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職業的繼續教育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是現代的社會、經濟、教育特征要求對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只有不斷地對會計人員進行知識的補充和更新,以及新技術的傳授與培訓,才能使他們在工作中很順利地解決新時代出現的新問題。正規的學歷教育,最多只能傳授或培養受教育者終身學習的能力,而終身所需知識只能靠后續教育得以補給。二是我國會計事業的現狀要求對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具體表現在:(1)既懂會計,又懂稅務,并精通各種經濟法規的高素質人才少之又少。(2)我國大部分財會人員對財務法規的熟悉程度和會計職業道德狀況難以令人滿意,精通或熟悉相關財經知識的則更少,這就要求必須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加強繼續教育。三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局限要求對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會計工作作為單位管理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其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一個單位的績效的優劣,而會計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取決于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從短期來看,繼續教育工作可能會暫時影響一些工作,但從長期來看,訓練有素的會計人員將會給單位帶來更大的管理效益。因為在繼續教育方面的投入是一種資本化投入,而不是費用支出。我們應該通過宣傳,讓管理者樹立起這種思想。
二、會計繼續教育的培養目標
提高會計人員的政治素質。培養他們在新時代能夠靈活運用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鄧小平同志對經濟指導的理論,解決實際問題,使之有堅定的社會主義政治立場,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完善。提高職業道德水平。職業道德是每個從事某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認同感,并熱愛它,敬業、樂業,且為之努力工作,從而在自己的崗位上對社會作出貢獻。在我國除了健全有關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外,還應大力發展行業的自律性和經常性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業務能力。業務能力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即人要具有廣博的知識,并能觸類旁通,大跨度思維,集智慧解決所面臨問題。簡單明了的說就是要具有靈活恰當的處理自己所從事工作所出現的問題的能力。包括組織協調能力、社會交際能力、書面口頭表達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進行會計繼續教育問題時,要克服短期行為,不能搞形式主義,要切實抓好會計的繼續教育問題。創新精神。包括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不斷創意,改革會計的處理方法,能做出各種決策或為各方面的決策服務。
三、會計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及形式
財政部1998年頒布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與實務;財務、會計法規制度;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其他相關知識;其他相關法規制度。繼續教育的理論應具有前瞻性,應是會計工作中最新和最科學的理論與實務。這部分重點針對中高級繼續教育層次的人員。國家制定的基本法規,包括會計法、會計準則及相關經濟法規等。各個地方還可根據需要增設本省、地、市的一些必要的地方性法律法規。從整個會計領域的發展趨勢來看,職業道德規范教育的重要性已凸現出來。會計繼續教育的形式歸納起來有以下三種:
1、培訓。按培訓的時間長短分為短期培訓和長期培訓。短期培訓側重于實效性,一般為脫產集中學習。長期培訓側重于系統性,時間安排較為靈活,可以為半脫產學習和利用晚上或周末業余時間來參加學習;
2、自學形式。從繼續教育發展的潛力來看,自學成才應成為繼續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部門或單位自行組織的業務學習;承擔會計專業課題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參加上一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財政部門認可的其他形式,但這種形式一定要配備相應的考核方式。
3、高校進修。這一般由各單位根據需要推舉或選拔部分高級會計人員進入高等學府進行學習。值得一提的是,會計繼續教育的教學方法應該比高等教育靈活,可以采用跟班學習、引導自學、實際鍛煉、拋錨式啟發教育、情景式虛擬教育、案例式分析教育、現代式遠程教育等方式進行。會計繼續教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廣大財會人員要積極支持、參與、投入會計繼續教育的活動中,從而達到較好的培訓效果。
作者:茹仙古麗·吾守爾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財務科