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歌曲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摘 要:歌曲《給你一點顏色》,是西方搖滾樂與中國民間音樂華陰老腔兩種不同形式的音樂結合后創作出的一個新的音樂作品。文章闡述了歌曲《給你一點顏色》的教案設計內容,以期為這類新型音樂作品的有效教學提供思路。
關鍵詞:音樂教學;音樂鑒賞;教案設計;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7-0077-01
一、教學目標
本課教學目標有三點:一是加深學生對經典音樂作品中主題音樂的記憶,二是中西方不同形式音樂相結合的創作方式探索,三是通過音樂作品關注環保問題。
二、教學目的
本課教學目的有三點:一是了解、感受中國傳統民間音樂――華陰老腔的特點,二是了解西方搖滾音樂常用的節奏型,三是了解搖滾精神的表達方式――通過激烈的音樂和直白的歌詞表達出人類對生存自由的追求、渴望。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一是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十六分音符和三連音之間的區別,要通過不同的節奏型讓學生體會西方搖滾音樂的律動,感知不同節奏型可以表達不同的音樂情緒。二是在音準和節奏正確的前提下,背唱作品的B部分。三是了解中西方不同音樂形式如何結合、相融創作出新的作品,如何找出兩者之間的共通點。本課教學難點:學生對不同風格音樂的即興創作。
四、教學過程
(1)課程導入。首先,教師出示《給你一點顏色》B段歌詞:“為什么天空變成灰色,為什么大地沒有綠色,為什么人心不是紅色,為什么雪山成了黑色,為什么犀牛沒有了角,為什么大象沒有了牙,為什么鯊魚沒有了鰭,為什么鳥兒沒有了翅膀。”然后請學生朗誦。在“打開”學生嗓子的同時,讓學生直觀了解歌曲的含義。其次,請學生分析歌詞的含義,了解土地沙漠化、動物瀕臨滅絕、一些人人性的泯滅等。并提示學生:這些內容,朗誦時需具備哪些情緒?學生回答:悲傷、憤怒、責問、迷茫。
(2)課堂開展。第一,請學生思考:用何種密度的節奏能表達出憤怒、悲傷的情緒?是緊密、短促的是寬松、延長的?第二,請學生給第一個樂句“為什么天空變成灰色”劃分節奏。第三,學生將第一樂句劃分為三個節拍后,教師請學生按節拍再次朗誦,并感受節拍與情緒之間的吻合度。第四,請學生把節奏型寫在黑板上,并打擊,感受節奏的緊密、短促。第五,教師出示三種節奏(篇幅所限,圖略)請學生選擇,看哪種最能表達歌詞的情緒。要引導學生體會三種節奏的不同點,看哪種節奏型更符合搖滾風格,更能表達出歌詞所表達的憤怒情緒。
(3)課堂深入,核心素養培養。第一,學生四人一組,即興創作。請學生給“為什么天空變成灰色”這個樂句即興譜曲 (培養學生即興創作能力,并與后面華陰老腔的旋律進行比較)。第二,給學生的創作提供適當的建議(以學生為主體,并適當引領)。第三,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合適、及時的點評。A.有些學生喜歡創作“說唱”風格歌曲,教師可以進一步豐富,在說唱前加上明顯的風格特征,讓學生對“說唱”創作理解得更為深刻。B.教師對學生創作的樂句旋律走向進行明確點評,讓學生知道旋律走向與音樂情緒的關系。
(4)聆聽歌曲B部分原唱作品。首先,教師說,剛才同學們的創作都非常精彩,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聆聽B部分,請同學們體會它的風格。然后,教師簡單介紹搖滾。搖滾是來自西方的一種音樂形式,用直白的歌詞與激烈的曲調把創作者的想法直接表達出來。第三,讓學生學唱B部分歌曲。教師利用電子琴中的搖滾節奏為學生伴奏,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搖滾的節奏和精神。
(5)聆聽作品A部分。當學生感受完B部分,看到一個千瘡百孔的地球后,再讓學生看看曾經美好的地球。首先,讓學生聆聽作品A部分:“女媧娘娘補了天,剩下塊石頭是華山,鳥兒背著那太陽飛,東邊飛到西那邊。”請學生注意歌曲用質樸、直白的文字和激烈的旋律(搖滾樂特點)描繪出曾經美好的環境、和諧的生活。然后,讓學生體會A部分旋律特點,體會中國風,為下一步引出“華陰老腔”做準備。
