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初中物理啟蒙課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物理教學;啟蒙方法;興趣開發
(一)刪繁就簡,注意把握學生入門學習的分寸
說到優質教學,想必都會聯想到啟蒙的重要性。對于初學者來說,接下來的課程是否有繼續認真進行下去的必要,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啟蒙教學的好壞與否。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學生剛開始接觸一個嶄新的知識點,可是教師的啟蒙工作并沒有做到位,那接下來會出現怎樣的后果呢?毫無疑問,學生會逐漸對該學科產生抵觸心理,甚至開始自我放棄。因此,如何實現物理的啟蒙教學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系到日后學生的物理水平,在日常上課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把課程中可能涉及的專有名詞盡量簡單化,因為作為初學者,應該本著刪繁就簡的態度,這是進行啟蒙教學的第一步。
(二)認真上好第一節物理課,打好啟蒙教學基礎
對待第一節物理課,學生的反應往往都是比較期待的,因為他們在此之前并沒有接觸過物理,可能就是道聽途說覺得物理很難,因此,掌握好第一節物理課的教學節奏,實際上也是為了日后的教學進程做好準備工作,在第一節物理課上,老師需要時不時提醒自己,這是一節啟蒙課,啟蒙要做的就是把物理是什么解釋給大家聽,而具體的怎么學好物理,怎么解決物理學習中存在的難題,那是在物理學習進入了另一個層次的時候再來討論的問題。教師可以以自身為例,談談自己當初第一次學習物理時的感受,以此來產生與學生之間的共鳴,第一節啟蒙課,講課不是目的,分享和交流才是主要任務。
二、如何實現初中物理教學中的興趣教學
(一)增加授課方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學生有時會覺得物理比較枯燥,也許因為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只顧著講知識點,忽略了把知識點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的原因,其實物理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認識到這一點,學生面對物理學習的時候,就會少點被動,多點興趣。在日常上課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把知識點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比如在講光的折射的時候,干講肯定沒辦法讓學生理解折射,這時候就需要道具了,老師可以從家里拿來玻璃水杯和一根筷子,再在水杯中注點水,把筷子斜著插入水中,告訴學生們這就是光的折射,是不是比直接講光的折射原理更有意思呢?因此,老師在上物理課的時候,要注意和學生的互動,傾聽他們的想法,不要只為了趕進度而忽略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消化吸收,否則對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培養是沒有好處的。
(二)通過定期物理測驗和激勵來保持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
學生都有求勝心理,這需要老師去好好引導,否則演變成爭強好勝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因此,針對學生的這個心理,可以采取定期物理測驗的這個形式,既可以摸清學生這段時間對物理的掌握情況,也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斗志,可謂一舉兩得,因為學生其實都是喜歡聽老師的表揚的,如果沒有表揚作為他們繼續學習的動力,從某種程度上看很難讓他們堅持繼續學習物理。同時,老師應該還要注意做一個考后總結,通過學生的答卷,分析他們最經常出錯的點在哪里,次日帶到課堂上宣講一遍,這樣一來,學生自己也能明白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錯,問題一旦得到解決,攔路虎消失了,學習的障礙沒有了,學習興趣還能不提升嗎?
(三)教師提高個人素質和魅力
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的主要因素,除了課堂內容,老師自身對學生聽課效率也是有影響的。因此,教師提高個人素質和魅力,實際上也是推動了教學的順利進行。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語言風趣幽默的物理老師,和一個語言枯燥乏味的物理老師,那個會更加引起學生的聽課興趣呢?毫無疑問是前者,以《噪聲的危害和控制》為例,老師可以先問問學生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噪聲?回答可以是汽車的鳴笛,市場的吵鬧,碼頭的喧囂,等等,這時老師就可以問問同學們那晚上睡覺的時候室友的呼嚕聲算不算噪聲呢?呼嚕聲比鳴笛,喧囂更能讓學生產生認同感,因為都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同時,這樣的問法顯得老師幽默風趣,上課氛圍也輕松愉悅,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知不覺就產生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的啟蒙和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有賴于師生雙方在相互磨合中不斷摸索和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夠能把初中物理教學的順利進展落到實處,從而調動初中生的物理學習熱情,優化教學效果,這也符合新課改教學的新要求。
作者:陳細軍 單位:湖南省耒陽市上架中學
參考文獻:
[1]朱凌:淺談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激發并保持學生的持久興趣[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4,32(4):26-27.
