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創業基礎論文范文

創業基礎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創業基礎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創業基礎論文

第1篇

論文摘 要 任何企業都有文化,包括初創企業。然而初創企業的文化環境又具有獨特性。本文對于初創企業的文化環境的理論視域進行了詮釋,并對其構建進行了研究。

一、企業文化的界定

企業文化是企業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任何企業都有文化,包括初創企業。然而對于初創企業,因為業務模式還不成熟,還沒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和思想,所以無法形成自己系統的企業文化體系,但這個時期是企業文化形成的階段,就如同一個兒童開始接受各種觀念和思想,如果在性格形成的這個關鍵階段能夠灌輸優秀的思想和方法,那將來成才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企業也是這樣,比如索尼的井深大,于1945年在日本戰敗后的廢墟中創立索尼時,做出了一件罕見的事情:為這個新創的公司確定一種以創新為核心的理念,包括明確的價值觀、企業目標和管理方針,這些都是索尼公司文化的核心。40年后,索尼ceo盛田昭夫重新闡述公司的理念時,稱之為“索尼的先驅精神”。這種精神起源于公司創立之初,近半個世紀基本不變,成為了公司重要的指導力量。索尼的井深大,在創業之初就為公司確定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可謂高瞻遠矚。

二、創業文化的界定

通常對于創業文化的理解,按照硅谷模式,主要指的是鼓勵冒險、允許失敗的創業文化。 從構造來看,如果說企業文化的構造有三個層次,即內層文化、幔層文化與表層文化。那么,創業文化的構造也可以看成是由價值觀、組織制度與標志品牌三個部分組成的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統一體。價值觀部分是內隱的、處于深層狀態的文化,是創業文化中的內核。擁有共同的價值觀、理念、信仰,才能表明創業文化的群體擁有共同的創業導向,才能形成具有強大凝聚力的團體,才能迸發出巨大的能量;組織制度部分,處于創業文化的第二層次,即幔層文化。它發端于創業文化的深層。這一層次的文化,起著教化人的作用,它協調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從而使創業文化的價值觀部分得以貫徹和實現;標志品牌部分,處于創業文化的第三個層次,是表露在創業者及其創業產品等相關事物表象上的文化,屬于“外顯文化”。這個層次的文化,可以表露在創業者的行為舉止上,尤其是經營管理者的言行舉止上,也可以表露在產品的貨真價實、創業行為的誠實守信上,表露在創業環境的可持續性的文明創業上,表露在滲透于創業者身上的求實、冒險、團結、拼搏等創業精神上。可以說,這個層次的文化實現了創業文化由內到外、由虛及實、虛實結合的形態更迭。

那么一種積極的創業文化,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內涵? 第一鼓勵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文化創新;第二開拓進取,包括對于商業冒險的勇氣;第三容許失敗;第四團隊精神;第五學習精神;第六開放與融合,在全球參與競爭與整合,使知識經濟時代的科學精神與商業精神相融合,校園文化與商業文化相融合,從而通過知識價值的發掘實現商業夢想。

三、初創企業的文化環境的構建

我們知道,很多國際知名品牌都來自其背后具有輻射性的企業文化的支持,如可口可樂的美國文化、勞斯萊斯的貴族文化、萬寶路的牛仔文化、白蘭地的田園文化等等。因此,創企業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創文化,企業是否能夠真正創立和發展成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是否打造了強勢的企業文化。沒有企業文化作為根基,企業就不可能真正基業長青。這里有個觀點要確立:企業文化是可操作的,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這對創業者尤為重要。創業者要避開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以后才考慮的事。相反,初創企業必須找準核心理念,為企業長期發展奠定統一的思想基礎。對于初創企業,企業文化建設應重視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企業的核心理念