(6)聆聽作品引子部分(由華陰老腔藝人演唱)。要讓學生初步感受華陰老腔的旋律特點,并向學生介紹相關知識。其一,老腔的歷史沿革:發源于清乾隆年間,現流傳于陜西華陰縣。其二,老腔的聲腔特點:高亢、磅礴,兼有船工號子一領眾和的演唱特點。其三,老腔傳承特點:家族戲,傳男不傳女。其四,老腔的伴奏樂器:自行改裝后的月琴、打擊樂器板凳、二胡等。
(7)完整聆聽作品,觀看現場演出視頻。提示學生:其一,注意觀察演唱者的表情、搖滾樂伴奏的樂器、華陰老腔的伴奏樂器及舞臺燈光等綜合效果,讓學生對作品有更為直觀的了解。其二,感受西方搖滾樂與中國民間音樂――華陰老腔是如何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的。
五、結尾部分
【點題】同學們,今天欣賞的《給你一點顏色》是中西方不同形式音樂結合后延伸出的一個新型音樂作品。地球需要多種多樣的色彩,我們要保護環境,讓地球永遠多姿多彩。【思考題】你覺得這種中西方不同形式音樂結合的創作方式好嗎?你有哪些感觸?(可以用現代化的音樂形式,把中國民間音樂介紹給年輕一代,介紹給世界。)【推薦課后欣賞曲目】《朋友的酒》《我不想長大》《波斯貓》《波斯市場》。要求學生寫一份100字左右的音樂鑒賞文章。
作者簡介:陳迎春(1979-),女,浙江紹興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音樂教學與研究。
參考文獻:
課型
器樂綜合課
教學內容
花城版第一冊第8課《布谷叫,春天到》
教學理念
“新課標”明確指出:器樂演奏對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課將小四弦與教材緊密結合,打破傳統音樂課堂結構,做到唱中有奏、以奏助唱。通過奧爾夫教學法使小四弦貫穿于唱歌、識譜、歌表演等多種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要素,學會演奏3、5兩個音,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演唱、演奏歌曲《布谷叫,春天到》,感受歌曲所表現出布谷鳥歡快音樂形象,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二、過程與方法:采用情景式的教學方法,把歌唱與小四弦結合起來,在聆聽、模奏、合奏、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歌曲。
三、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用不同方式體驗歌曲3音和5音的音高,使學生熟練地演奏3和5兩個音并且能邊彈邊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
會用3和5兩個音為音樂伴奏,并且學會演奏歌曲。
教學難點
邊彈奏邊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聽春天
1、節奏導入,創設春天的意境。
師:今天讓我們踏著春天的節奏隨著春姑娘一起去玩耍吧(老師用小四弦背面敲擊Ⅹ
Ⅹ
Ⅹ的節奏,學生一起模仿敲打)
2、感受體驗歌曲情緒(第一遍聽)。
師:聽,春天的音樂響起來了,讓我們一起奏起來吧(師帶領學生聽伴奏音樂敲打以上節奏)
師:在春天的音樂里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3、啟發學生創作節奏表現音樂。
師:你們還可以創作出不同的春天節奏嗎?(根據學生編創的節奏分成三組進行接龍練習)讓我們再次奏響不一樣的春天節奏,請聽音樂。
4、老師加入卡宏鼓一起為音樂伴奏。
師:同學們演奏的春天節奏實在是太好聽了,老師也想加入你們一起來演奏。
二、唱春天
1、出示課題
師:我們隨著春天的節奏來到了樹林,聽到一陣美妙的叫聲(老師范唱歌曲)
師:你聽到了什么叫聲?生:布谷鳥。師:布谷鳥怎么叫?能模仿一下嗎?(根據學生的模仿進行發聲練習,分三小組接龍演唱布谷,形成趣味練習,要注意提示聲音位置),然后出示課題。
師:布谷鳥的聲音真好聽,請你們模仿布谷鳥的聲音隨著伴奏唱一遍吧。
2、演唱“布谷鳥”的叫聲表現歌曲并為老師伴奏。
師:我真喜歡你們這些調皮可愛的布谷鳥,請你們再次模仿布谷鳥的聲音跟我一起演唱,我唱歌詞,你們唱布谷鳥的聲音(師再次演唱歌曲,生分三組模仿布谷鳥的聲音伴奏)
三、唱春天
1、演唱歌詞
師:剛才你們跟老師一起合作演唱的歌聲太好聽了,請問哪個同學可以自信地把這首歌曲完整地演唱出來?(請同學演唱)
