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臥床病人如何護理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油菜籽墊褥瘡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7―171―02
褥瘡又稱壓瘡、壓力性潰瘍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從其發病原因角度考慮的,目前世界上公認持續性壓力是產生褥瘡的最主要原因。相關資料表明,長期臥床者50%以上不是死于其原發病,而是死于褥瘡導致的嚴重感染。褥瘡一旦形成,輕則給患者帶來痛苦,影響疾病的治療;重則可繼發感染,并發敗血癥而危及生命,因此預防褥瘡的發生在護理工作中尤為重要。一旦得了褥瘡就很難治愈,而且對病人來說很痛苦,預防褥瘡除了翻身等常規護理外,還可以借助一些特制的墊子,目前市場上防褥瘡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氣墊,使用氣墊仍需兩小時翻身一次,比較便宜,但效果一般,而且比較費電,容易壞,國外用的比較多的是醫用羊皮墊,可以8―10小時翻身一次,但價格比較貴,在中小城市很難買到。我科是基層醫院的神經內科,多年來,在護理腦血管意外患者過程中使用油菜籽墊預防褥瘡,取得很好的效果。現將如何應用油菜籽墊預防褥瘡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從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腦血管意外患者150人,其中肢體癱瘓臥床患者62人,平均住院臥床天數是50天,大多數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護理這些患者的過程中,我科使用自創自制的油菜籽墊預防褥瘡,取得很好效果,無一例在住院期間發生褥瘡。
2 制作和使用方法
用純棉床單或棉布縫制一長2米,寬1米的長方形袋子,選用無雜質的普通油菜籽100斤左右,裝入袋子中,封口,將油菜籽袋似褥子樣平鋪在床墊上,并用雙手均勻的攤平油菜籽,要求厚度大約是5―6cm.。再在墊子上鋪上床單即可,床單不可鋪多層或過厚,以免影響效果,也可根據需要縫制較小的,僅供局部使用的墊子。
3 優點
價廉,多數患者能接受,吸潮防濕,干爽清潔,冬暖夏涼,具有透氣性能好等優點,并且隨著患者肢體活動或翻身時,油菜籽自然攢動,起到輕微按摩作用。同時有防止靜電,舒緩壓力等保健作用。使用后對患者單位面積的體重壓力可以減少50%以上。長期臥這種床墊后,全身皮膚完好,無一例褥瘡發生,通過臨床試驗證明,這是預防褥瘡最經濟、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4 褥瘡的預防
4.1 首先應更換:使用油菜籽墊子后,翻身時間可適當延長,白天2―3小時翻身一次,夜間4小時翻身一次。翻身動作要輕,避免拖、拉、推的動作。正常人即使每天較長時間臥床也不會發生褥瘡,臥床病人之所以容易發生褥瘡,與病人長時間沒有改變密切相關,所以,對于癱瘓或床上活動困難的病人,要制定具體的翻身計劃以定時翻身很重要。
4.2第二是局部按摩。 對于受壓的骨突部位,在翻身時應給予一定的按摩,尤其是發現受壓皮膚出現硬結時,要在減壓的同時給予50%酒精局部按摩。按摩時不要用手指,要用手掌的大、小魚際肌(即拇指和小指下方的兩塊肌肉),注意不要和按摩處的皮膚產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每個部位每次按摩3-5分鐘。
4.3 保持皮膚清潔和干燥,防止皮膚受到污物的刺激,如有大小便污染時,必須隨時進行清洗和更換尿墊,以保護皮膚免受刺激。床鋪要經常保持清潔干燥,平整無碎屑,被服污染要及時更換。
4.4 增加營養的攝入 長期臥床者或病重者,應注意全身營養,根據病情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鼓勵多進食,不能自理者應及時、按時喂水、喂食,加強飲食護理,以增強抵抗力和組織修復能力。