雖然初創企業的企業文化還在摸索和形成過程中,但是企業必須要有自己明確的核心理念。這點至關重要。沒有核心理念的企業,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從而使企業發展變得盲目。而且企業要常常和員工溝通愿景。愿景是:我們企業將成為什么。而戰略目標是:明確什么時間能達成什么具體目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一個好的愿景,很容易在股東、員工及相關利益者之間達成共鳴。如果沒有規劃共同愿景,戰略管理就很容易在一大堆項目的混亂選擇中消失,而各部門的變革,會因為沒有人知道變革將帶領企業走向何方而變得毫無意義。給員工一個興奮的藍圖,用愿景激發員工變革的欲望,使員工愿意提供幫助,這是戰略管理中重要的一環,也是初創企業創立企業文化的核心。

(二)創業團隊要充分溝通,取得利益共同點和價值觀導向的一致性

創建企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創業團隊。團隊成員之間的充分溝通,不僅可以統一思想,形成統一的價值觀,而且有利于整個企業價值觀的形成和完善,使團隊成員的利益共同點和企業的價值觀導向達成一致,這對于初創企業的健康發展將會非常有利。

(三)創業者要合理發揮企業文化締造者的功能

在企業的創業初期,企業文化就是創業者個人能力的文化,這個時期的企業創業者在企業的決策中起到了舵手作用。他的行為和思維模式奠定了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模式,也就是說,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是創始人的人格化。

(四)注重企業文化的執行力

經過共同愿景的規劃和核心價值觀的形成,一種支持發展戰略的企業文化就初步建立起來了,但這僅僅是開始。企業成員要從了解價值觀階段,到高度認同企業價值觀并將其轉化為自覺行為,也就是說,企業要注重企業文化的執行力。

如何加強企業文化的執行力,有幾個要素要注意:

1.領導團隊身體力行,帶頭執行企業文化。這需要高層們以身作則,真正成為執行企業文化的先行者,并且具有對于企業文化的變革的勇氣和決心。

2.績效管理與薪酬文化要服務于企業所要確立的理念,使員工的業績與激勵的方向一致。所以企業要不斷地有意識地向員工表明,新的戰略是如何有效地幫助他們提高工作績效的,讓他們自然地體會到這與整個企業文化價值觀的聯系,從而愿意堅持這種企業文化價值觀。

3.創立團隊的良好合作精神。團隊精神是一種富有合作精神的良好職業境界。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工作負責,還主動協助他人和組織,實現整體工作目標,使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對于初創企業,創立團隊精神尤為重要,這是因為企業在初創期,部門之間和崗位之間的職責不太清晰,很容易導致相互推脫責任,喪失團隊合作精神。針對這種狀況,初創企業在進行員工考核時,要注重團隊激勵,加大對于團隊精神的考核,并把其作為獎勵和晉升發展的一個重要依據,使管理制度的“硬”性管理與企業文化的“軟”性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一個充分體現良好團隊精神的企業更能夠基業常青。

4.注重創新學習。初創企業需要把創新學習提升到重要的地位,企業文化絕不是短期就可以收到成效的,是需要長期積累和沉淀的。這樣,將會產生更多的創新成果。這種良性循環將給初創企業發展的厚積薄發帶來巨大的能量和動力。

參考文獻:

[1]pinchot,g. entrepreneurship.hair&row.new york.ny.1985.

[2]histrich,b.d.,peters,m.d. entrepreneurship:starting,developing and managing anw enteupdse.irwin,chicago,il.1998.

[3]antoncic,b.a.,hisfich,r.d. clarifying the intrapreneurship concept.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3.10(1):7-24.

[4]石崇寶.關于創業期的企業文化建設及存在的問題./qitajingjixue/201004/361084.htm.

[5]隋楓.創業時期需要企業文化嗎?edu.ch.gongchang.com/article-2150-317109.html.

[6]論創業文化的理論視域及其現實構建.sqzsh.com/article/?id=374&item=0106.

