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觀賞園藝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兒共689例為對照組,男411例,女278例;早產兒195例,足月兒494例;胎齡28.0周~40.8周(37.5周±2.5周)。2013年7月—2013年12月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法期間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兒929例為觀察組,男516例,女413例;早產兒247例,足月兒682例;胎齡27.8周~41.0周(37.7周±3.3周)。疾病種類包括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早產兒、新生兒肺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窒息、缺氧缺血性腦病、敗血癥、低血糖、新生兒貧血、胎糞吸入綜合征、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足月小樣兒、氣胸、膿皰瘡、化膿性腦膜炎、感染性腹瀉、新生兒硬腫癥。兩組患兒在性別、胎齡、疾病種類及病情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科室已有的護理規范對住院新生兒實施皮膚護理。觀察組護理風險管理實施方法如下: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分析新生兒科常見醫源性皮膚損傷及發生原因,制定風險管理程序及防范措施。
1.2.1常見醫源性皮膚損傷原因
①劃傷:患兒指甲抓傷;護士剃頭時不慎割傷頭皮;輸液針頭從肝素帽牽拉掉下,劃傷皮膚等。②壓傷:留置針、肝素帽、導管對皮膚造成壓傷;遺留的針帽及不正確應用棉簽壓迫止血等引起的皮膚損傷;無創輔助通氣時對鼻中隔的壓傷;氣管插管固定不恰當,造成口角皮膚壓傷等。③擦傷:患兒在藍光箱及暖箱時,四肢摩擦引起骨突處皮膚破損等。④粘貼傷:取敷貼和固定用膠布及電極片時引起的皮膚損傷;粘貼敷料方法不正確,導致張力性損傷等。⑤藥物滲漏:新生兒血管較細,血管壁較薄,靜脈位置較淺,當輸入一些刺激性較強藥物或長期輸液且觀察不及時造成藥物滲漏損傷皮膚。⑥皮膚感染損傷:沐浴時穿刺處浸濕;留置針保留時間過長;患兒嘔吐后未及時清潔皮膚。⑦燙傷:儀器設備故障;藍光箱、輻射臺膚溫探頭脫落;沐浴時水溫過高導致燙傷。
1.2.2防范措施
①加強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培訓,學習運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法,增強責任心,操作動作輕柔,提高人文關愛。②改進護理方法及流程,如皮膚的患兒戴棉布手足套保護;體重大于3000g或活動度較大的患兒足端放置長條形軟布墊;規范膠布及敷貼等的使用,盡量減少粘貼時間及范圍,撕取時動作輕柔,用生理鹽水或潤膚油,邊浸濕邊撕取;為減少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敷料撕取時造成的損傷,將PICC敷料常規更換時間定為1周1次;極低及超低體重兒盡量使用水膠體敷料;妥善固定各種導管、監護線等,緊貼皮膚時予適當襯墊。③加強輸液操作管理。認真評估、選擇合適的部位及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針柄處根據情況用小棉球襯墊,禁止覆蓋穿刺點;輸液針柄用條形膠布交叉固定于肝素帽上;輸注特殊藥物時有明確的床頭標識,15min~30min觀察1次,做到“一看二摸三對比”,如有滲漏及時報告,根據藥物性質采取不同處理方法;沐浴時使用一次性手套保護留置針;需長期輸入強刺激性藥物的病人選用PICC。④維持儀器設備正常工作狀態,建立“日常設備檢查維修記錄本”,統一“設備故障”及“運轉良好”等標識,專人負責,定期檢查。
1.2.3觀察指標和評估
觀察兩組新生兒住院期間發生皮膚壓傷、劃傷、粘貼傷、擦傷、藥物滲漏所致損傷、皮膚感染損傷、燙傷共7項指標。責任護士認真評估患兒皮膚情況,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記錄住院期間皮膚異常情況及處理措施,填寫專用交接班本。風險管理小組每日檢查,定期總結。
1.2.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溫嶺東方醫院重癥監護室護士23人,其中女性21人、男性2人;年齡18~44歲,平均(27.45±4.26)歲;工作年限1~25年,其中1~5年9人,6~10年8人,11~20年5人,20年以上1人。職稱:主管護師4人,護師8人,護士9人,未定級人員2人。學歷:本科8人,大專10人,中專5人。
1.2方法
2012年重癥監護室護士無分層分級,按照護士長排班工作;2013年起實行特質上崗護理管理模式。具體方法為:①成立重癥監護室綜合能力考評小組:聘請監護室主任為督導,護理部主任為組長,各科護士長為成員。②確定崗位職責及對象:由考評小組對重癥監護室全體執業護士進行綜合能力評估,打破人員職稱、學歷及工齡的限制。考核分為個人素質、臨床患者管理、突發事件應對三方力評估總成績劃分為專科護士崗位≥90分,全科護士崗位75~89分,基礎護士崗位60~74分,支持系統崗位<60分。③各崗位職責制定:專科護士負責為病人制訂全程的、全方位的、個性化的護理計劃,指導監督護理要點執行情況,并根據病情與責任醫生溝通,參與制定治療計劃;全科護士負責執行并指導下級完成病人護理全部處置計劃;基礎護士職責是配合上級護士完成護理計劃;支持系統崗位職責是圍繞病人協助臨床護士完成工作。
1.3觀察指標
評價2012年和2013年的護理質量并發放150份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設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012年12月與2013年12月統計的病人滿意度分別為93.30%和9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4,P<0.05)。
3討論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都從不同層面定義護士的“能”,無論哪種定義,其實質都是按護士實際工作能力的大小對其進行分層管理和使用。然而同質化的傳統護理人員評價體系未考慮其個性、氣質特點,均要求大家成為“全能型”護士,能夠全面勝任每一崗位的工作,這顯然有悖客觀規律和缺乏人性化管理思維。護理特質管理則規避了這些缺憾。人與人之間的特質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管理者需要全面了解護士的意愿和特質,合理安排崗位,使護士在與其相適應的平臺上發揮潛力和優勢,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護士工作滿意度和對組織的忠誠度,保證護理隊伍建設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本次研究顯示,實施按特質上崗制度,提高了護理質量。特質管理模式以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為最主要的考核形式,在一個題干中會設計多種混淆因素。護士只有在具備了穩固的理論基礎和臨床經驗,才能做出正確判斷,運用這一評鑒方式能夠真正選拔出具有護理特質的人才,進而為護理人才的分類、分級培養提供依據。護理人才可從專科、綜合、基礎3個方面得到不同的定位,這種專科護士監督指導、全科護士執行及基礎護士配合的三級人力資源合理配置以及流程化管理,全面降低護理難度,實現護理質量的全過程監控,達到了持續改進及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應用特質護理管理模式,可以從團隊角度出發,提升護理文化內涵,提高病人滿意度。護理團隊中根據特質分類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在為病人提供服務時,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合理搭配各種特質的成員,實現人崗匹配,揚長避短,可使團隊表現出更高的工作效率及減少破壞性組織沖突發生的可能性。所提供的全方位護理滿足了病人潛在的心理需要與健康需求,提高了病人滿意度。