總之,長期臥床患者要減少并發癥,預防是關鍵,護理人員要做到六勤:即勤觀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換,勤按摩,護理褥瘡的過程中,還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增加全身營養。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只要用心細致的護理,預防褥瘡的發生是完全可能的。同時要求我們醫護人員對患者做好健康教育,鼓勵患者積極主動參與預防工作。護理人員要認識到做好褥瘡預防工作不僅是對備受身心困擾的癱瘓患者生命和健康的關懷,對病人人格的尊重,也是護理人員倫理道德和良好素質的體現。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 臨床觀察 護理干預
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capd),是腹膜透析的一種方法。利用人體腹膜這一天然半透膜作為透析膜,將適量透析液引入腹腔并停留一段時間,使腹膜毛細血管內血液和腹膜透析液之間進行水和溶質交換的過程。(capd)是治療終末期腎病患者的一種有效的腎臟替代療法,它具有居家透析的特點,簡便、安全、費用低、節省人力。在持續治療及自我護理中遇到的問題,都要在腹透護士指導下得以解決。這對提高家庭腹膜透析(pd)的護理質量,減少透析并發癥,延長患者生存時限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現將我院2003年收治的6例pd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收集2007年7月~2010年11月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行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42~67歲。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衰、貧血、尿量減少、水腫、高血壓。腹透過程中,7例并發腹膜炎,8例出現精神障礙。行腹膜透析前血尿素氮值為18.21~35.04mmol/l(正常值2.9~7.14mmol/l),血肌酐值為419.8~1334.4umol/l(正常值44~ 133 umol/l)。行capd治療后,尿素氮降至6.19~29.6mmol/l,肌酐降至309.4~1172.1umol/l,大部分接近正常值范圍。
1.2 腹膜透析時間選擇及依據 嚴格掌握適應證及禁忌證(1)適應證與血液透析相同,;原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功能不穩定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兒童;反復血管造瘺失敗者;有明顯出血傾向不適于肝素化者。(2)禁忌證:腹膜有缺陷者,各種腹部病變導致腹膜清除率降低者;腹部手術3d內,腹腔置有外科引流管者;腹腔有局部炎性病灶,腸梗阻、腹部疝未修補和椎間盤疾病;晚期妊娠及腹部巨大腫瘤;嚴重肺功能不全;長期蛋白質及熱量攝入不足;高分解代謝;硬化性腹膜炎;不合作者及精神病患者;橫膈有裂孔;過度肥胖者。
2 臨床觀察和護理
2.1心理護理:心理因素對疾病發生、發展和預后起著重要作用。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一般情況差,長時間重復透析,加之生活不便及費用高等因素,病人會出現焦慮和抑郁、失落感、悲觀失望、依賴性增強,有的會拒絕治療甚至輕生。有的擔心治療效果不佳,預后不良,前途暗淡。種種問題困擾,使他們極易產生焦慮抑郁,悲觀失望的心理。醫護人員以和藹、親切、自信的語言與患者建立良好醫患關系良好的心態,對疾病的治療康復有極其有益的幫助。
2.2 飲食護理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加之透析過程中蛋白質和其它營養成分的丟失,使各項營養指標進一步下降。據報道[3],腹膜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為18%~56%,適當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透析時有水溶性維生素的丟失,應給予補充,如谷類、干果、水果、新鮮綠葉蔬菜。控制水鹽,預防容量負荷過多。
2.3 透析管護理 在透析過程中,要保持管口周圍皮膚、出口敷料清潔干燥,敷料隨濕隨換。注意觀察出口處和隧道口有無異常。特別注意導管應固定在良好位置,。
