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裂縫控制技術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大體積砼承臺裂縫控制溫度應力施工技術措施
1引言
白果渡嘉陵江大橋是國道212線四川武勝至重慶合川高速公路橫跨嘉陵江的一座特大橋,全橋長1433米,主橋為(130+230+130)m預應力砼連續剛構,單箱單室,下部結構為16根24米長Ф230cm的群樁基礎,上接大體積分離式承臺。單幅承臺結構尺寸為18.7mx10.2mx5m,單幅承臺砼方量為953.7m3,一次澆注完成。
2簡述
2.1溫度應力的主要成因:
2.1.1大體積砼在硬化期間,水泥水化后釋放大量的熱量,使砼中心區域溫度升高,而砼表面和邊界由于受氣溫影響溫度較低,從而在斷面上形成較大的溫差,使砼的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稱為內部約束應力)。
2.1.2當砼的水化熱發展到3~7d達到溫度最高點,由于散熱逐漸產生降溫產生收縮,且由于水分的散失,使收縮加劇,這種收縮在受到基巖等約束后產生拉應力(稱為外部約束應力)。
2.2溫度應力在承臺砼內的分布如下圖所示:
綜上所述,在承臺大體積砼施工前,必須進行砼的溫度變化,應力變化的估算,以確定養護措施、分層厚度、澆筑溫度等施工措施,并以此來指導施工。
3C30承臺大體積砼砼裂縫控制的施工計算
3.1相關資料:
3.1.1配合比
水泥:粉煤灰:砂子:碎石:水:NNO-Ⅱ減水劑
369:50:677:1148:176:3.66
1:0.136:1.835:3.111:0.48:1%
3.1.2材料:
水泥:騰輝F.032.5級水泥
碎石:草街連續級配碎石(5~31.5mm)
混合中砂:機制砂40%,渠河細砂60%
粉煤灰:硌黃華能電廠Ⅱ級粉煤灰
外加劑:達華NNO-Ⅱ型緩凝減水劑
3.1.3氣象資料
相對濕度80~82%;年平均氣溫17.5~17.6℃,最高氣溫40.5℃,夏熱期(5~9月份)平均氣溫20℃。
3.1.4采用自動配料機送料,裝載機加料,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泵輸送砼至模內。
3.2砼最高水化熱溫度及3d、7d的水化熱絕熱溫度
C=369kg/m3;粉煤灰32.5水泥:水化熱Q7d=257J/kg,Q28d=222J/kg(騰輝水泥廠提供的數據);c=0.96J/kg.k;ρ=2400kg/m3。
3.2.1砼最高水化熱絕熱溫升
Tmax=CQ/cρ=(366*257)/(0.96*2400)=40.83℃
3.2.23d的絕熱溫升
T(3)=40.83*(1-e-0.3*3)=24.23℃
ΔT(3)=24.23-0=24.23℃
3.2.37d的絕熱溫升
T(7)=40.83*(1-e-0.3*7)=35.83℃
ΔT(7)=35.83-24.23=11.6℃
(4)15d的絕熱溫升
T(15)=40.83*(1-e-0.3*15)=40.38℃
T(15)=40.38-35.83=4.55℃
3.3砼各齡期收縮變形值計算
εy(t)=εy0(1-e-0.01t)*M1*M2*…*M10
查表得:M1=1.10,M2=1.0,M3=1.0,M4=1.21,M5=1.2,M6=1.11(1d)、1.09(3d)、1.0(7d)、0.93(15d),M7=0.7,M8=1.4,M9=1.0,M10=0.895
則有:M1M2M3M4M5M7M8M9M10
=1.10*1.0*1.0*1.21*1.2*0.7*1.4*1.0*0.895=1.401
3.3.13d收縮變形值
εy(3)=εy0*(1-e-0..03)*1.401*M6
=3.24*10-4*(1-e-0..03)*1.401*1.09=0.146*10-4
3.3.27d收縮變形值
εy(7)=εy0*(1-e-0..07)*1.401*M6
=3.24*10-4*(1-e-0..07)*1.401*1.0=0.307*10-4
3.3.315d收縮變形值
εy(15)=εy0*(1-e-0.15)*1.401*M6
=3.24*10-4*(1-e-0..15)*1.401*0.93=0.588*10-4
