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wǎng) 精品范文 古代漢語文學范文

古代漢語文學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shù)篇優(yōu)質(zhì)古代漢語文學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fā),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古代漢語文學

第1篇

【關鍵詞】古代漢語;教學;問題;解決方略

古代漢語課是我國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及語文教育等專業(yè)所開設的主干專業(yè)基礎課之一,始終受到教學管理者的重視。然而,近年來我國高校古代漢語教學的成效不夠明顯,一些大學的古代漢語教學甚至出現(xiàn)了問題,其中既有大學生層面上的問題,也有教學層面上的問題。為了切實改變當前古代漢語所面臨的各類問題,必須要對癥下藥地加以治療,才能真正地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實現(xiàn)提升古代漢語教學成效之目的。

一、古代漢語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一是當代大學生群體的古代漢語基礎不佳,心中存有畏難情緒,缺少學習的足夠動力。大學生們對古代漢語的學習存在著畏難的情緒,大量高校學生甚至教師均覺得古代漢語課是高校中文專業(yè)所設置的各類課程之中最為難學和最為枯燥乏味的課程之一。古代漢語課程所包含的內(nèi)容相當多,所涉及到的知識面也相當廣,其所涉及到的字、詞、句以及修辭等知識和現(xiàn)代漢語差距相當大,因此,古代漢語學習起來十分枯燥乏味,讀起來非常困難,有時甚至覺得是在讀天書。即便是經(jīng)過了十分刻苦的學習,其古漢語素養(yǎng)也難以在短期之中得到大幅提高。如此一來,大量學生肯定會產(chǎn)生畏難的情緒。二是古代漢語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不夠靈活多變,顯得死板而單一。有一部分高校古代漢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因而只能敷衍應付,所以在教學中難以積極主動地去積極探索教學手段,無法主動地駕馭與主宰教材,難以依據(jù)大學生的實際狀況去改進教學方法與調(diào)整教學的內(nèi)容,只能在上課時照本宣科地講授,一個蘿卜一個坑,去條條框框地羅列各類知識。所以,也就難以激發(fā)出大學生群體的學習積極性,而大學生們也就只能被迫接收枯燥無味的知識,而沒有時間去進行思維與想象。如此一來,所導致的結果是大學生也變?yōu)榱斯糯鷿h語教材的附屬,學習起來顯得力不從心,也就無法取得好的成績。

二、解決古代漢語教學中常見問題的方略

(一)切實轉變古代漢語教師的教學觀念

鑒于我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中華傳統(tǒng)文化愈來愈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與推崇,而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政治、經(jīng)濟以及軍事等各類成就均是由文言所寫成的,若不懂得文言文也就難以理解我國古代的這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時現(xiàn)代漢語中很多難以進行解釋的語言現(xiàn)象,若運用古代漢語知識進行深入理解,也能迎刃而解。所以,大學古代漢語教學的重要意義也要比以前更為突出,古漢語教師的教學觀念也要與此接軌。教師們在課中采取的是什么態(tài)度,運用什么方式開展教學,將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群體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效果,進而影響到大學生對于我國古代文化的理解。因此,大學古代漢語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古代漢語教學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制訂出古代漢語教學的各項任務,從而改變以前那種消極化的教育教學態(tài)度,促使大學生們積極學習古代漢語。

(二)明確目標以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學生群體對于古代漢語常常會出現(xiàn)一種誤解,覺得這一學科只能講字、詞、句等枯燥而乏味的知識,顯得呆板而不靈活,缺乏足夠的想象,顯得了無生趣。這是學習者在初步接觸古代漢語知識之后的一種正常心理表現(xiàn)。實際上,隨著對古代漢語研究的不斷深入,很多學習者均會覺得古代漢語之中的諸多知識能夠很好地表現(xiàn)出古人所具有的情感觀、思維觀以及文化心理,從而體現(xiàn)出中國古人的文化生活與修辭實踐、民俗風情等。我國古人所具有的造字心理、詞義派生等方面的思維特征,詞類活用后的修辭效果反映出的審美追求等均需深入加以探究才能體會到的。一旦探究愈深入,所領會到的情趣與意味也就愈多。因而,在深入學習古代漢語知識之后,不僅不會感到乏味,而且還會覺得其樂無窮。所以,高等院校古代漢語教師在授課一開始就可運用目標激趣法來培養(yǎng)大學生對于古代漢語課程學習之興趣,隨后,在每次作業(yè)探究之前,還可引入目標激趣法或者情景導入法來引領大學生們更加明白其中的相應內(nèi)容,并且激發(fā)出探究之欲望。