2.4透析環境:保持環境清潔,換液室每日拖地2次,及時清除墻壁門窗的灰塵,每天早、中、晚開窗通風1次,換液前用紫外線燈行空氣消毒,用消佳凈濕布擦拭操作臺,換液時避開通風口、風扇、空調出口,無關人員不要進入換液室。
2.5嚴格操作規程 (1)嚴格按操作程序進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2)統一操作標準使每一位護士熟知并應用于實踐中。(3)患者腹透用品設專用箱, 1人1箱,每天消毒1次。(4)每次透析前嚴格檢查透析液是否有混濁及絮狀物。(5)術區換藥:術后4d內每天換藥1次, 5d后隔日換藥1次,同時觀察術區有無紅腫、滲出,并及時進行處理,術后10d愈合良好后拆線。(6)術后次日手術切口用神燈照射每天1次,每次20min,達到預防感染促進愈合的目的。所用y型管路視情況2~3個月更換1次。(7)觀察透出液的量、性質、顏色,如果超濾量為負數,及時報告醫師,有利于及時調整用藥。如透出的液體混濁變黃,應考慮與飲食有關或腹腔內有感染;透出的液體為粉紅色或紅色,應考慮腹腔內小血管的損傷,應立即給予止血藥。(8)每天記錄24h出入量,供醫師參考,有利于及時調整液體的量及用藥的種類。(9)血壓檢測:是檢測透析患者體液平衡的方法。如果體液過多、同時鹽攝入過多、情緒激動及未及時服用降壓藥物均可使血壓升高。
3 并發癥觀察和護理
3.1預防腹膜炎及出口處感染和隧道感染的發生 腹膜炎是capd的主要并發癥和治療中斷的原因。預防勝于治療,預防感染的關鍵是嚴格培訓操作人員,強調無菌技術操作,創造良好的透析環境,提高病人對預防感染的警覺性。因此,認真做好居家腹透培訓對預防腹膜炎的發生至關重要。在培訓中,護士可運用講授、提問的教學技巧,因人施教。應寫出操作步驟的書面方法,逐步進行手把手的操作指導,使病人及家屬掌握pd環境的要求和操作者應該掌握的方法及無菌操作技術等,反復實踐,直到熟練掌握為止。也可鼓勵病人及家人多提問,多練習,耐心指導家人如何照顧病人,以及病人如何進行自我保護。讓病人注意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自己的實際操作相聯系,以解決在家透析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充分認識腹膜炎及隧道口感染的危害性。指導病人早期識別腹膜炎的知識,如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透析液混濁、引流不暢、發熱等,發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就診,以免貽誤治療時機。掌握腹膜炎及隧道口感染的防御及初步處理方法。
3.2精神癥狀護理 老年患者腹膜透析過程中發生精神障礙并不少見,本組中8例出現精神障礙癥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尿毒癥引起的神經病變,老年人大腦老化、低鈉血癥、透析失衡綜合征、營養丟失綜合癥、心理障礙等[4]。表現為:情緒抑郁,自卑感,興奮躁動、煩燥不安,無自知力,記憶力減退。臨床中應密切監測病人的生命體征和血象,維持水電解及酸堿平衡,注意觀察血鉀、血鈉過高或過低的表現,準確記24小時出入量。對不合作、躁動患者宜安置在光線暗淡的病室,使用約束帶保護,遵醫囑使用小量鎮靜藥,向病人解釋配合治療的重要性,保持情緒穩定,避免誘發因素。
4 討論
正規的操作、嚴格的無菌程序、密切監測液體出入量及血壓、觀察所透出的液體的性狀、顏色、量,可為臨床醫師提供可靠的依據,同時也防止了并發癥的發生。總之,做好腹膜透析不但要有嚴格的技術要求,還要采取各種方式對患者及家屬進行不間斷的教育,充分了解患者的透析情況、飲食狀況、生活狀況、心理狀況,以便使患者建立良好的依從性,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
參 考 文 獻
[1]郭志勇,袁偉杰.居家腹膜透析指南.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0:65-66.
[2]和海霞.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的護理體會.臨床合理用藥,2009,2(12):78-79.
[3]李 霞,李家耀.對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老年患者的護理.2005,17(3):48-49.