3.4砼收縮變形換算成當量溫差
3.4.13d
T(y)(3)=-εy(3)/α=(-0.146*10-4)/(1.0*10-5)=-1.46℃
3.4.27d
T(y)(7)=-εy(7)/α=(-0.307*10-4)/(1.0*10-5)=-3.07℃
3.4.315d
T(y)(15)=-εy(15)/α=(-0.588*10-4)/(1.0*10-5)=-5.88℃
3.5各齡期砼模量計算E(t)=Ec*(1-e-0..09t)
3.5.13d齡期
E(3)=3.0*104*(1-e-0..09*3)
=7.1*103N/mm2
3.5.27d齡期
E(7)=3.0*104*(1-e-0..09*7)
=1.40*104N/mm2
3.5.315d齡期
E(15)=3.0*104*(1-e-0..09*15)
=2.22*104N/mm2
3.6砼的溫度收縮應力計算
砼強度換算f(n)=f(28)*lgn/lg28,砼抗拉強度ft=0.23*f2/3cu對于C30砼f(28)=15N/mm2
3d齡期:f(3)=f(28)*lg3/lg28=15*lg3/lg28=8.76N/mm2
ft=0.23f2/3(3)=0.23*4.952/3=0.668N/mm2
7d齡期:f(7)=f(28)*lg7/lg28=15*lg7/lg28=8.76N/mm2
ft=0.23f2/3(7)=0.23*8.762/3=0.98N/mm2
由于在七月份澆注承臺砼,氣溫較高,假設入模溫度To=30℃,Th=25℃
3.6.13d齡期H(t)=0.57,R=0.35,V=0.15
ΔT=To+2/3T(t)+Ty(t)-Th=30+2/3*24.23+1.46-25=22.61℃
σ=-(7.1*103*10*10-6*22.61*0.57*0.35)/(1-0.15)
=0.377N/mm2<(0.668/1.15)=0.581N/mm2可
3.6.27d齡期H(t)=0.502,R=0.35,V=0.15
ΔT=30+2/3*35.83+3.07-25=31.96℃
σ=-(1.4*104*10*10-6*31.96*0.502*0.35)/(1-0.15)
=0.93N/mm2<0.98N/mm2
抗裂安全系數:K=0.98/0.93=1.05<1.15
4裂縫控制的施工技術措施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承臺基礎在露天養護期間,7d齡期時,抗裂安全系數K值稍小于1.15,此時砼有可能出現裂縫,因此,在設計配合比、砼施工過程及養護期間應采取一定措施,以減小砼表面與內部溫差值,使得砼表面與砼內部溫差小于25℃,σ/(1.15)<ft,則可控制裂縫的不出現。采取如下措施:
4.1采用雙摻技術,摻入粉煤灰和NNO-II型緩凝減水劑,粉煤灰摻入采用超量代換法,減水劑的緩凝時間15個小時(通過實驗室測定結果表明),延緩砼的初凝時間,延緩砼水化熱峰值的出現。
4.2通過技術性能比較,石灰巖碎石的線膨脹系數較小,彈模低,極限拉伸值大,據相關資料表明,在相同溫差下,溫度應力可減小50%,能提高砼的抗拉強度,因此,選用石灰巖碎石作為粗骨料;控制骨料(砂、石)的含泥量,以減小砼的收縮,提高極限拉伸。
4.3嚴格控制砼的入模溫度在30℃左右。選擇在傍晚開始澆注承臺砼,對粗骨料進行噴水和護蓋;施工現場設置遮陽設施,搭設彩條布棚,避免陽光直曬;在水箱中加入冰塊,降低拌和水的溫度;在基坑內設一大功率的鼓風機進行通風散熱。
4.4埋設6層冷卻管,每層冷卻管配一潛水泵,在第一批開始砼初凝時由專人負責往冷卻管內注入涼水降溫,冷卻水流速應大于15L/min,冷卻水采用嘉陵江水,持續養生7天。通過冷卻排水,帶走砼體內的熱量,許多工程實踐表明,此方法可使大體積砼體內的溫度降低3~4攝氏度。
4.5澆注砼時,采用薄層澆注,控制砼在澆注過程中均勻上升,避免砼拌和物堆積過大高差,砼的分層厚度控制在20~30cm。
4.6設10臺插入式振搗器,加強振搗,以期獲得密實的砼,提高密實度和抗拉強度,澆注后,及時排除表面積水,進行二次抹面,防止早期收縮裂縫的出現。
4.7砼澆注后,搭設遮陽布棚,避免陽光曝曬承臺表面。
