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七年級美術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加強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效益。
1、從細節入手,建設教研組
首先,教研組長明確自己的職責,從全組的整體工作入手,給自己的工作職責定位,樹立為大家服務的意識,全心全意地幫助新教師加快專業成長。把主動轉化為行動,在組內集體性活動中多干一些,并及時提醒老師們有哪些工作要完成。其次,在教學中我們將各展其能,發揮特長,合理安排工作,互幫互助完成各項工作。
2、強化教研活動,提高教研質量
緊緊把握周二的集體教研活動時機,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努力做到過程化和專題化。過程化要求組內的每一位成員從獨立鉆研到集體備課,進課堂聽課到課后研討,要全過程參與;專題化要求每次教研以典型課例為入手,開展本組的專題研究。把即時教研變成一種生活習慣。充分利用空課、課間十分鐘甚至是幾分鐘的時間,一起探討教學手法,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即時教研滲透在日常工作中的時時刻刻。
3、加強課堂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緊緊圍繞美術課程的重點,形成“真誠、深刻、精致、高效”的課堂教學特色。組內以解決教學中一些現實的問題為目標,加大常規課過程有效性的研究力度,按照“個人備課——集體備課——修改試教——總結反思——再次執教”的六步驟教研模式,進行教學研究。使教師在對比中感悟,在實踐中反思,提高教研組的整體教研能力與研究水平。美術課的作業要做到當堂完成,不把美術作業留到課外。
4、深入專題選修研究,在研究中教學。
深入扎實做好選修課教研,把教研成果充分體現在課堂教學之中。開學初制定選修課程開發方案,整合初中美術教學內容,開發美術專題選修課程,設計適合學生的教案,讓學生生動活潑、興趣盎然地學習,堅持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
5、全面修煉內功,提升教師教學藝術。
新學期工作計劃對教師來說是個難得的鍛煉機會,我們切實可行的修煉計劃,自我提高要求,運用各種機會盡快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每位藝術老師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長選定主攻方向,爭取使自己“特長更特”。
二、自覺落實常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形成“高效教研組”。
常規教學是教學工作的基本。我組教師在本學期初就認真學習美術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可操作性強,切實可行的教學工作計劃。努力做到目標定位準確,內容詳實,措施具體,使計劃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每位教師都自覺做到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備課時一課一備,略有余糧,及時修改。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將成員的備課進度繪制成表格上墻,相互監督,互相提醒,共同進步。
上課時注重學生主體地位,針對不同的班級調整教學策略,時時關注學困生。注意課堂秩序,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加大課堂組織教學的力度。課下加強反思,堅持寫教后反思,不斷在思考中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并通過實踐,作進一步反思,以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在批改作業時,重視對學生的日常評價,采取百分制加激勵性評語,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初一年級以表揚為主,加強對美術的興趣,初二主題選修課則有針對性的添加適當的評語。積極嘗試利用“收藏證書”、“特長生”等輔助評價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總目標:
這個學期的教學仿佛只有兩件事情要做,那就是教會學生"觀察"與"表達".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們更傾向用一種寫實的方式來表現自己.但是很多學生都達不到寫實的要求.因為他們缺少一套正確的觀察方法.第一單元會針對這方面進行相關的訓練.經過訓練,學生應該能較準確地表現出觀察到的對象.但他們的繪畫依然不是自由的.因為他們不清楚美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西方現代美術,不斷地突破繪畫中的界限.對其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大開眼睛,并了解到美術除了傳統的古典寫實主義外,原來還可以有這么多的表現形式.從而使他們在繪畫時,可以有更大的選擇空間.立體構成的學習,也可以使學生接觸到美術中另外一種美感形式--空間的形式美.最后的畢業創作,會是對學生六年美術學習的一次總結和回顧,學生需要選擇自己熟悉的題材和形式來表現自己.展示設計的練習,會把生活和美術的關系拉得更近.
單元教學目標,課程設計和課程目標,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人物寫生單元:
本單元主要為技法學習單元.學生在本單元里能夠掌握到寫生時正確的觀察方法.通過對特殊角度物體的描繪,可以打破學生符號化的畫法,更好地去觀察對象;我們會引導學生運用對比觀察的方法找到對象的自身特征;在繪畫方面我們會鼓勵學生嘗試運用疊筆來獲得更為精確和有活力的輪廓線;圈圍的繪畫方法也可以為學生更方便地畫出對象的輪廓."聚焦法"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復雜場景中的速寫.同時,我們還會欣賞到一些大師的線描人物作品.
1,《植物寫生》1線描復習課,學習寫生方法(觀察--記憶--作畫).