第2篇

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中的醫學綜合筆試全部采用選擇題形式,總題量為300題。綜合筆試大綱打破原大綱按傳統學科劃分的模式,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和工作場景,將考核的內容與知識點重新歸納整合為基礎綜合、專業綜合和實踐綜合三部分,其中基礎醫學課程是其必考內容,主要包括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占總成績的13%,另外專業綜合及實踐綜合也均融入基礎醫學的知識,因此加強臨床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上述基礎醫學課程的授課就顯得尤為重要。2優化基礎醫學課程體系,提高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的策略

2優化基礎醫學課程體系,提高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的策略

2.1對照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與課程課程標準,切實改進基礎醫學課程教學

職業資格考試大綱是最有針對性的標準,且歷年考試大綱都相對穩定和連貫,對照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審查現行的基礎醫學課程標準是否與執業資格考試要求相銜接,找出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及實踐技能等方面 針對目前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中基礎醫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臨床專業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注重在專科臨床專業基礎醫學教學中突出職業特點和實用性。加強各基礎學科之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融會貫通,把職業資格考試內容、要求、重點貫穿到教學過程中,打破原有課程體系只注重本課程知識體系完整性的缺點。課堂教學中進一步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將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緊密對接,并作為一項常規研討內容置于教研活動及集體備課活動中,完善臨床專業教學課程標準,達到學校教育與資格考試接軌的目的。鼓勵教師采取各種教學方法探索提高和改進理論課及實驗課教學效果。

2.2加強實驗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實驗室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基地,相應的資格考試雖無直接的基礎醫學實驗考核內容,但是醫學生早期實踐能力培養對學生后續實訓考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相關基礎課程的實驗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甄選出與資格考試相關的實驗項目;注重培養學生基本實驗理念,規范實驗教學流程,養成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2.3完善題庫建設,改進考試考核方法

第3篇

(一)企業技術創新與出口貿易關系研究國外學者對企業技術創新與出口貿易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Stern等(1981)對美國的出口貿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出口貿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術的影響[1];Wakelin(1998)研究發現,國際貿易與技術的關聯性較為顯著,技術能夠極大地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2];RoperS等(2002)研究了英國制造業中技術創新與出口競爭的關系,發現技術創新對產業的出口貿易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3];Montobbio等(2005)對出口貿易與創造力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創造力能夠顯著地促進出口貿易的增加[4]。國內對于出口貿易與企業創新產出的研究也不少。劉仁平(2006)認為,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與產業結構的升級都得益于技術創新的發展,技術創新對兩者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5];鄒武鷹等(2008)認為,出口貿易能夠顯著影響技術創新并對地區創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6];王華等(2010)認為,就培育中國企業的自生能力來說,國際貿易以及國際技術許可都會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7];鄭義等(2011)對外資與技術創新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認為技術研發的投入是技術創新的基礎和源泉,國家經濟的增長必須要靠技術進步[8];徐二明與楊正沛等(2011)實證研究發現,技術創新能夠顯著影響出口績效[9];趙偉等(2012)認為,政府對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支持程度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密切的聯系,出口貿易能夠有效提升各類企業的創新傾向[10]。

(二)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互動關系研究國內外學者對制度創新與企業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存在較大爭議,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制度決定論以及技術決定論,前者認為制度創新決定技術創新,后者認為技術創新決定制度創新[11]。馬克思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對兩者關系進行了闡述,認為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促進、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在國內,杜偉(2004)通過研究發現,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聯系緊密,兩者相互促進[12];蔡烏趕(2012)認為,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協同演化關系[13]。

(三)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關系研究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之間關系較為密切。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的運行效率具有顯著的影響作用[14]。在國內,金祥榮、茹玉驄等(2008)利用新經濟地理學的分析框架,構架兩國三地區的壟斷競爭開放模型,并利用1998—2004年的非連續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發現通過改善企業生存的制度環境有助于緩解地區出口差異,縮小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15];張杰等(2009)發現出口貿易對于提高企業全要素生產率以及改善企業的外部制度環境方面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16]。

二、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的協同演化關系分析

如前所述,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三者緊密相關,既相互促進、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為了更好地協調三者之間的發展,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有必要對三者的協同演化關系進行研究,了解其動態互動關系及作用機理。