4.8砼澆注后,砼表面用土工布覆蓋保溫,并灑水養生,使砼緩慢降溫、緩慢干燥,減少砼內外溫差。
4.9砼澆筑后,每2小時量測冷卻管出口的水溫和砼表面溫度,若溫差大于20℃時,及時調整養護措施,如加快冷卻水的流通速度等措施,以控制溫差小于25℃。
5溫度監測
承臺砼入模溫度為30℃~34℃,1.5d后中心溫度最高達50℃,溫升達20℃,3d后中心溫度達57℃~60℃,溫升27℃~30℃,經過10~12d降溫階段后,中心溫度基本穩定。
承臺中心與側面中心溫度的最大溫差為10℃,與承臺表面的最大溫差為17℃左右,因此,在養護階段必須做好承臺表面的保溫措施,延緩承臺表面的降溫速度,減小溫差。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是九運會的主會場,設固定觀眾座位8萬席,總建筑面積達14.56萬m2,規模巨大,造型新穎,質量標準高,施工難度大,工期短,由廣東建工集團總承包施工,本工程(包括場外環境及附屬結構)高性能混凝土用量達13萬m3。本工程面積巨大的環狀結構看臺樓層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由于其特殊功能要求,花瓣形看臺面積達4.25萬m。,屬超大面積鋼筋混凝土結構。看臺下各樓層面積分別為:首層3.79萬m。,2層2.84萬m2,3層1.52萬m。,4層1.4萬nfl。,5層1.24萬m2。看臺樓層沿徑向設計有6道永久性伸縮縫,其間距超長,約為90m。地下室底板面積近2.5萬m。,澆筑混凝土量達1.87萬m3,雖然其厚度僅為600mm,但分布其中的眾多大承臺和底板合在一起澆筑施工,合并后的最大厚度達1.7m,亦屬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底板設計有7條后澆帶,分為8大塊,最大一塊面積達4100m。,底板寬約36m,長約120m,底板后澆帶間距超長。超長、超大面積及大體積混凝土是本工程結構的重要特色之一,其裂縫控制也就成為工程施工的重點與難點。
2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術
本工程混凝土最大輸送距離達300m,最大輸送高度為60m,為滿足泵送混凝土和體育場復雜特殊造型的施工要求,我們大量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體育場北區配置了l臺意大利進口的大型現代化攪拌站,產量為90m’/h;南區配置了自動上料和自動稱量系統的混凝土攪拌站2座,產量為30~50m3/h。針對本工程的需要,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時為了優選原材料和配合比,我們應用“雙摻”技術,除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外,還有意識地預先通過試驗確定低收縮率的混凝土配合比,同時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和改善其收縮性能。
2.1優選原材料
選用優質的原材料,如底板施工中采用連續級配骨料,增大混凝土的密實度。嚴格控制混凝土出機和人泵坍落度,隨不同施工階段的設計要求與天氣變化情況跟蹤調整配合比,詳見表1。
2.2采用“雙摻技術
在本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使用KFDN-SP8外加劑,看臺樓層等混凝土結構根據具體情況,選用HPM一2高效緩凝減水劑、FE—C2外加劑等,這些高效外加劑具有高減水率和良好的保塑性能。摻外加劑混凝土與基準混凝土的減水效應比較如圖1所示。
根據本工程的具體情況,我們分別選用黃埔電廠、廣州發電廠等的I級或Ⅱ級粉煤灰,采用粉煤灰這種活性的水硬性材料代替部分水泥,補充泵送混凝土中的細骨料,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耐久性和流動性,并改善其可泵性和降低水化熱,從而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強度。
2.3配合比選擇