2,《不同的眼睛》1學會使用誘發詞來進行實質性的觀察,畫出獨特的事物.
3,《手》1觀察的強化練習.通過特殊角度描繪,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對象.
盲畫.
4,《五官》1作品欣賞.學會運用"疊筆".
5,《頭像》1通過觀察對比的方法找到對象的造型特征,并嘗試進行夸張表現.
6,《人物速寫》2學會用尋找形狀(動態),添加細節的方法進行速寫.
7,《故事添畫》2學會運用速寫的方式進行素材的收集,并運用收集到的素材進行故事
添畫的創作.
第二單元:現代美術單元:
現代美術單元是一個以介紹西方現代美術為主的單元.學生在這個單元中會接觸到西方現代美術的幾個主要流派,了解這些流派的美術觀點,代表人物,主要作品.對西方現代美術的學習,可以打破學生對美術的認識,大大開豁學生的眼界,并能引導學生對"美術"做更深層次的思考.這個單元以美術欣賞為主,同時還涉及美學,美術評價等范疇.我們還會給機會學生嘗試用現代美術的一些觀點和技法進行創作,從中體驗藝術家們的追求.
1,《印象·日出》2該課以莫奈的《印象·日出》為突破口,向學生介紹印象派.了解印象派畫家們對于光和色的追求.以及他們在繪畫技法上的新發現.
2,《星月夜》2該課通過《星月夜》向學生介紹凡高.理解他的追求,并嘗試了解現代藝術中一個重要的概念:什么才是藝術中的真實.
3,《表現主義》2該課以蒙克為插入口,學習表現主義對情感的表達方式.
4,《立體主義》2該課以畢加索為插入口,學習立體主義畫家對形狀的突破.
5,《野獸派》2該課以馬蒂斯為插入口,學習色彩的運用.
6,《抽象主義》2該課以克利和米羅為插入口,學習用符號建構童話世界.
7,《超現實主義》2該課以夢為主題,學習畫家們怎樣用真實來構建幻象,表現人心理
8,《波普藝術》2該課以欣賞為主,學習畫家們怎樣把普通的物品變成藝術品.材料革命.
第三單元:立體設計單元:
該課程以學習立體構成的知識為主.從線,面,體三個角度去幫助學生建構空間的概念,培養空間感覺.學習用抽象的方法去表現形式美.同時,還會嘗試類似波普藝術的方
法,要求學生對一些容易收集到的,習以為常的物體嘗試加入自己的情感或想象,賦予其
新的意義.
1,《線立體構成》1結合波普藝術,鼓勵學生發現新型材料.理解空間的概念.
2,《面立體構成》1構成要素的簡單學習.
3,《體立體構成》2通過對"龍"的制作,了解立體構成中空間與人的關系.
4,《波普藝術創作》2通過對一些容易收集到的物體加入自己的情感或想象,賦予其新的
意義
第四單元:畢業創作:
對整個小學學習階段進行回顧,并將這過程中的經歷或情感用美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嘗試搞一次畢業創作展覽,并對會場的布置進行設計.
1,《畢業創作》2回顧自己的小學學習經歷,選擇合適的命題用自選的形式進行創作.
2,《展示設計》2通過設計畢業畫展的會場,學習展示設計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巧.
3,《作品展覽》課余進行
堅持“三個面向”和江總書記關于創新的講話的指引,認真貫徹落實新區的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再貫徹教育方針的思想知道下,辦出我校信息科技教育特色并全面事實以“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使學校各項工作有一個新發展和新水平。二、主要工作:
1、深入的學習各種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教育經驗,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為黨的教育事業而努力,盡力的工作。
2、落實好浦東新區的美術繪畫“我和我的朋友”比賽活動。
1、組織學生報名活動。2月底
3、加強備課組建設,重視每一次教學研究活動切實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結合我校研討的“四結合”課題活動。
1備課組長認真履行職責,負責組內各項日常工作的貫徹與落實,組織好每次的教研活動,做到“四定二點”。
2每次的教研活動開展好集體備課,說課,上課和聽課與評課
活動,以及先進的教學理論與經驗的學習,切實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3認真開展外出聽課、觀摩教學錄像后的取經說課,上研討課,
評課等教學實踐活動。
4結合我校研討的“四結合”課題活動,每個美術組成員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中。
4、繼續在美術教室中創設小展示窗口,繪畫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這學期開展首屆“七彩畫筆”繪畫比賽。具體活動內容為“走馬看‘畫’”,比賽地點在場地上用粉筆作畫,以繪制馬的新形象。
5、美術教師充分認識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集體教研的基礎上個人認真備課,批改美術作業,輔導學生,促使學生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提高動手能力,促使全體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