(三)積極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如果古代漢語教師無法將其講得通俗易懂和妙趣橫生,而只能是照本宣科,大學生們也只得匆匆忙忙地將古代漢語知識填入到腦中,時間一長,大學生們就會討厭這一課程。所以,高校古代漢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形成十分和諧的古代漢語課堂氣氛,從而想方設法地調(diào)動起大學生群體學習的主觀性,讓大學生從原來的要我學轉變?yōu)槲乙獙W,這就需要在古代漢語教育中切實改變以往那種陳舊和落后的教學方式,進行更加積極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為了解決古代漢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過于枯燥乏味的常見問題,可以有針對性地應用各種教學手段,從而為大學生群體創(chuàng)造出一個輕松愉悅、靈動活潑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比如,當今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應用與持續(xù)發(fā)展,運用于古代漢語教學中,可以提高教學手段之中的科技含量,進而改善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以及環(huán)境。所以,古漢語教學中,不僅可運用錄像、幻燈片以及投影等設備,讓教學的形式更為直觀和活潑,而且還應當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編寫和制作課件,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使之成為廣大師生進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更加形象地展示出古代漢語的魅力,極大地調(diào)動起大學生群體的視覺與聽覺器官,促進大學生們的積極思維,激發(fā)起其對于古代漢語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實施教學手段技術性改革的基礎上,還應當追求對固有的教學模式加以更新。一般來說,古代漢語教學可運用開放性和互動性相結合的模式,從而實現(xiàn)教師學生的全面與多層次交流。在教學方式上,應當具有開放性,這不僅是指教育教學方式具有開放性,而且還指古代漢語教材具有開放性;不僅是指教學內(nèi)容具有開放性,而且又指教學觀念具有開放性。因為當代大學生群體的主體意識相當強,其智力的發(fā)展、接收或者認識新事物能力具有了相當?shù)母叨龋麄兂32⒉粷M足于完全照搬教材進行授課,所以,一定要切實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在上課時,應當依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大學生認識規(guī)律等提出相應問題,讓大學生們自行加以研究,進而提升教學的效率與提升大學生們的能力。

總的來說,從大學生群體的實際出發(fā),切實改革古代漢語的教學手段,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出大學生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化被動灌輸為主動學習,這是加強古代漢語教學的必然選擇。所以,在高校古代漢語教學中,一定要通過改進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大學生理解、分析與應用古代漢語知識的能力,為其今后從事語文教學或者相關研究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振羽. 古代漢語教學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J].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1).

[2]宿愛云,程樹銘. 高校古代漢語的教學現(xiàn)狀及新教學模式的探索[J].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2009(3).

第2篇

盜傳必究

將下列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顏淵、季路侍。子日:“盍各言爾志?”子路日:“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日:“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日:“愿聞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答:①顏淵、季路侍奉在孔子身邊。②孔子說:“為什么不說說各人的愿望呢?”③子路說:“愿將車馬和裘衣和朋友共同使用,④把它們用壞了也不遺憾。”⑤顏淵說:“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處,⑥不宣揚自己的功勞。”⑦子路說:“希望能聽到您的愿望。”⑧孔子說:“使老人能享受安樂,⑨使朋友能夠信任我,⑩使年輕人能夠懷念我。”

2.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顏淵》)

答:①齊景公向孔子問政。②孔子回答說:“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③齊景公說:“說得好極了!如果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④即使糧食很多,我能吃得著嗎?”

3.①子貢問政。②子日:“足食,足:兵,③民信之矣。”④子貢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⑤日:“去兵。”子貢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⑥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答:子貢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孔子說,只要有充足的糧食,充足的軍備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貢問,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追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人都難逃一死,但如果沒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談不上了。