混凝土的配合比決定了混凝土的強度、抗滲性、和易性、坍落度、水泥用量、水化熱大小、初凝和終凝時間以及混凝土收縮率等性能指標。根據結構的不同特點和設計要求、氣候條件,摻人粉煤灰的影響以及施工現場的生產管理狀況,采用不同技術指標,由實驗室試配確定。
(1)地下室底板施工階段根據現場條件,對底板混凝土提出以下指標:①坍落度12—14cm;②初凝時間6—8h;③摻加高效減水劑,超量摻加I級粉煤灰,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④通過試驗選定收縮率較小的配合比。為了確保混凝土具有高性能,我們提前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了大量反復多次的試驗,取得十幾組試配數據,測試了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收縮率及收縮與齡期的關系,并采用鋼環試驗方法測試混凝土的長期收縮情況。測定混凝土收縮率后,有意識地模擬澆筑一塊混凝土試件進行試驗,測試其溫度變化和收縮率,確定了表2的配合比,其收縮率為0.12%0,且在14d后基本上不再收縮。實踐證明,本配合比是成功的,用I級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大大減少了水泥用量和降低了水化熱,在確定了收縮率較小的配比后,據此收縮率確定底板分塊的最大長度為45m,相鄰塊之間混凝土澆筑的時間間隔為14d。
(2)看臺樓層選擇不同的水泥和多種外加劑進行配合比試驗研究,對外加劑的適應性進行對比試驗,得出針對不同階段和不同施工部位的優化配合比。北區采用深圳產FE—C2外加劑摻量為1.6%,黃埔電廠的Ⅱ級粉煤灰摻量為22%,既滿足了混凝土的強度要求,又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和經濟性。南區采用HPM一2高效緩凝減水劑和黃埔電廠的Ⅱ級粉煤灰得出的配合比,即:水泥:混合材:砂:石:水:外加劑=l:0.23:2.17:3.20:0.53:0.016,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外加劑用量分別為332,722,1063,176,77,5.28~m3,水膠比0.44%,含砂率40.4%,坍落度145mm,質量密度2370kg//m3,初凝n,-Jl''''~q5—8h,終凝時間8—10h。
3合理增加施工縫數量以改善約束條件在超大面積現澆底板、看臺和樓層中,通過合理增加施工縫數量,降低了約束應力,減少了混凝土收縮,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水穩; 裂縫; 控制; 措施
中圖分類號:TV698.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是將一定級配的集料與水泥和水一起拌和后, 在最佳含水量狀態下碾壓成型,經過養生達到一定強度的路面基層結構,此基層是一種半剛性結構。水泥穩定基層容易產生裂縫是影響瀝青混凝土面層破壞的關鍵因素。若不及時處理, 雨水從裂縫內向下滲透,瀝青混凝土和基層裂縫縫隙處充滿自由水,在車輛荷載反復沖擊下,就會使瀝青混凝土中粘附在碎石表面的瀝青剝離, 基層的細集料形成泥漿被擠壓出路面,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坑洞、碎裂、松散,造成瀝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損,影響其使用壽命。基層裂縫的危害較為常見,直接影響到了路面行車的速度和安全。
一、項目概述
某南方高速公路項目水穩基層板塊在溫度梯度應力和施工車荷的疲勞作用下使裂紋發展為裂縫,嚴重時加寬變長且相互連通,并由底、基層逐漸反射到瀝青面層,造成路面破壞。據施工現場收集的數據統計,每段鋪筑一定時期以后都發現不同程度的開裂現象。裂縫多分布于基層兩側各3~5m的范圍內,主要為橫向裂紋,其間距為40~50m左右,裂縫頂面寬,底面細小;施工碾壓振動過強造成板塊表面出現微裂紋的地段易出現裂縫;同時,施工時出現粗集料窩的部位易出現放射性裂縫;再經施工重車磨耗而出現車槽的地點也易出現開裂現象。