[4]王蘭,汪濤.腹膜透析中心管理模式的建立與體會.中華護理雜志, 2004,39(7):546-547.
[5]張菊香,王慶玲,史學穎.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護理管理,2009,26(6):684-685no·6.
【關鍵詞】 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 臨床觀察 護理干預
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CAPD),是腹膜透析的一種方法。利用人體腹膜這一天然半透膜作為透析膜,將適量透析液引入腹腔并停留一段時間,使腹膜毛細血管內血液和腹膜透析液之間進行水和溶質交換的過程。(CAPD)是治療終末期腎病患者的一種有效的腎臟替代療法,它具有居家透析的特點,簡便、安全、費用低、節省人力。在持續治療及自我護理中遇到的問題,都要在腹透護士指導下得以解決。這對提高家庭腹膜透析(PD)的護理質量,減少透析并發癥,延長患者生存時限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現將我院2003年收治的6例PD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收集2007年7月~2010年11月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行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42~67歲。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衰、貧血、尿量減少、水腫、高血壓。腹透過程中,7例并發腹膜炎,8例出現精神障礙。行腹膜透析前血尿素氮值為18.21~35.04mmol/l(正常值2.9~7.14mmol/l),血肌酐值為419.8~1334.4umol/l(正常值44~ 133 umol/l)。行CAPD治療后,尿素氮降至6.19~29.6mmol/l,肌酐降至309.4~1172.1umol/l,大部分接近正常值范圍。
1.2 腹膜透析時間選擇及依據 嚴格掌握適應證及禁忌證(1)適應證與血液透析相同,;原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功能不穩定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兒童;反復血管造瘺失敗者;有明顯出血傾向不適于肝素化者。(2)禁忌證:腹膜有缺陷者,各種腹部病變導致腹膜清除率降低者;腹部手術3d內,腹腔置有外科引流管者;腹腔有局部炎性病灶,腸梗阻、腹部疝未修補和椎間盤疾病;晚期妊娠及腹部巨大腫瘤;嚴重肺功能不全;長期蛋白質及熱量攝入不足;高分解代謝;硬化性腹膜炎;不合作者及精神病患者;橫膈有裂孔;過度肥胖者。
2 臨床觀察和護理
2.1心理護理:心理因素對疾病發生、發展和預后起著重要作用。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一般情況差,長時間重復透析,加之生活不便及費用高等因素,病人會出現焦慮和抑郁、失落感、悲觀失望、依賴性增強,有的會拒絕治療甚至輕生。有的擔心治療效果不佳,預后不良,前途暗淡。種種問題困擾,使他們極易產生焦慮抑郁,悲觀失望的心理。醫護人員以和藹、親切、自信的語言與患者建立良好醫患關系良好的心態,對疾病的治療康復有極其有益的幫助。
2.2 飲食護理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加之透析過程中蛋白質和其它營養成分的丟失,使各項營養指標進一步下降。據報道[3],腹膜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為18%~56%,適當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透析時有水溶性維生素的丟失,應給予補充,如谷類、干果、水果、新鮮綠葉蔬菜。控制水鹽,預防容量負荷過多。
2.3 透析管護理 在透析過程中,要保持管口周圍皮膚、出口敷料清潔干燥,敷料隨濕隨換。注意觀察出口處和隧道口有無異常。特別注意導管應固定在良好位置,。
2.4透析環境:保持環境清潔,換液室每日拖地2次,及時清除墻壁門窗的灰塵,每天早、中、晚開窗通風1次,換液前用紫外線燈行空氣消毒,用消佳凈濕布擦拭操作臺,換液時避開通風口、風扇、空調出口,無關人員不要進入換液室。 轉貼于