關鍵詞:初中物理;啟蒙教學;興趣培養
一、認真上好第一節物理課
要上好第一節物理課,教師必須要對整個初中的物理知識結構體系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做到全局了然于心,胸有成竹.
以下是蘇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知識架構圖:
圖示體現出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是以物質、物質的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題構成的不同層次又相互聯系的結構體系,從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出發,并回到生活和社會中去.因此,教師在上第一節引言課程的時候,可以從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著手,讓學生建立起自然、生活現象與物理學科之間的感性聯系,讓學生對物理科學產生求知欲,樂于觀察和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閱讀引言部分的內容,初步了解科學家探究科學問題的過程和基本方法;通過做“裝滿水的杯子里還能放多少回形針”、“插入水中的筷子為什么會彎折”等探究性活動,讓學生初步了解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介紹一些著名的物理學家及其成就領域,讓學生打開學習物理的大門.
二、搭建理論與實踐聯系的橋梁
物理的啟蒙教育不僅體現在第一節引言課堂上,在物理課堂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搭建起理論與實踐聯系的橋梁,讓學生知道物理學的知識是有用的,物理學的每一次進步都極大地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讓學生期待學習,期待探索,從而對學習物理產生興趣.例如在學習(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鏡》時,教師可以舉放大鏡、凹透鏡、凸透鏡、顯微鏡、望遠鏡、近視眼鏡、老花眼鏡的例子,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聯系,讓學生通過學習,領悟物理與生活的關系.
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重視物理學成就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意義的講解,而不僅僅限于講解物理學理論本身.例如,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人們成功地制造了各種電氣設備,人類社會便由“蒸汽時代” 進入“電氣時代”;原子能的利用、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等,使人類開始步入了一個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時代;從電話的發明到當代互聯網絡的實時通信,從晶體管的發明到高速計算機技術的成熟等等,無不體現著物理學對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貢獻.
三、重視實驗課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建立是與實驗密切相關的,對初學物理的學生而言,更需要通過具體、生動的、千變萬化的物理現象來認識現象中本質.學生的第一堂物理實驗課是帶著很強的好奇心進行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內容安排上要由淺入深、循序浙進,分層次組織實驗教學.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做演示實驗時相當一部分學生湊熱鬧、講新奇,觀察實驗不仔細,歸納結論不思考.教師在實驗課上要提醒學生實驗前要準備什么?這個實驗要觀察的是什么?實驗過程怎樣把握?實驗記錄的是什么?怎樣分析實驗結果?對于一些動手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教師要耐心反復地指導,并且在實驗過程中多加提醒,不能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實驗結束后,教師要安排學生寫實驗報告,培養學生遵守操作規程和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總之,初中學生的認識水平和邏輯思維都不夠成熟,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教師要通過物理啟蒙教調動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和積極主動精神,為今后學習物理提供持久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徐維德. 淺談初中物理素質教育[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關鍵詞]物理啟蒙善用 實驗
當初中學生進入八年級時,將會學習一門全新的課程一一物理。她將會帶領學生進入奇妙的物理世界,為學生打開科學想象的無限空間。那么,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讓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如何發掘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呢?是我們初中物理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我多年從事初中物理的教學來看,我認應為初中物理教師的啟蒙教學尤為重要,物理啟蒙教學應包括對學生知識的啟蒙、思想的啟蒙和方法的啟蒙,從這三個方面著手進行教育,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的習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正確掌握知識、學會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如何做好初中物理的啟蒙教學呢?下面就談一下我個人的體會,供同行們參考。初中物理教師的啟蒙教學應做到:
一、上好第一節物理課,讓學生打開學習物理之門
1、教會學生善用物理學課程結構進行學習
物理學的課程結構布局是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而設置的,它一般安排包括:科學探究與活動、金鑰匙、信息瀏覽、STS、自我評價與作業、課外活動。
科學探究與活動就希望學生像居里夫人、楊振寧科學那樣,進行科學探究,學會親自動手做有趣的實驗能力,討論感興趣的物理問題,體驗科學奧秘的喜悅;金鑰匙會介紹一些物理思想和科學方法,將會使你受到科學的熏陶,獲得科學的啟示,使你更聰明;信息瀏覽將向你提供許多新奇、有趣的信息,向你介紹物理學家探索,發現物理規律的故事,介紹各種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有關物理問題;STS將向你介紹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介紹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導你關注科學與科技方面的一些熱點問題,使你在思考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問題時走向成熟!自我評價與作業能夠幫助學生評價自已的學習過程,使你嘗到成功的喜悅,找到在學習中的不足;課外活動還會為學生提供一些小實驗、小制作,引導學生到生活、自然界去觀察、探究、調查……使學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發揮!