4結語
關鍵詞:會計;統計;醫院財務管理;結合
一、引言
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屬于醫院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是保證醫院正常運轉的情況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會計與統計工作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各大醫院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工作和統計工作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本文從會計與統計在財務管理工作上的關系出發,然后進一步說明了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上結合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些結合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措施。
二、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相互應用
1.統計方法在醫院財務領域中的運用
統計學作為一種數量計算與分析的方法現已廣泛的運用于醫院的會計核算的各種環節中。首先,從醫院財務管理部門整理會計資料的過程來看,就需要運用統計學的數量管理方法。比如,醫院財務會計中存貨計量的平均移動法的原理就是統計學的平均數原理。其次,從醫院財務管理部門分析財務信息的方法來看也需要用到很多統計學的分析方法,比如,以統計指數為基礎的因素分析法,連環替代法。再次,隨著各醫院單位經營管理的日益精細,需要從會計分析提供對市場的預測和企業行為的決策,從而建立了以統計學為基礎的“管理會計”,通過對會計數據的分析為醫院提供生產經營上的決策。比如,采用統計學中的趨勢分析預測模型進行銷售預測與成本預測等。
2.會計方法在醫院統計領域中的應用
會計學反映的是微觀計量行為,主要對醫院的資金運轉、流動情況進行反映,采用的是復式記賬的方式,從各方面反映和記錄醫院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統計工作中,也有許多指標要從會計工作中獲得。比如,醫院統計核算體系中的資產負債核算,流動資金核算都采用了大量會計符號與會計平衡式,在這里統計核算的方法也都是采用了會計的復式記賬的原理。另外,我國很多醫院在部門統計中,也有很多指標需要從會計核算中獲取。
3.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上結合的作用
(1)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結合是今后醫院醫藥分離的核算基礎
根據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要求,在對藥品進行統計分類時,必須把藥品的收入與其相應的支出情況單獨列出,而相應的在進行會計核算時,也應根據這些要求把藥品的收入與支出情況分別從醫療收入和支出中進行分列。
(2)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結合是進一步完善醫保制度的保障
根據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有關要求,在財務管理工作要對各類醫保病人的門急診、病房醫療收入的報表統計并單獨列出,從而進一步分析各類醫保病人的治療質量與產生的醫療費用情況。在相應的會計處理上,也要把各類型醫保病人在就醫過程產生各類費用進行單獨核算。
(3)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結合是醫院有效開展日常財務工作的保證
醫院日常財務管理工作包括病人門急診次數核算、醫生工作量核算、醫院各項成本開支,藥品收入,病人各項醫療費的核算都需要通過統計的方法進行,而這種統計的核算要采用會計復式記賬的方式進行,醫院采用的核算計量原則,是統計與會計核算都實行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原則。三、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上結合的措施
1.改變醫院部門設置,調整統會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能
醫院財務管理上要有效的結合會計與統計工作,首先要對部門設置上進行改變,應把專門從事統計工作的人員歸入財務部門,這樣使其在工作中自然的與后面的會計工作結合起來,另外管理人員也要把對統計工作人員和會計核算人員的工作職能進行調整,使統計工作人員和會計核算人員都承擔一部分會計核算或統計工作。
2.進一步提高醫院會計與統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為了確保醫院財務管理會計與統計的有效結合,要進一步提高醫院財務管理部門會計工作人員和統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要結合醫院財務管理實際需要,對于專門從事統計工作的人員要增強其會計方面的專業知識,使其掌握運用會計記賬的方法,對于專門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要提高其統計分析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
四、完善醫院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
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作為一種統計與會計有機結合的信息資源的處理和分析系統,對于醫院信息資源的收集與分析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進一步結合醫院財務管理中的統計與會計工作,就必須盡快建立健全醫院財務管理會計信息系統,通過此系統對醫院內外部各種信息進行統計與會計核算處理,從而加強醫院的事務預測、財務分析和控制功能。
五、結語
總而言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的結合對于醫院財務管理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與統計的結合也將日趨緊密。筆者深信,通過政府、醫院以及相關財務管理部門的努力,醫院財務管理部門會計統計核算一體化的工作也將開辟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財政部統計評價司.企業效績評價工作指南[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