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數學建模教學簡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數學建模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開展數學建模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數學探究體驗,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和促進知識內化,也能夠引導學生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發揮建模教學的作用,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數學建模教學,增強學生對數學模型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數學建模;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課堂開展數學建模教學能夠讓學生親身體驗如何將數學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模型,也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模型的實踐應用,使得學生能夠在建模過程中增強應用意識,進一步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運用數學模型來解決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探討科學有效的數學模型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對數學模型的實踐應用,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1改革傳統課程設置
數學建模教學是一種創新型的數學教學課程,為了有效地在小學數學課堂開展數學建模教學,首先就需要對傳統的課程設置進行全面改革。傳統的小學數學課程設置主要側重于分課教學,課堂教學模式非常的單一枯燥,主要強調的是對數學基礎知識進行系統性的講解,將促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作為數學教學目標。而數學建模教學要求教師能夠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主要強調的是數學建模的過程,只是少部分的強調學生對數學知識、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更多的是要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和數學思維。有效開展數學建模教學需要強調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結合起來,在探究過程中體驗數學建模過程和數學模型應用,增強對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因此,為了促進數學建模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順利展開,教師需要對原有的課程設置進行改革,并根據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需求以及建模教學的開展需要設置多樣化的數學課程:
(1)興趣課:在了解學生興趣愛好的基礎上,讓學習需求不同的學生參與到不同層次的數學知識學習當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實踐課:針對數學建模課程的需求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外出調查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以及社區舉辦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撰寫數學小論文等。
(3)綜合課:引導學生將社會、環境、科學等不同領域的問題轉化成實際的數學問題,并采用數學模型方法進行探究和解決。教師通過為學生設置多樣化的課程,能夠進一步引導學生在數學建模學習中運用探究和體驗的方式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加強數學探究性學習,同時也要教師要鼓勵學生加強與其他同學的合作,增強對數學建模方法的理解和應用,養成正確的數學學習習慣。
2更新課堂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課堂開展數學建模教學需要重點強調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把握,需要將數學知識的構建過程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引導學生自覺感悟和體會知識的形成以及數學模型在解決數學問題當中的應用。因此,小學數學建模教學強調的是體驗性學習,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索,在親身經歷和體驗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升華。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全面更新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在開展數學建模教學活動過程中,徹底改變灌輸式的數學教學模式,不能一味地將不同的知識甚至是不同的題型一點一滴地注入到學生的頭腦當中,而是通過為學生營造自主探究學習情境的方式,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索,把握住數學知識形成以及應用的來龍去脈,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數學模型的形成和應用,從而提高小學數學建模教學的成效,充分發揮數學模型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教師在為學生創設數學建模學習情境時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經歷,讓學生真正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兩輛汽車在彎曲不平的馬路上行駛的情境,并在情境當中突出“同時”、“相向”、“相遇”三個特點,接下來引導學生將曲線變成線段圖,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和師生共同討論的方式,建立相遇問題數學模型,得出相遇問題模型是:路程=速度和×時間。教師為學生創設的數學建模學習情境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因此,學生的探究熱情十分高漲,將原本抽象復雜的數學建模學習變成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索的過程,同時也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使得學生能夠準確地掌握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并讓學生深刻的感悟和體驗到數學模型的建立過程以及在生活中的實踐應用。
3豐富數學建模活動
小學數學建模教學不僅是要學生掌握數學建模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對方法進行驗證和應用。因此,教師需要不斷豐富數學建模活動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從而鍛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小學數學建模活動豐富多樣,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將小學數學教材當中的習題進行恰當改編,使得學生能夠將數學模型進行延伸應用,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將習題中求解周長的問題改編成為同學挑選一條最回家路線;將數據的統計習題改編成要求學生對社區交通問題提出改進方案等,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數學建模方法。第二,加強開放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研究,通過引導學生解決開放性應用題提高學生參與數學建模活動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將2×8=?變成答案多元化的開放性問題:構造答案為16的數學算式或者是16元錢的幾種組成方式。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春游中遇到的生活實際問題引入數學建模課堂,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方案,如班級總共有39個人來到風景點春游,門票購買須知上寫道:單人票價每張三元,團體票是18元1張,每一張票可以進入10人,請問怎樣購票更加合算。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思考以及合作探究找到不同的方案,并最終通過比較的方式選擇最優的方案,并從中使得學生認識到分類討論思想在數學中的應用,而這同時也是數學建模的實踐應用。第三,引導學生將身邊的復雜是不學問題納入到已有模式當中,在數學建模活動中理解和運用數學建模。教師要鼓勵學生將實際生活中的事件改編成數學應用題,通過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來深入的對復雜問題進行剖析,并最終將問題簡單化,有效通過數學建模的方式將其解決。小學數學課堂開展數學建模教學是順應數學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發展而實施的重要教學內容,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模型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建模教學中要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方法,改革傳統的課程設置,更新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豐富數學建模活動內容,提高數學建模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沈丹丹.開展數學建模活動促進小學教學改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4(24):85-86.
[2]陳淑娟.淺談小學數學建模[J].讀與寫雜志,2011,5(21):51-52.
[3]郭霞.在小學階段進行數學建模的探索[J].中小學教育,2015,(7):140.
作者:李晶 單位:長春市九臺區龍嘉德陽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