以上這些物理學的課程結構布局,教師應上第一節物理課就教會學生善用,對學生學好物理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2、讓學生知道物理學的知識是有用的
教師應告訴學生,物理學的每一次重大發現,都極大地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加速了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進程,深化了人類的自然觀,也不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就如:簡單機械的發明和應用,使人類創造了古埃及金字塔、中國長城等許多巧奪天工的奇跡;蒸汽機的研制和改進,解決了機械的動力問題,使手工業生產走向大規模機器生產,亦使交通運輸業發生了根本變革,人類社會進入了“蒸汽時代”;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人們成功地制造了各種電氣設備,人類社會便由“蒸汽時代” 進入“電氣時代”;今天,物理學的應用涉及到更深的層次和更廣闊的領域,比如有原子能的利用、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等,使人類開始步入了一個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時代……,期待學生的認真學習、積極探索、更有力地推動物理學的發展。
二、故事與實驗相結合,了解物理學的歷史
觀察和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確認識的重要途徑。伽利略是杰出的意大利科學家,他從小就喜愛觀察和實驗,年輕時,他通過觀察教堂里吊燈的來回擺動,進而反復進行實驗,發現了擺的等時性原理;說明重視觀察和實驗,并在學習中逐步養成隨時留心觀察身邊各種物理想象的習慣,多動手實驗,你也許會從中獲得驚人的發現!
學習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究。牛頓在繼承伽利略等前輩科學家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科學的物理概念,運用歸納和數學分析的方法,總結出物體運動的定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統一了天地間的運動,構建了經典力學的體系。物理概念是物理學的“語言”。物理概念是為了準確地描述物理現象和表達物理規律而引入的??梢赃@么說,這座宏偉的“物理大廈”的框架,就是由物理概念、規律以及貫穿其中的科學方法構成的。說明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及要知道物理概念的來源,經歷物理規律的探究過程,還要學習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究。
學習物理學,既離不開觀察與實驗,也離不開理性思考。愛因斯坦從小就極具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精神,16歲時就向自己提出一個“追光”的問題。由于他是理性思維的代表,建立的相對論使人們對時空有了全新的認識。
三、輔導好第一次實驗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學生進行第一次物理實驗,是懷著極大的興趣和好奇心進行,但是實驗的各項工作,比如:實驗前要準備什么?這個實驗要觀察的是什么?實驗過程怎樣把握?實驗記錄的是什么?怎樣分析實驗結果?這個時候教師教會學生怎樣做是很有必要的。同時,教師還要創設有趣的物理實驗,譬如,可根據課程的需要,適當改變和增加一些物理實驗,比如表演硬幣穿玻璃桌椅的魔術,以突出了實驗觀察與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好動心理特征,用有趣的物理實驗啟發學習興趣,增強積極求知動力,以至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另外,教師還要創設有用的物理實驗。可布置一些小實驗、小制作讓學生親自完成,如“紙盒燒開水”、“日光燈啟輝器中雙金屬片的自動控制作用”、“小風輪”、“電鈴”、“樓梯開關”等。使學生在動手完成各種小實驗、 小制作過程中,思維了活躍,增強參與意識,學生更希望進一步探索物理方面有關的問題。通過這些有用實驗,學生不僅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就比較深刻、牢固,更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學的心理,培養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標準初中物理課程標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閻金鐸主編,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