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完善工作籌謀調度會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年來,在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農業、農村各項工作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取得了新進展、新成績,特別是在農合組織、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上有了較大突破,亮點不斷涌現,農業整體工作快速發展。各地對年的工作謀劃,也都是經過認真思考的,都根據各自的實際,制定了鼓舞人心的發展目標,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年農業、農村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正確分析形勢
在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投入規模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經過各級各部門和基層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全市農業生產條件不斷優化,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可以說,當前無論國家宏觀政策環境,還是生產基礎、發展潛力,都已經為農業的大發展、快發展創造了條件。因此大家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全市農業工作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快發展的轉折期,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轉型、由數量效益型農業向質量效益型農業轉型的轉折期。在這個轉折期中,政府的引導、扶持工作是十分重要、十分關鍵的。如果我們能抓住機遇,緊緊圍繞當前的重點工作,在思路上求轉變,在政策上求突破,在方法上求創新,經過-年的時間,我們就能打開一個新局面,農業、農村工作就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農業發展中的不足和差距,認識到制約農業快速發展的難點和問題:一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一個時期以來,農業產業化水平自己跟自己比有了長足進步,但與先進地區相比,與現代農業的要求相比,差距還較大,主要特征就是產業規模還是偏小,且縣域間發展不平衡,行業間發展不均衡。二是農業投入不足與重點不突出并存。目前,農業投入總量仍然偏小,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不能滿足產業化建設的需要,不能滿足項目建設的需要。但就是在投入總量不足的情況下,農業投入還存在著分散使用、“撒芝麻鹽”的情況,特別是對那些帶動輻射能力強的主導產業、重點項目和大型專業合作社,沒有足夠的投入,致使不能充分發揮拉動作用。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為例,現在我們生產組織化程度高、規模大、帶動能力強、市場參與率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還不多。三是土地規模化經營程度低。由于土地流轉不順暢等原因,造成土地經營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制約了現代農業、效益農業的快速發展。同時,還存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特色產業不突出等問題。
二、理清工作思路
我們在工作思路上,還存在著思想不夠解放、視野不夠開闊、創新不夠大膽的情況,一些地方、一些同志仍然在用傳統的觀念和經驗來應對當前的“三農”工作,工作思路不超前、不深刻,沒有前瞻性,由此導致工作措施欠具體、欠靈活,工作重點不清晰、不突出,在整體工作的謀劃上就缺少想象力,在發展目標的制定上就顯得保守和乏力。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們首先要把發展思路理清,明確今年的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方向和重點。
市長對今年的農業工作提出了“雙升、雙提、雙增”總體工作思路:雙升,一是觀念思路的提升,要從傳統農業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向現代農業轉變。二是要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水平。各級政府和農口部門要始終把農業、農村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和基本條件的改善提高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雙提,一是產業化龍頭企業經營水平的突破提高。特別是要引進國內外大型的、帶有戰略性質的龍頭企業,帶動我們產業化水平快速提高,優化我們的產業結構。在引進外來企業的同時,也要培育好本地企業,要抓住那些有一定規模、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予以重點扶持。二是農村農民的組織結構突破提高。要從工作觀念上、思想上、思路上突破,大力扶持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雙增,即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新時期的農業生產不要只片面強調量的增長,關鍵要有質的提高,即千方百計提高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抓住了“雙增”,就抓住了農業問題的關鍵和核心。
