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學科復習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初三學生制定好寒假復習計劃:用好最佳記憶時段
用好最佳記憶時段
我們從一些中學了解到,有的初三生一到寒假就徹底放松,把學習完全忘到了腦后;有的則把學習安排得過于緊湊。北京匯文中學老師豐來迎認為,這些都是不科學的。她建議初三生做一個寒假計劃表,用小本記下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照計劃學習。
寒假里,初三生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沃建中提醒,初三生利用記憶效果最佳的時段復習會事半功倍。起床后半小時和睡前半小時是記憶效果最佳的時段,初三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在腦海中過一遍當天復習的知識點,效果會更好。各學科的復習穿行,也利于提高效率。
合理制訂復習計劃
中考看的是考試總分,考生各科成績均衡很重要。初三生可以利用這個寒假糾正自己的偏科習慣。沃建中認為,糾正偏科首先要解決心態問題。很多考生數學不好,主要是害怕數學,認為自己沒有數學天賦,學不好。其實只要努力,大部分學生的偏科現象都可以糾正過來。
根據期末考試結果,初三生要抽出時間認真總結教訓,找出自己的強弱項,并強化強項,彌補弱項。弱項提高分數的空間很大,考生要認真分析自己弱項的問題所在,找到彌補的辦法。除了在弱項上多花時間外,強項也不能放松。有的考生覺得自己平時數學不錯,就很少花時間在數學上,結果到了中考時,數學成績反而下降了。
別忘搜集作文素材
不少初三生對作文頭疼的最大原因是覺得沒東西可寫。對此,北京師范大學附中老師高超提醒,寒假時間相對充裕,初三生要學會觀察生活,積累作文素材。寒假中,初三生要有意識地思考一些問題,并注意積累,多看、多聽、多想、多練習,提高觀察、分析能力。
不少同學喜歡利用假期閱讀課外書。高超建議,初三生在閱讀時可將一些有意義的素材記錄在筆記本上,如一些名人名言、時事知識、歷史人物故事及成語典故等。這對寫好作文有幫助。
老師還提醒初三生,寒假生活要勞逸結合,可多和父母、老師或同學溝通交流,減輕壓力,保持良好心態。
初三學生制定好寒假復習計劃:語文聽寫6冊詞語
對于初三學生而言,如何過好寒假十分重要。下學期就要參加中考了,壓力大,寒假里需要調整好心態,以正確面對中考。
一、 目標:
通過復習教學,使學生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初步構建整個高中化學的知識網絡,基本養成學生正確審題、答題的良好習慣。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
二、 指導思想:
以考綱為依據,以教研室下達的教學計劃和方針為指導,充分合理利用剩余的時間,科學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保證一輪復習扎實、有效地順利進行,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三、 措施:
1、 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2、 加強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力量;
3、 注重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4、 加強考練及作業批改;
5、 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科成績;
6、 加強學法指導,減少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四、 復習進度表:
周次
日期
主要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16
12.15-12.18
碳族元素
硅、二氧化硅、無機非金屬材料
5
17
12.19-12.25
氮和磷
氨、氨鹽、硝酸
化學反應速率
化學平衡原理及應用
9
18
12.26-12.31
電離平衡、水的電離
溶液的pH值
鹽類的水解
酸堿中和滴定
原電池、電解原理及其應用
膠體性質及其應用
鎂和鋁
7
19
2006.