4.①孟子謂戴不勝日:“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②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看也,③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日:“使齊人傅之。”④日:“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⑤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⑥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手王所。⑦在于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⑧王誰與為不善?⑨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⑩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答:①孟子對宋國大夫戴不勝說:“你想要你的君王學好嗎?我明白地告訴您:②這里有位楚國的官員,想要他的兒子學會說齊國話,③那么,是找齊國人來教他呢?還是找楚國人來教他I呢?”戴不勝答道:“找齊國人來教。”④(孟子)說:“一個齊國人來教他,卻有許多楚國人在干擾他,縱使每天鞭撻他,逼他說齊國話,也是做不到的;⑤假若帶領他到齊國城市、農(nóng)村走走,把他放在那樣語言環(huán)境之中,再住上幾年,即使每天鞭撻他,逼他{兌楚國,也是做不到的,(因為他天天聽到的是齊國話。)⑥你說薛居州是個好人,要他住在王宮中。⑦如果在王宮中年齡大的小的、地位低的高的,都是薛居州這樣的好人,⑧那王會同誰干出壞事來呢?⑨如果在王宮中年齡大的小的、地位低的高的,都不是薛居州這樣的好人,那王又同誰干出好事來呢?⑩一個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樣呢?”

5.

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日:“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日:“圣人之言也。”日:“圣人在乎?”公日:“已死矣。”日:“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日:“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日:“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shù)存焉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莊子·天道》)

答:①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制作車輪,②扁輪放下錐子和鑿子,走到堂上,向桓公問道:“請問,公所讀的書中都是誰說的話呀?”③桓公回答說:“是圣人說的話。”又問:“圣人現(xiàn)在活著嗎?”桓公回答說:“已經(jīng)死了。”④輪扁說:“既然如此,那么你所讀的書,不過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⑤桓公說:“我在讀書,你一個制作車輪的工匠怎么可以妄發(fā)議論呢!能夠說出道理就可以放過你,說不出道理,我就要把你殺死。”⑥輪扁說:“我是拿我所做的事情看出這個道理的。⑦砍削車輪,動作慢了車輪做得就不牢固,動作快了就砍不進去,⑧不慢不快,手上的做法和心里的想法完全吻合,嘴里卻說不出來,技藝就表現(xiàn)在這里。⑨這種技藝,我無法讓我的兒子了解,我的兒子也無法從我這里接受這種技藝。⑩因此,我雖然是七十歲的老人了,還要做這種制作車輪的工作。@古時的人和他的那種無法傳授的東西,都已經(jīng)死去了。既然如此,那么你所讀的書不過是古人的糟粕罷了!”

6.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一心之奠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禮記·學記》)

答:①學生有四種過失,老師必定要知道。②一般人在學習的時候,有的過失在于貪多,有的過失在于求少,③有的過失在于看得太容易,有的過失在于半途而廢。④這四種過失,思想情況是不同的;⑤要了解不同的思想情況,這以后才能去補救他們的過失。⑥所謂教育,就是要發(fā)展學生好的地方,補救他們的過失。⑦善于歌唱的人,能使人繼承他的動聽的歌聲;善于教學的人,能使人繼承他的遠大的志向。

7.

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行邪僻則身死天,動棄理則無成功。夫內(nèi)有死天之難,而外無成功之名者,大禍也。而禍本生于有福,故日:“福兮禍之所伏”。(《韓非子·解老》)

答:①人有福,富貴就來到;富貴來到,衣食就美好;衣食美好,驕心就產(chǎn)生;驕心產(chǎn)生,就會行為邪僻而舉動悖理。②行為邪僻,自身就會早死;③舉動悖理,就不會成就事業(yè)。④內(nèi)有早死的災難而外無成功的名聲,也就成了大禍。而禍根源于有福。⑤所以說:“福啊,是禍所潛伏的地方。”

8.

楊子過于宋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貴,美者賤。楊子問其故,逆旅之父答日:“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楊子謂弟子日:“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韓非子。說林上》)

答:①楊朱路過宋國東邊的旅店。②店主有兩個妾,其中丑的地位高,③漂亮的地位低。④楊朱問店主緣由,旅店的主人回答說:“⑤長得漂亮的自以為漂亮,我不覺得她漂亮;⑥長得丑的自以為丑,我不覺得她丑。”楊朱對他的弟子說:⑦“做了好事,要去掉自以為好事的想法,⑧到哪兒能不受到贊美呢?”

