪滴;(2)切口周圍組織無紅腫、無化膿;(3)游出液涂片鏡檢發現許多脂肪粒、小量炎細胞;(4)行二次細菌培養,無細菌生長現象。
4 多種臨床應用
4.1 導尿管的應用 在普外科臨床中,多用雙腔氣囊導尿管給病人留置導尿。它具有操作簡便、穩固性強的優點,不僅能避免患者術后尿管脫出,解決需長期臥床病人排尿難的問題,而且能防止急危重病人尿失禁刺激皮膚,引發感染。注意事項:操作前要保證無菌環境,導尿管要足夠,在置入時動作要輕緩,嚴格規范操作,避免刺激或損傷尿道。定期對留置尿管病人進行尿管護理(2次/天),及時更換引流袋(1次/天)。同時積極宣教,叮囑病人親屬護理事項,保持會潔凈,盡力減小細菌繁殖及污染的可能,減少尿管留置時間。若情況允許,囑咐病人多喝水,定時排尿,促其排尿功能盡快恢復。
4.2 頭孢他啶的應用 頭孢他啶是注射用第蔓代頭孢菌索類抗生索,有普遍高效、毒性低、耐酶性高等優點,在普外科臨床應用中日漸廣泛。它多用于敏感細菌引發的呼吸系統、泌尿系統、膽道系統以及敗血癥等嚴重感染性疾病,在普外科多用于術后,沒有明顯過敏或腎毒性不良反應。衛生部(衛辦醫發[2008]48 號)發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中,規定頭頸外科手術、手術、血管外科手術、腹外疝手術等的防感染藥劑只能是第一代頭孢菌素,經口咽部黏膜切口的大手術中,第一代頭孢菌素與甲硝唑聯用。
5 小結
普外科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法,在手術前后或術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臨床問題,如臨床護理、手術操作和術后切口感染等,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流程,執行規范化無菌操作,確保手術順利,盡量避免問題的出現,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馬永福. 普外科臨床常見問題淺析. 甘肅科技縱橫,2011,40( 6) : 172-173.
一、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是提高護理質量,確保安全醫療的根本保證。
1. 護理部重申了各級護理人員職責,明確了各類崗位責任制和護理工作制度,如責任護士.治療班護士等各盡其職,按其分工落實到人杜絕差錯事故發生.
2. 堅持了查對制度:
(1)要求醫囑班班查對,每周護士長參加總核對1-2次,并有記錄.
(2)早2班護士核對醫囑并在輸液卡上簽字
(2)護理操作時要求三查七對.
(3)堅持2人核對輸液卡,一年來未發生大的護理差錯.
3. 認真落實普外護理常規及外科護理常規,堅持填寫了各種信息數據登記本.一級護理巡視單等.
4. 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本班工作在本班完成不得交給下一班完成責任包干制.
5.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搞好院內感染及垃圾分類工作并做好定期細菌監測合格率100%.
二、加強護理人員醫德醫風建設
1.繼續落實護士行為規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實護士文明用語要求說普通話.
2.狠抓"三基"及專科技能的培訓及急救知識的培訓,定期檢查及考核,人人過關.過關率100%.
3.繼續開展健康教育,對住院病人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測評)滿意度調查結果均在95%以上,并對滿意度調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措施,評選出了最佳護士。建立出院病人隨訪登記本及健康教育宣傳單受到出院病人的好評.收到病人感謝信...封?
4. 對新分配的5名護士進行崗前職業道德教育、規章制度、護士行為規范教育及護理基礎知識、專科知識、護理技術操作的學習,進行認真的帶教和指導,所有的新進護士均能盡快的適應工作
5. 嚴格執行護理文書書寫制度.主班護士每周對護理文書進行抽查.護士長每天隨即檢查護理病歷.在環節質量上,注重護理病歷書寫的及時性與規范性。XXX 病歷書寫規范,內涵質量較高,在護理病歷評獎活動中獲3等獎
6.定期組織科室護士學習.安排護理查房...次.業務學習...次.通過不斷的對護士及時評估反饋,發現錯誤及時落實到人幫助護士不斷改進工作,并及時表揚好的行為來弘揚優良的工作風氣促進年輕護士對工作的積極性.
7.定期召開護士生活會對科室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發揚了普外科團結合作的精神.
三、重視提高護士整體素質,優化護理隊伍
1.對在職人員進行三基培訓,并組織理論考試。
2.每天晨間提問3名護士內容為基礎理論知識和風險遇案和5個核心制度等
3.積極響應管理年護理部的號召,積極參加護士崗位技能比賽并獲得好的成績.
4.12月初,護理部對全院護士分組進行了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在大外科交差檢查中合格率...
5.加強了危重病人的護理,堅持了床頭交接班制度和晨間護理。
6.堅持了護理業務查房:每月對危重病人進行護理業務查房,對護理診斷、護理措施進行了探討,以達到提高業務素質的目的。
7.提高護士應急能力和急救水平:5月12日護理部組織全院護士開展心肺復蘇操作競賽,提高了專科護理救治能力,我科室專門組織人員對呼吸機.心電監護儀、心電除顫機等進行學習.
7.全科有3名護士參加護理大本自學考試.
四、加強了院內感染管理
1.嚴格執行了院內管理領導小組制定的消毒隔離制度。
2.每月對病區治療室、換藥室的空氣培養.
3.科室堅持了每日對治療室、換藥室進行紫外線消毒,并記錄.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能及時毀形,浸泡,集中處理,并定期檢查督促,對各種消毒液濃度定期測試檢查.實行一人一針一管一止血帶.
5.由專人負責院感工作檢查落實情況合格率....
五、高質量、高水平的醫療技術是病人、家屬、社會評價醫院滿意度的一項重要指標。普外科始終把強化醫療質量管理、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打造技術品牌和專業特色作為工作的一個重點來抓。今年是醫院管理年,又逢衛生部等工作的專項檢查,我科室的護士在檢查期間加班加點,毫無怨言,吃苦耐勞,事事爭先,積極主動地加入到迎評工作中去。協助科室順利、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檢查工作,受到檢查組領導的廣泛好評。
六、積極做好教學及科研工作,提高帶教水平
1.對實習同學實施固定帶教老師一對一責任制帶教.進行多次的小講課.使同學們能盡快的掌握普外科基本理論知識及護理臨床實踐操作等工作.
2.出科前進行理論考核.聽取同學們教學的意見,不斷糾正教學形式.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3.鼓勵全科護士撰寫論文及護理科研,xx篇.
七、適應新形勢下人事制度改革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是生存的基礎,只有改革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我院自..月份以來實行人事制度改革,對護士長的崗位進行重新分配調整。我做為普外科新任命上崗的護士長能在自己的崗位上以全新的姿態投入到工作中去,感謝原護士長的協作和同事們對我工作的支持.從而保證了醫院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八、存在問題:
1.由于新老交替的緣故,今年未完成進修培訓,明年一定派人出去
2.由于護理人員較少,基礎護理不到位,如一級護理病人未能得到一級護士的服務,僅次于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