二、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
施工作業安排不連續,水穩基層鋪筑后長期暴露于空氣中,未進行瀝青層施工。而南方項目,水穩基層施工基本在高溫季節,據隨機測定:日照強烈時,水穩表面最高溫度為41℃,而室內溫度30℃(板底溫度與室內基本接近)。將板作為一單向板(長寬比大于1.5 )來研究,其在溫度梯度應力的作用下將導致頂面承受彎拉應力;另一方面,板體頂面為自由面,而底面因受到下承層的摩阻作用,其線性變形受到約束,即高溫時板頂受拉而板底受壓。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為裂紋由上而下,裂紋漸小。
板體白天承受溫度梯度應力,而晚上底、頂面溫度接近,均為21℃,即板體在溫度梯度應力的疲勞作用下產生疲勞破壞與每次發現裂紋都在施工以后一定時期相符。因此,施工后的水穩碎石經檢驗合格后應盡早灑布透層或施工封層。
從路線方向看,可將其視為單向板(長寬比大于1. 5) ,其熱脹冷縮將造成水穩層橫向開裂,裂紋將從路肩邊緣最薄弱處展開。當應力釋放后板塊處于穩定狀態,裂紋不再發展。
半剛性板塊強度越高,表明其抗變形的能力越低,即板塊抗彎拉應力的能力越小。施工時因表面含水量不夠而采用灑水碾壓提漿的方法雖能提高表面平整度,但同時也在板塊表面形成了一薄層高標號砂漿硬殼,其在高溫下失水過快易形成風干裂紋。同時在溫度梯度應力的作用下,將更易出現拉應力裂紋。
粗級料窩存在的部位,因其粒料間無粘接力而無法整體受力,其所在板塊在溫度梯度應力的作用下,應力會集中在該薄弱處。同時因其相對于板塊來看相似于一個點,其應力釋放有向四周發散的趨勢。另外,在養護時,因該位置具有透水性而易使養護用水進人板底土層中使其出現過濕土而使其承載能力降低。該板塊在車荷的作用下會加劇先前出現的放射性裂紋,從而出現裂縫。
三、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收縮裂縫的控制
(1)嚴格控制路基施工質量。為避免荷載型結構性破壞裂縫,施工中要嚴格控制路基填筑時各層壓實度和填筑速度, 特別是三背回填位置、路基加寬結合部位、填挖交界處、半挖半填處、軟基地段、填高差異較大的斷面等的壓實及沉降,都應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路面完工后產生不均勻沉降而引起路面開裂。路基填筑完工后,應預留一段沉降期,以便路基處于穩定狀態。
(2)碎石加工時在破碎機、出料位置加設吸塵器, 清除各級碎石中0.075mm以下石粉的含量,同時在冷拌機上增加電子磅以確保各料斗的出料流量精確,達到混合料的級配曲線接近中值的目的;并嚴格控制級配料中水泥的用量。
水泥穩定碎石在施工中對粒料的級配要求非常高,尤其0.5mm以下細土的含量。集料的合成級配中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控制為0~5%。水泥穩定碎石有一共性,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混合料中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越多,水泥穩定碎石的整體收縮能力也越大。因此, 限制收縮的最首要的措施是除去集料中的粉塵含量。這樣,本身可以減輕裂縫,同時又為其它減輕裂縫的措施創造了充分的條件。
在施工中通過增加分級料料斗及加設電子磅的方法將碎石的級配控制在規范規定范圍的中值附近,可以提高穩定料碾壓后的密實度,既增大了板塊的整體強度,也可以減小結構層內自由水的存在空間及含量,減少了裂紋出現的概率。
水泥穩定碎石壓實后, 其間水泥與水間的水化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水泥石的過程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使水穩層快速失水,產生體積收縮。穩定碎石產生收縮的主要部分為水泥石的結硬收縮。過多的水泥用量,將急劇增大失水量及產生過多的水泥石,結硬出現的體積收縮也會大大增加。但水泥用量增加,也會增加板體的整體剛度,從而降低其抗彎拉應力。因此,嚴格控制混合料中水泥的用量可達到控制干縮應變的目的。