9.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辛日服以戲于朝泄冶諫日公卿宣民無效焉且聞不令君其納之公日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請殺之公弗禁遂殺泄冶

注:1.陳靈公、孔寧、儀行父、夏姬:人物的名稱。辛日服:內(nèi)衣。

答:①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都同夏姬,②他們都貼身穿著夏姬的內(nèi)衣在朝廷上嬉戲。③泄冶勸諫靈公說:“國君和大臣宣揚,④百姓沒有好的榜樣了。⑤而且自己的聲譽也不好,⑥您還是把夏姬的內(nèi)衣收起來吧。”⑦靈公說:“我能改的。”⑧靈公把泄冶勸諫的話告訴了孔寧、儀行父,孔寧、儀行父請求殺了泄冶。⑨靈公也不禁止,于是他們就殺了泄冶。

10.

第3篇

師范院校在講授古代漢語常識時,應盡量聯(lián)系中學文言文的例子,這樣,學生學起來覺得熟悉,既溫習了舊知,又拓展了新知。在聯(lián)系中學文言文知識的時候,應注意把中學相關文言知識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并以此作為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例如中學課本《山海經(jīng)•夸父逐日》對“夸父”的解釋很簡單:“夸父,古代神話人物”,但在《核舟記》中對“虞山叔遠甫刻”的注釋則為:甫,通“父”,男子美稱,多附于字之后。在學習古代漢語文選《夸父逐日》時,則應在此基礎上把這些中學已有的知識串起來,進一步說明“父”的用法,既要說清“父”在古代是用在男子名稱后面的美稱,又要說明此用法又常寫作“甫”[6]7。有的篇目中學課本有,而大學教材沒有入選。這時教師在講授古漢語課程相關知識點時,應聯(lián)系中學學過的舊知。如《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中學教材對“撲朔”的解釋為:“據(jù)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撲朔,動彈。迷離,瞇著眼。”在講授古代漢語課程知識點“古無輕唇音”時,就可以在這個認知的基礎上,列舉其他幾種觀點,相互比較,從而深化認識。據(jù)劉成德先生概括,對于“撲朔”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幾種:(1)兔走足縮之貌(張玉谷《古詩賞析》;(2)跳躍貌(余冠英《樂府詩選》);(3)撲騰,亂動的樣子(北大中文系編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4)貌蓬松的樣子(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爾雅》郝懿行義疏指出,“撲朔”與“撲、扶疏、樸簌”同一語源。樹木叢生的樣子為“撲”,枝葉叢生的樣子叫“扶疏”,鳥獸的羽毛叢生的樣子為“撲簌、撲朔”[7]11。對一個初中的學生來說,從語境出發(fā),從易于理解的角度看,(3)更易于理解(這恐怕是中學教材采用這種解釋的原因所在)。但從語源的角度看,顯然,朱東潤的解釋是較妥當?shù)摹_@樣,在串起舊知的基礎上拓展新知識,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此外,在講授古漢語修辭方式時,也可以多聯(lián)系中學文言文內(nèi)容。上例“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一句的修辭也可以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作進一步討論。例如有人認為句中“撲朔”與“迷離”互補為義,即雄兔與雌兔均有“腳撲朔”、“眼迷離”的習性,這才難以區(qū)分雄雌。這樣的說法對不對?聯(lián)系下文“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討論,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理解。這樣的討論是在中學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的,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又比如在講授古代漢語中有關對仗的知識時,不妨聯(lián)系高中語文第二冊《滕王閣序》課后練習。該課后練習五指出:“課文中有很多對偶句不但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對‘孤鶩’,‘秋水’對‘長天’。這種‘當句對’的句式,是王勃駢文的一大特點。”學習新知,與已有知識相聯(lián)系,可以使得學生對對仗的基本類型有更深入的認識。