(一)企業技術創新與出口貿易的互動關系企業技術創新是進行出口貿易的原動力,技術創新加快了企業技術進步的步伐,能夠為企業提供新產品或服務,同時對原有產品及服務進行升級,而新產品則可以加強企業競爭力,使得企業在國際上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從而有效地提高出口貿易額。反過來,出口貿易對企業技術創新具有反作用。首先,企業要想維持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并保證出口貿易的持續增長就必須加大技術研發的力度。其次,出口貿易取得的收入及資源有相當一部分被投入到企業技術創新里面,這就為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企業技術創新為出口貿易提供了原動力,并有效地促進了企業國際化的進程;反過來,出口貿易使得企業可以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獲得巨額利潤,并維持企業在國際同行業的競爭地位。因此,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互動關系。

(二)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協同關系已有的研究以及實踐表明,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之間密切聯系、相互促進、動態發展。企業在技術創新上的迫切要求決定了企業必須在制度上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企業技術創新同時降低了制度安排的成本,如信息技術的使用及辦公自動化大大降低了組織形式上的成本。企業技術創新為制度創新提供了原動力,使得那些不利于企業發展的制度逐漸發生改變,以適應企業的發展。反過來,制度創新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了支撐與保障。其次,制度創新為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供了穩定的環境、必要的外在條件,同時也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綜上所述,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雖然各有特點,但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推動和影響企業的發展。企業技術創新要求與其相適應的制度安排,并為制度創新提供了基礎;反過來,制度創新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了便利條件,對企業技術創新具有重要作用。總之,二者之間相互協同演化。

(三)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的互動關系在國際貿易過程中,企業的最終目標就是奠定自己的國際地位并獲得足夠的利潤。企業進行出口貿易必須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企業內部的、企業外部的、國內的抑或國外的制度,只有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內進行貿易,才能保證出口貿易的有序進行,良好的制度能夠保證企業進行出口貿易的效率。因此,可以認為制度創新為出口貿易提供了適合的制度保障。制度創新包括國家宏觀經濟制度創新與企業微觀經濟制度創新。企業微觀制度創新包括組織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創新;國家宏觀經濟制度創新包括經濟體制、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等方面的創新。企業對自身制度進行創新,形成適合于企業進行出口貿易的經營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出口貿易的效率。政府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制定相應的法律制度,對經濟體制進行創新,可以為企業的出口貿易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反過來,企業出口貿易額的不斷增加,能夠為制度創新提供物質條件,并檢驗制度創新是否有效。綜上所述,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三者之間協同演化。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為出口貿易提供了技術與制度支持,使得企業在進行出口貿易的過程中更具有競爭優勢,而企業的出口貿易又為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提供了物質條件,促進了企業技術創新以及制度創新。

三、協同演化模型構建

基于以上分析,制度創新、企業技術創新與出口貿易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三個子系統通過相互作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復雜系統。本文采用徐向藝、徐英吉(2008)[17]建立的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來研究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之間的協同度。

(一)概念界定“協同”指事物間相互匹配的關系;協同度,是用來衡量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和諧與匹配的程度。協同度的取值范圍為[-1,1]。

(二)模型構建1.子系統有序度模型假設復合系統由若干子系統或要素構成,即:Z=(Z1,Z2,Z3……Z),其中Zi為第i個子系統或基本要素。考慮子系統Zi,i∈[1,m],設其在發展成長過程中的序變量為xi=(xi1,xi2……,xin),其中n≥1,βij≤xij≤αij,j∈[1,n]。通常,系統的有序度有兩種。一種假定xi1,xi2,…xin取值越大,系統的有序度越高;取值越小,系統的有序度越低,如投資回報率、資產收益率等等。另一種情況假定xi1,xi2,…xin的取值越小,系統的有序度越高;其取值越大,系統的有序度越低,如負的外部性。

