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班主任教學管理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班主任應該具備完備的知識結構和方法體系,以更高的素質和能力有效處理班主任管理工作出現的各類問題。當前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學生興奮點和注意力被分散,如果沿用傳統的工作方式則不能發揮管理工作的價值。同時學生的思維活動跳躍,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因此會在實際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創造各類問題,如果沒有過硬的本領和較高的素質,將會難于應對迅速發展的社會、教育和學生狀況,使班主任管理工作淪為一句空話。
2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
2.1建立新時期新型班集體新時期班主任應該將管理工作重點放到班集體的建設上,要將班集體看作是自己的家庭,把學生真正轉變為自己的孩子,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與學生的多層次、多角度溝通,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公平性,讓他們在合理、有序的環境中得到發展。班主任管理工作切忌將學生冠以“好學生”和“差學生”的標簽。學習稍微差一點的同學,要給予更大的鼓勵,后期還應該對這些同學更好的關愛與重視。要經常組織班級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己,學會團結互助。對于班主任,要在活動中把他們當成朋友,挖掘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更好的全面發展。因材施教,班主任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時刻關注他們的情感變化。這樣可以讓學生熱愛班集體,更好的發展,也能讓家長放心。
2.2加強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應該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增加家訪的內容,更多的是要在家長面前,表揚學生,提出學生的優點和興趣愛好。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更好的挖掘他們的潛在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且不可直接了當的責罵孩子。可以以提意見的方式,告訴家長,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讓家長注意培養孩子的方法。
2.3提高班主任的自身修養當前學生學習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越來越強,班主任應該更多了解一些學生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這樣對于學生的提問,或者是和學生聊天,才不會覺得茫然和沒有話題。班主任平時除了課本和批閱試卷以外,還應該多看一些關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書籍,或者和其他班級的教師交流心得體會,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基礎理論水平。教師更應該以身作則,嚴于律己,這樣學生才會信服教師,更好的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更全面的了解學生,找到適合每一個學生成長的方法,才能成為優秀的班級的管理者。
3結語
班主任不僅擔負班級管理的責任,同時也是班級的一名任課教師,不能將班級的教學時間和班級管理時間摻雜在一起。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摻雜班級管理,不僅擠占教學時間,還會擾亂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不利教學。班級管理應該在班會、自習等等時間進行,不可隨意在課堂教學中就班級管理問題教育批評學生。
二、控制情緒,把教學中的情緒與班級管理中的情緒嚴格分開
要注意不要將班級管理中的負面情緒帶到班級教學中,學習就是學習,管理就是管理,要讓學生明白班主任的兩個不同的身份:管理者和教學者,在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職責:管理和教學。讓學生習慣上課時班主任教學者的身份和職責,上課時不為班級管理的事擔心,注意力一切都放到學習中去。班主任既要有意識地這樣去做,也要給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以共同營造這樣的氛圍。
三、走入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
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高中生內心思想豐富,只有走近他,與之溝通交流,讓學生親近你,敬慕你,才可以引導他,幫助他。很多時候,只有少數學生主動地找到老師進行交流,而多數學生卻是思想負擔重重,不敢或不會親近班主任,選擇沉默。所以要班主任主動地接近學生,了解學生,打開學生的心結,有針對性的營造一個積極、高效、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
四、多給予學生鼓勵,減少批評,即使批評也要笑著批評
(一)細心洞察一切,先做后說.比如在搞衛生時如發現玻璃沒擦干凈,我總會先把抹布要過來,自己去擦,一直擦到擦干凈為止,再如,教室地面有雜物時,我會親手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這些雖然是小事,但成效是無窮大的。身教重于言教,我時刻注意自身對學生的影響,處處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二)愛心現在農村大多是留守兒童,缺少母愛,我像慈母一樣關愛學生,給予孩子們是真誠的、無私的愛。下課時我和學生一起進行踢毽子、打沙包、跳繩等活動,公平游戲,有說有笑。
(三)耐心一娘生九子,個個都不同。對一個班級體來說,四五十名學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影響,在思想上、行為和學習習慣上都不相同。要提高班級體的整體水平,不但要做好面上的工作,而且還要重視個別學生的轉化工作,只有這樣“點面結合”,才能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在差生和后進生轉化上,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揚長避短,找出“問題”存在的根源,對癥下藥,采用“重點突破”和“正面引導”相結合的方法,傾注于愛心,多給予溫暖,耐心的教導他們,讓學生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以達到治本的目的。
(四)信心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又瑣碎的工作,它涉及到學生在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他們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和價值觀取向一切問題。部分班主任老師在日常管理當中,對問題學生失去信心,認為他們“不可救藥”,其問題成熟的根源是在平時管理中,只注重“管”而忽視了“理”。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偉大的育人工程,不但要管,而且要進入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有的放矢的去管理,要對學生有信心,堅決不放棄每一個心靈。
二、樹模立標,廣泛開展評比和競賽活動
不管是一個多么糟糕的班級,總有品學兼優的學生存在,我在班級管理中,充分利用這些優秀的學生,將他們樹立成模范,成為班級學生學習的標桿,要求其他學生在做事和學習中向他們學習,有了“參照物”,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就有了有形的行為準則和學習動力,在班級中逐漸形成一股凝聚力和向上力。為了不使榜樣和標桿淡化,我在班級中廣泛開展了各項競賽活動,如“周文明星”、“衛生標兵”、“競選當班長”等一系列的活動,讓班級充滿了活力,讓學生擁有信心,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進步的滿足,在班上形成一股你追我趕的濃厚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四、做嚴師,當慈母。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嚴格的要求,得力的措施,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有力保證。對學生教學關愛呵護的同時,絕對不能忘記嚴格要求他們。因為良好的管理是學生正常學習和生活的保障,一堂優美的好課會因為一個學生的調皮搗蛋、不合常規的舉動留下遺憾,也會使全班同學努力爭取的榮譽付諸東流,也會直接影響到整改班集體的利益。因而,學生的常規訓練是不可忽視的,要讓每個學生具有“絕對服從集體,嚴格服從命令”的思想,不能以我為中心,要有高度集體榮譽感,訓練學生的自我約束力,讓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班級成為一個“嚴而不死,活而不亂”優秀班集體。
三、做好家訪工作,開好家長會
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家訪是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徑,是學校聯系家長和學生的紐帶。在農村,家庭文化層次普遍較差,家訪可以帶給家長一些現代教育觀念,讓家長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怎樣配合老師去了解學生在家里的學習和生活行為習慣等。另外,適時召開家長會也是家校溝通的主要途徑。在家長會上,家長可以和科任教師直接的面對面談話,深入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科任老師能及時回答家長提出的問題,聽取得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獲得良好的溝通效應。交流和溝通多了,就能更深刻更具體的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學生的思想,避免其不良行為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