(3)選用適宜的施工工藝,減少或消除微裂紋的出現機率。首先,在攤鋪時應選派有施工經驗的路面工跟蹤檢查,發現粗級料窩及時換以級配合格的穩定料,使成型后的板塊不出現薄弱部位,且達到封水的目的。其次,選用適宜的碾壓機具,以利壓實,達到不過振、收滾平順、無裂痕的目的。據施工總結,發現如下配置為最佳組合:一臺12T的雙鋼輪壓路機完成初壓及最后終壓光面,YZ22t振動壓路機完成強振碾壓。由此達到控制路面發生的微裂紋的目的。完工后立即封閉交通,養生期內嚴禁一切車輛通行,養生結束后,及時進行瀝青面層施工,同時控制施工車輛的行駛,避免因行車造成開裂。
(4)嚴格控制水泥穩定層施工碾壓時的含水量。水泥與各種粒料和水經拌和、壓實后, 水泥和混合料內部發生水化作用,混合料的含水量會不斷減少,從而會引起水穩粒料產生體積收縮。水泥混合料的最低水灰比約為0.26~0.2 9。過小的用量不能保證水泥完全水化,其在養護水、雨水的作用下會繼續水化,由此會破壞已硬化的混凝土使抗裂能力降低;過大的用水量會增大水泥水化初期骨粒料的水膜厚度,影響穩定料的強度。據統計,含水量增大l % (大于最佳含水量后) 對干縮應變增大裂紋比水泥增加1%的影響大2~3倍。因此,施工應嚴格控制碾壓時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用于控制干縮應變的目的。
(5)水泥穩定層碾壓完成后,并采用覆蓋土工布灑水再加蓋塑料薄膜的方式及時進行養生,保護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損失,更不能讓其曝曬變干開裂。半剛性基層材料的缺點是抗變形能力低,在溫度或濕度變化時易產生收縮開裂。它的收縮分為溫縮與干縮兩種:對于含土較多的材料以干縮為主,對于含集料較多的材料以溫縮為主。干縮主要發生在完工后初期階段。當基層上鋪筑瀝青面層以后,基層的含水量一般變化不大,此時收縮轉化為以溫縮為主:對應裂縫起始于表面,逐漸向下延伸; 反射裂縫起始于底面并逐漸向上穿透直到表面。這兩種裂縫都是由溫度引起的,行車荷載僅在裂縫形成的后期發揮促進作用。國內外不同地區的實踐都已證明,水泥穩定層施工后,如不及時養生而讓其曝曬,其或遲或早都會產生干縮裂縫。因此充分了解水泥穩定層的縮裂特性,在施工中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對于減輕裂縫的產生還是至關重要的。建議采用復合養生膜覆蓋后灑水保濕的方法養生。
(6)施工瀝青面層前對水穩層裂縫進行仔細排查,對于橫向長度大于5m,且間距小于10m 的干縮或溫縮橫向裂縫須返工處理,對于橫向長度大于5m,且間距大于10m 的干縮或溫縮橫向裂縫使用玻纖隔柵或土工布處理。處理方法:首先對裂縫兩側各1m 范圍進行清掃、吹塵和清洗,清掃后,鑿開合適1cm 寬度和2cm 深度的溝縫,用森林滅火器吹除裂縫內灰塵,然后向裂縫內灌AH-70 熱瀝青,最后將土工布或玻纖隔柵平鋪在裂縫二側各1m 或0.75m 范圍內,用鐵釘等固定。對于土工布,應用小型壓路機碾壓。
(7)水泥穩定基層最遲在檢驗合格后,應立即施工封層或應力吸收層。為確保水穩基層的含水量不受損失以及板塊不受溫度梯度應力的疲勞作用,在保濕養生至檢驗合格后,應立即施工封層或應力吸收層, 既可對水穩層實施最終保護,又可保證上層瀝青混合料與水穩基層間有良好的粘結。
四、結語
總之,采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符合我國的半剛性路面“強基薄面”的結構特點,并且應用范圍廣泛。要徹底解決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裂縫可能相當困難,但用完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來提高施工質量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藝來減少裂縫的措施應該會相當有效,技術也更合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