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古代建筑藝術在景觀設計中的價值體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古代建筑頂峰的時代也可以說是我國古代各民族建筑第二次大融合的時代。這一時期的建筑風格表現更為完善,而且規模極其恢弘,在建筑設計以及施工方面也采用了大規模的圖樣以及模型;另外建筑藝術上也有了成熟體系的發展,這一時期留下了為數不多的偉大建筑,比如玄奘塔、香積寺塔、大雁塔等。另外北宋時期城東北部擴展了一些古城墻,并且仿照當時洛陽城的宮殿修建了大內宮殿。中國古代建筑發展的后期分別是程序式階段以及解體階段。這個時候我國的古代建筑體系逐漸步入衰退跡象主要是指整個體系的不適應性以及凝固化。這一時期的重要建筑變革包括木構造技術的變革———比如拼合梁柱的大量使用、磚石建筑的普及、施工機構的雙軌制,還有設計工作的專業化等,眾多皇家園林建筑業也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而到了解體階段,我國社會已經淪為半殖民地社會,大批外來勢力逐漸動搖了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在傳統的外來勢力的沖擊下,我國的固有體系也變得很不適應,漸漸出現解體的跡象。
一、西方現代建筑與我國古代建筑存在的差異
從建筑布局的角度上看,西方建筑都是開放式的單體空間向高空發展,與中國古代的封閉式的空間格局形成鮮明的對比,如中國的四合院都是封閉式的格局部落,而西方的建筑像法國巴黎盧浮宮,都是采用體量的向上擴展與垂直疊加,由富于變化的形體形成了雄偉壯觀的整體,屬于典型的西方軸線建筑,而中國式的古代建筑代表故宮則是單個房屋形成的氣勢恢宏的建筑群體。另外西方的建筑從古希臘羅馬時代開始,就廣泛地使用了門窗以及柱廊等建筑構件,從而增加了信息的交流度,同時還突出了建筑的實體形象。
二、我國古代建筑在景觀設計上的應用
(一)我國古代建筑的屋頂樣式以及房屋的結構
總體而言,我國的古代建筑以木質結構為主體,磚瓦石是作為輔料發展起來的。從建筑外觀而言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為屋頂,下層為基座,中間一層是柱子。另外,還有一種構件是斗拱,是層層疊疊組合的以及木塊縱橫穿插。這種構件是東方建筑所特有的,既能夠承載屋內的梁與天花板,又具有非常典型的裝飾效果。另外,中國的古代建筑樣式多樣,也代表著不同的等級。等級最高的是廡殿頂,特點是前后左右共四個坡面,交出五個脊,另外還有攢尖頂等。所有古建筑的屋頂皆具有優美舒緩的屋面曲線,這種藝術曲線非常有特色,是先陡急后緩曲,形成一個漂亮的圓弧面。不僅易于屋頂合理地排除雨雪,而且受力也比較均勻。
(二)我國古代建筑木材的巧妙使用
與西方古代建筑相比較,中國的古代建筑在材料的選擇與使用上非常偏愛木材,并且以木質結構為主,幾千年來皆是如此。木構建筑用的是有機材料,它的損壞表現為糟朽、腐爛。木構建筑的這個特點,決定了木構建筑需要經常不斷地進行有針對性的、規模不同的修繕。只有經常維修,才能讓古建筑長葆健康。而我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筑非保國寺大殿莫屬,地處潮濕的浙江東部沿海,另外整個環境濕潤,生物多樣性豐富,并且在大氣與生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大殿難免會出現滲漏與糟朽的現象。大殿能夠歷經千載而不倒,對其多年的維護與修葺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木材作為我國古代建筑的典型材料,在現代的建筑中也得到巧妙使用,比如上海世博會,挪威的建筑師巧妙地運用了很先進的木膠合板技術,這種技術有以下優點,比如可以保留木材本身的親切質感,同時也可以做成比較大的建筑構件,另外考慮到文化的切入點加上建構上的材質,樹木的概念也為挪威館的官方承辦方所接受。這屆以大自然為主題的世博會,讓人們親切地體會大自然的風情萬種以及美輪美奐。挪威世博館的設計,完美地將自然與建筑融為一體,而且每種風景的景象都是在積極探索這種關系,比如健康能源的使用、可持續材料的應用等。挪威世博館還曾有一種大膽的想法,即將這種木膠合板與中國竹子粘合在一起組成材料稱為黏材,這種材料在未來的建筑與室內裝飾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優美的輪廓———我國古代建筑
中國古代建筑以變化多樣的形式以及優美的輪廓而引人注意,懷舊的同時也力圖在風格上與時代接軌。而加州學派的領導丘奇的作品中真正鼓舞人心的也不是構成的秩序,而是自由的設計語言以及設計本身、場地和雇主要求之間的精妙平衡。蘇州的地方古建筑風格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另外城市公園風格的多樣性也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優美柔和的輪廓和變化多樣的形式,有人也戲稱為“蘇州的風格、現代氣息”。
(四)玻璃瓦在古代建筑的巧妙應用與現代的景觀設計的結合
玻璃瓦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太陽能建材,可能連古代那些匠心獨運的建筑師都沒有意識到這不起眼的琉璃磚瓦片會造福著千千萬萬的人類。這種透明的玻璃瓦主要由普通透明玻璃和黏土做成,可雙彎曲,與傳統的建筑標準是一致的,重量也跟普通瓦片相同,但壽命要比傳統瓦片長,既抗紫外線,又具有高耐腐蝕性。不過玻璃瓦本身單獨使用并不能達到節能環保的作用,還需要在其下方鋪一層特殊的熱吸油氈,再加上太陽能系統一齊使用。
(五)彩畫以及色調在古代建筑中的應用
我國古代建筑的彩畫歷史悠久,并且通過不同的雕塑與壁畫的表現手法以及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我國的藝術瑰寶,另外也成為中國固有的建筑藝術。我國古代建筑中,除了建筑物本身的構件非常吸引人外,其內外的色彩斑斕的裝飾及典雅莊重的壁畫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因為正是有了彩畫才讓古代建筑顯得氣勢恢宏和金碧輝煌。同時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裝飾技巧,彩畫從古代延伸到明清,在園林建造與宮廟建設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最能代表彩畫的工藝水平的當屬北京的故宮,其屬于清宮式建筑的典型代表,而在故宮內也隨處可見大量的清式彩畫,一般殿內都使用了和璽彩畫,這屬于一種比較高檔的彩畫,一般都是鑲在主梁和廊柱上,而且只有比較高貴的皇宮才可以見到這種高級的彩畫裝飾。
三、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古代建筑設計風格在世界設計史上可謂是獨樹一幟,并且也是世界古代建筑中延續時間最長、影響最為廣泛的體系之一。
作者:竇珂單位: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