師:謝謝這位同學,你的演唱真動聽,下面請全體同學隨著老師的鋼琴一起演唱這首歌曲(師伴奏,生演唱歌曲)
2、演唱歌譜
師:這首歌曲我們剛才已經演唱過了,誰知道這首歌由哪幾個音組成?請全體同學邊打手號邊演唱歌譜。
四、奏春天
1、彈奏小四弦為歌曲伴奏(第一遍彈奏)。
師:謝謝你們美妙的歌聲,小四弦也要加入我們的演唱,聽,誰來了(出示課件)?現在讓我們拿起小四弦為春天的歌曲伴奏吧(老師彈奏第一弦3
3
3,讓學生模仿)。
師:請聽音樂彈起來吧(聽音樂伴奏)。
2、用3和5兩個音為音樂伴奏,感受和聲效果(第二遍彈奏)。
師:有一個神奇的音符被你們的彈奏吸引過來,瞧,(出示課件),讓我們再一次隨著音樂奏起來吧(把同學們分成兩組,分別彈奏3和5音),聽音樂伴奏。
3、完整彈奏歌曲(先是師生接龍,然后完整彈奏)
師:謝謝同學們的伴奏,布谷鳥說很希望聽到你們用小四弦來彈奏這首歌曲,讓我們一起合作彈一彈,你們彈奏布谷鳥叫聲的旋律,其它的我來彈。
師:下面我來彈布谷鳥的叫聲,其它的你們來彈。
師:布谷鳥說我們合作得太好了,想聽一聽你們完整的彈奏,請準備好。
師:假如能邊彈變演唱歌詞,那就更美妙,同學們試試吧(引導學生邊彈邊演唱歌詞)
4、分別用小四弦、卡宏鼓和三角鐵進行綜合表演。
師:春天的音樂多姿多彩,有歌聲,有小四弦,還有卡宏鼓呢。請聽,(老師打卡宏鼓
ⅹ
ⅹ
ⅹ),下面讓我們一起奏起來吧。(師打卡宏鼓伴奏,學生彈奏小四弦)
師:哪位同學出來模仿我剛才打卡宏鼓的節奏?(請學生打卡宏鼓,其他同學隨著伴奏音樂用小四弦邊彈邊唱)
師:這么動聽的音樂怎么少得了它呢?看,誰來了?哪位同學出來敲一敲?(出示三角鐵,讓學生敲節奏)
師:請同學們用手中的樂器奏起美妙的春天音樂吧,我宣布:春天音樂會現在開始!(小四弦、卡宏鼓、三角鐵一起隨著伴奏音樂唱、奏)
單元訓練重點
藍精靈
教學內容
可愛的藍精靈
教材分析(簡要)
《可愛的藍精靈》是動畫片《藍精靈》的主題歌,該片畫片描述了一群勤勞智慧的“藍精靈”友愛無助、戰勝壞巫師“格格巫”的故事,展現了人類高尚的情懷和善良的品質。歌曲為2/4拍,歌曲每一句都是弱拍起演唱,增加了歌曲的動感。節奏跳躍緊湊,舒展、連貫、顯得活潑可愛;抒情的贊美了該曲的音樂形象
教學目標
1.
能夠準確、熟練地演唱歌曲《可愛的藍精靈》,并能用自創的律動演繹歌曲所表達的歡樂、愉快的情緒。
2.
掌握“變音記號”的小知識,能聽辨出變化音,并能對變化音作出反應。
3.
熟唱歌曲,能選擇合適的演唱方法或與同學合作表演等方式,富有歡樂活潑地情緒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
《可愛的藍精靈》歌曲的演繹
教學難點
歌曲的音準及音樂中的小知識點
教學方法
聽唱、模仿、創編
教具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1.播放音樂,帶領學生律動。
2.問:誰的耳朵最靈敏?
3.誰的理解最犀利?
1.聽音樂,隨老師律動,感受音樂歡快情緒。跟著老師腳步走,回答問題。
通過聽不同聲音,引出課題
二、新課導入
1.出示課題《可愛的藍精靈》
2.
簡單介紹歌曲背景故事,看藍精靈視頻
3.
出示藍精靈圖片
1.學生帶問題看視頻
2.學生回答藍精靈的特點。
讓學生感受歌曲回答問題,從中提高學生的自覺性。
三、歌曲教學
1.播放歌曲,讓學生再次感受音樂。
2.認識拍號,教學生識讀歌譜。
3.
掌握小知識:“變音記號”
4.彈琴旋律,讓學生嘗試記詞演唱。
6.指導學生演唱歌曲。
1.跟隨音樂節奏擊拍,感受音樂。
2.跟老師識讀歌譜。
3.掌握歌曲的小知識
5.隨鋼琴旋律加入歌詞一起演唱。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旋律和歌譜,并學會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四、鞏固
1.鞏固音樂知識
2.
指導學生演唱。
3.讓學生用豎笛練習,并齊吹。
1.學生鞏固知識點
3.把豎笛帶入,分組練習。
4.學生展示
通過練習,學生更容易把握歌曲熟悉度。能夠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五、小結
1.熟唱歌曲
2.了解歌曲中的道理
有情感的再唱歌曲
再次加深學生的印象。
分層布置作業
基礎題:
拓展題:
板書設計
一.
組織教學
二.
新課導入
三.
歌曲教學、鞏固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