四、實證研究與結果分析

(一)實證研究據前面的分析可知,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三者之間關系緊密、協同演化,下面利用上文所建立的協同演化模型來研究三者之間的協同度。本文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國有高新技術企業統計數據進行實證研究,考慮到國有企業內部制度的復雜性,在考慮制度創新指標時僅考慮外部指標。1.指標確定首先需要確定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出口貿易的度量指標。指標的選擇必須遵循科學性與易操作性的原則,使得指標的科學性與操作性達到較好的平衡。參考《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年鑒》以及其他文獻,本文將指標設立如下(見表1)。2.數據采集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同時也是中國進行出口貿易的主要施行者,因此對其進行研究更具有現實意義。為了更好地研究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本文在進行數據采集時,選擇比較有代表性的國有高新技術企業。對于各項數據的具體數值、技術創新以及出口貿易測度指標值通過查閱《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年鑒2013》獲得。對于如何將制度創新進行量化,不同的文獻給出了不同的方法,在此根據數據的可獲得性并綜合各類文獻,本文選取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指標:市場化指數與對外開放程度。其中,市場化指數通過《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獲得;參考《中國統計年鑒2012》、《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年鑒2013》、《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13》以及《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計算得到中國國有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的相關數據,如表2所示。3.權重的確定對于權重的確定,本文采用相關矩陣賦權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設包含有n個指標的指標體系,其相關矩陣為。為了更直觀地呈現出國有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三者之間的協同度,構建三者的折線圖,如圖3所示。

(二)結果分析通過對2008—2012年我國國有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復合系統協同度計算分析發現:(1)技術創新有序度大體呈上升趨勢,并有輕微波動。國有高新技術企業不斷提高對技術創新的投入,這對于國有高新技術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具有重要作用。(2)制度創新有序度總體呈上升趨勢,但2012年略有下降。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國家在制度創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以期有利于企業的出口貿易。(3)出口貿易有序度在2009年以前逐漸遞增,在2009—2011年間呈下降趨勢。其原因可能是2009年前得益于中國的低成本勞動力,中國國有高新技術企業以低成本優勢在出口貿易中占據有利地位。然而2009年后隨著國外對中國的技術壁壘的設置,以及中國勞動力成本的逐漸增加,國有高新技術企業的出口貿易額有所下降。然而近些年來,國外尤其是美國與歐洲經濟相對來說較為不景氣,中國內部由于特殊的制度受國外經濟影響相對較小,這使得中國企業的出口貿易額得到顯著提升。(4)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協同度在區間[-0.8,0.5],協同度整體偏低,表明出口貿易與制度創新良性協同發展機制尚未形成,宏觀經濟制度有待于進一步改革,以便適應中國企業不斷的出口貿易需求。(5)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協同度維持在區間[-0.4,0.3]之間,由圖2看出,其協同度逐漸趨于平穩,這表明國有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協同發展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完善。(6)技術創新與出口貿易協同度在2008—2011年間較平穩,自2011年后協同度得到較大提高,表明國有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與出口貿易之間的協同發展機制發展良好。綜上所述,國有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以及企業技術創新與出口貿易的協同度是密切相關的,三者協同演化發展,這種協同演化發展的趨勢將促使中國國有高新技術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并影響中國的制度創新,同時其出口貿易額也將不斷增加,進而提升國有高新技術企業在國際上的優勢競爭地位。

五、結論、政策建議與展望

(一)結論本文在對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三者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協同演化理論,并通過對2008—2012年國有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進行實證研究,確立了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協同發展模型,揭示了三者之間的協同演化關系。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都是影響企業出口貿易的重要因素,企業技術創新可以為企業進行出口貿易提供原動力,制度創新為企業出口貿易提供了制度保障;反過來,出口貿易為企業技術創新以及制度創新提供了物質條件,同時檢驗了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成果。綜合來看,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出口貿易之間存在著協同演化關系,三者相輔相成,每一個方面的改變都將對其他兩者產生重要作用。總之,企業要想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樹立自身的國際競爭優勢地位,就必須注重技術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出口貿易三者的協同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v天堂| 七月丁香色婷婷综合激情 |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 在线欧美日韩 |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 热久在线 |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五月 | 久久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中国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久热国产在线视频 | 色自拍偷拍|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剧情最新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25的美女 |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波多野结衣 | 国产免费色视频 |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乱码 | 在线视频久|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 | 欧美xxxx新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免费视频中文 |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 久电影 | 伊人久综合 | sese五月天 | 欧美洲精品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 美女被羞羞网站 |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 自拍偷拍五月天 |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视频在线看 | 一区二区免费看 | 伊人无码高清 |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自拍1区|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