各地要按照市長的要求,對照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五項農業重點工作,重新梳理和調整自己的工作思路。要堅持大農業的理念,將規模化經營與產業化發展相結合,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發展農業、發展農村、富裕農民。力求在推動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推進農村金融改革步伐、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三、明確工作方法
要解放思想,求變創新,改變傳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運用切合實際情況,符合時代要求的新方法、新招數。一是把產業化經營做為農業工作的核心。具體講,就是用指導工業發展的方式方法來指導農業的生產和經營,用抓工業企業的方式方法來抓農業企業,用抓工業招商的方式方法來抓農業招商,用抓工業園區的方式方法來抓農業園區,用抓工業生產的方式方法來抓農業生產,用抓工業品營銷流通的方式方法來抓農業產品的營銷流通,堅持標準化管理、標準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總之,就是堅持用工業化思維來經營打理農業。二是通過特色化經營推動農業整體發展。要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堅持推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人一技”,在區域化布局、板塊化推進、產業化運作、規模化生產、規范化經營的基礎上實現特色化發展,用特色產業來引導發展。已經初具雛形的特色產業是什么,就是設施蔬菜產業和家禽加工產業,要充分發揮我們的特色和優勢,依托京津,依托城市化進程,加快設施蔬菜產業和畜牧產業的發展,打造成全國知名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和肉雞、肉鴨等畜禽產品加工基地,用3-5年的時間,形成規模。
四、突出工作重點
年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是“三個字”、“十大工程”。
三個字:一是水。通過引黃河水、長江水等外來水,用的時間,使東部地區人民告別祖祖輩輩喝苦咸水的歷史,在全市人民實現集中供水。今年的目標要在確保海興全部實現集中供水的基礎上,擴大供水覆蓋區域。二是菜。蔬菜產業特別是設施蔬菜業發展潛力很大。我們現有設施蔬菜播種面積萬畝,計劃每年發展萬畝,用三年時間,到年發展到萬畝,同時大幅度提升生產技術含量、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三是雞。一方面要扶持加工企業盡快達產達效,盡快達到日屠宰加工萬只規模能力。另一方面做強做大已有的肉雞、肉鴨養殖產業,爭取用-的時間,在年基礎上增長數倍,達到年出欄2億只的規模。
十項重點工程: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工程。年內實現全市以上農戶進入合作社。二是重點龍頭企業提升工程。在重點抓好家重點龍頭企業,打造“強龍”的基礎上,突出抓好小洋人、華斯等家集團式企業的發展。三是肉雞、肉鴨產業擴規工程。四是設施蔬菜提速工程。五是東部人飲安全工程。六是西部水庫建設工程。七是新民居建設工程。八是十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九是農村供銷體系“新網”工程。十是水利生產閘橋維修改造工程。確保圓滿完成全市最后座病險閘橋維修改造任務
五、創新工作舉措
(一)創新政策運用。在“三農”工作中,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用足、用活政策,是我們十分重要和關鍵的工作任務。要認真學習、解讀國家各項惠農、支農政策,將國家政策與具體工作相結合,找到政策“支點”,啟動政策“杠桿”,事半功倍地推進各項工作。特別是在統籌城鄉發展、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背景下,要善于通過政策向工業和城市尋求資金、人才支持,實現“借力”發展。
(二)、創新農村投融資體系建設。首先,要加大項目包裝、跑辦力度,爭取更多農業建設項目進入國家投資計劃盤子,爭取更多資金支持。二是成立農業投資擔保公司,為農業貸款融資提供擔保。年內爭取市級擔保公司正式開業,條件成熟的縣市也要搞起來。三是擴大農業保險的范圍,在成熟的農業保險政策出臺前,部分縣市可以因縣制宜、一縣一策,先建立起農業風險補償金制度,抵御農業生產風險,之后再逐步建立健全農業保險制度。四是成立農業投資公司,仿效黃驊港建設的投資模式,建立農業投資公司,為農業的發展提供資金。
(三)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機制。一是推進農村宅基地、承包地的確權。滄縣、肅寧、黃驊、青縣、吳橋每個縣要確定一個鄉搞試點,推進農村宅基地、農村承包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確權工作,其他縣要確定一個村來搞改革試點。要使農村的宅基地、承包地、房屋、林木、農業基礎設施等全部做到產權明晰。二是推進農村貸款的抵押物范圍,特別是農房抵押貸款。三是加大農村土地流轉的力度。
(四)創新農民組織方式。進一步加強農民合作社建設,將農業種植、養殖、土地經營都納入合作范圍,大力推進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扭轉一家一戶小生產的狀況,構建以統一用種、統一授藥、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為模式的“六統一”的生產方式,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效益。
(五)創新發展模式。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城郊農業、循環農業等新的發展模式,樹立超前發展的意識,把農業盡快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層次上。
(六)創新招商方式。要按照建設開放農業、招商農業的理念,創新方式方法,大力開展農業招商,不斷強化與京津農業龍頭企業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