二、在新舊知識對比的基礎上,使學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例如,中學課本對通假字一般以“通”來表明,如《勾踐滅吳》“三年釋其政”,課本的注釋是“‘政’通‘征’,征稅”。但有的古今字則也用“通”來說明,如《燭之武退秦師》“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古今字則有的加以說明,如《論語十則》“不亦說乎”課文的注釋為“說,‘悅’的古字,愉快”。但更多的時候并不注明,例如高中第一冊《燭之武退秦師》“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給;“秦伯說,與鄭人盟”———“說”同“悅”。《勾踐滅吳》“令壯者無取老婦”———“取”同“娶”。師范院校古代漢語教學則要系統(tǒng)講授相關知識,要求嚴格區(qū)分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因此,在古漢語教學中一方面應該講清古今字與通假字、異體字的區(qū)別,同時也應講清中學課本這樣處理的原因所在。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古代漢語相關知識,又可以使他們明白中學文言文教學因為教學對象、教學要求的不同,不能照搬大學古代漢語課程中的相關術語。中學文言文有不少詞類活用的典型用例,但一般只是隨文注釋,并未明確說明是哪一種類型的詞類活用。我們在講授古漢語常識之詞類的活用時,就可以舉這些例子,并且要讓學生知道中學文言文為什么這樣注釋。例如,中學《寓言兩則》(《韓非子》、《淮南子•人間訓》片段)對“智子疑鄰”的解釋是:智,聰明,這里的意思是“以……為聰明”。《狼》中對“犬坐于前”的解釋: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大道之行也》對“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解釋:親,用如動詞,以……為親;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個“子”也是動詞。《過秦論》“甕牖繩樞”———以破甕作窗戶,以草繩系戶樞。等等。中學教材并沒有細致分析這些詞原來是什么,又活用為哪類,更沒有作進一步的理論概括(中學無此必要)。而大學古代漢語的學習則應使學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這樣的例子來加以說明,并且加以理論概括,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還可以深化學生對中學教材的認識。又如《木蘭詩》中的句子:“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以上句子課文并未注釋,然而課文練“翻譯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錯、補充的”,其實已暗含“互文”的特點。雖然王力版、郭錫良版古漢語教材均未選入《木蘭詩》,但我們在講授古代漢語關于修辭方式的相關內(nèi)容時,可以舉這個例子,結合相關知識,使得學生深入理解“相互交錯、補充”的內(nèi)在含義。再如:中學課文《莊子•秋水》對“望洋向若”中“望洋”的解釋是“仰視的樣子”,而郭錫良《古代漢語》“望洋:疊韻連綿詞,仰視的樣子”;“少仲尼之聞”中學課文的解釋“少,動詞,小看”,而郭錫良《古代漢語》注釋為“少,形容詞用作意動,覺得……少”[6]624。通過這樣的對比,結合系統(tǒng)性教學,就能使學生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

三、應明確高校古代漢語教材語法體系與中學語法體系的區(qū)別

古代漢語教學,少不了一些語法術語。然而,由于古代漢語教材語法體系與中學語法體系不同,這既給學生帶來不小的困惑,也給古漢語教師帶來難題。例如:高中課文《師說》的注釋:“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者,助詞,用在主語之后表示判斷;“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之,結構助詞,無實在意義。這里的“者”、“之”的說明均不同于古代漢語課本。雖然王力、郭錫良兩種版本均未選《師說》,但在通論及文選中郭錫良等把“者”看作代詞,“者”在主語的后面復指,引出謂語;“之”郭本看作連詞,王力則看作介詞。對這類現(xiàn)象,在古漢語教學時不能回避,相反,應明確指出這是因為語法體系的不同造成的,告訴學生這是人們對同一現(xiàn)象的不同認識。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語法體系的不同固然需要指出,且可以略加介紹,但不需要詳談,更不必深入研究,以免增加學生負擔。此外,在對師范生講授古代漢語語法知識時,除了盡量多舉中學教材中出現(xiàn)的例子外,對中學教材中出現(xiàn)但沒有講明的語法術語,也應予以明確說明。這顯然有助于學生系統(tǒng)深刻地掌握相關語法知識。例如:高中語文第二冊《師說》的注釋:“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所以,用來……的,……的憑借,跟現(xiàn)代漢語中表因果關系的“所以”不同。在古漢語教學時,除明確講明古代漢語“所以”的兩種主要用法外,還應指出:古漢語“所以”是代詞加介詞構成,而現(xiàn)代漢語的“所以”則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個連詞,不再是代詞加介詞。

四、講授古代漢語知識時,既要注意其系統(tǒng)性也要注意補充教材之外的相關知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心色99xxxx开心色 | 欧美金妇欧美乱妇xxxx | 久久这里精品青草免费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岛国片 | 亚洲男人天堂2020 | 欧美色99 |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区欧美 |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 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 www.五月婷婷 | jizz自拍|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 成人丁香婷婷 | 三妻四妾韩国电影 | 亚州综合激情另类久久久 | 草综合| 免费高清性色生活片 | 日本a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 激情网页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下载 | 激情婷婷丁香 | 最新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在线国产高清 | 狠狠艹视频 | 亚洲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 五月天精品在线 |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观看自拍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久久久久99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 久热这里只有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