1.3-1.6
鐵和鐵的化合物
金屬的冶煉
烷烴
5
20
1.8-1.15
烯烴、炔烴
苯、芳香烴及石油的分餾
溴乙烷、鹵代烴
醇和酚
醛類、有機物分子式和結構式的確定
12
21
1.16-1.23
乙酸、羧酸、酯
糖類、油脂、蛋白質、合成材料
4
注:本表為初定稿,懇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高三化學備課組 徐文龍
關鍵詞:信息技術;復習方法;多元化
信息時代,計算機等相關電子工具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信息平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已成為重要的基礎課程,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也成為全面檢查和認定是否達到課程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抓好信息技術課程復習是保障學生通過水平測試的檢驗的不可或缺的必要關鍵環節。如何增加復習課課堂氛圍、提高學生接收信息技術知識的能力以及強化學生的信息素養,必須在改進復習方法、手段上下功夫,積極運用多樣化復習課的授課方式。
1.準確把握信息技術復習課的特點
《信息技術課程》和中學生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的總體目標是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索研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將直接影響學生實現這一目標。信息技術復習課的主要特點是比較枯燥,對學生來說缺泛“新鮮感”。主要體現在“三難”,例如:
(1)復習范圍廣、時間短,復習重點難把握
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各課課程安排比較緊,而信息技術課程相對比較少,在平時的教學中存在趕時間,趕進度,為其他課目“讓路”等現象,易造成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粗”而“疏”。為應對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往往依靠最后的復習課突擊“沖刺”,從而使教師在集中復習課中難以把握復習重點。
(2)學生知識掌握程度有差異,復習方向難把定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受家庭條件和學校教學資源的限制,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了解掌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差距,基礎好的學生缺泛“新鮮感”,易產生心理疲倦;基礎弱的學生對知識點“吃不透”,難以保證復習課堂效果。教師如何在復習課時短、學生知識點掌握程度參差不齊的情況下,既要確保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的“通過率”又要確保復習課堂紀律方向上難以把定。
(3)學生存在“應試”思想,復習效果難提高
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信息素養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根本目的,而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是全面檢查和認定是否達到課程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從教學實際來看,無論教師還是學生,或多或少的存在“應試”的想法,只求通得過,不求有創新,復習效果難以得到提高。
2.扎實做好信息技術復習課的準備
信息技術復習課是對學生已學知識的全面檢查,上好復習課是鞏固學生學習成果,幫助學生提高信息素養的重要方法,而復習課不能等同于上新課,既要顧全大局又要突出重點,既要鞏固所學成果又要賦予創新內涵,在復習課前準備上下功夫。
2.1做好復習課教學計劃準備
在復習課前,教師需要悉心研究信息技術的考試大綱,把握考試的重點難點,對學生需要把握的技能進行一一化解。注重教學課時的合理分配,在理論知識的梳理、上機實踐課程操作和綜合試卷的訓練上做好充分準備。
2.2具體分析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
復習課不同于新課的教學,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師在教學時間上精力上也無法做到,復習必須要有針對性。復習課前教師要通過課堂提問、課后談心、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準確了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對復習課提出的要求,并作具體分析,制定合理的復習課計劃方案,確保復習課有的放矢。
2.3堅持集體備課制度
“固強補弱”是信息技術復習課的中心思想,通過集體備課活動,發揮學科教師集體智慧,進一步研讀大綱和考試、全面了解分析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自我綜合評估日常教學效果,客觀分析教學中遇到的疑難點問題,科學制定復習教學計劃、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復習效果落實。
3.注重信息技術課程復習方法多元化
信息技術的復習與其他課目的復習既有他們的共同點又有他們的不同點,共同點是都是梳理知識,鞏固學習成果。而不同點是信息技術課可操作性強,學生容易產生“成就感”。“教無定法”,如何讓學生們在復習課上擁有“成就感”,做到“教學有法”上好復習課,就需要教師在充分了解信息技術復習課的特點、目標基礎上,采取多元化的復習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復習興趣,提高復習效果。
3.1師生課堂互動
良好的互動交流是提高信息技術復習效果的基礎,教師要從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際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力性,積極償試與學生互換角色的復習課授課方式,在學生授課的過程中,既可以發現學生的不足,也可以調動信息技術課上課的氣氛,使學生在輕松的討論環境中強化信息技術知識技能,熟悉已學過的知識,同時,也增強了集體精神和合作意識以及師生間的溝通理解,教師從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播者發展成為學生學習上的指導者和教與學的合作伙伴,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3.2分層次復習
由于學生對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操作能力的客觀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分層次復習是提高復習課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內容分為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根據平時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觀察,以及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要求,通過理論測試和實際操作,按照綜合成績和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復習輔導,并通過多次測試分層次復習,逐步解決復習中遇到的難點和疑點,從而避免“一人生病眾人吃藥”現象。
3.3精講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