2.5嚴格操作規程 (1)嚴格按操作程序進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2)統一操作標準使每一位護士熟知并應用于實踐中。(3)患者腹透用品設專用箱, 1人1箱,每天消毒1次。(4)每次透析前嚴格檢查透析液是否有混濁及絮狀物。(5)術區換藥:術后4d內每天換藥1次, 5d后隔日換藥1次,同時觀察術區有無紅腫、滲出,并及時進行處理,術后10d愈合良好后拆線。(6)術后次日手術切口用神燈照射每天1次,每次20min,達到預防感染促進愈合的目的。所用Y型管路視情況2~3個月更換1次。(7)觀察透出液的量、性質、顏色,如果超濾量為負數,及時報告醫師,有利于及時調整用藥。如透出的液體混濁變黃,應考慮與飲食有關或腹腔內有感染;透出的液體為粉紅色或紅色,應考慮腹腔內小血管的損傷,應立即給予止血藥。(8)每天記錄24h出入量,供醫師參考,有利于及時調整液體的量及用藥的種類。(9)血壓檢測:是檢測透析患者體液平衡的方法。如果體液過多、同時鹽攝入過多、情緒激動及未及時服用降壓藥物均可使血壓升高。
3 并發癥觀察和護理
3.1預防腹膜炎及出口處感染和隧道感染的發生 腹膜炎是CAPD的主要并發癥和治療中斷的原因。預防勝于治療,預防感染的關鍵是嚴格培訓操作人員,強調無菌技術操作,創造良好的透析環境,提高病人對預防感染的警覺性。因此,認真做好居家腹透培訓對預防腹膜炎的發生至關重要。在培訓中,護士可運用講授、提問的教學技巧,因人施教。應寫出操作步驟的書面方法,逐步進行手把手的操作指導,使病人及家屬掌握PD環境的要求和操作者應該掌握的方法及無菌操作技術等,反復實踐,直到熟練掌握為止。也可鼓勵病人及家人多提問,多練習,耐心指導家人如何照顧病人,以及病人如何進行自我保護。讓病人注意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自己的實際操作相聯系,以解決在家透析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充分認識腹膜炎及隧道口感染的危害性。指導病人早期識別腹膜炎的知識,如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透析液混濁、引流不暢、發熱等,發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就診,以免貽誤治療時機。掌握腹膜炎及隧道口感染的防御及初步處理方法。
3.2精神癥狀護理 老年患者腹膜透析過程中發生精神障礙并不少見,本組中8例出現精神障礙癥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尿毒癥引起的神經病變,老年人大腦老化、低鈉血癥、透析失衡綜合征、營養丟失綜合癥、心理障礙等[4]。表現為:情緒抑郁,自卑感,興奮躁動、煩燥不安,無自知力,記憶力減退。臨床中應密切監測病人的生命體征和血象,維持水電解及酸堿平衡,注意觀察血鉀、血鈉過高或過低的表現,準確記24小時出入量。對不合作、躁動患者宜安置在光線暗淡的病室,使用約束帶保護,遵醫囑使用小量鎮靜藥,向病人解釋配合治療的重要性,保持情緒穩定,避免誘發因素。
4 討論
正規的操作、嚴格的無菌程序、密切監測液體出入量及血壓、觀察所透出的液體的性狀、顏色、量,可為臨床醫師提供可靠的依據,同時也防止了并發癥的發生。總之,做好腹膜透析不但要有嚴格的技術要求,還要采取各種方式對患者及家屬進行不間斷的教育,充分了解患者的透析情況、飲食狀況、生活狀況、心理狀況,以便使患者建立良好的依從性,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
參 考 文 獻
[1]郭志勇,袁偉杰.居家腹膜透析指南.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0:65-66.
[2]和海霞.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的護理體會.臨床合理用藥,2009,2(12):78-79.
[3]李 霞,李家耀.對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老年患者的護理.2005,17(3):48-49. 轉貼于
[4]王蘭,汪濤.腹膜透析中心管理模式的建立與體會.中華護理雜志, 2004,39(7):546-547.
[5]張菊香,王慶玲,史學穎.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護理管理,2009,26(6):684-685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